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醫藥領域。該組合物由如下藥用原料藥制成:石決明、香附、木賊、桑葉、熟地黃、山茱萸、金沸草、枸骨葉、炙甘草、雞血藤,可制備成多種劑型,具有滋補肝腎、生津潤燥的功效,針對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治療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 物,屬于中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干眼癥(dry eye syndrome)又稱角結膜干燥癥(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KCS),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淚液質和量或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 不穩定和眼表損害而導致眼部不適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最常見的癥狀是視疲勞,異物感, 干澀感,其他癥狀有燒灼感、眼脹感、眼痛、畏光及眼紅等,嚴重者可發展成為絲狀角膜炎, 甚至角膜潰瘍。
[0003] 干眼在中醫學中屬"神水將枯"范疇。《銀海精微》指出"淚為肝之液",《內經》云: "腎者水臟,主津液。""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于目。"祖國醫學認為目珠潤澤,不僅依賴肝 氣的調和、肝血的充沛,而且有賴于腎氣的充和、腎精的充養,若肝腎失調,精血虧虛,陰虛 火旺,虛火上炎,灼津耗液,則淚液生化之源不足,目失津液的濡潤,而導致干眼的發生,其 主要病機為肝腎陰虛。癥見:眼部干澀不爽,雙目頻眨、羞明畏光、白睛隱隱淡紅,久視后則 諸癥加重,黑睛可有細點星翳,可伴口干少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舌紅、苔薄、 脈細。
[0004] 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人工淚液替代療法、局部免疫抑制劑及激素治療、淚小 點栓塞和淚小點封閉、淚膜重建即自體頜下腺移植等。人工淚液既經濟又實用,副作用相對 較少,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人工淚液一旦停用,癥狀馬上出現。淚小點栓塞有可能感染或 導致淚道肉芽腫形成需要取出,淚小點封閉又可能導致溢淚。免疫抑制劑可出現眼瞼腫脹, 眼部充血及疼痛。長期使用激素可誘發青光眼及并發白內障,自體頜下腺移植屬創傷性手 術,患者也不易接受,臨床應用受限。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具 有滋補肝腎、生津潤燥的功效,針對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治療效果顯著。
[0006]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 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藥用原料藥制成:石決明、香附、木賊、桑葉、熟地黃、山茱萸、 金沸草、枸骨葉、炙甘草、雞血藤。
[0007] 本發明各組分的具體藥理研究現狀如下:石決明:咸,寒。歸肝經。功能主治:平 肝潛陽,清肝明目。用于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
[0008]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功能主治: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用 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 經。
[0009] 木賊:甘、苦;平。歸肺;肝;膽經。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明目退醫。主 風熱目赤;目生云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痔血;血痢;婦人月水不斷;脫肛。
[0010] 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于風 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0011]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 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 鳴,須發早白。
[0012] 山茱萸:酸、澀,微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 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0013] 金沸草:苦、辛、咸,溫。歸肺、大腸經。功能主治:降氣,消痰,行水。用于風寒咳 嗽,痰飲蓄結,痰壅氣逆,胸膈痞滿,喘咳痰多;外治疔瘡腫毒。
[0014] 枸骨葉:苦,涼。歸肝、腎經。功能主治:清熱養陰,平肝,益腎。用于肺癆咯血,骨 蒸潮熱,頭暈目眩;高血壓。
[0015]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 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0016] 炙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主治: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 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0017]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的組成成份的用量是發明人 經過長期大量摸索總結得來的,各組份在下述重量份都具有較好的療效:石決明17-23份、 香附6-9份、木賊6-9份、桑葉8-15份、熟地黃20-25份、山茱萸16-21份、金沸草5-8份、 枸骨葉15-20份、炙甘草5-9份、雞血藤11-16份。
[0018] 方中熟地黃溫辛能補,山茱萸酸澀能收,二藥共奏滋陰補血、補益肝腎、益精填髓 之功,能補能澀,標本兼治,使淚液生化有源。枸骨葉味苦性涼,清熱養陰、平肝益腎,與熟地 黃伍用,補清相合,標本同治。雞血藤活血通絡,引藥下行;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 目,引藥上行;香附疏肝理氣,三藥共伍,引藥入病所。木賊疏風清熱、涼血止血與桑葉合用, 增強疏風散熱、明目退翳之功。金沸草降氣消痰,炙甘草補脾和胃,以防熟地黃、山茱萸滋補 肝腎之膩。全方合而為之能補能清、補清相合、補中有散、散而不過、滋而不膩、標本兼治,針 對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治療。
[0019] 發明人以本方對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治療效果為條件,對本方進行了優選,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用原料 制成:石決明19份、香附8份、木賊7份、桑葉12份、熟地黃23份、山茱萸18份、金沸草6 份、枸骨葉17份、炙甘草8份、雞血藤12份。
[0020]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方法。
[0021]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制備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按處方量取石決明,加水為全部藥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10-30分鐘,再 加入香附、木賊、桑葉、熟地黃、山茱萸、金沸草、枸骨葉、炙甘草、雞血藤煎煮〇. 5-1. 0小時, 濾出煎液;濾渣再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4-6倍量,煎煮1-1. 5小時,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 60°C時相對密度為1.05-1. 13,加95% (V/V)乙醇使含醇量達55-70% (V/V),攪拌,靜置過 夜,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加入淀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即得。 [0022] 為了更好地表達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 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例如崩解劑、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制備方法制成 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劑型,比如,散劑、丸劑、顆粒劑、口服液、糖漿、片劑、膠囊劑等制劑。
[0023] 優選地,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按照常規制備工藝制備成顆粒劑。
[0024] 用法與用量:服用顆粒劑,一次一袋,日服二次,兩周為一療程。
[0025] 以下通過臨床試驗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26] 1. -般臨床資料:本研究病例均為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眼科門診就 醫的肝腎陰虛證干眼患者,共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在 年齡、病程、性別分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〇. 05)。
[0027] 2.診斷標準:參照中國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眼干 澀、磨痛、畏光,可伴有口鼻干燥;(2)目珠干燥失卻瑩潤光澤,白睛微紅,黑睛生翳,眵多黏 稠;(3)淚液分泌量測定,多次Schirmer法少于10mm/5min,角膜突光素染色試驗陽性。中 醫診斷及辨證分型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及兼有頭暈耳鳴、盜汗、口干、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 細數,辨證為肝腎陰虛證。
[0028] 3.納入標準:符合干眼臨床診斷標準,且辨證為肝腎陰虛證;未接受過其他方法 治療且愿意配合本方法治療者;年齡在20?75歲之間;簽署知情同意書。
[0029] 4.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伴有角膜細菌感染 或真菌感染者以及角膜營養不良者;瞼緣炎、瞬目異常、眼瞼位置異常等蒸發過強干眼癥; 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年齡小于20歲 或大于75歲者。
[0030] 1. 5主觀癥狀積分:將常見臨床癥狀:眼干澀感、異物感、眼疲勞、燒灼感、眼脹感、 眼痛感、畏光、眼紅等共8項,分為無、輕(偶然)、中(經常)、重(持續)程度,分別對應計 分0?3分,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比較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變化。
[0031] 1.6觀察指標
[0032] 1. 6. 1基礎淚液分泌試驗:每周觀察1次,反復測3次,取平均值記為濾紙濕長。小 于5mm可診斷為淚液缺乏;6?IOmm可疑分泌減少,大于IOmm為正常。
[0033] 1. 6. 2淚膜破裂時間:突光素鈉角膜染色后,囑患者眨眼,再注視前方,裂隙燈下, 用鈷藍色濾光片觀察,自最后1次瞬目后睜眼至角膜出現第1個黑斑淚膜缺損為止,計算破 裂時間。
[0034] 1. 6. 3角膜熒光素染色:裂隙燈鈷藍光下觀察角膜上皮著染情況,將角膜分為4個 象限,規定無染色為〇分,有染色則分輕、中、重3級,每個象限0?3分,共0?12分。
[0035] 1. 7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顆粒劑,一次一袋,日服二 次;對照組局部使用羥糖甘滴眼液(H20140263,美國愛爾康眼藥廠生產),3?6次/日,滴 雙眼;兩組均治療2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定。
[0036] 1. 8療效判定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 標準》制定:治愈:癥狀消失,角膜染色消退,淚液分泌試驗多次測定大于l〇mm/5min ;好轉: 癥狀減輕,角膜染色減少,淚液分泌試驗多次測定淚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未愈:癥狀無改 善,角膜染色無變化或增多,淚液分泌試驗多次測定淚液分泌量未增加。
[0037] 1. 9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 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s)表示,組間比較 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以P < 0. 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38] 2· 0 結果
[0039] 2. 0. 1兩組主觀癥狀積分的比較:治療后兩組主觀癥狀積分較治療前均有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〇. 01)。治療后兩組組間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Ρ〈0·05),見表 1。
[0040] 表1兩組主觀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用原 料制成:石決明17-23份、香附6-9份、木賊6-9份、桑葉8-15份、熟地黃20-25份、山茱萸 16-21份、金沸草5-8份、枸骨葉15-20份、炙甘草5-9份、雞血藤11-16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用原料制成: 石決明19份、香附8份、木賊7份、桑葉12份、熟地黃23份、山茱萸18份、金沸草6份、枸 骨葉17份、炙甘草8份、雞血藤12份。
3. -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按處方量取石決明,加水為全部藥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10-30分鐘,再加入香附、木賊、 桑葉、熟地黃、山茱萸、金沸草、枸骨葉、炙甘草、雞血藤煎煮0. 5-1. 0小時,濾出煎液;濾渣 再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4-6倍量,煎煮1-1. 5小時,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60°C時相對密度 為1.05-1. 13,加95 % (V/V)乙醇使含醇量達55-70 % (V/V),攪拌,靜置過夜,過濾,濾液減 壓濃縮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加入淀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即得。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制成口服劑型。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劑型是散劑、丸劑、顆粒劑、 口服液、糖漿、片劑或膠囊劑。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劑型優選顆粒劑劑。
7.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的藥物中的應 用。
【文檔編號】A61K35/618GK104435516SQ20141069857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劉慶香 申請人:鄒士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