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柴胡4-6g、香附子10-12g、郁金-1210g、海金沙10-15g、陳皮10-15g、炒白術10-15g、蒲公英10-20g、川芎10-12g、姜黃10-12g,炒枳殼6-12g、云苓10-12g,肉蓯蓉10-15g、附片5-10g、瓦楞子2-4g、杧果葉1-3g,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有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的作用,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好,安全無毒。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3]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進食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4-6g、香附子10-12g、郁金-1210g、海金沙10_15g、陳皮10_15g、炒白術10_15g、蒲公英10-20g、川彎10-12g、姜黃10-12g,炒積殼6_12g、云茶10_12g,肉蓯蓉10_15g、附片5-10g、瓦榜子2-4g、祀果葉l_3g。
[0006]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5g、香附子10g、郁金10g、海金沙12g、陳皮12g、炒白術12g、蒲公英15g、川芎10g、
姜黃IOg,炒積殼10g、云茶12g,肉灰蓉12g、附片6g、瓦榜子2g、祀果葉lg。
[0007]用法與用量:
將上述各原料用砂鍋煎,加適量水,煎一遍復一遍,煎成口服藥液,400ml為一劑,每日2劑,早晚飯后溫服,5天為一個療程。
[0008]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有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的作用,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好,安全無毒。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5g、香附子10g、郁金10g、海金沙12g、陳皮12g、炒白術12g、蒲公英15g、川芎10g、姜黃IOg,炒積殼10g、云茶12g,肉灰蓉12g、附片6g、瓦榜子2g、祀果葉lg。
[0010]典型病例 例I
黃某,男,38歲,2012年7月來診,自述上腹部經常會出現灼痛、脹痛,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還會出現持續性便秘,食欲不振,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服用本發明中藥3個療程,腹痛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治愈,一年后追訪,無復發。
[0011]例2
鄧某,男,36歲,2012年5月來診,自述得慢性淺表性胃炎I年多,經常胃酸、胃痛、胃脹、消化不良,并伴有頭暈耳鳴,去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佳,服本發明中藥4個療程癥狀減輕,食欲也漸漸好轉,大便通暢,繼續服用2個療程,治愈,一年后追訪,無復發。
[0012]例3
周某,女,32歲,2012年3月來診,患者胃脘灼熱疼痛,伴有咽干口燥,筋疲乏力,手足心熱,頭暈耳鳴,大便秘結,食欲不振,經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服用本發明藥物2個療程之后,癥狀減輕,無腹脹下墜感,繼續服用I個療程,諸癥消失,身體恢復正常,一年后追訪,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4-6g、香附子10-12g、郁金-1210g、海金沙10_15g、陳皮10_15g、炒白術10_15g、蒲公英10-20g、川彎10-12g、姜黃10-12g,炒積殼6_12g、云茶10_12g,肉蓯蓉10_15g、附片5-10g、瓦榜子2-4g、祀果葉l_3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劑藥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5g、香附子10g、郁金10g、海金沙12g、陳皮12g、炒白術12g、蒲公英15g、川芎10g、姜黃IOg,炒積殼10 g、云茶12g,肉灰蓉12g、附片6g、瓦榜子2g、祀果葉lg。
【文檔編號】A61P1/04GK103877503SQ201410107474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2日
【發明者】李雙雙 申請人:李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