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拐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多合一拐杖,其包含杖體、支架,以及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該杖體本身可作為拐杖使用,該杖體通過該支架與一個附加杖體固定,可作為其他功能的拐杖使用。
【專利說明】多合一拐杖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合一拐杖。
【背景技術】
[0002]拐杖是一種行走的輔助工具,將原先由雙腿支撐的體重,轉移大部分至上半身支撐。人們因為短期受傷或長期殘障,無法用他們的雙腿去支撐其身體,必須使用拐杖代步。
[0003]依照支撐的部位,拐杖可分為幾種,例如,腋下仗、前臂仗、平臺仗等。圖1顯示一種現有習知的腦下仗,圖2顯不一種現有習知的如臂仗。現有習知的拐杖皆為單一功能。如果需要使用兩種以上的功能,就需要分別購買個別的拐杖;不僅金額花費較多,存放也占空間。
[0004]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拐杖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的多合一拐杖,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拐杖,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過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拐杖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的多合一拐杖,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作為拐杖使用,該杖體通過該支架與一個附加杖體固定,可作為其他功能的拐杖使用。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多合一拐杖。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一種多合一拐杖包含杖體、支架,以及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該杖體本身可作為拐杖使用,該杖體通過該支架與一個該附加杖體固定,可作為其他功能的拐杖使用。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09]在一個實施例,該附加杖體包含一個腋下附加杖體。
[0010]在一個實施例,該附加杖體包含一個手肘附加杖體。
[0011]在一個實施例,該杖體包含握部、桿部,以及支撐部。
[0012]在一個實施例,該支架包含穿透部與容置部;在組裝時,該桿部通過該穿透部,該附加杖體的組裝端置于容置部內。
[0013]在一個實施例,多合一拐杖更包含固定機構,用于固定該杖體與該附加杖體。
[0014]在一個實施例,該固定機構包含中空的柱體以及定位栓,該柱體的一側與該握部固定,該柱體的另一側的壁具有穿孔,該定位栓對應該穿孔。
[0015]在一個實施例,該支撐部具有多個支撐腳。
[0016]在一個實施例,其中該杖體具有調整長度的機構。
[0017]在一個實施例,其中每個該附加杖體具有調整長度的機構。
[001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合一拐杖,其包含:杖體,包含握部;支架;以及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其中該杖體本身能作為拐杖使用,當該杖體通過該支架連接一個該附加杖體,且該附加杖體與該握部固定后,能作為其他功能的拐杖使用。
[001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優點:該杖體本身可作為拐杖使用,該杖體通過該支架與一個附加杖體固定,可作為其他功能的拐杖使用。
[0020]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多合一拐杖。
[0022]圖2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多合一拐杖的杖體。
[0023]圖3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多合一拐杖的杖體。
[0024]圖4A和圖4B為立體圖和剖開示意圖,分別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多合一拐杖的支架。
[0025]圖5A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多合一拐杖的腋下附加杖體。
[0026]圖5B、圖5C和圖為立體圖,分別顯不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多合一拐杖的腋下支撐架和腋下支撐墊。
[0027]圖6A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多合一拐杖的手肘附加杖體。
[0028]圖6B和圖6C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多合手肘支撐部。
[0029]圖7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杖體和腋下附加杖體結合成為腋下杖。
[0030]圖8為立體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杖體和手肘附加杖體結合成為手肘杖。
[0031]圖9為剖開示意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固定結構。
[0032]【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33]1:杖體10:握部
[0034]11:桿部112:外桿
[0035]1122:緊固結構1124:定位孔
[0036]114:內桿1142:凸出結構
[0037]12:支撐部122:支撐腳
[0038]124:護套2:支架
[0039]22:穿透部24:容置部
[0040]3:腋下附加杖體32:外桿
[0041]322:緊固結構324:定位孔
[0042]326:組裝端34:內桿
[0043]344:腋下支撐部3442:腋下支撐架
[0044]3444:腋下支撐墊342:凸出結構
[0045]4:手肘附加杖體42:外桿
[0046]422:緊固結構424:定位孔
[0047]426:組裝端44:內桿
[0048]442:凸出結構46:手肘支撐部
[0049]5:杖體6:固定結構
[0050]62:柱體64:連接部
[0051]66:定位栓68: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52]以下將詳述本案的各實施例,并配合圖式作為例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圖中顯示的范例可依照比例,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不需要按照比例。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組件符號可代表相同、相似,或模擬的組件及/或元素,但在某些實施例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組件。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實用新型有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實用新型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這些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
[0053]圖1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多合一拐杖,其包含杖體1、支架2,以及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例如腋下附加杖體3、手肘附加杖體4。
[0054]杖體I本身可作為一般拐杖使用。如圖1所示,杖體I可包含但不限于,握部10、桿部11,以及支撐部12。握部10供使用者握持。桿部11具有兩端,其中一端連接握部10,另一端連接支撐部12。支撐部12與地面接觸,可提供足夠的抓地力、緩沖,以及穩定性。
[0055]圖2例示杖體I的細節。在本實施例,支撐部12可包含但不限于,多個支撐腳122,以及一個可旋轉球(未圖示)以樞接的方式位于支撐腳122與桿部11之間,使得桿部11與支撐腳122之間的角度,可以隨意變化,因而提升拐杖被使用時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每個支撐腳122的底部,可具有可拆卸的護套124,當護套124被拆卸,則露出尖錐(未圖示),尖錐適合在較為濕滑或泥濘的地面使用。此外,桿部11可具有調整長度(或高度)的機構。例如,桿部11包含外桿112與內桿114,內桿114可在外桿112內滑動。外桿112具有緊固結構1122和多個定位孔1124,內桿114具有可彈性壓縮的凸出結構1142。緊固結構1122用于固定或釋放內桿114。當緊固結構1122釋放(例如,通過旋轉的方式釋放)內桿114,用戶可壓下凸出結構1142,使得內桿114可在外桿112內滑動,并選擇將凸出結構1142置于某個定位孔1124內,再利用緊固結構1122固定內桿114,借此可調整桿部11的長度。
[0056]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支撐部12也可以是任何現有習知的結構。圖3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杖體5,其與杖體I的不同處在于,支撐部12為一個單一結構,并不具有多個支撐腳。
[005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拐杖本體I通過支架2與附加杖體固定,即可變成其他功能的拐杖。例如,拐杖本體I與手肘附加杖體4固定,可作為手肘杖;拐杖本體I與腋下附加杖體3固定,可作為腋下杖。
[0058]圖4A和圖4B為立體圖和剖開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架2。在本實施例,支架2具有類似三角形或梯形的外觀,但不限于此。如圖4A和圖4B所示,支架2可具有穿透部22與容置部24,前述杖體I (或杖體5)的桿部11可穿過穿透部22,前述附加杖體,例如手肘附加杖體4(圖1)、腋下附加杖體3 (圖1)的一端,可置于容置部24內。
[0059]圖5A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腋下附加杖體3。較佳地,腋下附加杖體3可包含外桿32與內桿34。內桿34可在外桿32內滑動。外桿32可具有緊固結構322和多個定位孔324,內桿34具有可彈性壓縮的凸出結構342。緊固結構322用于固定或釋放內桿34。當緊固結構322釋放(例如,通過旋轉的方式釋放)內桿34,用戶可壓下凸出結構342,使得內桿34可在外桿32內滑動,并選擇將凸出結構342置于某個定位孔324,再利用緊固結構322固定內桿34,借此可調整腋下附加杖體3的長度(或高度)。此外,外桿32具有組裝端326,用于與支架2組裝;內桿34具有腋下支撐部344,提供腋下的支撐。腋下支撐部344可包含腋下支撐架3442 (見圖5B)和腋下支撐墊3444 (見圖5C和圖OT)。
[0060]圖6A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手肘附加杖體4。較佳地,手肘附加杖體4可包含外桿42與內桿44。內桿44可在外桿42內滑動。外桿42可具有緊固結構422和多個定位孔424,內桿44具有可彈性壓縮的凸出結構442。緊固結構422用于固定或釋放內桿44。當緊固結構422釋放(例如,通過旋轉的方式釋放)內桿44,用戶可壓下凸出結構442,使得內桿44可在外桿42內滑動,并選擇將凸出結構442置于某個定位孔424,再利用緊固結構422固定內桿44,借此可調整手肘附加杖體4的長度(或高度)。此外,外桿42具有組裝端426,用于與支架2組裝;內桿44具有手肘支撐部46,提供手肘的支撐,使用者的手肘可置于手肘支撐部46的內側。圖6B與圖6C顯示手肘支撐部46的正視圖與側視圖。
[0061]圖7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腋下附加杖體3與杖體I通過支架2結合后,作為腋下杖。具體而言,杖體I的桿部11通過支架2的穿透部22,而腋下附加杖體3的組裝端326設置于支架2的容置部24,即可完成組裝。
[0062]圖8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手肘附加杖體4與杖體I通過支架2結合后,作為手肘杖。具體而言,杖體I的桿部11通過支架2的穿透部22,而手肘附加杖體4的組裝端426設置于支架2的容置部24,即可完成組裝。
[0063]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多合一拐杖還具有一個或多個固定機構,用于固定杖體I與附加杖體及/或支架2。圖9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固定結構6。如圖7、圖8、圖9所示,通過固定結構6,杖體I的握部10,可與附加杖體,例如腋下附加杖體3或手肘附加杖體4固定。具體而言,固定結構6包含中空的柱體62,供附加杖體穿過。柱體62的一側可具有連接部64,以螺固、嵌合或其他方式,與杖體I的握部10固定。柱體62的另一側管壁可具有穿孔68,定位栓66對應穿孔68,定位栓66可具有螺紋對應穿孔68的螺紋。借此,當旋緊定位栓66,附加杖體3/4無法在桿部11上下滑動;當釋放定位栓66,附加杖體3/4可在桿部11上下滑動。在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可包含其他的固定結構。在一個實施例,支架2可通過螺絲與杖體I的桿部11固定。
[006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合一拐杖,具有多種功能。使用者可根據需求,選擇購買需要的配件,十分方便并節省金錢。
[006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包含: 杖體; 支架;以及 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其中該杖體通過該支架與一個該附加杖體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包含一個腋下附加杖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包含一個手肘附加杖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杖體包含握部、桿部,以及支撐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支架包含穿透部與容置部;在組裝時,該桿部通過該穿透部,該附加杖體的組裝端置于容置部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固定機構,用于固定該杖體與該附加杖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該固定機構包含中空的柱體以及定位栓,該柱體的一側與該握部固定,該柱體的另一側的壁具有穿孔,該定位栓對應該穿孔。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支撐部具有多個支撐腳。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杖體具有調整長度的機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個該附加杖體具有調整長度的機構。
11.一種多合一拐杖,其特征在于包含: 杖體,包含握部; 支架;以及 一個或多個附加杖體,當該杖體通過該支架連接一個該附加杖體,且該附加杖體與該握部固定。
【文檔編號】A61H3/02GK204072675SQ20142048146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5日
【發明者】郝國武 申請人:岱宇(上海)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