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膚病治療外用制劑、制備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皮膚病治療外用制劑、制備及應用,屬于外用中藥【技術領域】。重量組成:白蘚皮5~35份、地膚子3~20份、苦參1~15份、黃芩1~15份、黃連1~15份、黃柏1~15份、土茯苓1~15份、生地1~15份、橄欖油100~500份。能夠殺蟲、清熱、解毒、止癢,滋潤皮膚,是治療銀屑病螨皮病較理想的藥物制劑。
【專利說明】一種皮膚病治療外用制劑、制備及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物,屬于外用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臨床上銀屑病、螨蟲性皮炎、痤瘡,成為常見病癥,治療藥物有很多種,組成不同,效果各異。
[0003]另一方面,中國有著悠久的外置療法歷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良好形象,皮膚健康成為關乎“面子”的重大問題。一旦患了皮膚病,人們往往非常緊張,急于治療。由于缺乏足夠認識,許多人采用含激素的藥物,使用時間過長,引 起激素依賴性皮炎。不少患者濫用激素,停用后癥狀迅速發作且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皮膚不僅瘙癢,還干燥脫屑。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用治療皮膚病制劑,原料組配和配比合理,無局部刺激性,而且能夠殺蟲、清熱、解毒、止癢,滋潤皮膚。經臨床驗證,本法療效可靠,方法簡便易行,是治療銀屑病螨皮病較理想的藥物制劑。
[0005]本發明所述的皮膚病外用藥,其配料重量組成如下:
[0006]白蘚皮5~35份、地膚子3~20份、苦參I~15份、黃岑I~15份、黃連I~15份、黃柏I~15份、土茯苓I~15份、生地I~15份、橄欖油100~500份。
[0007]是將固體藥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液體混合浸泡,每次取出濾液外用。
[0008]最佳重量組成如下:
[0009]白蘚皮30份、地膚子15份、苦參15份、黃芩15份、黃連20份、黃柏20份、土茯苓30份、生地25份、橄欖油500份。
[0010]以克為單位,上述組成可制成一劑。每日取適量,外用,涂于患處。
[0011]本發明中的原料配料均有市場銷售,可直接購買即可。
[0012]本發明皮膚病外用藥,能夠殺蟲、清熱、解毒、止癢,滋潤皮膚,是治療銀屑病、螨皮病較理想的藥物制劑。原料組配和配比合理,而且能夠滋潤皮膚,2010年至2014年在北京工業大學校醫院門診經200多例外用者使用情況證明,有效率93%以上,效果好。
[0013]診斷標準:表現為境界清楚、形狀大小不一的紅斑,周圍有炎性紅暈。稍有浸潤增厚。表面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鱗屑易于刮脫,刮凈后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見小出血點。
[0014]療效評價標準:銀屑病療效判定標準要求患者隨訪前24h內不洗澡,隨訪時根據皮損面積、斑塊肥厚程度、紅斑、鱗屑、瘤癢和體征的輕重程度進行治療前后的評分,以評價療效治愈:積分下降>90%;顯效:積分下降60%-89%;有效:積分下降25%-59%%;無效:積分下降〈25%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患者總人數X 100%。對所有患者進行8周療效觀察,同時記錄瘙癢、灼痛、皮膚干燥、紅斑等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0015]表1 一種皮膚病治療外用制劑對尋常性銀屑病和螨皮炎患者療效觀察(例)
[0016]
【權利要求】
1.一種皮膚病外用藥,其特征在于,配料重量組成如下: 白蘚皮5~35份、地膚子3~20份、苦參I~15份、黃岑I~15份、黃連I~15份、黃柏I~15份、土獲茶I~15份、生地I~15份、橄欖油100~500份。
2.權利要求1的一種皮膚病外用藥,其特征在于,配料重量組成如下:白蘚皮30份、地膚子15份、苦參15份、黃芩15份、黃連20份、黃柏20份、土茯苓30份、生地25份、橄欖油500 份。
3.制備權利要求1的一種皮膚病外用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固體藥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液體混合浸泡,每次取出濾液外用。
4.權利要求1的皮膚病外用藥作為殺蟲、清熱、解毒、止癢、滋潤皮膚的外用藥。
5.權利要求1的 皮膚病外用藥作為治療銀屑病螨皮病的藥物制劑。
【文檔編號】A61P17/06GK103933426SQ201410147231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2日
【發明者】胡廣芹 申請人: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