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板藍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黃芪10份、貫眾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黃10份、白術10份、太子參8克、三七3份、枳實5份。本發明中藥制劑可迅速緩解病毒性肝炎癥狀,專藥專治,且療效顯著,經臨床驗證,本發明治療病毒性肝炎的有效率為92%。
【專利說明】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 藥。
【背景技術】
[0003] 病毒性肝炎是由幾種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好久和壞死 病變為主的一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類傳染病,具有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面 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變成慢性,并可發展為肝硬化 和原發性肝細胞癌,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確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 毒性肝炎五種類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 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現,并有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可能。中醫藥用 于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藥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青睞。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 劑。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板藍根25克、柴胡 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黃芪10份、貫眾10 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黃10份、白術10份、太子參8克、三七3份、枳實5份。
[0006] 所述的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所述重量份 數稱取各原料藥,將稱取好的各原料藥混合、殺菌后裝袋即可。
[0007] 本發明的各原料藥的藥用性能如下: 板藍根:苦、寒、無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0008]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0009] 五味子:味酸、性溫肺,歸心、腎經,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
[0010] 山楂:味酸、冷,歸脾、胃、肝經,消食積,散瘀血,驅絳蟲。 _1] 獲茶皮: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消腫。
[0012] 蒲公英:味甘、平、無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散結。
[0013] 甘草:味甘、平,歸脾、胃、肺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0014] 黃芪: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氣固表、止汗脫毒、退腫。
[0015] 貫眾:苦、涼,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0016]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歸肝、膽經,清肝明目、散結解毒。
[0017] 竹茹:甘、微寒,歸肺、胃、膽經,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權利要求】
1.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板藍 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黃芪 10份、貫眾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黃10份、白術10份、太子參8克、三七3份、 枳實5份。
【文檔編號】A61P31/20GK104042965SQ201410304890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曹健 申請人: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