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是由薏苡仁、當歸、陳皮、香附、益母草、白術、太白花、地丁、甘草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
【專利說明】-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 劑。
【背景技術】
[0002]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周期、經期和經量發生異常以及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明顯不適癥 狀的疾病,是婦科常見疾病。西藥治療主要使用雌激素、孕激素來調整月經周期,口服克羅 米芬促排卵,但療效不一且副作用大。經過發明人的長期實踐得出,中藥治痰濕內阻型月經 不調具有較好作用,取得不錯效果。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痰 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
[0004] 本發明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薏苡仁、當歸、陳皮、香附、益 母草、白術、太白花、地丁、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0005] 制備本發明中藥制劑由下述原料藥制成:薏苡仁20-40份、當歸20-40份、陳皮 15-25份、香附15-25份、益母草15-25份、白術15-25份、太白花15-25份、地丁 8-15份、甘 草8-15份。
[0006] 本發明中藥制劑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薏苡仁30份、當歸30份、陳皮20份、香 附20份、益母草20份、白術20份、太白花20份、地丁 12份、甘草12份。
[0007] 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0008] 薏苡仁:甘、淡、微寒。歸脾、肺、腎經。利濕健脾,舒筋除搏,清熱排膿。用于水腫, 腳氣,小便淋浙,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等。
[0009]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用于心肝血虛、癰疽瘡 瘍。陳皮:辛、苦、溫,歸脾、胃、肺經。理氣調中,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用于胸膈滿悶,脘腹 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等。
[0010] 香附:辛、甘、微苦、平。歸肝、三焦經。理氣解郁、調經、安胎。用于脅肋脹痛、脘腹 痞滿疼痛,經行腹痛等。
[0011] 益母草:辛、苦。歸肝、腎、心經。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于月經不調, 經閉,難產,產后血暈,跌打損傷,水腫等癥。
[0012] 白術:苦、甘、溫。歸脾、胃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氣虛,運 化無力,食少便溏,脘腹脹滿,脾虛水停,而為痰飲、水腫、小便不利,胎動不安等。
[0013] 太白花:淡、平。歸肝、胃經。平肝明目,止血調經。用于風陽上擾,頭暈目眩,偏頭 痛,目疾,月經不調,白帶等癥。
[0014] 地丁:苦、辛、寒,歸肝、心經。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用于癰腫疔瘡,乳癰腸癰,丹毒 腫痛,蛇毒咬傷等。
[0015]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 性。用于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熱毒瘡瘍,咽喉腫痛。
[0016] 本發明中藥制劑于2008年至2012年臨床觀察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65例患者,臨 床報告如下:
[0017] 1、一般資料
[0018] 65例患者中,年齡18-44歲,病程多在3個月到2年,平均年齡34. 5歲。
[0019] 2、診斷標準
[0020] 診斷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0021] ①月經先期;②月經后期;③月經先后不定期;④月經過少;⑤月經過多;⑥西醫 診斷為排卵性功能失調子宮出血者。并由如下癥狀:形體偏胖,胸脅滿悶,口淡而膩,苔膩, 脈滑,或泛惡痰多,或神疲乏力,面色白,或面部痤瘡;月經周期延后,或月經量少、質粘,甚 則月經閉阻。
[0022] 3、治療方法
[0023] 3. 1處方:薏苡仁30g、當歸30g、陳皮20g、香附20g、益母草20g、白術20g、太白花 20g、地丁 12g、甘草 12g。
[0024] 3. 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工藝制成湯劑,每日1劑,每日2次,一個月 經周期為一療程。
[0025] 4、治療結果:
[0026] 4. 1參照《中醫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0027] 治愈:月經周期、經量、經期恢復正常,其他癥狀消失;
[0028] 顯效:月經周期恢復(28±7)d,月經過多者,經量較治療前減少1/3或小于100mL, 經期恢復在7d以內,其他癥狀消失或減輕;
[0029] 好轉: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較治療前改善,其他癥狀較治療前減輕;
[0030] 無效: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無改善。
[0031] 4. 2結果:65例患者中,治愈39例(60. 0% ),顯效11例(16. 9% ),好轉10例 (15. 4% ),無效5例(7. 7% ),總有效率為92. 3%。
[0032] 5、典型病例
[0033] 5.1劉某,女,35歲。患者自述上環后出現經量明顯增多,有血塊,淋漓不盡1年, 經期10?14天。面色白,痰多,舌淡苔薄,脈滑。診斷為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服用本發 明藥物,每日1劑,1個療程后,月經來潮,次日經量多,第3天后經量漸減少,繼續服用2個 療程,經量正常,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0034] 5. 2范某,女,22歲,月經不調1年,患者自述胸悶氣短,腰腹脹痛不適,飲食減退, 四肢乏力,苔白膩,脈滑。診斷為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服用本發明藥物,每日1劑,1個療 程后,癥狀明顯好轉,繼續服用3個療程,經期正常,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實施例1,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是由薏苡仁20g、當歸20g、 陳皮15g、香附15g、益母草15g、白術15g、太白花15g、地丁 8g、甘草8g制成。
[0036] 實施例2,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是由薏苡仁30g、當歸30g、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月經不調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女婁菜30-50份、一包花20-40份、薏苡仁20-40份、大花柳葉菜20-40份、陳皮15-25 份、白術15-25份、太白花15-25份、厚樸15-25份、九里根8-15份、化橘紅8-15份、甘草 8-15 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女婁菜40份、一包花30份、薏苡仁30份、大花柳葉菜30份、陳皮20份、白術20份、太 白花20份、厚樸20份、九里根12份、化橘紅12份、甘草10份。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4116966SQ20141033717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魯翠紅 申請人: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