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顯微內窺鏡系統,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屬于外科手術器械領域。本次發明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由工作套管、內窺鏡固定架和內窺鏡三部分組成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工作套管為中空管道,呈倒錐形,其上端開口的內徑大于其下端開口內徑;工作套管的上端部分較短,小于或等于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固定圈不會封堵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下方的開口;內窺鏡鏡頭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中空插槽內,既不影響內窺鏡的觀察,又能增加工作套管內手術器械的操作空間;內窺鏡固定架呈“一”字形。應用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手術時,能達到增加手術器械操作的便捷性和擴大術者手術視野的目的。
【專利說明】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外科微創手術器械領域,具體地說,發明一種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能有效改進目前的顯微內窺鏡系統存在術者視野受到內窺鏡尾端阻擋和手術操作器械的操作便捷性較差等缺點,使得顯微內窺鏡系統能更好地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
【背景技術】
[0002]內窺鏡下脊柱外科微創手術操作,所用的顯微內窺鏡系統主要有:MED[1,2]&METRx[3’4]內鏡系統等。但是,目前所用的內鏡系統存在不少缺點,如MED系統的工作套管,其上、下兩端開口內徑大小一樣,其表面附有固定圈,固定圈以上部分太長等,從而造成應用目前的顯微內窺鏡系統時,術者視野受阻擋明顯和手術器械的操作便捷性較差等缺點。
[0003]下面以現有的MED內鏡系統(以下簡稱MED系統)為例進行說明。MED系統有MED工作套管、MED內窺鏡固定架和內窺鏡組成。MED工作套管為圓形中空金屬管道,管道內徑不可擴張且其上端開口和下端開口的內徑大小一樣,常用的內徑為18mm。MED工作套管表面有一固定圈,將MED工作套管分為上端和下端兩部分,因固定圈及附著其上的固定手柄不可能進入手術切口內,因此,MED工作套管下端部分的長度為有效工作套管長度,上端部分僅用來固定MED內窺鏡固定架。在MED工作套管內進行手術操作時,除用內窺鏡外,術者常需用肉眼觀察手術區域。那么,以下3個因素影響著MED系統的手術器械的操作便捷性和術者視野阻擋的程度:1、咬骨鉗等手術操作器械與MED工作套管的縱軸所成角度大小。所成角度越大其操作便捷性就越高,對術者視野阻擋的程度就越小,2、內窺鏡尾端距MED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距離的大小。水平方向上距離越大,垂直方向上的距離越小,其操作便捷性就越高,對術者視野阻擋程度就越小。3、MED工作套管總長度的大小。在有效工作套管長度相同的前提下,MED工作套管總長度越小,則其操作便捷性就越高,對術者視野阻擋的程度就越小。
[0004]根據上述3個影響因素,MED系統存在以下缺點:一、MED工作套管其上端開口的內徑過小。上端開口內徑過小,會限制手術操作器械與MED工作套管縱軸所成角度的增大,也會限制水平位上內窺鏡尾端與MED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距離的增大,從而降低手術器械操作的便捷性和妨礙術者對手術區域的觀察。二、MED工作套管表面的固定圈太寬,固定圈以上部分過長。固定圈太寬,會封堵MED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的下方開口,妨礙內窺鏡插頭向下移動,造成垂直方向上內窺鏡尾端距MED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的距離變大;固定圈以上部分過長,使得在相同有效工作套管長度的情況下,會增加MED工作套管的總長度。三、內窺鏡插入MED工作套管內。用MED工作套管手術時,內窺鏡鏡頭需插入到MED工作套管內,因MED工作套管本身的截面積有限,這樣會減少有效的手術操作空間,也會妨礙對手術視野的觀察。四、MED內窺鏡固定架過高。目前的MED內窺鏡固定架側面看呈“L”形,其豎直部分會增加MED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造成MED工作套管上端部分過長,在相同長度有效工作套管的前提下,會增加MED工作套管的總長度;同時還會造成垂直方向上,內窺鏡尾端距MED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的距離變大,從而影響手術器械的操作便捷性和妨礙術者對手術區域的觀察。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本次發明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在基本不增加手術切口的前提下,改進目前顯微內窺鏡系統(MED[1’2]&METRx[3’4]內鏡系統)的缺點,使手術器械操作更便捷,術者的視野更寬闊。
[0006]本發明的詳細描述:一種顯微內窺鏡系統,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由工作套管、內窺鏡固定架和內窺鏡三部分組成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工作套管為中空管道,呈倒錐形,其上端開口的內徑大于其下端開口內徑,工作套管的上端部分較短,固定圈寬度較小,內窺鏡鏡頭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插槽內,內窺鏡固定架呈“一”字形。
[0007]工作套管部分以固定圈為界分為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固定圈與固定手柄相連。內窺鏡固定架中央部中空,用于放置工作套管;內窺鏡固定架一端有中空的內窺鏡固定插槽,用于放置內窺鏡的固定插頭;內窺鏡固定架另一側有一枚固定螺絲,通過旋轉螺絲可將內窺鏡固定架固定于工作套管或從工作套管上松開。
[0008]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套管為中空管道,呈倒錐形,其上端開口的內徑大于其下端開口內徑。
[0009]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套管固定圈以上部分的長度小于或等于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
[0010]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套管的固定圈的寬度較小,不會封堵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的下方開口。
[0011]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窺鏡鏡頭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中空插槽內,既不影響內窺鏡的觀察,又能增加工作套管內手術器械的操作空間。
[0012]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窺鏡固定架從側面看,呈“一”字形,有助于減少其高度。
[0013]根據上述已分析的目前MED系統存在的缺點,新發明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有以下幾個優點,
[0014]一、適當擴大上端開口內徑,增加了手術操作器械與工作套管的縱軸所成的角度,增大了水平位上內窺鏡尾端與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之間的距離。二、減少工作套管表面固定圈的寬度,減少工作套管上端部的長度,固定圈寬度的減少,使其不會封堵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的下方開口,有利于內窺鏡固定插頭向下移動,減少垂直方向上內窺鏡尾端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的距離;減少工作套管上端部長度,那么在相同有效工作套管長度的前提下,能減少工作套管的總長度。三、將內窺鏡鏡頭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插槽內,在工作套管的管壁的某點上開一槽,將內窺鏡鏡頭從此槽內插入到手術區域,不影響內窺鏡對手術區域的觀察,又能使整個內窺鏡外移,既可增加工作套管內手術器械的操作空間,又可增大垂直方向上內窺鏡尾端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圓心的距離。四、減少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使其從“L”形變為“一”形,這樣可以減少內窺鏡尾端的高度。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改進,使得應用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手術時,能增加手術器械操作的便捷性,同時還會減少術者視野的阻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附圖1為工作套管示意圖;附圖2為內窺鏡固定架示意圖;附圖3為內窺鏡示意圖;附圖4為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整體示意圖,附圖5為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整體縱向截面示意圖。圖中:
[0017]I為工作套管表面的固定圈;
[0018]2為附著于固定圈的固定手柄;
[0019]3為工作套管的上端開口 ;
[0020]4為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插槽,中空,用于放置內窺鏡鏡頭;
[0021]5為內窺鏡固定架的松緊調節螺絲;
[0022]6為內窺鏡固定架中央部,中空,用于放置工作套管;
[0023]7為內窺鏡固定架的內窺鏡插槽,中空,用于放置內窺鏡固定插頭;
[0024]8為內窺鏡固定插頭,置入內窺鏡固定架的內窺鏡插槽內;
[0025]9為內窺鏡鏡頭;
[0026]10為內窺鏡的尾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專利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為金屬合金材料制作。
[0028]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分為工作套管(附圖1)、內窺鏡固定架(附圖2)和內窺鏡(附圖3)三部分。工作套管表面附有一個固定圈(1),固定圈(I)上連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用于固定整個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固定圈(I)將工作套管分為上端和下端兩部分,工作套管的上端開口(3)的內徑稍大于工作套管的下端開口內徑,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插槽(4),中空,用于放置內窺鏡鏡頭(9)。內窺鏡固定架一側有松緊調節螺絲(5),用于將內窺鏡固定架固定于工作套管上(或從工作套管上松開),內窺鏡固定架中央部
(6),中空,用于放置工作套管,內窺鏡固定架的另一側有內窺鏡插槽(7),中空,用于放置內丟見鏡固定插頭(8);內規鏡固定插頭(8)直入內規鏡固定架的內規鏡插槽(7)內,內規鏡鏡頭(9)插入位于工作套管壁的插槽(4)內,(10)為內窺鏡的尾端。
[0029]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有以下幾個優點(附圖4、5): —、適當擴大上端開口(3)內徑。增加了手術操作器械與工作套管的縱軸所成角度,增大了水平位上內窺鏡尾端(10)與工作套管上端開口(3)圓心之間的距離。二、減少工作套管表面固定圈(I)的寬度,減少工作套管上端部長度。固定圈(I)寬度的減少,使其不會封堵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X)的下方開口,有利于內窺鏡固定插頭(8)向下移動,減少垂直方向上內窺鏡尾端
(10)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3)圓心的距離;還可減少工作套管上端部分的長度,那么在相同有效工作套管長度的前提下,能減少工作套管的總長度。三、將內窺鏡鏡頭(9)插入位于工作套管壁的插槽(4)內,而不是插入工作套管內。不影響內窺鏡對手術區域的觀察,又能使整個內窺鏡外移,既可增加工作套管內手術器械的操作空間,又可增大水平方向上內窺鏡尾端(10)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3)圓心的距離。四、減少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使其從“L”形變為“一”形,這樣可以減少內窺鏡尾端(10)的高度。
[0030]通過上述改進,使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能:一、增加咬骨鉗等手術操作器械與工作套管的縱軸所成的角度;二、增加內窺鏡尾端(10)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3)圓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減少內窺鏡尾端(10)距工作套管上端開口(3)圓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三、在相同有效工作長度的前提下,減少工作套管的總長度。這樣應用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時,就能實現增加手術器械操作的便捷性,同時還可擴大術者的手術視野。
[0031]參考文獻
[0032][I] 丁曉川,劉煊文,劉德勝.顯微內窺鏡系統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00例報告.四川醫學.2004.(05):544-545.
[0033][2]李樹里,李曉光,李亮.MED治療老年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16例.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09): 1678-1679.
[0034][3]李春海,劉尚禮,黃東生,丁悅,何杰民.應用METRx椎間盤鏡治療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華外科雜志.2006.44(4):235-237.
[0035][4]楊大志,易偉宏,王爾天,王敏,劉誠.METRx椎間盤鏡下頸椎后路椎間孔切開減壓術療效研究.臨床外科雜志.2012.20 (7): 503-504.
【權利要求】
1.一種顯微內窺鏡系統,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由工作套管、內窺鏡固定架和內窺鏡三部分組成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工作套管為中空管道,呈倒錐形,其上端開口(3)的內徑大于其下端開口內徑,工作套管的上端部分較短,固定圈(I)寬度較小,內窺鏡鏡頭(9)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插槽(4)內,內窺鏡固定架呈“一”字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套管為中空管道,呈倒錐形,其上端開口(3)的內徑大于其下端開口內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套管固定圈(I)以上部分的長度小于或等于內窺鏡固定架的高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套管的固定圈(I)的寬度較小,不會封堵內窺鏡固定架中的內窺鏡插槽(7)的下方開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窺鏡鏡頭(9)插入位于工作套管管壁的中空插槽(4)內,既不影響內窺鏡的觀察,又能增加工作套管內手術器械的操作空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錐形顯微內窺鏡系統,其特征在于內窺鏡固定架從側面看,呈“一”字形,有助于減少其高度。
【文檔編號】A61B17/94GK204121160SQ20142034202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池永龍, 林仲可, 吳愛憫 申請人:池永龍, 林仲可, 吳愛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