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包括車架,車架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在車架的至少一側設有輸液架,車架頂層設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固設有心電監護儀和電子血壓計。放置板的后側和左右兩側設有側板,前側開放。在前側還設有延伸的手臂擱板。車架的底部還設有置物板,在置物板與放置板之間的兩側還設有弧形支撐桿,置物板與放置板之間的前側開放。本實用新型將心電監護、輸液器、電子血壓計一體化設計整合,便于實現移動式的輸液治療與心電監護,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并節省空間,實現普通患者及重癥監護患者住院、送診、轉院及檢查過程中輸液治療與血壓心電信息采集過程的同步化。
【專利說明】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輔助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心電監護儀、血壓計及輸液器是醫院內的常用儀器之一,無論是在重癥監護病房或普通病房,他們都是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獲取住院患者病情,進行有效積極治療的關鍵。
[0003]但是,由于心電監護儀及輸液器移動不方便,針對普通患者及重癥監護患者送診、轉院及檢查過程,尚無法有效進行輸液治療及監測,血壓、心電等信息采集也有諸多不便。現階段的醫療治療監護技術尚無法有效覆蓋這部分患者,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把握力度,為醫院帶來治療和監護的盲區。因此,患者在送診、檢查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同步化監護、輸液變成了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可以實現住院、送診、轉院及檢查過程中輸液治療、血壓心電等信息一體化采集系統。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包括車架,車架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在車架的至少一側設有輸液架,車架頂層設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固設有心電監護儀和電子血壓計。
[0006]放置板的后側和左右兩側設有側板,前側開放。
[0007]在前側還設有延伸的手臂擱板。
[0008]車架的底部還設有置物板,在置物板與放置板之間的兩側還設有弧形支撐桿,置物板與放置板之間的前側開放。
[0009]萬向輪上還設有鎖緊裝置。
[0010]在放置板上還固設有打印機。
[0011]所述的輸液架為兩個,分別位于車架的兩側。
[0012]所述的輸液架采用升降結構。
[0013]在萬向輪與車架底部之間設有升降結構。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將心電監護、輸液器、電子血壓計一體化設計整合,便于實現移動式的輸液治療與心電監護,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并節省空間,實現普通患者及重癥監護患者住院、送診、轉院及檢查過程中輸液治療與血壓心電信息采集過程的同步化,設置的打印機可以將記錄的數據打印留存,以便回溯數據供醫護人員采取想關處置措施。采用上述結構的移動式的輸液治療與心電監護一體化系統也具有移動方便,設計簡潔,實用有效等有益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車架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0018]圖中:手推把I,車架2,輸液架3,放置板4,手臂擱板41,側板5,置物板6,萬向輪7,鎖緊裝置8,弧形支撐桿9,電子血壓計10,心電監護儀11,床12。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f 2中,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包括車架2,車架2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7,在車架2的至少一側設有輸液架3,車架2頂層設有放置板4,放置板4上固設有心電監護儀11和電子血壓計10。由此結構,實現移動式的對普通患者及重癥監護患者的基本生理參數的監測,同時實現輸液治療,且操作非常便利。有效降低監護至處置過程所花費的時間。
[0020]優化的方案如圖f 2中,放置板4的后側和左右兩側設有側板5,前側開放。由此結構便于前側與患者的操作,例如各類導線、管線等便于從前側進入到床邊,進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本例中的前側是指圖1中的右側。
[0021]進一步優化的方案如圖f 2中,在前側還設有延伸的手臂擱板41。設置的手臂擱板41便于放置患者的手臂,給患者手臂提供良好的支撐,也便于數據采集的準確性。
[0022]優化的方案如圖f 2中,車架2的底部還設有置物板6,在置物板6與放置板4之間的兩側還設有弧形支撐桿9,置物板6與放置板4之間的前側開放。由此結構,本實用新型中的車架2整體可以更多的伸入到床邊,以更加便于操作,也減少較長的導線或管線對監測精度的影響。同時降低對病房內通道空間的占用。
[0023]優化的方案如圖1中,萬向輪7上還設有鎖緊裝置8。鎖緊裝置8為現有技術中的常用結構,采用該結構后確保整體裝置的位置穩定性。
[0024]優化的方案中,在放置板4上還固設有打印機。由此結構,可以將監測數據打印留存,以便醫護人員快速處置。打印機圖中未示出。
[0025]優化的方案如圖1中,所述的輸液架3為兩個,分別位于車架2的兩側。所述的輸液架3采用升降結構。由此結構,便于懸掛多個藥品,且便于將不同類別的藥品分開,以避免出錯。
[0026]優化的方案中,在萬向輪7與車架2底部之間設有升降結構。升降結構為現有技術中常用的結構,例如互相套接的套筒并用螺栓鎖緊的結構,或者螺旋升降并用雙螺母鎖緊的結構,采用該結構,可以調整放置板4的高度,尤其是調整手臂擱板41的高度以和床12的高度相適應。
[0027]上述的優化方案之間可以組合使用,以應對不同的場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包括車架(2),車架(2)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7),其特征是:在車架(2)的至少一側設有輸液架(3),車架(2)頂層設有放置板(4),放置板(4 )上固設有心電監護儀(11)和電子血壓計(10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放置板(4)的后側和左右兩側設有側板(5),前側開放。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在前側還設有延伸的手臂擱板(4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車架(2)的底部還設有置物板(6),在置物板(6)與放置板(4)之間的兩側還設有弧形支撐桿(9),置物板(6)與放置板(4)之間的前側開放。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萬向輪(7)上還設有鎖緊裝置(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在放置板(4)上還固設有打印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輸液架(3)為兩個,分別位于車架(2)的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輸液架(3)采用升降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輸液及監護一體化裝置,其特征是:在萬向輪(7)與車架(2)底部之間設有升降結構。
【文檔編號】A61B5/0205GK203576484SQ201320803798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曾志華, 鄧紅艷, 覃俊妮, 郭鑫, 范致星, 楊簡 申請人:三峽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