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包括輪椅本體和帶動輪椅本體移動的輪式機構,輪椅本體底部的兩側還設有履帶機構、驅動履帶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和控制升降機構運行的控制系統,履帶機構包括主履帶和副履帶,主履帶的后端和副履帶的前端共用一個履帶輪,該履帶輪通過履帶支撐架與輪椅本體鉸接,副履帶的后端向上翹起至輪椅本體的后部,主履帶的前端通過升降機構與輪椅本體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履帶收起時,輪椅就可以像普通輪椅行走,爬樓梯時手動調節使履帶放下并傾斜,完成輪椅的爬樓梯過程。
【專利說明】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方便殘障人士上下樓梯的輪椅,具體的說是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見的履帶式爬樓輪椅有履帶可拆卸式和履帶固定可調式兩種。履帶可拆卸式爬樓輪椅在使用時需要專人將履帶安裝在與履帶配合的普通輪椅上,且工作時需要有人力輔助輪椅進行爬樓;履帶式爬樓輪椅可以調整履帶與輪椅椅面的角度,使輪椅既可以像普通輪椅一樣正常行駛,又可以在遇到樓梯時爬樓梯,其多采用液壓式千斤頂作為調節履帶的動力,需要在輪椅上設置液壓動力系統。前者使用時需要人工輔助調節履帶的角度,沒有實現爬樓梯的自動化,后者雖然可以自動爬樓梯,但提供調節履帶角度動力的液壓系統不能精確調節履帶的角度,且液壓系統造價很高,發生泄漏時的油液會使輪椅工作環境變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該輪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爬樓梯時使用者可根據不同建筑物精確調整履帶傾斜角度,無需額外人員輔助,增強了輪椅的適應能力,滿足殘障人士的需求。
[0004]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包括輪椅本體和帶動輪椅本體移動的輪式機構,輪椅本體底部的兩側還設有履帶機構、驅動履帶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和控制升降機構運行的控制系統,所述履帶機構包括主履帶和副履帶,主履帶的后端和副履帶的前端共用一個履帶輪,該履帶輪通過履帶支撐架與輪椅本體鉸接,副履帶的后端向上翹起至輪椅本體的后部,所述主履帶的前端通過升降機構與輪椅本體連接。
[0005]所述主履帶前端履帶輪的驅動軸和后端履帶輪的驅動軸分別設置在輪椅本體底部的弧形凹槽和弧形凹槽內。
[0006]所述輪椅本體底部設有為履帶機構和升降機構提供動力的動力機構。
[0007]所述升降機構為剪式千斤頂,剪式千斤頂的上推排和下推排分別與輪椅本體和主履帶的前端連接,通過剪式千斤頂推桿的伸縮使得上推排和下推排間距的變化。
[0008]所述輪式機構的前輪為萬向輪。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爬樓梯功能的履帶機構安裝在輪椅座位下方,將履帶收起時,輪椅就可以像普通輪椅行走,爬樓梯時乘坐著可以手動調節履帶放下,并調節履帶傾斜程度,無需其他人員輔助即可完成輪椅的爬樓梯過程。本實用新型升降部分為剪式千斤頂,相對于液壓式升降機構來說無需設置液壓驅動系統,降低輪椅造價,結構簡單實用,易于保養和維修,而且沒有液壓系統的油液泄漏,提高使用輪椅使用環境。【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主履帶與輪椅本體的連接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爬樓梯時的狀態圖;
[0014]附圖標記:1、主履帶,2、輪式機構,3、升降機構,4、輪椅本體,5、履帶支撐架,6、履帶輪,7、副履帶,301、推桿,302、下推排,303、上推排,401、弧形凹槽,402、弧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包括輪椅本體4和帶動輪椅本體4移動的輪式機構2,輪椅本體4底部的兩側還設有履帶機構、驅動履帶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3和控制升降機構3運行的控制系統,所述履帶機構包括主履帶I和副履帶7,主履帶I的后端和副履帶7的前端共用一個履帶輪6,該履帶輪6通過履帶支撐架5與輪椅本體4鉸接,副履帶7的后端向上翹起至輪椅本體4的后部,所述主履帶I的前端通過升降機構3與輪椅本體4連接從而實現改變主履帶I與輪式機構2相對高度的效果(也就是實現收起主履帶I和放下主履帶I的功能)。
[0016]所述輪椅本體4底部設有為履帶機構和升降機構3提供動力的動力機構,該動力機構也與控制系統連接,控制系統設置在輪椅本體4的右側扶手處以便于操作。
[0017]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實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礎上做出改進:
[0018]如圖3所示,為了保證主履帶I隨控制機構3改變高度過程中的平穩性以及牢固度,將所述主履帶I前端履帶輪的驅動軸和后端履帶輪6的驅動軸分別設置在輪椅本體4底部的弧形凹槽401和弧形凹槽402內,使得控制機構3伸長過程中,主履帶I的兩個履帶輪分別在兩個弧形凹槽內移動,兩個弧形凹槽的寬度分別與兩個履帶輪驅動軸的直徑相同,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撐效果;
[0019]所述升降機構3的形式為多種,只要能改變主履帶I與輪椅本體4底部的距離即可。優選的方式為剪式千斤頂,如圖2所示,剪式千斤頂的上推排303和下推排302分別與輪椅本體4和主履帶I的前端連接,通過剪式千斤頂推桿301的伸縮使得上推排303和下推排302間距的變化;
[0020]為了便于轉向和調整方向,所述輪式機構2的前輪為萬向輪。
[0021]本實用新型在正常行駛時,輪椅本體4通過輪式機構2驅動其運行;需要爬樓梯時,由于副履帶7向后側翹起先與樓梯接觸,升降機構3伸長從而使主履帶I向下運動超出輪式機構2與地面接觸,繼續伸長后使得主履帶I向后傾斜,從而改變主履帶I和副履帶7的角度直至其與樓梯的傾角相一致進行樓梯的攀爬(如圖4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包括輪椅本體(4)和帶動輪椅本體(4)移動的輪式機構(2),其特征在于:輪椅本體(4)底部的兩側還設有履帶機構、驅動履帶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3)和控制升降機構(3)運行的控制系統,所述履帶機構包括主履帶(I)和副履帶(7),主履帶(I)的后端和副履帶(7)的前端共用一個履帶輪(6),該履帶輪(6)通過履帶支撐架(5)與輪椅本體(4)鉸接,副履帶(7)的后端向上翹起至輪椅本體(4)的后部,所述主履帶(I)的前端通過升降機構(3 )與輪椅本體(4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履帶(I)前端履帶輪的驅動軸和后端履帶輪(6)的驅動軸分別設置在輪椅本體(4)底部的弧形凹槽(401)和弧形凹槽(402)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椅本體(4)底部設有為履帶機構和升降機構(3)提供動力的動力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3)為剪式千斤頂,剪式千斤頂的上推排(303)和下推排(302)分別與輪椅本體(4)和主履帶(O的前端連接,通過剪式千斤頂推桿(301)的伸縮使得上推排(303)和下推排(302)間距的變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履帶、輪式可切換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式機構(2)的前輪為萬向輪。
【文檔編號】A61G5/06GK203417301SQ20132046005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朱亞飛, 李玉柱, 馬俊龍, 李樹強, 楊云鵬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