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推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針鉤;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后端均與同側的握持部相連,且上述兩支撐桿與握持部的連接處通過樞軸相連接,使支撐桿和與其相連的握持部可圍繞該樞軸作反向運動;所述一個握持部的內側設有一根螺桿,且該螺桿穿過另一個握持部到達該握持部的外側,并在位于握持部外側的螺桿上套裝有鎖緊螺母。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螺桿和鎖緊螺母結構,即可在不用助手的情況下,保持手術創口的暴露,不僅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而且,還可使主刀醫生的視野不受阻礙,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專利說明】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用于脊椎手術的器材,具體的說是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脊椎外科行一側半椎板手術時,為了將一側椎板盡可能清楚的暴露出來,通常是使用一種L形的類似釘耙的拉鉤將肌肉拉開。但是,由于這種L形拉鉤無法固定,因此,必須得有一名助手在手術期間,始終拉著該拉鉤。由于手術時間較長,使助手操作拉鉤時的用力或方向上難免產生一些偏差,對手術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該種手術大多術野較小,多人共同操作時,視野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如果能有一種可以單人操作的拉鉤,將對手術的順利開展和手術質量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將半椎板拉鉤鎖定的技術方案,以解決在脊椎半椎板手術中必須依靠助手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推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針鉤;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后端均與同側的握持部相連,且上述兩支撐桿與握持部的連接處通過樞軸相連接,使支撐桿和與其相連的握持部可圍繞該樞軸作反向運動;所述一個握持部的內側設有一根螺桿,且該螺桿穿過另一個握持部上的通孔后到達該握持部的外側,并在位于握持部外側的螺桿上套裝有鎖緊螺母。
[0006]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呈相對的凸弧狀。
[0007]所述推板為長方體,底部設有多個朝向外部的齒狀突起。
[0008]所述針鉤為L形,末端朝向支撐桿的外側。
[0009]所述握持部與人手的握持部位相適應,使單只手即可拉開或合攏握持部。
[0010]所述兩握持部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個握持部不會隨意合攏。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設于其上的螺桿和螺母結構,SP可在不用助手的情況下,保持手術創口的暴露,不僅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而且,還可使主刀醫生的視野不受阻礙,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1_握持部;2-螺桿;3_鎖緊螺母;4_第二支撐桿;5-針鉤;6-推板;7-第一支撐桿;8-彈性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支撐桿7和第二支撐桿4。所述第一支撐桿7的前端設有向下的推板6,用以將椎旁肌肉向遠離脊椎棘突的方向推開。所述第二支撐桿4的前端設有向下的針鉤5,用以抵住并勾住已切開并剝離了肌肉的脊椎棘突基底部。所述第一支撐桿7和第二支撐桿4的后端均與同側的握持部I相連,且上述兩支撐桿與握持部的連接處通過樞軸相連接,使支撐桿和與其相連的握持部可圍繞該樞軸作反向運動,即當握持部向內移動時,與其相連的、同側的支撐桿向外移動,反之亦然。這樣,通過將兩個握持部同時向內移動,即可使兩個支撐桿同時向外擴張,也就可以使針鉤5抵住脊椎棘突基底,再用推板6將肌肉推離脊椎棘突,暴露出手術區域。所述一個握持部的內側設有一根螺桿2,且該螺桿2穿過另一個握持部上的通孔后,到達該握持部的外側。該螺桿2位于握持部外側的部分套裝有鎖緊螺母3。當鎖緊螺母3擰到緊貼與其相接的握持部時,即可阻止握持部向外移動,達到鎖緊的目的。所述第一支撐桿7和第二支撐桿4呈相對的凸弧狀,以盡可能的擴大兩支撐桿擴張時所形成的手術視野,方便醫生的操作。所述推板6為長方體,底部設有多個朝向第一支撐桿7外側的齒狀突起,以增強推板與肌肉的接觸,防止肌肉滑離推板6。所述針鉤5為L形,末端的尖銳部朝向支撐桿的外側,使其可以牢固的勾在脊椎板上,防止滑脫。所述握持部I與人手的握持部位相適應,使單只手即可拉開或合攏握持部。兩個握持部的端部均為圓環形,如圖1所示,以各伸入一個手指即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操作。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如一個是圓環形,供伸入拇指,另一個是橢圓形,供多個手指伸入等。這些握持部的結構,都可以滿足單手操作本拉鉤的需要,使助手不再參與成為可能。所述兩握持部之間設有彈性部件8,使兩個握持部不會隨意合攏,便于操作者使用。該彈性部件8可以為彈簧,也可以是彈片,或其他彈性結構。為保證本拉鉤的強度和操作靈活性,所述針鉤的高為40mm,直徑為5mm,推板高為40mm ,寬為60mm,厚為2_3mm。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手術操作者單手握住本拉鉤的握持部,并用另一只手將鎖緊螺母向外側旋松,使握持部張開至兩支撐桿的前端相互靠攏。然后,將針鉤的尖銳部勾住已切開了肌肉的脊椎板,并將推板擋在切開的肌肉端面上。接著,通過對握持部施力,使其靠攏,將支撐桿逐漸張開,暴露手術區域。當張開空間達到所需的大小時,即可用另一只手將鎖緊螺母旋緊在握持部的一側,阻止握持部由于受到肌肉的彈性而張開。這時,手術操作者即可以脫離本拉鉤,以完成后續的手術操作。
[0018]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推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前端設有向下的針鉤;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后端均與同側的握持部相連,且上述兩支撐桿與握持部的連接處通過樞軸相連接,使支撐桿和與其相連的握持部可圍繞該樞軸作反向運動;所述一個握持部的內側設有一根螺桿,且該螺桿穿過另一個握持部上的通孔后到達該握持部的外側,并在位于握持部外側的螺桿上套裝有鎖緊螺母;所述推板為長方體,底部設有多個朝向外部的齒狀突起;所述針鉤為L形,末端朝向支撐桿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呈相對的凸弧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其特征是所述握持部與人手的握持部位相適應,使單只手即可拉開或合攏握持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鎖定半椎板拉鉤,其特征是所述兩握持部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個握持部不會隨意合攏。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3828983SQ201320793564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叢宇, 趙建寧, 茹江英, 魯揚虎, 包倪榮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