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包括滴斗本體,滴斗本體的上端連有進液管、下端連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內部從下至上1/4—1/3位置處,滴斗本體內部放置有一個冠狀的開口向下的漂浮體。本滴斗結構簡單,輸液時,漂浮體受藥液浮力作用漂浮在藥液面上,當藥液輸完進液管不再下滴藥液時,冠狀的漂浮體隨著藥液面的下降慢慢靠近并平穩覆蓋在出液管上方,由于出液管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內部,滴斗本體內會殘留與出液管伸入部分基本等高的藥液,而漂浮體的邊緣正好與藥液面密合,從而封堵住出液管上端口,使周圍氣體與出液管相隔絕,藥液自動停止滴注,避免了氣體通過輸液管進入人體靜脈造成氣栓等不良后果,因此本滴斗的防護效果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輸液器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
【背景技術】
[0002]輸液器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材,其一般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靜脈輸液針。藥液經瓶塞穿刺器流入,經滴斗、靜脈輸液針進入人體。在臨床輸液過程中,需要陪護者密切關注藥液剩余量,否則會出現因藥液輸完而未及時發現,導致氣體進入人體靜脈而造成氣栓等不良后果。
[0003]因此,需要對輸液器進行改進,以使在藥液輸完而未及時發現時,防止氣體進入人體。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果可靠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包括滴斗本體,滴斗本體的上端連有進液管、下端連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內部從下至上1/4一 1/3位置處,滴斗本體內部放置有一個冠狀的開口向下的漂浮體。
[0006]為簡潔說明起見,以下本發明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簡稱為本滴斗。
[0007]輸液時,本滴斗內存有藥液,漂浮體受藥液浮力作用漂浮在藥液面上,且藥液面保持高于出液管上端口一定距離,因此不會影響輸液;而當藥液輸完進液管不再下滴藥液時,滴斗內的藥液面逐漸下降至齊平于出液管上端口,這樣冠狀的漂浮體隨著藥液面的下降慢慢靠近并平穩覆蓋在出液管上方,由于出液管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內部,因此滴斗本體內會殘留與出液管伸入部分基本等高的藥液,而漂浮體的邊緣正好與藥液面密合,從而封堵住出液管上端口,使周圍氣體與出液管相隔絕,藥液自動停止滴注。
[0008]從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滴斗結構簡單,當藥液快輸完時,冠狀的漂浮體將周圍氣體與出液管上端口相隔絕,避免了氣體通過輸液管進入人體靜脈造成氣栓等不良后果,因此本滴斗的防護效果可靠。
[0009]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漂浮體的最大直徑略小于滴斗本體的直徑。在漂浮體的最大直徑盡可能地達到最大時,漂浮體與滴斗本體的直徑差還要以不妨礙藥液流動為宜,采用這種結構,漂浮體不易傾斜翻轉并容易覆蓋在出液管上方。
[0010]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漂浮體呈球冠狀或蒙古包狀,其內表面固定有一根平衡桿,該平衡桿處于漂浮體的中軸線上。增加的平衡桿可以保證漂浮體的穩定,使漂浮體不易傾斜。
[0011]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漂浮體的高度大于3mm。
[0012]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出液管的上端開有一個深度2_的斜開口。
[0013]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出液管的上端開有一個深度2_的矩形槽口。
[0014]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漂浮體的內表面設有豎直向下的呈筒狀的隔層,該隔層的直徑大于出液管的直徑。對于上端為斜開口或矩形槽口的出液管,當滴斗內的藥液面下降至開口處時,出液管最上端伸出藥液面一段距離并落入該隔層內,該隔層能夠限制漂浮體的左右漂移,增強了漂浮體的穩定性,同時,該隔層也更進一步地增加了密封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0]圖6是圖5的B— 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2]實施例1
[0023]參見圖1和圖2。
[0024]本發明實施例1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它包括滴斗本體1,滴斗本體I的上端連有進液管2、下端連有出液管3,出液管3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I內部從下至上1/4一1/3位置處,滴斗本體I內部放置有一個球冠狀的開口向下的漂浮體4,漂浮體4的最大直徑略小于滴斗本體I的直徑、高度大于3mm,漂浮體4采用輕質不透氣的材料,如塑料、橡膠等,出液管3的上端具有一個深度2mm的斜開口 31,斜開口 31用以將藥液面控制在齊平于斜開口 31最下端位置處,當然出液管3的上端也可以是齊平的端口。
[0025]實施例2
[0026]參見圖3。
[0027]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相似,故僅針對相異處進行說明。它們的差異在于:漂浮體4的內表面固定有一根平衡桿41,該平衡桿41處于漂浮體4的中軸線上,平衡桿41的直徑小于出液管3的內徑,以致在漂浮體4下降后,平衡桿41伸入出液管3內而不影響藥液的流出。
[0028]實施例3
[0029]參見圖4。
[0030]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相似,故僅針對相異處進行說明。它們的差異在于:漂浮體4呈蒙古包狀,這種形狀在漂浮狀態時更加穩定,出液管3的上端開有一個深度2mm的矩形槽口 31,矩形槽口 31用以將藥液面控制在齊平于矩形槽口 31最下端位置處。
[0031]實施例4
[0032]參見圖5和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相似,故僅針對相異處進行說明。它們的差異在于:漂浮體4呈蒙古包狀,這種形狀在漂浮狀態時更加穩定,漂浮體4的內表面設有豎直向下的呈圓筒狀的隔層41,隔層41的下端齊平于漂浮體4的邊緣,隔層41、漂浮體4和出液管3共軸線,該隔層41的直徑大于出液管3的直徑。
[0033]圖1至圖5中,A所指示的為藥液面。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包括滴斗本體,滴斗本體的上端連有進液管、下端連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出液管的上端伸入滴斗本體內部從下至上1/4一 1/3位置處,滴斗本體內部放置有一個冠狀的開口向下的漂浮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漂浮體的最大直徑略小于滴斗本體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漂浮體呈球冠狀或蒙古包狀,其內表面固定有一根平衡桿,該平衡桿處于漂浮體的中軸線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漂浮體的高度大于 3mm η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出液管的上端開有一個深度2mm的斜開口。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出液管的上端開有一個深度2mm的矩形槽口。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止氣體進入靜脈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漂浮體的內表面設有豎直向下的呈筒狀的隔層,該隔層的直徑大于出液管的直徑。
【文檔編號】A61M5/40GK104436377SQ20151000124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5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5年1月4日
【發明者】付光璽, 陳豐, 付喬雅, 雍志成, 鄭丹彤 申請人:安徽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