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制藥用途。藥物組成為:黃花倒水蓮30-50份,苦參20-40份,土茯苓20-40份,三叉苦10-30份,拉拉秧10-30份,當歸10-20份,熟地黃10-20份,元參10-20份,麥冬10-20份,桃仁10-20份,紅花10-20份,赤芍10-15份,丹皮10-15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中藥為原料,相互配合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療效確切、成本低廉,進一步與紫外線光療以及穴位刺絡拔罐技術進行配合治療,能夠得到更加優異的治療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制藥用途,尤其涉及一種配合紫外線光療并聯合穴位刺絡拔罐技術使用的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制藥用途。
【背景技術】
[0002]尿毒癥(uremia)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或喪失,因而使蛋白質消化后產物、尿素等身體廢棄物無法排出,滯留體內所產生的中毒現象,常見癥狀為尿異常、浮腫、疲勞、失眠、抽筋或肌肉顫動、頭痛、貧血、嘔吐、便秘或腹瀉、血壓升高、皮膚干燥發癢、視力減退、口舌干燥、口臭、昏迷、酸中毒等。
[0003]腎移植是尿毒癥患者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供體的缺乏、腎移植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治療作用,資料顯示大約每150個等待的病人,只有一人可能得到腎移植的機會,再加上器官移植費用高、手術風險大等原因,絕大多數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 [0004]頑固性皮膚瘙癢是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尿毒癥本身、透析治療及鈣磷代謝紊亂等有關;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頑固性瘙癢的發生率及瘙癢程度會隨之升高,給患者帶來精神和肉體上難以忍受的痛苦,生活質量極大下降。
[0005]目前針對尿毒癥有明確的治療藥物以及方法,但對于頑固性皮膚瘙癢這個癥狀而言,其治療效果不明確,病情容易反復,隨著透析的進行還會出現病情加重的情形,使患者苦不堪言。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針對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進行治療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本發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能夠顯著緩解尿毒癥引起的頑固性皮膚瘙癢,配合紫外線光療以及穴位刺絡拔罐技術后能夠獲得更優異的治療效果,該藥物組合物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等優勢。
[0007]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重量份數):黃花倒水蓮30-50份,苦參20-40份,土茯苓20-40份,三叉苦10-30份,拉拉秧10-30份,當歸10-20份,熟地黃10-20份,元參10-20份,麥冬10-20份,桃仁10-20份,紅花10-20份,赤芍10-15份,丹皮10-15份。
[0008]原料藥物優選重量份數為:黃花倒水蓮40份,苦參30份,土茯苓30份,三叉苦20份,拉拉秧20份,當歸15份,熟地黃15份,元參15份,麥冬15份,桃仁15份,紅花15份,赤芍12份,丹皮12份。
[0009]各原料藥物的藥理作用為:
黃花倒水蓮:甘、微苦,平,歸脾、腎經,功能補氣血,強筋骨,通經絡,主治勞倦乏力、脾虛水腫、腎虛腰痛、陽痿、帶下、風濕痹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0010]苦參:苦、寒,歸心、肺、腎、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治濕熱瀉痢、腸風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中、帶下、陰癢、疥癬、麻風、皮膚瘙癢、濕毒瘡瘍。
[0011]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腎、脾、胃經,功能清熱除濕、泄濁解毒、通利關節,主治梅毒、淋濁,泄瀉,筋骨攣痛等。
[0012]三叉苦:苦,寒,功能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治咽喉腫痛、風濕骨痛、濕疹、皮炎等。
[0013]拉拉秧;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治腸胃炎、痢疾、小便不利、癰癤腫毒、濕疹 等。[0014]當歸:甘、辛、苦,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諸證,癰疽瘡瘍等。
[0015]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血養陰,填精益髓,主治血虛諸證,肝腎陰虛諸證。
[0016]元參: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功能涼血、滋陰降火、解毒,主治溫熱病熱入營血、癰疽瘡毒等。
[0017]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肺、胃、心經,功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主治肺燥干咳、肺癰、陰虛勞嗽等。
[0018]桃仁:苦、甘,小毒,歸心、肝、大腸經,功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主治痛經、癥瘕結塊、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
[0019]紅花:辛,溫,歸心、肝經,功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等。
[0020]赤芍:苦,微寒,歸肝、脾經,功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主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腸風下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等。
[0021]丹皮:苦、辛,微寒,歸心、甘、腎經,功能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主治溫熱病熱入血分,癥瘕,癰腫瘡毒等。
[0022]該藥物組合物中,黃花倒水蓮、苦參和土茯苓疏風祛濕止癢,為君藥,三叉苦、拉拉秧清熱解毒,為臣藥,當歸、熟地黃、元參和麥冬養血潤燥,桃仁、紅花、赤芍和丹皮活血化瘀,以上多種藥物互為輔佐,通過疏風祛濕止癢、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等作用進一步起到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癥狀,同時能夠調整臟腑氣血陰陽,改善人體機能狀態,進而全面改善瘙癢癥狀。
[0023]該藥物組合物可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湯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口服液、丸劑。
[0024]湯劑的制備方法為:取相應重量的原料藥物,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0025]其它劑型的制備方法為:按比例取原料藥物加水浸泡、煎煮、過濾得到濾液1,濾渣再次加水煎煮、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醇沉,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得到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0026]其中加入原料藥物6倍量水浸泡30min,第一次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1,濾渣加入原料藥物4倍量水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1-1.2的濃縮液,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溶液使濃縮液含醇量達到60%進行醇沉,醇沉48小時后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到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3-1.4的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0027]該藥物組合物可以單獨服用,也可以配合紫外線光療以及穴位刺絡拔罐技術進行治療,其中紫外線光療選用窄波或中波紫外線進行治療。
[002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中藥為原料,相互配合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療效確切、成本低廉,進一步與紫外線光療以及穴位刺絡拔罐技術進行配合治療,能夠得到更加優異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0029]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而不是對本發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0030]實施例1:
處方:黃花倒水蓮30克,苦參20克,土茯苓20克,三叉苦10克,拉拉秧10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元參10克,麥冬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
[0031]制備方法:取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加入6倍量水浸泡30min,第一次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I,濾渣加入原料藥物4倍量水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1-1.2的濃縮液,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溶液使濃縮液含醇量達到60%進行醇沉,醇沉48小時后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濃縮到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3-1.4的浸膏,減壓干燥,干燥浸膏粉碎成60目顆粒,加入1%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后壓片,每片重0.5g。
[0032]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4-8片;
實施例2:
處方:黃花倒水蓮50克,苦參40克,土茯苓40克,三叉苦30克,拉拉秧30克,當歸20克,熟地黃20克,元參20克,麥冬20克,桃仁20克,紅花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
[0033]制備方法:取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加入6倍量水浸泡30min,第一次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I,濾渣加入原料藥物4倍量水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1-1.2的濃縮液,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溶液使濃縮液含醇量達到60%進行醇沉,醇沉48小時后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入純化水使生藥量為2g/ml,調節pH值為7.5,加入0.1%菠蘿香精、0.1%甜菊素,混合均勻后灌裝成IOml 口服液,100。。滅菌45分鐘。
[0034]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2-4支;
實施例3:
處方:黃花倒水蓮4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三叉苦20克,拉拉秧20克,當歸15克,熟地黃15克,元參15克,麥冬15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
[0035]制備方法:取上述原料藥物混合放入砂鍋,加水沒過藥面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煮20分鐘,濾出藥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得。
[0036]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0037]實施例4:臨床試驗:藥物組合物單獨服用對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治療效果試驗:
為驗證本發明藥物的使用效果,選取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患者80例,單獨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3的片劑、口服液或湯劑。
[0038]療效標準為:
顯效:皮膚瘙庫癥狀消失,半年內不復發。
[0039]有效:皮膚瘙癢癥狀減輕,患者抓撓現象明顯減少。
[0040]無效:皮膚瘙癢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0041]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藥物按照重量份數制備而成:黃花倒水蓮30-50份,苦參20-40份,土茯苓20-40份,三叉苦10-30份,拉拉秧10-30份,當歸10-20份,熟地黃10-20份,元參10-20份,麥冬10-20份,桃仁10-20份,紅花10-20份,赤芍10-15份,丹皮10-1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藥物的重量份數為:黃花倒水蓮40份,苦參30份,土茯苓30份,三叉苦20份,拉拉秧20份,當歸15份,熟地黃15份,元參15份,麥冬15份,桃仁15份,紅花15份,赤芍12份,丹皮12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藥物的重量為:黃花倒水蓮4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三叉苦20克,拉拉秧20克,當歸15克,熟地黃15克,元參15克,麥冬15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湯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口服液、丸劑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相應重量的原料藥物,加水煎煮得到湯劑服用,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比例取原料藥物加水浸泡、煎煮、過濾得到濾液1,濾渣再次加水煎煮、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醇沉,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得到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入原料藥物6倍量水浸泡30min,第一次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I,濾洛加入原料藥物4倍量水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1~1.2的濃縮液,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溶液使濃縮液含醇量達到60%進行醇沉,醇沉48小時后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到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3^1.4的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8.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3所述任一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相應重量的原料藥物,加水煎煮得到湯劑服用,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9.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3所述任一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取原料藥物加水浸泡、煎煮、過濾得到濾液1,濾渣再次加水煎煮、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醇沉,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得到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入原料藥物6倍量水浸泡30min,第一次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1,濾洛加入原料藥物4倍量水煎煮30min,過濾得到濾液2,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f 1.2的濃縮液,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溶液使濃縮液含醇量達到60%進行醇沉,醇沉48小時后過濾上清液,回收乙醇,無醇藥液加純化水及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或者無醇藥液濃縮到常溫下相對密度為1.3^1.4的浸膏,干燥,進一步加入藥劑學上常見的輔料制備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11.一種權利要求1-3所述任一組合物用于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用途。
12.—種權利要求1-3所述任一組合物用于配合紫外線光療以及穴位刺絡拔罐技術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用途。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紫外線光療選用窄波或中波紫外線進行治療。
【文檔編號】A61P17/04GK103977243SQ20141024876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尹向陽, 崔曉峰, 李彥珺 申請人:尹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