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是由下列藥物制備而成的:菟絲子、川斷、桑寄生、阿膠、杜仲、黃芪、生地、龍骨、牡蠣、白術、白芍、炙甘草,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習慣性流產類似中醫滑胎,也即“屢孕屢墮”或“數墮胎”。本病較常見的原因是稟質虛弱以致胎不成實。其病理主要為腎虛受胎不實,沖任不固;或氣血虧損,源流不繼,以致發生胎墮。
[0003]臨床上治療習慣性流產較為棘手,因為人們一般口服西藥或中成藥保胎,有時并不對癥,達不到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是一種見效快、療效好、服用方便、無副作用的中藥制劑。
[0005]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0006]菟絲子15克川斷12克桑寄生15克阿膠10克杜仲10克黃芪15克生地30克龍骨30克
[0007]牡蠣30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0008]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9]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0010]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11]中醫認為:習慣性流產應以益氣健脾、補腎調沖為治療原則。本發明方中黃芪、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英絲子、川斷、桑寄生、阿膠、杜仲、生地、龍骨、牡蠣、白芍補腎調沖;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012]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無副作用,對習慣性流產有很好的療效。
[0013]為進一步證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70位患者對本發明的藥物進行臨床觀察。
[0014]70例病人中,二周內治愈者20例,三周內治愈者21例,四周內治愈者8例,五周內治愈者11例,六周以上治愈者9例,無效I例。全部使用本發明進行治療,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早晚空服,一周為一療程。
[0015]療效標準:顯效:腹痛、出血量多、腰下墜癥狀消失,恢復正常,直至分娩;有效:腹痛、出血量多、腰下墜癥狀減輕或消失,直至分娩;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0016]表1治療后療效統計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是由以下列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菟絲子15克川斷12克桑寄生15克阿膠10克杜仲10克黃芪15克生地30克龍骨30克 牡蠣30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一種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的中藥,其特征是將所述藥物混合后煎成湯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P15/06GK103830423SQ20141008070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日
【發明者】王樹軍 申請人:王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