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其特征是:包括一條長形的彈力帶(3),在所述彈力帶(3)長度方向的兩端位置分別縫綴有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1),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1)分別縫綴在彈力帶的兩面,以使所述彈力繃帶能夠呈環形的自我粘貼;所述彈力繃帶的外輪廓長20cm±3cm,寬2cm±0.5cm。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經濟實惠,可重復使用,患者易接受。是預防患者置管術后穿刺點出血的有效方式。在透明敷料加紗布固定的基礎上,加用本實用新型加壓包扎,止血效果好。
【專利說明】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具體說是一種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
【背景技術】
[0002]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因避免了外周靜脈的反復穿刺,具有留置時間長、安全性能較高等特點,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在白血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顯著降低了因化療所致的靜脈炎,成為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通道。置管的白血病患者置管成功后常規采用3M透明敷料加紗布固定,但隨之而來的并發癥也頻頻發生,如局部出血、血腫等,文獻報道其24h內出血發生率達100%,所以對穿刺部位實施科學有效的包扎止血方法是防止出血的關鍵。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
[0004]所述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其特征是:包括一條長形的彈力帶,在所述彈力帶長度方向的兩端位置分別縫綴有尼龍搭扣勾面和尼龍搭扣絨面,所述尼龍搭扣勾面和尼龍搭扣絨面分別縫綴在彈力帶的兩面,以使所述彈力繃帶能夠呈環形的自我粘貼;所述彈力繃帶的外輪廓長20cm±3cm,寬2cm±0.5cm。
[0005]所述尼龍搭扣勾面或尼龍搭扣絨面在所述彈力繃帶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4cm + Icm0`
[0006]作為優化方案,所述彈力繃帶在所述尼龍搭扣勾面和尼龍搭扣絨面之間設有布制的外套。
[0007]在透明敷料加紗布固定的基礎上,加用本實用新型加壓包扎,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彈性繃帶具伸展度,可通過局部情況隨時調節繃帶松緊度改變壓力,且透氣性好,順應性強;固定后肢體可自由活動,減少置管術患者的不適感,不影響置管術患者的活動,減少因活動過度引起的血管性損傷,不易造成滑脫,可以很好地保護無菌敷貼,且更換3M透明敷料后可重新固定而不影響繃帶的使用。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經濟實惠,可重復使用,患者易接受。是預防患者置管術后穿刺點出血的有效方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I一尼龍搭扣絨面,2—外套,3—彈力帶,4一尼龍搭扣勾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1中所示,所述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包括一條長形的彈力帶3,在所述彈力帶3長度方向的兩端位置分別縫綴有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I,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I分別縫綴在彈力帶的兩面,以使所述彈力繃帶能夠呈環形的自我粘貼;所述彈力繃帶的外輪廓長20cm±3cm,寬2cm±0.5cm。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或尼龍搭扣絨面I在所述彈力繃帶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4cm±lcm。
[0011]作為優化方案,所述彈力繃帶在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I之間設有布制的外套2。布制的外套除兩端與彈力繃帶縫制在一起外,中間部位與彈力繃帶沒有連接,使得彈力繃帶在使用時不會有皺褶。由于外套使用布質材料,柔和光潔,使得患者使用舒適,且便于清洗。
[0012]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患者置管術成功后采用透明敷料加紗布固定的基礎上,加用本實用新型加壓包扎。繃帶的松緊以可以放入I根手指為宜;穿刺術后0.5小時調節繃帶松緊度以放入2根手指為宜,I小時時再次調節繃帶松緊度以放入3根手指為宜,6小時后取下繃帶,在繃帶使用的過程中可隨時根據患者手術一側肢體出血情況調節繃帶的松緊度。
[0013]通過與對照組的觀察實驗,在繃帶使用的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術側肢體出血情況及皮膚顏色有無變化,根據患者癥狀進行處理。兩組均注明穿刺日期和時間,囑咐患者I周內限制術側肢體做劇烈運動,觀察滲血情況并做好記錄。實驗結果對照出血情況,出血的判斷標準:0級:敷料有少許滲血,滲血時間<24h,屬正常現象;1級:敷料有少量滲血,持續2~3天;II級:敷料滲血持續4~5天JII級:敷料滲血時間> 6天。按照統計學方法兩組數據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出血情況:0級9例,I級11例,II級7例,III級3例;觀察組出血情況:0級17例,I級15例,II級I例,III級O例。兩組患者穿刺點出血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14]防止PICC穿刺點滲血的注意事項:首先,穿刺前要認真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血小板的計數、用藥史、肝功能、出凝血功能的情況。當凝血時間延長對,患者暫不行Picc置管術。`其次,穿刺時選擇穿刺條件較好的靜脈,穿刺針進人血管后,應保持針的位置不動,左手輕壓入點外面血管的上方,并妥善固定插管鞘,避免插管鞘移動,同時松開止血帶,右手從插管鞘內退出穿刺針,連接Picc管時,可用左手食指及中指同時按壓導管鞘的頂端血管,可減少穿刺局部出血。爭取I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復穿刺損傷血管。對活動受限患者,避免在受力側及僵直、肌緊張側穿刺,加強對置管術后活動的宣教,指導患者置管后24h內減少界管側肢體活動。
[0015]目前用于動脈穿刺止血的方法很多,但這些器材并不適合靜脈置管術后。本實用新型具伸展度,可通過局部情況隨時調節繃帶松緊度改變壓力,且透氣性好,順應性強。固定后肢體可自由活動,減少置管者的不適感,不影響置管者的活動,減少因活動過度引起的血管性損傷,不易造成滑脫,可以很好地保護無菌敷貼,且更換3M透明敷料后可重新固定而不影響繃帶的使用;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經濟實惠,可重復使用,患者易接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其特征是:包括一條長形的彈力帶(3),在所述彈力帶(3)長度方向的兩端位置分別縫綴有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1),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I)分別縫綴在彈力帶的兩面,以使所述彈力繃帶能夠呈環形的自我粘貼;所述彈力繃帶的外輪廓長20cm±3cm,寬2cm±0.5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其特征是:所述尼龍搭扣勾面(4)或尼龍搭扣絨面(I)在所述彈力繃帶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4cm土 1c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血的彈力繃帶,其特征是:所述彈力繃帶在所述尼龍搭扣 勾面(4)和尼龍搭扣絨面(I)之間設有布制的外套(2)。
【文檔編號】A61B17/132GK203379183SQ20132048236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王莉, 姚曉丹, 丁婷, 朱江 申請人:武漢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