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治療儀,特別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該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機體,其特殊之處在于:該機體包括頸部牽引部、肩部震動部及腰部牽引部,頸部牽引部、及腰部牽引部上均設置氣囊,該氣囊通過管道與氣泵連接,頸部牽引部及腰部牽引部下還安裝振動錘,肩部和腰部均設有振動棒。本實用新型的治療儀包括頸部牽引部、肩部震動部及腰部牽引部,而且在做治療時,采用平躺的方式,使用方便,患者長時間治療都不會出現勞累癥狀,在治療中,得到休息,大大提高里治療效果,氣囊及振動錘、振動棒的設置治療過程舒適,無痛苦,值得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
[0001](一)【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治療儀,特別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
[0003](二)【背景技術】
[0004]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正常4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患有該種病癥,目前西醫治療腰頸椎病,多采用封閉針和止痛藥綜合治療的方法,雖然可以暫時止痛,但由于內含激素,會產生多種激素藥的誘發病癥,而且費用也較高,中醫一般用非藥物治療,如按摩、牽引、推拿、熱敷以及電療對部分患者可以緩解疼痛,其治療費用低,見效快,無風險治療方便,目前中醫牽引一般都是利用重量牽引,牽引時間較長,患者較累且不方便,需要改進。
[0005](三)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
[0007]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機體,其特殊之處在于:該機體包括頸部牽引部和腰部牽引部,頸部牽引部、腰部牽引部上均設置氣囊,該氣囊通過管道與氣泵連接,該氣囊與氣泵之間安裝自動排氣閥,頸部牽引部及腰部牽引部還安裝振動錘,肩部和腰部的海綿墊上還安裝著振動棒。
[0009]本發明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振動錘、振動棒、氣泵與線路板連接,該線路板置于頸部牽引部的殼體內。
[0010]本發明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氣囊置于振動錘上面,腰部牽引部、肩部震動部的殼體外分別設置海綿墊,該海綿墊上安裝振動棒,氣囊、海綿墊與振動棒外分別設置遠紅外線套。
[0011]本發明的頸腰椎牽弓I治療儀,頸部牽弓I部前端設置枕墊。
[0012]本發明的頸腰椎牽弓I治療儀,頸部牽弓I部上端設置弧形結構,線路板(7 )外接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置于機體上。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治療儀包括頸部牽引部、肩部震動部及腰部牽引部,而且在做治療時,采用平躺的方式,使用方便,患者長時間治療都不會出現勞累癥狀,在治療中,得到休息,大大提高里治療效果,氣囊及振動錘的設置治療過程舒適,無痛苦,值得推廣。[0014](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2為本發明后側的頸部牽引部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3為本發明前側的頸部牽引部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4為本發明的頸部牽引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5為本發明的腰部牽引部殼體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6為本發明的腰部牽引部殼體另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7為本發明的腰部牽引部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8為本發明的枕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頸部牽引部,2肩部震動部,3腰部牽引部,4振動棒,5氣泵,6振動錘,7線路板,8枕墊,9線控開關插座,10氣囊,11固定座,12自動排氣閥。
[0025](五)【具體實施方式】
[0026]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機體,該機體包括頸部牽引部1、及腰部牽引部3,頸部牽引部1、及腰部牽引部3上均設置氣囊10,該氣囊10通過管道與氣泵5連接,該氣囊10與氣泵5之間安裝自動排氣閥12,頸部牽引部I及腰部牽引部3下還安裝振動錘6。振動錘6、振動棒4、氣泵5與線路板7連接,該線路板7控制振動錘6、振動棒4震動幅度、時間、頻率及氣泵5的接通、斷開電源的頻率,經線路板7的設置,通過氣泵5接通電源,從而通過氣泵5給氣囊10充氣,氣泵5斷開電源,自動排氣閥12會自動排出氣囊10內的氣體,使氣囊10不停的充放氣體,上下移動,從而實現牽引。該線路板7置于頸部牽引部I的殼體內,線路板7外接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置于機體上,其中線控開關插座9用于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器控制振動棒4、氣泵5及振動錘6。腰部牽引部3的中間位置一般設置振動錘6,振動錘6的本體置于腰部牽引部3的殼體內,振動錘6可以穿出殼體的孔上下移動,氣囊10置于振動錘6上面,將氣囊10與振動錘6的位置空出,在腰部牽引部3的殼體外其他部位設置海綿墊,肩部震動部2的殼體外也設置海綿墊,該海綿墊突出處有一凹槽,該凹槽內設置振動棒4,該振動棒4恰好填充凹槽,與突出處其他地方相平,該振動棒4是電機連接偏心輪實現上下震動,氣囊10、振動棒4及所在的海綿墊外分別設置遠紅外線套,其中紅外線套可以對患者進行熱敷,氣囊10不使用時,一般不需要充氣,腰部牽引部3的振動棒4位于氣囊10的兩側。頸部牽引部I前端通過合頁連接枕墊8,該枕墊8在治療時用于安置頭部。頸部牽引部I上端設置向下彎曲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的最低位置的高度為9.5cm。肩部震動部2可以為若干連接的向上彎曲的弧形結構,腰部牽引部3為類似長方體結構,但是上面設置向下彎曲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的最底部的高度為6cm。振動錘6上下震動,頸部牽引部I的振動錘6可以穿過起殼體置于殼體外,而振動錘6的本體置于殼體內的固定座11內,該固定座11上設置便于振動錘6上端伸出的圓孔,該振動錘6置于氣囊10的下面。
[0027]其中腰部牽引部3的長度為25cm,肩部震動部2的長度為25cm,頸部牽引部I的長度為6cm,枕墊8長度為31cm,上述各部分的寬度差不多,腰部牽引部3與肩部震動部2之間為軟管、鐵鏈連接,因此可以將腰部牽引部3折疊在肩部震動部2上,二者相互適配,枕墊8折疊,置于頸部牽引部1、肩部震動部2的下面,與它們長度等同,整個裝置折疊后長度大概31cm,便于攜帶。
[002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治療儀包括頸部牽引部1、肩部震動部2及腰部牽引部3,而且在做治療時,采用平躺的方式,使用方便,患者長時間治療都不會出現勞累癥狀,在治療中,得到休息,大大提高里治療效果,氣囊10和振動棒4及振動錘6的設置治療過程舒適,無痛苦,值得推廣。
【權利要求】
1.一種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機體,其特征在于:該機體包括頸部牽引部(I)、肩部震動部(2)及腰部牽引部(3),頸部牽引部(I)及腰部牽引部(3)上均設置氣囊(10),該氣囊(10)通過管道與氣泵(5)連接,該氣囊(10)與氣泵(5)之間安裝自動排氣閥(12),頸部牽引部(I)及腰部牽引部(3)還安裝振動錘(6),肩部震動部(2)及腰部牽引部裝有振動棒(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振動錘(6)和振動棒(4)及氣泵(5)均與線路板(7)連接,該線路板(7)置于頸部牽引部(I)的殼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氣囊(10)置于振動錘(6)上面,腰部牽引部(3)、肩部震動部(2)的殼體外分別設置海綿墊,該海綿墊上安裝振動棒(4),氣囊(10)、海綿墊與振動棒(4)外分別設置遠紅外線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征在于:頸部牽引部(I)前端設置枕墊(8)。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頸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征在于:頸部牽引部(I)上端設置弧形結構,線路板(7)外接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電源插座及線控開關插座(9)置于機體上。
【文檔編號】A61F5/042GK203677463SQ20132076346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褚慶國 申請人:褚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