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姜黃1-3份、小檗皮1-3份、蒺藜1-3份、冬葵果1-3份、余甘子0.5-1.5份、菥蓂子0.5-1.5份。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藥物具有明顯控制血糖和尿糖的作用,且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具有平和“龍”、“赤巴”、“培根”,益腎固精,止渴止癢,收斂水濕,降糖的功效;用于“京尼薩庫”引起的多飲、多食、多尿、口干舌燥、皮膚瘙癢、體質漸虛,以及2型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簡稱DM)是由于體內胰島素的分泌缺陷及對胰島素反應低下(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水及鹽代謝紊亂,表現為高血糖及糖尿等。DM主要分為I型糖尿病(膜島素依賴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ellitus即IDDM)和 2 型糖尿病(非膜島素依賴型,Non-1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即NIDDM)。I型糖尿病為胰島素的絕對缺乏,常是由于胰島β細胞破壞致胰島素絕對不足所致,該型糖尿病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為主。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大多數,可占至90%以上。對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主要是利用藥物控制血糖升高及防治并發癥,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降糖化學藥物主要有磺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等。
[0003]根據傳統醫學理論認識,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病”范疇,藏醫的“京尼薩庫”病的范疇。“京尼”藏語中有“尿頻”之意,是由于過食咸甜味飲食及性寒而重之食物,少動久坐或坐臥濕地而致培根和脂肪過盛,不能升化成血、肌肉、骨、髓等精華而導致尿量減少,尿液變渾濁,淋漓不斷為特征的一種全身性疾病;《四部醫典》因(尿液)與體內精華相混,此病甚為難治”。藏醫認為治療此病非常之困難,但是總的治療原則在于綜合飲食、起居、藥物、外治等藏醫四種療法進行降培根與脂肪,調理胃、肝、腎、膀胱等臟器的功能,使體內的精華與糟柏各行其道,各盡所職,正常運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0004]申請號:201110289621.2,發明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它是一種減藥,又稱久美消渴降糖I號,它是由活性組分組成或者是由活性成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組分是由姜黃、小檗皮、余甘子、蒺藜、手參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它可以被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內服劑型。其中,姜黃、小檗皮、余甘子、蒺藜、手參的配比為:姜黃I份、小檗皮I份、余甘子I份、蔡藜I份和手參I份。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07]姜黃1-3份、小檗皮1-3份、蒺藜1-3份、冬葵果1_3份、余甘子0.5-1.5份、菥蓂子 0.5-1.5 份。
[0008]進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09]姜黃1-3份、小檗皮1-3份、蒺藜1-3份、冬葵果1_3份、余甘子0.5-1.5份、菥蓂子 0.5-1.5 份。
[0010]更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11]姜黃2份、小檗皮2份、蒺藜2份、冬葵果2份、余甘子I份、菥蓂子I份。
[0012]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是由姜黃、小檗皮、蒺藜、冬葵果、余甘子、菥蓂子的原生藥材或有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口服制劑。
[0013]其中,所述的制劑是片劑、膠囊劑、丸劑、口服液。
[0014]其中,所述的膠囊劑中含小檗堿(C2tlH18NO4)不得低于1.60%。
[0015]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0016]a、稱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0017]b、加入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濃縮,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口服制劑。
[0018]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在制備降血糖藥物中的用途。
[0019]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是由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名老藏醫倫珠丹達在繼承藏醫《四部醫典之密訣醫典》第55章治療糖尿病章節的“四味姜黃湯”的基礎上,結合50余年的臨床經驗重新組方,在西藏自治區心腦血管和門診部糖尿病專科長期用于治療糖尿病,并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的經驗方。由小檗皮、余甘子、姜黃等藥材組成,加入冬葵果增強養腎,利水,止渴的功效。《晶珠本草》:“冬葵利小便,治煩渴引飲,止瀉”。加入菥蓂子養腎,固精,調理“培根”。《藍琉璃》:“菥蓂子養腎,固精,收斂黃水。”《宇妥本草》:“菥蓂子治培根”病,組方更合理,在多年臨床應用過程中顯示出明顯控制血糖和尿糖的作用,且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具有平和“龍”、“赤巴”、“培根”,益腎固精,止渴止癢,收斂水濕,降糖的功效;用于“京尼薩庫”引起的多飲、多食、多尿、口干舌燥、皮膚瘙癢、體質漸虛;針對2型糖尿病的具有明顯輔助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本發明膠囊劑的制備
[0021](I)處方:
[0022]姜黃150g小檗皮150g蒺藜150g冬葵果150g余甘子75g菥蓂子75g
[0023]以上六味原料藥材共制成膠囊1000粒。
[0024](2)制法:
[0025]以上六味,其中姜黃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第二加7倍量,每次提取I小時,合并醇提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60°C )的清膏,加入微粉硅膠,混勻,干燥,制粒,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0026]根據本品臨床常用量及主要藥效學試驗表明,臨床推薦日用量為姜黃1.Sg、小檗皮1.Sg等6味,總量9g。按干浸膏平均收率20%計算,一日服用干浸膏約為1.Sg,按比例加入吸收劑后,I日用量為2.7g,擬定裝量0.225g,則I次4粒,I日3次,可達到臨床推薦劑量。經微粉堆密度及休止角測定,藥粉制粒過20?60目,其休止角均小于38°,且其堆密度約為0.48,填裝1#膠囊,其理論裝量為0.24g左右。所以,選擇1#空膠囊進行試裝,結果平均裝量0.23g,裝量差異為-3.28%?2.63%,與理論裝量、原臨床常用量接近,所以,本品規格為0.23g/粒。按1000粒計算,需用藥材750g,即姜黃150g、小檗皮150g、蒺藜150g、冬葵果150g、余甘子75g、菥蓂子75g。
[0027]本發明藥物采用有機溶劑提取的制劑工藝、具有有效成分利用率高,工藝先進,藥效迅速等特點。
[0028]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制備工藝考察試驗
[0029]1、試驗樣品的制備:
[0030]樣品1:全方乙醇回流提取,濃縮后合并,減壓干燥,得浸膏I。稱取處方量的100倍,姜黃、小檗皮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I小時;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I小時;第三次加4倍量,提取I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得清膏,50°C減壓干燥,得率為20.578 (編號20040901-1 )。
[0031]樣品2:姜黃、小檗皮用醇提,其余藥味用水煎。分別稱取處方量的100倍,姜黃、小檗皮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I小時;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I小時;第三次加4倍量,提取I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得清膏。其余藥味用水提取3次,第一次加7倍量,提取I小時;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I小時;第三次加5倍量,提取I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成清膏;合并清膏,50°C減壓干燥,得率為24.41% (編號20040901-1I )。
[0032]2、樣品篩選結果
[0033]將上述二個樣品送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藥理毒理研究所進行主要藥效試驗比較。試驗結果表明:20040901-1大、中、小劑量均對正常小鼠血糖具有明顯的降低作用,而20040901-1I三個劑量組對正常小鼠血糖有降低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對正常小鼠血糖影響試驗表明,從統計學角度或血糖下降百分率來看,樣品20040901-1優于20040901-1I的降血糖作用。
[0034]綜上所述,提取方法選擇70%乙醇為提取溶劑進行回流提取。
[0035]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原料提取工藝條件的篩選:
[0036]I藥材前處理:
[0037]由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所以姜黃藥材以粉碎為粗粉為宜,其余藥材直接提取。
[0038]2提取工藝研究:采用正交設計,以姜黃素、小檗堿轉移率為考核指標進和綜合評分,進行提取工藝研究。
[0039]2.1提取工藝研究
[0040]實驗方法
[0041]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溶劑用量(A)、提取次數(B)、提取時間(C)是影響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結合生產實際,每個因素設計三個水平,按L9 (34)正交表安排正交試驗。每份稱取50g藥材粗粉,共計9份進行回流提取,趁熱過濾,濾液定容至100ml作為供試品溶液,采用HPLC法測定供品試溶液中姜黃素和小檗堿含量,并計算姜黃素和小檗堿的轉移率。
[0042]表I乙醇回流提取因素水平表
[0043]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姜黃1-3份、小檗皮1-3份、蒺藜1-3份、冬葵果1-3份、余甘子0.5-1.5份、菥蓂子0.5-1.5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姜黃1-3份、小檗皮1-3份、蒺藜1-3份、冬葵果1-3份、余甘子0.5-1.5份、菥蓂子0.5-1.5 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姜黃2份、小檗皮2份、蒺藜2份、冬葵果2份、余甘子I份、菥蓂子I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姜黃、小檗皮、蒺藜、冬葵果、余甘子、菥蓂子的原生藥材或有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口服制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是片劑、膠囊劑、丸劑、口服液。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囊劑中含小檗堿(C2tlH18NO4)不得低于1.60%。
7.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a、稱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b、加入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濃縮,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口服制劑。
8.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降血糖藥物中的用途。
9.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或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4127816SQ20141036353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德吉卓嘎, 索朗, 貢布 申請人:西藏自治區藏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