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其特征在于:保險結構為一個轉動連接在外殼上的安全扣,該安全扣在轉動中第一種占位姿態是卡設在推發鍵與外殼之間,并鎖定推發鍵;第二種占位姿態是脫離鎖定位置。推發鍵上設鎖定結構,該結構由推發鍵上的第一鎖定部和外殼或凸輪上的第二鎖定部構成,推發鍵退回時,第一鎖定部與第二鎖定部相遇后鎖定配合。本方案將安全扣始終與外殼聯系在一起,不會發生彈飛、丟失等意外情況,此外,本發明采血器使用后將自動鎖定推發鍵,使用者能夠輕易識別推發鍵的使用狀態。
【專利說明】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用采血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安全扣轉動和嵌鎖功能以及推發鍵使用后鎖定防退功能的嬰幼兒末梢采血器。這種采血器采用劃口式(切割式)采血方式,主要應用于嬰幼兒腳后跟采血,也可以應用于人體其它部位的采血。
【背景技術】
[0002]采血器作為醫用人體采血裝置在各種醫療單位廣泛使用。采血器從采血方式上分為穿刺式和劃口式(切割式)兩種,穿刺式以針刺方式作用于采血部位,主要應用于成人手指采血。而劃口式以刀割方式作用于采血部位。由于劃口比針刺痛感輕且能獲得足夠采血量,因此特別適合于嬰幼兒,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腳后跟采血。
[0003]中國專利CN101317760A公開了一件名稱為《一次性安全劃口式采血針》的發明專利申請。該申請給出一種典型的劃口式采血器技術方案。據 申請人:了解目前這種采血器已推廣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仍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這種采血器為了防止無意中擊發采血機構在推發鍵與殼體之間卡設有一保護套作為保險結構。使用采血器時先要拔掉保護套,然后用手指推動推發鍵擊發采血。由于保護套從采血器上拔掉后成為分立零件,而且體積小,容易丟失,因此造成廢棄物管理不便,一旦保護套遺忘在工作臺上并被小孩拿去送入口中,就會造成意外事故發生。另一方面,據醫護人員反映由于保護套太小往往在拆卸時容易彈飛,不僅給使用帶來不便而且容易造成醫療廢棄物處理不當。再比如這種采血器由于推發鍵在推發后與殼體之間缺少鎖定結構,因此推發鍵相對殼體自由松動,一方面容易發出異響,另一方面使用者不能根據推發鍵位置識別采血器的使用狀態。
[0004]為此,如何設計一種新的安全保險結構以及推發鍵鎖定防退結構是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設計一種新的轉動連體式安全保險結構以及推發鍵鎖定防退結構來與現有的劃口式采血器配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指出的有關保險結構分體設計以及推發鍵發射后松動等問題。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包括外殼以及觸發器,所述觸發器為推發型結構,由一個推發鍵滑動定位在外殼上構成,推發鍵與外殼之間卡設有一防止無意中擊發采血機構的保險結構,其創新在于:
所述保險結構為安全扣,該安全扣為一個轉動連接在外殼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對外殼的轉動路徑中具有兩種占位姿態,第一種占位姿態是卡設在推發鍵與外殼之間的位置上,并迫使推發鍵處于發射前的鎖定狀態;第二種占位姿態是脫離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使推發鍵處于解鎖狀態;
在推發鍵與外殼之間,或者推發鍵與所述采血機構中所設的凸輪之間,或者推發鍵與安全扣之間,設有一鎖定結構用于鎖定發射后的推發鍵,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上的第一鎖定部和設在外殼或凸輪或安全扣上的第二鎖定部組成,第一鎖定部和第二鎖定部兩者在推發鍵的滑動過程中相遇,在推發鍵沿觸發方向滑動的狀態下,第一鎖定部與第二鎖定部相遇后兩者形成滑動配合,在推發鍵沿退回方向滑動的狀態下,第一鎖定部與第二鎖定部相遇后兩者形成鎖定配合。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殼”是指采血器的殼體結構。所述“采血機構”是指劃口式(切割式)采血機構。所述“保險結構”是指設在推發鍵與外殼之間并且用來防止無意中擊發采血機構的裝置。
[0008]2.上述方案中,關于安全扣的轉動連接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實現:即在安全扣與外殼的轉動連接處,所述安全扣和外殼兩者中,一者上設有轉軸,另一者上設有轉軸孔,轉軸與轉軸孔配合,使安全扣相對外殼呈轉動連接。
[0009]3.上述方案中,關于安全扣的轉動定位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實現:即在安全扣相對外殼的轉動路徑上,安全扣與外殼之間設有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由一者上所設的凹點與另一者上所設的凸點相配合構成,所述定位結構使安全扣相對外殼在轉動路徑上具有兩個定位位置,其中,一個對應于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另一個對應于第二占位姿態的位置。
[0010]4.上述方案 中,用于鎖定發射后推發鍵的鎖定結構包含以下四種結構形式:
(1)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上的卡槽,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上的楔形凸筋,推發鍵上的卡槽與外殼上的楔形凸筋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2)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上的彈性鉤,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上的凸起,推發鍵上的彈性鉤與外殼上的凸起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3)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上的限位擋塊,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凸輪上的鎖定臂,推發鍵上的限位擋塊與凸輪上的鎖定臂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4)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上的彈性臂,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上的限位塊,推發鍵上的彈性臂與外殼上的限位塊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5)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上的后端面,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安全扣上的倒鉤;
(6)所述第一鎖定部由設在安全扣上的轉軸穿過外殼上轉軸孔后形成的凸起構成,第二鎖定部由設在推發鍵上的斜面和直面連接形成的凸緣構成。
[0011]本發明的原理和效果如下:
第一,為了解決以往劃口式(切割式)采血器的安全保險結構采用獨立式分立零件設計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本發明將安全保險結構(安全扣)設計成與外殼轉動連接的結構形式,通過安全扣相對外殼的不同占位姿態來控制推發鍵所處的鎖定或解鎖兩種不同狀態,在完成安全扣使命的前后始終與采血器外殼聯系在一起,不會發生彈飛、丟失等意外情況,從而較好的解決了以往現有技術在這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使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和處置變得更加安全和便利。
[0012]第二,為了解決現有采血器的推發鍵在使用后自由松動容易發出異響以及不易識別推發鍵的使用狀態等問題,本發明在推發鍵與外殼或凸輪之間專門設計了一個防止推發鍵回退的鎖定結構,在使用采血器過程中當用手指推動推發鍵觸發采血機構后,鎖定結構利用慣性自動將推發鍵鎖定在觸發后的位置上,一方面推發鍵不會發出異響,另一方面使
用者能夠輕易識別推發鍵使用狀態,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發明采血器安全扣釋放前的狀態圖;
附圖2為本發明采血器安全扣釋放后的狀態圖;
附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5為圖3的A局部放大圖;
附圖6為圖4的B局部放大圖;
附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1采血器殼體與安全扣連接部位的放大圖;
附圖8為本發明實 施例1采血器安全扣的立體圖;
附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1采血器殼體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10為圖4的C局部放大圖;
附圖11為圖10的立體圖;
附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2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2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14為圖13的D局部放大圖;
附圖15為圖14的立體圖;
附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外殼上的凸起立體圖;
附圖17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推發鍵上的彈性鉤立體圖;
附圖18為本發明實施例3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19為本發明實施例3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20為圖19的E局部放大圖;
附圖21為圖20的立體圖;
附圖22為本發明實施例4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23為本發明實施例4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24為圖23的F局部放大圖;
附圖25為圖24的立體圖;
附圖26為本發明實施例4中推發鍵的立體圖;
附圖27為本發明實施例5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28為本發明實施例5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29為圖28的G局部立體放大圖;
附圖30為圖27或圖28中轉鎖式安全扣立體圖;
附圖31為本發明實施例6采血器發射前的狀態圖;
附圖32為本發明實施例6采血器發射后的狀態圖;
附圖33為圖32的H局部立體放大圖;
附圖34為推發鍵的立體圖。
[0014]以上附圖中:1.安全扣;2.推發鍵;3.外殼;4.凸輪;5.彈簧;6.主擺臂;7.畐Ij擺臂;8.刀片;9.轉軸;10.限位凸包;11.轉軸孔;12.限位孔;13.楔形凸筋;14.卡槽;15.凸起;16.彈性鉤;17.限位擋塊;18.鎖定臂;19.限位塊;20.彈性臂;21.倒鉤;22.第一放置槽;23.第二放置槽;24.斜面;25.直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米血器
如圖1-圖11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其中:
所述采血機構由凸輪4、彈簧5、主擺臂6、副擺臂7和刀片8組成(見圖3和圖4)。
[0016]所述觸發器為推發型結構,由一個推發鍵2滑動定位在外殼3上構成,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卡設有一防止無意中擊發采血機構的保險結構,本發明的創新在于:
所述保險結構為安全扣1,該安全扣I為一個轉動連接在外殼3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對外殼3的轉動路徑中具有兩種占位姿態,第一種占位姿態是卡設在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的位置上,并迫使推發鍵2處于發射前的鎖定狀態(見圖1、圖3和圖5);第二種占位姿態是脫離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使推發鍵2處于解鎖狀態(見圖2、圖4和圖6)。[0017]為了使安全扣I與外殼3進行可靠的轉動連接,可以在安全扣I與外殼3的轉動連接處設計孔軸連接結構,即在安全扣I和外殼3兩者中,一者上設有轉軸9,另一者上設有轉軸孔11,轉軸9與轉軸孔11配合,使安全扣I相對外殼3呈轉動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如圖7、圖8和圖9所示,轉軸9設在安全扣I上(見圖8),轉軸孔11設在外殼3上(見圖9),轉軸9與轉軸孔11配合(見圖7)。當然,也可以將轉軸9與轉軸孔11交換設置位置,即轉軸9設在外殼3上,而轉軸孔11設在安全扣I上。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想到的。
[0018]為了使安全扣I相對外殼3具有較好的轉動定位效果,在安全扣I相對外殼3的轉動路徑上,安全扣I與外殼3之間設有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由一者上所設的凹點與另一者上所設的凸點相配合構成,所述定位結構使安全扣I相對外殼3在轉動路徑上具有兩個定位位置,其中,一個對應于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另一個對應于第二占位姿態的位置。本實施例中,如圖7、圖8和圖9所示,在安全扣I上設置有限位凸包10(見圖8),在外殼上設置有限位孔12 (見圖9)。當然,也可以交換位置設置,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想到的。
[0019]為了解決推發鍵2在使用后自由松動容易發出異響以及不易識別推發鍵的使用狀態等問題,本方案在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設有一鎖定結構,用于鎖定發射后的推發鍵2。
[0020]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卡槽14和設在外殼3上的楔形凸筋13組成(見圖10和圖11),卡槽14作為第一鎖定部,楔形凸筋13作為第二鎖定部,推發鍵2上的卡槽14與外殼3上的楔形凸筋13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0021]本實施例工作過程描述如下:
1.當使用者未釋放安全扣I時,如圖1、圖3和圖5所示狀態,由于安全扣I被外殼3與推發鍵2之間的約束力卡緊固定,致使推發鍵2處于待發射前的鎖定狀態,其目的是避免使用者由于誤操作發射而造成傷害。在此狀態下,由于安全扣I上的限位凸包10 (見圖8)被采血器外殼3側壁阻擋(見圖7)無法越過,致使推發鍵2處于被鎖狀態(見圖5),無法向P向移動,整個采血器處于待發射狀態。
[0022]2.當使用者使用時,先轉動釋放安全扣1,如圖2、圖4和圖6所示狀態,使推發鍵2在轉動最終位置與外殼3進行嵌鎖,即安全扣I上的限位凸包10 (見圖8)陷入外殼3上的限位孔12中(見圖9)實現嵌鎖,此時推發鍵2處于待發射狀態,然后沿P向推動推發鍵2擊發采血機構發射采血。采血后安全扣I與外殼3嵌鎖,且仍為一體,很好地解決了以往普通獨立式安全扣在使用后亂丟棄,不易管理的問題。另外,這種結構也很容易實現單手操作,給操作者帶便利。
[0023]3.當使用者卸除安全扣1,用手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推發鍵2前端的卡槽14越過采血器外殼3上的楔形凸筋13后嵌入(見圖10和圖11),無法移動,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解決了發射后推發鍵2可回退的問題,也讓使用者能輕易識別推發鍵2的使用狀態。
[0024]實施例2: —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
如圖12-圖17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彈性鉤16和設在外殼3上的凸起15組成(見圖14、圖15、圖16和圖17),彈性鉤16作為第一鎖定部,凸起15作為第二鎖定部,推發鍵2上的彈性鉤16與外殼3上的凸起15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0025]當使用者卸除安全扣1,用手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推發鍵2前端的彈性鉤16越過采血 器外殼3上的凸起15后嵌入(見圖14和圖15),無法移動,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解決了發射后推發鍵2可回退的問題,也讓使用者能輕易識別推發鍵2的使用狀態。
[0026]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重復描述。
[0027]實施例3: —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
如圖18-圖21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限位擋塊17和設在凸輪4上的鎖定臂18組成(見圖20和圖21),限位擋塊17作為第一鎖定部,鎖定臂18作為第二鎖定部,推發鍵2上的限位擋塊17與凸輪4上的鎖定臂18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0028]當使用者卸除安全扣1,用手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凸輪4在彈簧5作用下順時針轉動,由于凸輪4上的鎖定臂18剛好越過推發鍵2前端的限位擋塊17后停止,并且擋住了限位擋塊17回退路徑(見圖20和圖21),無法移動,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解決了發射后推發鍵2可回退的問題,也讓使用者能輕易識別推發鍵2的使用狀態。
[0029]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重復描述。
[0030]實施例4:一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
如圖22-圖26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彈性臂20和設在外殼3上的限位塊19組成(見圖24、圖25和圖26),彈性臂20作為第一鎖定部,限位塊19作為第二鎖定部,推發鍵2上的彈性臂20與外殼3上的限位塊19配合構成鎖定結構。
[0031]當使用者卸除安全扣1,用手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推發鍵2前端的彈性臂20越過采血器外殼3上的限位塊19后嵌入(見圖24和圖25),無法移動,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解決了發射后推發鍵2可回退的問題,也讓使用者能輕易識別推發鍵2的使用狀態。
[0032]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重復描述。
[0033]實施例5: —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
如圖27-圖30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后端面和設在安全扣I上的倒鉤21組成(見圖29和圖30),推發鍵2上的后端面作為第一鎖定部,安全扣I上的倒鉤21作為第二鎖定部。
[0034]當使用者 轉動解除安全扣I的保險,并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推發鍵2上的后端面滑過安全扣I上所設的倒鉤21,滑過倒鉤21后推發鍵2上的后端面被倒鉤21鉤住無法回退,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
[0035]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重復描述。
[0036]實施例6: —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米血器
如圖31-圖34所示,該采血器由外殼3、采血機構和觸發器三部分組成。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第一鎖定部由設在安全扣I上的轉軸9穿過外殼3上的轉軸孔11后形成的凸起構成(見圖33),第二鎖定部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斜面24和直面25連接形成的凸緣構成(見圖 34)。
[0037]當使用者轉動解除安全扣I的保險,并沿P向推動推發鍵2觸發采血機構之后,推發鍵2側面上所設的斜面24滑過安全扣I上轉軸9所形成的凸起,被直面25所阻擋無法回退,致使推發鍵2處于鎖定狀態。從圖34中可以看出,發射前轉軸9所形成的凸起位于第一放置槽22內,發射后轉軸9所形成的凸起位于第二放置槽23內,并被鎖定。
[0038]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重復描述。
[0039]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扣轉鎖及推發鍵防退式嬰幼兒末梢采血器,包括外殼(3)以及觸發器,所述觸發器為推發型結構,由一個推發鍵(2)滑動定位在外殼(3)上構成,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卡設有一防止無意中擊發采血機構的保險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險結構為安全扣(1),該安全扣(1)為一個轉動連接在外殼(3)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對外殼(3)的轉動路徑中具有兩種占位姿態,第一種占位姿態是卡設在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的位置上,并迫使推發鍵(2)處于發射前的鎖定狀態;第二種占位姿態是脫離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使推發鍵(2)處于解鎖狀態; 在推發鍵(2)與外殼(3)之間,或者推發鍵(2)與所述采血機構中所設的凸輪(4)之間,或者推發鍵(2)與安全扣(1)之間,設有一鎖定結構用于鎖定發射后的推發鍵(2),所述鎖定結構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第一鎖定部和設在外殼(3)或凸輪(4)或安全扣(1)上的第二鎖定部組成,第一鎖定部和第二鎖定部兩者在推發鍵(2)的滑動過程中相遇,在推發鍵(2)沿觸發方向滑動的狀態下,第一鎖定部與第二鎖定部相遇后兩者形成滑動配合,在推發鍵(2)沿退回方向滑動的狀態下,第一鎖定部與第二鎖定部相遇后兩者形成鎖定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扣(1)與外殼(3)的轉動連接處,所述安全扣(1)和外殼(3)兩者中,一者上設有轉軸(9),另一者上設有轉軸孔(11),轉軸(9 )與轉軸孔(11)配合,使安全扣(1)相對外殼(3 )呈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扣(1)相對外殼(3)的轉動路徑上,安全扣(1)與外殼(3)之間設有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由一者上所設的凹點與另一者上所設的凸點相配合構成,所述定位結構使安全扣(1)相對外殼(3)在轉動路徑上具有兩個定位位置,其中,一個對應于第一種占位姿態的位置,另一個對應于第二占位姿態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2)上的卡槽(14),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3)上的楔形凸筋(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2)上的彈性鉤(16),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3)上的凸起(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2)上的限位擋塊(17),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凸輪(4)上的鎖定臂(1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2)上的彈性臂(20),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外殼(3)上的限位塊(1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為設在推發鍵(2)上的后端面,第二鎖定部為設在安全扣(1)上的倒鉤(21 )。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定部由設在安全扣(1)上的轉軸(9)穿過外殼(3)上轉軸孔(11)后形成的凸起構成,第二鎖定部由設在推發鍵(2)上的斜面(24)和直面(25)連接形成的凸緣構成。
【文檔編號】A61B5/151GK103932715SQ20141013539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明者】施國平 申請人:蘇州科技城施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