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本發(fā)明藥物選擇白菊花、芙蓉葉、綠豆、紅山楂、桃仁、銀杏仁、臘梅花、月季花、香白芷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有效地共奏清火解毒、活血祛瘀、化斑美白之效。本發(fā)明的中藥糊劑配方藥物,無論采集和購買都較容易,藥物價格也低廉,配制方法簡便,使用方便安全。臨床觀察,使用本發(fā)明藥物配方治療2個療程后,其總有效率為97.22%。
【專利說明】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黧黑斑是一種色素沉著斑,西醫(yī)俗稱黃褐斑。該病是中青年女性,尤其孕婦較常見的皮膚疾病,好發(fā)于額前和面部。中醫(yī)認為該病的發(fā)生與肝、腎、脾三臟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其中與肝的關(guān)系最密切。情志失調(diào)為黧黑斑的主要發(fā)病原因。葉天士曰“女子以肝為先天”,《普濟方》曰“面塵脫色,是主肝”,《外科心法要訣》曰“多因憂思抑郁,血弱不華,火燥結(jié)滯而生于面上,婦女多有之。”如肝氣郁結(jié),郁久化火,或暴怒傷肝,肝火旺盛,則火灼頭面,血脈瘀滯,面發(fā)黑斑;或憂思傷脾,脾失健運,濕火上蒸,氣血不運,面發(fā)黑斑;或驚恐傷腎,氣機逆舌L腎色外露,面發(fā)黑斑。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劣質(zhì)化妝品、日曬過度,使邪毒外侵,毒聚皮膚,氣血失和,可面發(fā)黑斑。故“火、毒、瘀”是黧黑斑的主要病機、“無瘀不成斑”,血瘀則為其根本,治療應(yīng)以清火解毒、活血祛瘀、化斑美白為主。
[0003]目前,西醫(yī)對黃褐斑的發(fā)病原因無統(tǒng)一認識,既往有研究認為: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紫外線照射、遺傳是黧黑斑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最新研究表明:體內(nèi)氧化與抗氧化平衡失調(diào)、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局部皮損區(qū)微生態(tài)失衡、微量元素含量的異常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dǎo)致局部皮膚黑素細胞內(nèi)黑素合成增多是黧黑斑的發(fā)病原因,但對該病的治療仍無理想的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經(jīng)文獻檢索,未發(fā)現(xiàn)有公開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為此,本發(fā)明人發(fā)明了一種通過中藥局部外敷有效治療黧黑斑的糊劑,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及其制備方法。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0~20份,芙蓉葉10~20份,綠豆10~20份,紅山楂2~6份,桃仁2~6份,銀杏仁2~6份,臘梅花2~6份,月季花2~6份,香白芷2~6份。
[0006]本發(fā)明藥物選擇白菊花、芙蓉葉、綠豆、紅山楂、桃仁、銀杏仁、臘梅花、月季花、香白芷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有效地共奏清火解毒、活血祛瘀、化斑美白之效。
[0007]在本發(fā)明配方中,白菊花為君,其性辛、甘、苦,微寒。春暖可去濕、夏暑可解渴、秋日可解燥、冬季可清火,更能美容養(yǎng)顏、補血提神、延緩衰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芙蓉葉性平味辛,外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毒之功;綠豆有“食中佳品,濟世長谷”之稱,藥用價值也極高。《本草綱目》云:“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于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二藥相合為臣,以輔助君藥清熱、解毒、養(yǎng)顏之力。紅山楂酸甘微溫,為活血散瘀的良藥;桃仁味苦甘而性平,活血祛瘀作用甚廣,可用治瘀血阻滯各種病癥;銀杏仁性平,味甘苦澀,《本經(jīng)逢源》載其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臘梅花,味微甘、辛,性涼,可清熱解毒,理氣活瘀,芳香辟穢;月季花味甘,性溫,可活血調(diào)經(jīng),解毒消腫;諸藥為佐增強君臣之藥活血化瘀、美顏化斑之效;香白芷性溫,味辛,《本草綱目》謂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橄欖油是最理想的食物油,被西方人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槐花蜜即具槐花的清熱、解毒、涼血之功,又具蜂蜜的解毒、潤燥之效,為蜂蜜中的上等之品,三者合用開腠理,潤肌膚,引藥力直達病所。
[0008]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中含豐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夠有效抑制皮膚黑色素的產(chǎn)生,能柔化表皮細胞,去除皮膚的皺紋,使皮膚白嫩;綠豆提取物中的牡礪堿和異牡礪堿,具卓越的潔凈、保濕效果,去除皮脂機能顯著,可有效清除皮膚內(nèi)的不凈物,徹底清除皮膚深層廢物,使皮膚健康、充滿活力、煥發(fā)生機;芙蓉葉具有抗炎、抑菌作用,可提高肝細胞抗氧化能力;桃仁中的脂肪油可使皮膚角質(zhì)層軟化,潤澤皮膚,也可抑制細菌。桃仁中的氫氰酸可消除色素沉著、雀斑、黑斑;銀杏可養(yǎng)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肌膚紅潤,精神煥發(fā);月季花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白芷除了具有解熱抗炎等作用,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色素在組織中的堆積,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達到美容的作用;橄欖油,其富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具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和美容功效;蜂蜜也富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中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K、果糖、葡萄糖、蛋白質(zhì)、氧化酶以及微量元素等,能夠刺激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皮膚營養(yǎng)狀況,提高皮膚新 陳代謝水平,促進細胞生長,延緩衰老;使皮膚更有彈性和韌性,表面更加光滑潤澤。
[0009]為得到上述藥物,將上述重量份的白菊花、芙蓉葉、綠豆、紅山楂、桃仁、銀杏仁、臘梅花、月季花、香白芷分別進行清洗,烘干、粉碎,過120目的篩孔,然后混合得藥粉,密封包裝即可;使用時,上述藥粉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量以藥粉制成糊狀為準,其中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體積比為1:3。
[0010]本發(fā)明的中藥糊劑配方藥物,無論采集和購買都較容易,藥物價格也低廉,配制方法簡便,使用方便安全。臨床觀察,使用本發(fā)明藥物配方治療2個療程后,其總有效率為97.22%。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發(fā)明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0~20份,芙蓉葉10~20份,綠豆10~20份,紅山楂2~6份,桃仁2~6份,銀杏仁2~6份,臘梅花2~6份,月季花2~6份,香白芷2~6份。
[0012]為得到上述藥物,將上述重量份的白菊花、芙蓉葉、綠豆、紅山楂、桃仁、銀杏仁、臘梅花、月季花、香白芷分別進行清洗,烘干、粉碎,過120目的篩孔,然后混合得藥粉,密封包裝即可;使用時,上述藥粉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量以藥粉制成糊狀為準,其中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體積比為1:3。
[0013]使用時,將上述藥粉倒入藥碗中,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用調(diào)藥板調(diào)制均勻成糊狀,平攤外敷于面部,外敷30分鐘后清除,溫水洗臉,每天I次,4周為一療程;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量以藥粉制成糊狀為準,其中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體積比為1:3。[0014]實施例1:本發(fā)明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0份,芙蓉葉10份,綠豆10份,紅山楂2份,桃仁2份,銀杏仁2份,臘梅花2份,月季花2份,香白芷2份。
[0015]實施例2:本發(fā)明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5份,芙蓉葉15份,綠豆15份,紅山楂4份,桃仁4份,銀杏仁4份,臘梅花4份,月季花4份,香白芷4份。
[0016]實施例3:本發(fā)明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5份,芙蓉葉20份,綠豆20份,紅山楂6份,桃仁6份,銀杏仁6份,臘梅花6份,月季花6份,香白芷6份。
[0017]臨床觀察資料
(一)發(fā)明藥物主要功能與治療范圍
1、主要功能:清火解毒、活血祛瘀、化斑美白
2、治療范圍:適用于面部黧黑斑。
[0018](二)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觀察
1.療效標準:治愈為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消失;顯效為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60%,顏色明顯變淡;有效為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淡;無效為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 30%,顏色變化不明顯。
[0019]2.治療結(jié)果:治療組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對照組用氫醌乳膏治療。結(jié)果:本發(fā)明治療黧黑斑的總有效率97.22%,對`照組總有效率77.77%,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療黧黑斑的中藥糊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藥制成的:白菊花10~20份,芙蓉葉10~20份,綠豆10~20份,紅山楂2~6份,桃仁2~6份,銀杏仁2~6份,臘梅花2~6份,月季花2~6份,香白芷2~6份;為得到上述藥物,將上述重量份的白菊花、芙蓉葉、綠豆、紅山楂、桃仁、銀杏仁、臘梅花、月季花、香白芷分別進行清洗,烘干、粉碎,過120目的篩孔,然后混合得藥粉,密封包裝即可;使用時,上述藥粉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兌入橄欖油和槐花蜜的量以藥粉制成糊狀為準,其中橄欖油和槐花蜜 的體積比為1:3。
【文檔編號】A61K36/738GK103751330SQ20141006236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程甘露, 馮冬蘭, 李改非, 程新露, 趙麗娜, 陳冬雪, 周國軍 申請人: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