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58992閱讀:839來源:國知局
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X射線來獲取被檢體的透視像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獲取多個X射線圖像,并將得到的X射線圖像接合來生成單個長圖像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現場有時進行全景攝影,在該全景攝影中,例如將如從被檢體的頭到膝的范圍那樣在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長的長區域作為攝影對象,來拍攝單個X射線圖像(長圖像)。在該情況下,長區域的長度例如是100cm左右,因此就X射線檢測器的規格而言難以通過一次的X射線照射來拍攝有關長區域的長圖像。因此,通過全景攝影法來獲取長圖像,在該全景攝影法中沿被檢體的體軸方向拍攝多張X射線圖像,并將這些多張X射線圖像沿體軸方向接合來進行重構。作為全景攝影法的一例,使用狹縫攝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在此,對進行狹縫攝影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進行說明。進行狹縫攝影的以往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00如圖13所示那樣具備載置被檢體M的頂板101、對被檢體M照射X射線的X射線管103以及檢測X射線的X射線檢測器105。X射線檢測器105檢測從X射線管103對被檢體M照射并透過該被檢體M的X射線,使該X射線轉換為電信號并作為X射線檢測信號進行輸出。

在X射線管103的下方設置有準直器107。準直器107按照準直器控制機構109的控制將從X射線管103照射的X射線限制為棱錐狀。X射線管103和X射線檢測器105構成攝像系統,隔著頂板101相向配置。作為X射線檢測器105的一例,使用17英寸見方的平板型檢測器(FPD:Flat Panel Detector)。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構成為在x方向、即頂板101的長邊方向上移動。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的移動由攝像系統移動機構111控制。

在X射線檢測器105的后級設置有圖像生成部113,在圖像生成部113的后級設置有重構部115。圖像生成部113基于從X射線檢測器105輸出的X射線檢測信號來生成多張X射線圖像。重構部115將由圖像生成部113生成的各個X射線圖像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接合來重構長圖像。

接著,使用圖14所示的流程圖對使用以往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00進行狹縫攝影的工序進行說明。按照準直器控制機構109的控制來驅動準直器107。通過驅動準直器107來以將X射線照射場限定為狹縫狀的方式調整X射線照射場。通過調整X射線照射場,來如圖15的(a)所示那樣限制從X射線管103照射的X射線束103a。即,該X射線束103a從在x方向和y方向(頂板101的短邊方向)上發散的棱錐狀(左圖)被限制為在y方向上發散且在x方向上具有厚度T的扇狀(右圖)(圖14、S1)。厚度T的長度例如是4cm~6cm左右。

而且,在驅動準直器107后,決定用于重構長圖像的X射線圖像中的、拍攝最初的X射線圖像時的攝像系統的位置(攝影起點)和拍攝最后的X射線圖像時的攝像系統的位置(攝影終點)(圖14、S2)。

在決定了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之后進行X射線圖像的攝影。即,X射線管103和X射線檢測器105各自向在圖15的(b)中用實線表示的攝影起點移動,并從X射線管103照射X射線。X射線檢測器105檢測透過被檢體M的X射線并輸出X射線檢測信號,圖像生成部113基于X射線檢測信號來生成X射線圖像。此時生成的X射線圖像是與X射線束的厚度T對應的顯現寬度為T的窄條狀的區域的圖像。此外,將通過一次的X射線照射生成的窄條狀的圖像稱為“窄條圖像”。

然后,攝像系統移動機構111使X射線管103和X射線檢測器105各自從攝影起點沿x方向向在圖15的(b)中用虛線表示的攝影終點移動。而且,X射線管103每當沿x方向移動相當于X射線束的厚度T的距離時,都重復進行X射線的照射。這樣,在從攝影起點到攝影終點的范圍內生成多個寬度為T的窄條圖像(圖14、S3)。

重構部115將由圖像生成部113生成的窄條圖像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x方向)接合來重構單個長圖像(圖14、S4)。重構出的長圖像顯示于未圖示的監視器。生成各個窄條圖像時照射的X射線在x方向上的發散小,因此被拍進窄條圖像的像的失真小。因而,能夠通過狹縫攝影來獲取顯現失真更小的X射線像的長圖像。

在決定窄條圖像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情況下,觀察被檢體M的體表面來想象體內的構造物的準確位置從而適當地決定攝影起點等的位置是困難的。因此,在該情況下,為了參照被拍進窄條圖像的預定的X射線像,通過照射低劑量的X射線的X射線透視來間歇性地獲取被檢體M的X射線透視圖像(預圖像)。然后,參照獲取到的預圖像中拍進的X射線像來確定適當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9728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36929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具有這種結構的現有例的情況下,存在如下問題。

即,在以往的裝置中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情況下,為了將作為目標的X射線像可靠地拍進窄條圖像,預先驅動準直器107來以將X射線束限制在窄條圖像的攝影范圍內的狀態獲取預圖像。由于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寬度非常短,因此在該情況下獲得的預圖像的攝影范圍窄。

在預圖像的攝影范圍窄的情況下,從預圖像獲得的X射線像的信息量不足。因此,難以基于被拍進預圖像的X射線像來預測適于作為攝影起點、攝影終點的位置。因而,為了尋找適于作為攝影起點、攝影終點的位置,使攝像系統沿x方向的移動和預圖像的確認反復進行多次。其結果是,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所需的時間變長,因此全景攝影的效率性降低。另外,還擔心在全景攝影時被檢體受到的輻射量增大這樣的問題。

并且,在以將X射線束限制在窄條圖像的攝影范圍內的狀態來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情況下,需要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實際地向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移動。由于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位于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大致兩端,因此在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進行移動的距離變長。其結果是,拍攝長圖像所需的時間變長,被檢體所承受的負擔也增大。

本發明是鑒于這種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更加準確且迅速地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來進行全景攝影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為了實現這種目的而采用如下結構。

即,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X射線源,其對被檢體照射X射線;X射線檢測單元,其在檢測面上檢測透過所述被檢體的X射線;準直器,其具備屏蔽X射線的屏蔽部,用于控制從所述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準直器控制單元,其控制所述屏蔽部的開閉移動;窄條圖像生成單元,其使用由所述X射線檢測單元輸出的檢測信號來生成多張窄條圖像,該窄條圖像是以所述被檢體的體軸方向為短邊方向的窄條狀的X射線圖像;長圖像重構單元,其將由所述窄條圖像生成單元生成的多張所述窄條圖像沿所述被檢體的體軸方向接合來重構單個的長圖像;預圖像生成單元,其生成用于設定所述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X射線透視圖像來作為預圖像;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其存儲所述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所述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攝影范圍設定單元,其基于由所述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存儲的所述坐標位置來設定所述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所述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以及攝影位置計算單元,其基于由所述攝影范圍設定單元設定的所述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來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各自的位置,其中,該攝影起點是拍攝最初的所述窄條圖像時的所述攝像系統的位置,該攝影終點是拍攝最后的所述窄條圖像時的所述攝像系統的位置,其中,所述準直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屏蔽部的開閉移動,使得在生成所述預圖像的情況下從所述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與在生成所述窄條圖像的情況下從所述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相比,在所述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范圍更廣。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控制屏蔽部的開閉移動,使得在生成預圖像的情況下從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與在生成窄條圖像的情況下從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相比,在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范圍更廣。即,預圖像的尺寸比窄條圖像的尺寸大,因此被拍進預圖像的X射線像的信息量多。因此能夠通過參照預圖像來將預圖像的攝影位置可靠且迅速地校正為適于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位置。

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存儲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攝影范圍設定單元基于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來設定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通過攝影位置計算單元基于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來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因而,在使用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狹縫攝影中能夠適當且迅速地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通過狹縫攝影獲取的長圖像是準確地顯現作為被檢體的關注部位的長區域的X射線圖像,因此能夠使用長圖像來對長區域進行適當的診斷。另外,能夠縮短通過狹縫攝影獲取長圖像所需的時間,因此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狹縫攝影。并且,還能夠使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的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減少。

另外,在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優選的是,所述預圖像生成單元生成用于設定所述攝影起點的第一預圖像和用于設定所述攝影終點的第二預圖像,所述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存儲所述第一預圖像中的所述被檢體的頭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和所述第二預圖像中的所述被檢體的腳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所述攝影位置計算單元基于所述第一預圖像中的所述被檢體的頭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來計算所述攝影起點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預圖像中的所述被檢體的腳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來計算所述攝影終點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預圖像生成單元生成用于設定攝影起點的第一預圖像和用于設定攝影終點的第二預圖像。而且,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存儲第一預圖像中的被檢體的頭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和第二預圖像中的被檢體的腳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基于第一預圖像中的被檢體的頭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來計算攝影起點,基于第二預圖像中的被檢體的腳部側的末端的坐標位置來計算攝影終點。

在該情況下,用于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坐標位置的個數減少,因此能夠進一步簡化坐標位置存儲單元、攝影位置計算單元的動作。其結果是,能夠更加容易且迅速地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另外,在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優選的是,所述準直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屏蔽部的開閉移動,使得在生成所述預圖像的情況下從所述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入射到所述X射線檢測單元的所述檢測面整面。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準直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屏蔽部的開閉移動,使得在生成預圖像的情況下從所述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入射到X射線檢測單元的整面。在該情況下,預圖像的尺寸大,因此被拍進預圖像的X射線像的信息變得更多。因此能夠通過參照預圖像來將預圖像的攝影位置更加可靠且迅速地校正為適于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位置。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控制屏蔽部的開閉移動,使得在生成預圖像的情況下從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與在生成窄條圖像的情況下從X射線源照射的X射線的照射場相比,在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范圍更廣。即,預圖像的尺寸比窄條圖像的尺寸大,因此被拍進預圖像的X射線像的信息多。因此能夠通過參照預圖像來將預圖像的攝影位置可靠且迅速地校正為適于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位置。

坐標位置存儲單元存儲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攝影范圍設定單元基于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來設定被檢體的體軸方向上的、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由攝影位置計算單元基于長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兩端的位置來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因而,在使用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狹縫攝影中能夠適當且迅速地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通過狹縫攝影獲取的長圖像是準確地顯現作為被檢體的關注部位的長區域的X射線圖像,因此能夠使用長圖像來對長區域進行適當的診斷。另外,能夠縮短通過狹縫攝影獲取長圖像所需的時間,因此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狹縫攝影。并且,還能夠使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的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減少。

附圖說明

圖1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2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準直器的結構的圖。(a)是說明朝向y方向觀察實施例所涉及的準直器時的結構的縱剖視圖,(b)是說明朝向x方向觀察實施例所涉及的準直器時的結構的縱剖視圖,(c)是說明屏蔽板調整X射線的照射范圍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3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功能框圖。

圖4的(a)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動作的工序的流程圖,(b)是詳細地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1的工序的流程圖。

圖5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所涉及的動作的圖。(a)是表示窄條圖像中顯現的被檢體的區域的圖,(b)是說明將窄條圖像接合來重構的長圖像的圖。

圖6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1的工序的圖。(a)是說明步驟S1中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圖,(b)是說明在步驟S1中獲取的第一預圖像的圖。

圖7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2的工序的圖。(a)是說明步驟S2中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圖,(b)是說明在步驟S2中獲取的第二預圖像的圖。

圖8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3和步驟S4的工序的圖。(a)是說明預圖像的兩端與長區域的位置關系的圖,(b)是說明長區域中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位置的縱剖視圖。

圖9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5的工序的圖。(a)是說明步驟S5中的攝像系統的動作的圖,(b)是說明在步驟S5中移動屏蔽板之前的準直器的縱剖視圖,(c)是說明在步驟S5中移動屏蔽板之后的準直器的縱剖視圖。

圖10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6的工序中的攝像系統的動作的圖。

圖11是表示用于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預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圖。(a)是現有例所涉及的預圖像的攝影范圍,(b)是實施例所涉及的預圖像的攝影范圍。

圖12是表示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移動的距離的圖。(a)示出了現有例中的攝像系統的移動距離,(b)示出了實施例中的攝像系統的移動距離。

圖13是說明現有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14是說明現有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動作的工序的流程圖。

圖15是表示現有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動作的圖。(a)是說明由照射場的調整導致的X射線束的形狀的變化的圖,(b)是說明現有例所涉及的狹縫攝影中的攝像系統的移動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是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的概要圖。

<整體結構的說明>

如圖1所示,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具備基臺3、主支柱5、頂板支承部7、頂板9、副支柱11、X射線管支承部13、X射線管15、FPD 17以及準直器19。主支柱5被將基部設置于地面的基臺3支承,頂板支承部7設置于主支柱5。頂板9被頂板支承部7支承,用于載置取臥位姿勢的被檢體M。

副支柱11將基部設置于頂板9,并與X射線管支承部13的一端連接。在X射線管支承部13的另一端設置有照射X射線的X射線管15。FPD 17設置在頂板9的下方,用于檢測從X射線管15對被檢體M照射并透過該被檢體M的X射線,使該X射線轉換為電信號并作為X射線檢測信號進行輸出。X射線管15和FPD 17形成了拍攝X射線圖像的攝像系統。X射線管15相當于本發明的X射線源,FPD 17相當于本發明的X射線檢測單元。

準直器19設置在X射線管15的下方,具備4片板狀的屏蔽板19a~19d。屏蔽板19a和屏蔽板19b如圖2的(a)所示那樣構成為以從X射線管15的焦點15a照射的X射線15b的中心軸15c為基準在x方向(頂板9的長邊方向)上鏡像對稱地移動。而且,屏蔽板19c和屏蔽板19d如圖2的(b)所示那樣構成為以X射線的中心軸15c為基準在y方向(頂板9的短邊方向)上鏡像對稱地移動。此外,屏蔽板19a~19d各自并不限于鏡像對稱地移動的結構,也可以是獨立地移動的結構。

屏蔽板19a~19d各自由屏蔽X射線的材料構成,作為該材料的一例能夠列舉鉛。如圖2的(c)所示,從X射線管15的焦點15a照射的X射線15b的發散被屏蔽板19a~19d各屏蔽板限制為棱錐狀。而且,穿過由屏蔽板19a~19d各屏蔽板形成的開口部A的X射線15b被照射到被檢體M。

即,通過使屏蔽板19a~19d進行開閉移動來調整開口部A,由此調整X射線15b的照射范圍B的位置和范圍。另外,準直器19具備未圖示的可見光燈,從可見光燈照射的可見光線的照射場被調整為與從X射線焦點15a照射的X射線15b的照射場一致。

如圖3所示,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具備圖像生成部21、長圖像重構部23以及監視器25。圖像生成部21設置在FPD 17的后級。圖像生成部21基于從FPD 17輸出的X射線檢測信號來形成被檢體M的X射線圖像。在狹縫攝影中由圖像生成部21生成的X射線圖像除了包含用于重構長圖像的窄條狀的X射線圖像(窄條圖像)以外,還包含后述的用于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X射線透視圖像(預圖像)。

長圖像重構部23設置在圖像生成部21的后級,用于將生成的一系列窄條圖像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x方向)接合來重構長圖像。監視器25設置在長圖像重構部23的后級,用于顯示重構出的長圖像。圖像生成部21相當于本發明的窄條圖像生成單元和預圖像生成單元。長圖像重構部23相當于本發明的長圖像重構單元。

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還具備X射線照射控制部27、X射線管移動部29、FPD移動部31、攝像系統檢測部32、頂板移動部33、準直器控制部35、攝影范圍設定部37、輸入部39、存儲部41以及主控制部43。X射線照射控制部27連接于X射線管15,通過控制X射線管15的管電壓、管電流等來控制從X射線管15照射的X射線的劑量和照射X射線的定時等。

X射線管移動部29連接于副支柱11,使副支柱11沿x方向(頂板9的長邊方向和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移動。支承X射線管15的X射線管支承部13設置于副支柱11,因此X射線管15與副支柱11的移動連動地沿x方向移動。

FPD移動部31使FPD 17沿x方向移動。即,通過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使由X射線管15和FPD 17構成的攝像系統沿x方向移動。而且,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能夠同步地移動,并如后述那樣移動到多個攝影位置(拍攝X射線圖像時的攝像系統的位置)。作為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的結構,例如能夠列舉伺服馬達等。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相當于本發明的攝像系統移動單元。

通過分別安裝于X射線管15和FPD 17的未圖示的多個傳感器來逐次檢測X射線管15和FPD 17各自的移動量。而且,由各個傳感器檢測出的信號被發送到攝像系統檢測部32。作為檢測移動量的傳感器的一例,能夠列舉分別構成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的伺服馬達。攝像系統檢測部32基于檢測信號來逐次檢測由X射線管15和FPD 17構成的攝像系統的位置信息。

頂板移動部33使頂板支承部7沿z方向、即鉛垂方向移動。頂板9被頂板支承部7支承,因此與頂板支承部7的移動連動地沿z方向移動。在作為一例使被檢體M從頂板9上升和下降的情況下,操作者使頂板9沿z方向移動。準直器控制部35控制設置于準直器19的屏蔽板19a~19d各自的開閉移動。攝影范圍設定部37基于由圖像生成部21生成的預圖像來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

攝影位置計算部38基于由攝影范圍設定部37設定的長圖像的攝影范圍來計算作為攝像系統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攝影位置。準直器控制部35相當于本發明的準直器控制單元,攝影范圍設定部37相當于本發明的攝影范圍設定單元。攝影位置計算部38相當于本發明的攝影位置計算單元。

輸入部39用于輸入操作者的指示,作為該輸入部的例子,能夠列舉鍵盤輸入式的面板、觸摸輸入式的面板等。存儲部41對在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的控制中參照的各種參數、由圖像生成部21生成的X射線圖像以及后述的預圖像中的x方向上的兩端的坐標位置等進行存儲。作為在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的控制中參照的參數的例子,能夠列舉X射線管15的管電壓和管電流的參數。主控制部43統一控制圖像生成部21、長圖像重構部23、監視器25、X射線照射控制部27、X射線管移動部29、FPD移動部31、頂板移動部33、準直器控制部35以及攝影范圍設定部37各構件。存儲部41相當于本發明的坐標位置存儲單元。

<動作的說明>

接著,說明使用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進行的狹縫攝影的動作。圖4的(a)是說明使用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進行的狹縫攝影的動作的工序的流程圖。而且,圖4的(b)是具體地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步驟S1的工序的流程圖。

該動作說明對以下方式進行了說明:獲取多張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為短邊方向的細長的矩形狀的X射線圖像、即窄條圖像,將這些窄條圖像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接合來重構單個長圖像。即,如圖5的(a)所示那樣通過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的攝影動作來對被檢體M的區域R1~Rn各區域進行攝影。然后,在進行了共計n次X射線攝影之后,如圖5的(b)所示那樣生成共計n張窄條圖像P1~Pn。然后,通過將窄條圖像P1~Pn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接合來重構作為關注部位的長區域W的長圖像Q。此外,關于窄條圖像P1~Pn各圖像,將短邊方向上的長度設為T。

在實施例所涉及的狹縫攝影中,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1拍攝圖5的(a)所示的區域R1~Rn中的在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上位于最上側(頭部側)的區域R1并生成窄條圖像P1。然后,使窄條圖像的攝影位置依次向下方移動,最后拍攝位于最下側(腳部側)的區域Rn并生成窄條圖像Pn。另外,如圖6的(a)所示,被檢體M以其體軸方向與x方向一致的方式被載置于頂板9。

簡要地說明實施例所涉及的狹縫攝影的動作的工序。即,如圖4的(a)所示,首先,生成用于在長區域W中設定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的位置的第一預圖像(步驟S1)。接著,生成用于在長區域W中設定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的位置的第二預圖像(步驟S2)。然后,基于第一預圖像和第二預圖像來設定長圖像Q的攝影范圍(步驟S3)。此外,步驟S1所涉及的工序和步驟S2所涉及的工序的順序也可以相反。

之后,基于長圖像的攝影范圍來進行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設定(步驟S4)。攝影起點是最初拍攝的窄條圖像(在實施例中為窄條圖像P1)的攝影位置,攝影終點是最后拍攝的窄條圖像(在實施例中為窄條圖像Pn)的攝影位置。此外,攝影位置是在拍攝X射線圖像時攝像系統(X射線管15和FPD 17)中的各構件所取的位置。

在設定了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之后,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移動到攝影起點來進行窄條圖像的攝影準備(步驟S5)。然后,使攝像系統開始移動來進行窄條圖像P1~Pn的攝影(步驟S6)。最后,基于窄條圖像P1~Pn來進行長圖像Q的重構(步驟S7)。以下,詳細地說明各個步驟。

步驟S1(生成第一預圖像)

步驟S1-1(調整照射場)

為了生成第一預圖像,首先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進行X射線照射場的調整。輸入到輸入部39的位置信息被發送到主控制部43,主控制部43基于發送來的信息向準直器控制部35輸出控制信號。準直器控制部35基于控制信號使設置于準直器19的屏蔽板19a~19d各自移動。通過移動屏蔽板19a~19d來如圖2的(c)所示那樣調整X射線照射場B的位置和范圍。能夠根據從準直器19照射的可見光的照射場來確認X射線照射場B的位置和范圍。

此外,為了更加準確且迅速地設定長區域W的一端的位置,第一預圖像S1的攝影范圍優選較廣。因此,進行調整使得從X射線管15照射的X射線15b在FPD 17的檢測面17a上入射到更廣的范圍內。具體地說,X射線15b在x方向上的照射寬度優選至少比窄條圖像的短邊方向上的長度T寬。特別優選的是如圖6的(a)所示那樣進行調整,使得對FPD 17的檢測面17a的整面照射錐束狀的X射線15b。

步驟S1-2(移動攝像系統)

在進行了X射線照射場的調整之后,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進行攝像系統的移動。如圖5的(a)所示,拍攝到窄條圖像P1的區域R1相當于被檢體M的肩附近。在此,操作者確認被檢體的體表面或可見光的照射場。然后,以使第一預圖像和窄條圖像P1各自的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處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來決定第一預圖像的大致的攝影位置,并向輸入部39輸入位置信息。

輸入到輸入部39的位置信息被發送到主控制部43,主控制部43基于發送來的信息向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輸出控制信號。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基于控制信號使X射線管15和FPD 17各自向圖6的(a)所示的位置移動。

步驟S1-3(照射X射線)

在攝像系統的移動和照射場的調整結束之后,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指示照射X射線。此時,為了減少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輸入管電壓等X射線照射條件,使得進行與X射線攝影相比所照射的X射線量低的X射線透視。輸入到輸入部39的管電壓、管電流等信息被發送到主控制部43,主控制部43基于發送來的信息向X射線照射控制部27輸出控制信號。

X射線照射控制部27按照控制信號使X射線15b從X射線管15的焦點15a向被檢體M間歇性地照射。從焦點15a照射的X射線15b透過被檢體M而被FPD17檢測。FPD 17基于所檢測出的X射線來輸出X射線檢測信號。圖像生成部21基于X射線檢測信號來間歇性地生成第一預圖像F1。所生成的第一預圖像F1顯示于監視器25。

步驟S1-4(登記坐標位置)

操作者確認監視器25中顯示的第一預圖像F1中的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是否與拍攝到窄條圖像P1的區域R1中的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一致。在不一致的情況下,適當操作輸入部39以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沿x方向移動。在步驟S1-2中,調整屏蔽板19a~19d的位置使得擴大X射線照射場,因此第一預圖像F1顯現出被檢體M的大范圍的X射線像。因此,操作者能夠參照信息量多的第一預圖像F1來適當且迅速地調整第一預圖像F1的攝影位置。

在第一預圖像F1和區域R1各自的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一致的情況下,操作者判斷為第一預圖像F1的當前位置處于期望的位置,并進行坐標位置的登記。即,操作者操作未圖示的登記開關來輸入用于登記第一預圖像F1的x方向上的兩端各自的坐標位置的指示。按照所輸入的指示將在圖6的(b)中用附圖標記F1a和F1b表示的第一預圖像F1的兩端各自的x方向的坐標位置的信息存儲到存儲部41中。通過存儲F1a和F1b各自的x方向的坐標位置信息,步驟S1的工序全部結束。

步驟S2(生成第二預圖像)

在步驟S1的工序結束之后進行第二預圖像的生成。此外,步驟S2所涉及的工序與步驟S1所涉及的工序相同。即,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進行照射場的調整(步驟S2-1)。獲取第二預圖像時的X射線照射場的面積與獲取第一預圖像時的X射線照射場的面積相同,因此步驟S2-1所涉及的工序也可以適當省略。

在調整了照射場之后進行攝像系統的移動(步驟S2-2)。如圖5的(a)所示,拍攝到窄條圖像Pn的區域Rn相當于被檢體M的膝附近。在此,操作者確認被檢體的體表面或可見光的照射場,以使第二預圖像中的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與區域Rn中的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處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決定第二預圖像的大致的攝影位置。然后,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以使X射線管15和FPD 17向圖7的(a)所示的位置移動。

在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移動之后進行透視模式下的X射線的照射,并生成第二預圖像F2(步驟S2-3)。操作者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沿x方向移動,以使監視器25中顯示的第二預圖像F2中的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與區域Rn中的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一致。

在移動攝像系統以使第二預圖像F2為適當的位置之后,操作者操作登記開關來輸入用于登記第二預圖像F2的x方向上的兩端的坐標位置的指示(步驟S2-4)。按照所輸入的指示,將在圖7的(b)中用附圖標記F2a和F2b表示的第二預圖像F2的兩端各自的x方向的坐標位置的信息存儲到存儲部41中。通過存儲F2a和F2b各自的x方向的坐標位置信息,步驟S2的工序全部結束。

步驟S3(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

在步驟S2的工序結束之后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即,操作者操作設置于輸入部39的未圖示的長區域設定開關來指示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攝影范圍設定部38按照從主控制部43發送來的控制信號,基于F1a、F1b、F2a以及F2b各自的坐標位置來檢測長圖像的攝影范圍、即長區域W的范圍。

基于所存儲的坐標位置中的、最靠近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一端的坐標位置和最靠近被檢體M的腳部的一端的坐標位置來設定長區域W的范圍。在實施例的情況下,如圖8的(a)所示那樣選擇存儲部41中存儲的坐標位置信息中的最靠近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一端的F1a的坐標位置來作為長區域W的上端。然后,選擇最靠近被檢體M的腳部的一端的F2b的坐標位置來作為長區域W的下端。通過像這樣選擇長區域W的上端和下端的坐標位置來設定長圖像的攝影范圍。

步驟S4(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在設定了長圖像的攝影范圍之后進行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計算。即,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輸入窄條圖像的短邊方向上的寬度T的長度的信息,并且指示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此外,更加優選的是預先輸入寬度T的長度的信息。攝影位置計算部38基于被輸入到輸入部39的指示來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各自的x方向的坐標位置。

使用圖8的(b)對計算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坐標位置的方法進行說明。區域R1和長區域W各自的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末端(上端)一致,因此長區域W中的區域R1的位置如圖8的(b)所示那樣。攝影起點的坐標位置是區域R1的中心G,因此攝影起點G的坐標位置被設定為從長區域W的上端起在x方向上相距T/2的距離的位置。

同樣地,區域Rn和長區域W各自的被檢體M的腳部側的末端(下端)一致,因此攝影終點H的坐標位置被設定為從長區域W的下端起在x方向上相距T/2的距離的位置。這樣,在生成第一預圖像和第二預圖像之后,通過操作長區域設定開關來確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位置。

步驟S5(準備X射線攝影)

在設定了攝影起點G和攝影終點H的坐標位置之后進行X射線攝影的準備。即,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以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向攝影起點移動,并且進行X射線照射場的調整。X射線管15和FPD 17按照被輸入到輸入部39的指示來從在圖9的(a)中用虛線表示的第二預圖像F2的攝影位置向用實線表示的攝影起點移動。

然后,屏蔽板19a和屏蔽板19b從圖9的(b)所示的位置在x方向上向圖9的(c)所示的位置移動。其結果是,從焦點15a照射的X射線15b從在x方向和y方向上發散的錐束狀(圖9的(b))被限制為在y方向上發散、且在x方向上具有厚度T的扇束狀(圖9的(c))。此外,作為一例,T的長度是4cm~6cm左右。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向攝影起點移動并調整X射線照射場,由此X射線攝影的準備完成。

步驟S6(拍攝窄條圖像)

在X射線攝影的準備完成之后進行窄條圖像的拍攝。即,操作者操作輸入部39來從X射線管15的焦點15a照射X射線15b。此時,輸入管電壓等X射線照射條件,使得進行所照射的X射線量比X射線透視的X射線量高的X射線攝影。FPD 17檢測透過被檢體M的區域R1的X射線15b并輸出X射線檢測信號。圖像生成部21基于X射線檢測信號來生成窄條圖像P1。

然后,X射線管移動部29和FPD移動部31按照由主控制部43輸出的控制信號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沿x方向同步地移動。即,X射線管15和FPD 17從在圖10中用實線表示的攝影起點經由用雙點劃線表示的位置向用虛線表示的攝影終點移動。而且,每當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沿x方向移動相當于窄條圖像的寬度T的距離時,X射線管15都按照X射線照射控制部27的控制反復照射X射線15b。

即,在初次拍攝中生成的窄條圖像P1中顯現被檢體M的區域R1的X射線像,在下一次拍攝中生成的窄條圖像P2中顯現被檢體M的區域R2的X射線像。而且,在最后的拍攝中生成的窄條圖像Pn中顯現被檢體M的區域Rn的X射線像。這樣,對于被檢體M的區域R1~Rn,生成將短邊方向上的寬度設為T的窄條圖像P1~Pn。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向攝影終點移動來生成窄條圖像Pn,由此步驟S6所涉及的窄條圖像的拍攝結束。

步驟S7(重構長圖像)

在窄條圖像的拍攝結束之后進行長圖像的重構。即,長圖像重構部23將由圖像生成部21生成的窄條圖像P1~Pn沿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連接來重構單個長圖像Q。重構出的長圖像Q顯示于監視器25,并且被存儲部41存儲。這樣,獲取顯現長區域W的X射線像的單個長圖像Q。通過獲取長圖像Q,狹縫攝影所涉及的工序全部結束。

<由實施例的結構得到的效果>

這樣,通過具有實施例所涉及的結構,能夠通過狹縫攝影高效地獲取適于診斷的長圖像。在此,對基于實施例的結構獲得的效果進行說明。

在使用現有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進行的狹縫攝影中,在X射線照射場被限制在窄條圖像的攝影范圍之后,獲取用于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預圖像。然后,參照具有窄條圖像的攝影范圍的尺寸的預圖像來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位置。

但是,在這種現有例的情況下產生以下問題:難以使實際獲取到的長圖像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位置與操作者所期望的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位置一致。另外,還擔心以下問題:由于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的設定所需的時間變長,因此無法高效地通過狹縫攝影來獲取長圖像。

在此,使用附圖來進一步具體地說明現有例的問題。在現有例中,在將X射線照射場限制為在x方向上狹窄的范圍之后獲取預圖像。因此,用于設定攝影起點的預圖像E1如圖11的(a)所示那樣與窄條圖像同樣地被生成為短邊方向上的長度為T的窄條狀的圖像。但是作為一例,長度T為4cm左右,因此預圖像E1中顯現的被檢體M的X射線像是附加網點地表示的狹窄的范圍。因此,預圖像E1中顯現的X射線像的信息量少。因而,操作者難以基于預圖像F1中顯現的X射線像來判斷預圖像E1的攝影位置是否適于作為攝影起點。

在該情況下,需要在正照射X射線的狀態下使攝像系統適當地移動以確認預圖像E1的攝影位置適于作為攝影起點。因此會反復進行以下操作:如圖中的箭頭所示那樣使被拍進預圖像E1的被檢體M的區域沿體軸方向移動,并再次視覺確認被拍進預圖像E1的X射線像。其結果是產生以下問題:用于設定攝影起點的所需時間變長,并且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增加。在生成預圖像E2并設定攝影終點時也同樣發生這種問題。

因此,在本發明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如圖11的(b)所示那樣,在將X射線照射場調整為比窄條圖像廣的范圍的狀態下生成第一預圖像F1和第二預圖像F2。而且,具有基于這些攝影范圍廣的預圖像來設定長區域的上端和下端的位置的結構。操作者在設定長區域的上端和下端的位置時,能夠參照信息量多的廣范圍的預圖像。因此,即使在預圖像的攝影位置發生偏移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可靠地確認成為長區域的上端和下端的目標的X射線像,并使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向適當的攝影位置迅速且準確地移動。

并且,在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以使攝影范圍廣的預圖像的上端或下端成為長區域的上端或下端的方式使攝像系統移動并獲取預圖像。因此,能夠縮短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進行移動的距離。

在此,使用圖12將現有例和實施例各自的攝像系統的移動距離進行比較。在現有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在將X射線照射場限制為窄條圖像的攝影范圍之后獲取預圖像。因此,如圖12的(a)所示,用于設定攝影起點的預圖像E1的攝影位置是區域R1的中心G。而且,用于設定攝影終點的預圖像E2的攝影位置是區域Rn的中心H。因而,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需要從點G移動到點H。如果將點G到點H的距離設為Do、將長區域W的x方向上的長度設為Dw,則使用距離Dw和距離T,利用以下(1)所示的式子來計算距離Do。

Do=Dw-(T/2+T/2)=Dw-T…(1)

另一方面,在實施例中,第一預圖像F1的攝影位置如圖12的(b)所示那樣是第一預圖像F1的中心F1c。而且,第二預圖像F2的攝影位置是第二預圖像F2的中心F2c。因而,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從點F1c移動到點F2c。如果將點F1c到點F2c的距離設為Dn、將各個預圖像的x方向上的長度設為V,則使用距離Dw和距離V,利用以下(2)所示的式子來計算距離Dn。

Dn=Dw-(V/2+V/2)=Dw-V …(1)

在實施例中,各個預圖像的x方向上的長度V被設定為比窄條圖像的x方向上的長度T長。特別是在生成預圖像時,優選使X射線15b入射到FPD 17的檢測面17a整面。檢測面17a的x方向上的長度一般為40cm左右,另外,窄條圖像的x方向上的長度T一般為4cm左右。因而,在作為一例長圖像的x方向上的長度Dw為100cm的情況下,在現有例中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進行移動的距離為96cm,與此相對地,在實施例中該距離縮短至60cm。

這樣,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在現有例中攝像系統實際上需要移動到攝影起點或攝影終點來生成預圖像,另一方面,在實施例中攝像系統不需要移動至攝影起點或攝影終點。因而,在實施例中能夠縮短在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進行移動的距離。其結果是,能夠縮短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所需的時間,并且能夠減少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

這樣,在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中,能夠在狹縫攝影中適當且迅速地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因此,能夠提高狹縫攝影的工作流程,并且還能夠使設定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時的被檢體M的被輻射量減少。

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如下述那樣變形實施。

(1)在上述實施例中,所生成的預圖像的張數是兩張,但所生成的預圖像的張數既可以是一張,也可以是三張以上。在該情況下,每當操作登記開關時都登記預圖像的兩端的坐標位置信息。然后,通過操作長區域設定開關來選擇已登記的坐標位置信息中的、在頂板9上最靠近被檢體M的頭部側的一端的坐標位置和最靠近被檢體M的腳部的一端的坐標位置,并將以所選擇出的坐標位置為兩端的區域設定為長區域。根據這種結構,能夠靈活地應對預圖像的登記錯誤等各種情況,從而能夠更加適當地設定長區域的位置。

(2)在上述實施例中構成為通過在步驟S3中操作長區域設定開關來確定長區域W的上端和下端各自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構成為在步驟S1-4中,在操作登記開關來確定第一預圖像F1的位置時,將第一預圖像F1的上端的坐標位置登記為長區域W的上端。

在該情況下,在步驟S2-4中確定第二預圖像F2的位置時,將第二預圖像F2的下端的坐標位置登記為長區域W的下端。通過具有這種結構,能夠在更早的階段確定長區域W的范圍。另外,能夠減少在設定長區域W時存儲部41要登記的坐標位置的信息,因此攝影位置計算部38能夠更加容易地計算出攝影起點和攝影終點。

(3)在上述實施例中,構成為在生成一系列窄條圖像時,首先針對區域R1拍攝窄條圖像P1,最后針對區域Rn拍攝窄條圖像Pn,但拍攝窄條圖像的順序也可以相反。在該情況下,與窄條圖像P1的攝影位置相比,窄條圖像Pn的攝影位置更接近第二預圖像F2的攝影位置,因此能夠更加迅速地開始進行窄條圖像的拍攝。因此,能夠縮短拍攝長圖像所需的時間。

(4)在上述實施例中,構成為通過使X射線管15和FPD 17沿x方向移動來移動攝影位置,但也可以構成為頂板移動部33使頂板支承部7沿x方向移動。在該情況下,頂板9和被檢體M與頂板支承部7的移動連動地沿x方向移動。因而,攝像系統中的各構件相對于被檢體M的相對位置與頂板9的移動連動地沿x方向發生位移。

(5)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取臥位姿勢的被檢體M進行了X射線圖像的拍攝,但并不限于此。即,實施例所涉及的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的結構也能夠應用于對取立位姿勢的被檢體M進行X射線攝影的情況。在該情況下,x方向即被檢體M的體軸方向與鉛垂方向平行。另外,也可以設為能夠使頂板9從水平狀態向鉛垂狀態進行位移的結構。在該情況下,通過使頂板9的狀態適當地進行位移,能夠對臥位姿勢和立位姿勢這兩種姿勢進行X射線攝影。

附圖標記說明

1:X射線透視攝影裝置;3:基臺;5:主支柱;7:頂板支承部;9:頂板;11:副支柱;13:X射線管支承部;15:X射線管(X射線源);17:FPD(X射線檢測單元);19:準直器;19a~19d:屏蔽板;21:圖像生成部(窄條圖像生成單元、預圖像生成單元);23:長圖像重構部(長圖像重構單元);29:X射線管移動部;31:FPD移動部;33:頂板移動部;35:準直器控制部(準直器控制單元);37:攝影范圍設定部(攝影范圍設定單元);38:攝影位置計算部(攝影位置計算單元);39:輸入部;41:存儲部(坐標位置存儲單元);43:主控制部。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英德市| 阿合奇县| 海丰县| 岫岩| 博乐市| 大理市| 博爱县| 万安县| 绥化市| 基隆市| 东山县| 嘉峪关市| 田东县| 磐石市| 温宿县| 福清市| 淳化县| 阜南县| 攀枝花市| 广丰县| 沁阳市| 彭山县| 伊通| 望奎县| 宁海县| 奉节县| 都兰县| 广宗县| 丽水市| 东方市| 城固县| 垣曲县| 伊金霍洛旗| 综艺| 鹤壁市| 黄冈市| 遂宁市| 昭觉县| 长海县|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