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用于形成吸收制品的吸收墊的組件(unit)和方法。
用術語“吸收墊”表示設計成吸收和保留液體的吸收制品的部分。
背景技術:
通常吸收墊包括由天然纖維顆粒(稱為“絨”)與吸收聚合物材料(“SAP”)顆?;旌现频玫奈栈摹?/p>
為了提高吸收能力,已經開發了在吸收基材上配有一或多個吸收聚合物材料(“SAP”)顆粒的離散層的吸收墊。
用于制備吸收墊的現有技術組件包括形成吸收墊的鼓和遞送天然纖維顆粒和吸收聚合物材料顆粒的罩。更具體的,罩具有混合天然纖維顆粒和吸收聚合物材料顆粒的室,其設計成限定吸收基材,以及面朝鼓周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分布開口。
為了混合室吸收聚合物材料(“SAP”)顆粒的進料,組件包括引入混合室的第一進料管道。
為了制造一或多個吸收聚合物材料(“SAP”)顆粒的離散層,組件包括將吸收材料(“SAP”)顆粒加料并遞送到靠近分布開口位置的第二管道。
通常第二進料管道間歇地進行吸收材料顆粒進料,從而制造吸收聚合物材料顆粒的離散層。
沒有從第二管道分布的吸收材料顆粒再次被引入第二管道的分配設備(plant),直到它們后續從第二管道被分布。
然而,已發現再循環操作會使得吸收物變差,對吸收和排液能力造成不良影響。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
附圖說明
現在用說明非限制性實施方式的附圖來描述本發明,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及其第一實施方式的制造吸收制品的吸收墊的組件的示意性前視圖;
-圖2是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圖1組件細節的放大示意性前視圖。
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詳述
根據圖1,數字1表示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吸收墊2的整個組件。
一般,吸收制品包括一片可滲透材料和一片不可滲透材料,在其間夾有吸收墊2,其構成吸收制品中功能為液體吸收的部分。因此,吸收墊2大多是用天然纖維材料(絨)8與吸收聚合物材料(“SAP”)9混合制造的。
一般來說,每個吸收墊2包括至少第一吸收材料8,通常是天然纖維材料,特別是絨,和第二吸收材料9,通常為超吸收聚合物材料,特別是SAP,其與第一吸收材料8不同。
天然纖維材料8與吸收聚合物材料9混合形成墊2的吸收基材3。
優選吸收聚合物材料9是顆粒形式的超吸收聚合物材料。
為了提高其吸收能力,墊2包括至少一個分離層4,其主要用吸收聚合物材料9制成。
組件1包括進料線5,吸收墊2一旦形成后沿該線遞送。
組件1包括用于形成墊2的鼓6。
鼓6在釋放工位(station)7處基本與線5正切。
鼓6圍繞垂直于進料線5的相對水平旋轉軸旋轉。
如圖1所示,鼓6以順時針方向繞其軸R旋轉。
鼓6具有周圍圓柱表面6a,上面形成至少一個抽吸凹陷10。
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周圍表面6a具有多個抽吸凹陷10,其以特定角度沿著其旋轉表面分布。
抽吸凹陷10以預定間隔P位于鼓6的周圍表面6a。
組件1包括將至少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遞送到鼓6周圍表面6a的至少一部分的罩11。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罩11位于鼓6上方。
換言之,鼓6插在進料線5和進料罩11之間。
與鼓6一起,罩11確定了在凹陷10內形成墊2的封閉室。
在優選實施方式中,罩11包括突起12,其限定罩11的側向延伸。
更具體的,側向突起12沿著鼓6周圍表面6a延伸。
突起12具有細長的形狀,以基本圓周方向延伸。
在未顯示的變化形式中,罩11包括兩個突起12或側向延伸。
在未顯示的另一個變化形式中,罩11不包括任何突起12。
組件11具有將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面對彼此分布到鼓6周圍表面6a的至少一部分的開口13。
罩11具有位于罩11一端的一個入口14,在分布開口13的對側。
罩11的橫截面結構在形狀上是從入口14到分布開口13是發散(divergent)的。
罩11包括送風機15,其位于入口14處,用于在壓力下提供天然纖維材料8。
罩11具有混合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的室16。
混合室16位于入口14下游。
混合室16確定了用于混合和運輸天然纖維材料8和吸收材料9的罩11的區域。
分布開口13將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遞送到鼓6的凹陷10中,在鼓6面對罩11轉動后,在其定位時逐漸將其填滿。
根據鼓6旋轉的方向,一旦面向罩11的鼓6的周圍表面6a移出分布開口13作用的區域,抽吸凹陷10容納各已制成的吸收墊2,后者從鼓6在釋放工位7處釋放入進料線5。
應理解由于鼓6沿著進料線5翻轉吸收墊2,沿著進料線5前進的吸收墊2中離散吸收層的位置相對于其在鼓6凹陷10內的位置是上下顛倒的。
組件1包括用于將第二吸收材料8送入罩11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管線17和18。
第一管線17引入罩11的混合室16,第二進料管線18引至靠近罩11的分布開口13。
第一管線17有第二吸收材料9的出口17a,其與罩11的混合室16連接。
在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二管線18引至突起12。
第二管線18制造吸收材料9的上述離散層4。
在所示實施方式中,離散層4在位于各抽吸凹陷10內的墊2的吸收基材3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形成。
有利地,組件1包括分配器件(distribution means)19,用于第一和第二進料管線17和18的進料。
分配器件19交替向第一管線17和第二管線18進料,反之亦然。
第一和第二管線17、18都與分配器件19連接。
有利地,分配器件19將第二吸收材料9遞送入第二管道18,隨制備離散層4的成形凹陷10的間隔P改變。
這保證了第二吸收材料9置于各凹陷10內,防止放置在沿著兩個連續凹陷10之間的鼓6周圍表面6a上。
分配器件19包括變向器20,其可圍繞其旋轉軸20a旋轉。
變向器20圍繞其自身的旋轉軸20a旋轉,從而從第一管道17的第一進料位置切換成第二管道18的第二進料位置,反之亦然。
應理解,第一管線17的第一進料位置對應于第二管線18的進料關閉或封閉位置,而第二進料管線18的第二進料位置對應第一管線17的進料關閉或封閉位置。
在未顯示的第一個變化實施方式中,變向器20連續圍繞其自己的旋轉軸20a旋轉,且在一個預定的旋轉方向上從第一通道17的第一進料位置切換為第二管道18的第二進料位置,反之亦然。
根據圖2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變向器20圍繞其自身旋轉軸20a振蕩(oscillate),從而從第一管道17的第一進料位置切換成第二管道18的第二進料位置,反之亦然。
優選變向器20由導管節(pipe union)確定。
導管節20具有進口25和出口26。
變向器20的旋轉軸20a朝向與成形鼓6的旋轉軸R平行的方向。
變向器20的旋轉軸20a是水平軸。
分配器件19包括容納變向器20的主體21。
容納用主體21具有引入第二吸收材料9的進給截面22,和第一和第二出料截面23和24,出料截面各自與第一和第二進料管道17和18連接。
參考導管節20,容納用主體21的入口截面22與導管節20的進口25連接。
當導管節20圍繞其旋轉軸20a振蕩時,第一和第二個出料截面23和24交替與導管節20的出口26連接。
加壓空氣源27連接至分配器件19。
更具體地,空氣源27與容納變向器20的主體連接。
當變向器20從第一和第二管道17與18的第一進料位置變為第二進料位置時,空氣源27與第一和第二進料管道17和18為交替流體連接。
有利地,組件1包括一個用于第二吸收材料9進料的單一設備(plant)28,可觀的節約了組件1的管理和維護成本。
設備28包括至少一根用于第二吸收材料9的進給管道29,其與分配器件19連接,特別是與容納變向器20的主體21連接。
在實際情況下,分配器件19在進給管道29和第一與第二進料管道17和18之間運作,用于將第二吸收材料9從管道29遞送到第一管道17或第二管道18。換言之,管道17和18與進給管道29通過分配器件19連接,和優選交替地通過同一分配器件19進料。
一般說,第二吸收材料9的分配器件19對于第一進料管道17和第二進料管道18是相同的,后兩者由此均與分配器件19連接并連通。
一般說,設備28確定了將第二吸收材料9遞送到分配器件19的來源。
優選空氣源27與進給管道29連通。
設備28包括至少一個計量單元31,其與進給管道29連通,用于(優選以連續方式)遞送第二吸收材料9的預定量。
例如,計量單元31可用螺旋進料機確定,用于分配第二吸收材料9。
應注意到,在所示實施方式中,第二吸收材料9被確定為一種SAP。
在未顯示的另外的實施方式中,設備28包括多個計量單元31,每個都與不同類型的一種SAP相聯系。
有利地,第一導管17遞送的吸收聚合物材料9與天然纖維材料8的量成比例。
根據圖2,第一管道17包括在變向器20下游積累第二吸收材料9的器件30。
蓄積器件30位于容納用主體21第一出口截面23和與混合室16相連通的第一導管17的出料開口之間。
為了引導置于蓄積器件30內的第二吸收材料9,將壓力下的空氣源27與蓄積器件30連接,或與蓄積器件30下游的第一管道的延伸部分連接。
組件1的第二個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蓄積器件30通過第一管道17將第二吸收材料9連續遞送入混合室16,而不依賴變向器20的分配。
有利地,第一管道17連續將第二吸收材料9遞送入混合室16,確保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和9之間的良好程度的混合,而第二管道18繼續間歇遞送第二吸收材料9,形成上述離散層4。
實際上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管道17根據變向器20的分配對混合室16間歇進料。
有利地,第一和第二管道17、18共同使用分配器件19,使其可以防止第二吸收材料9再循環,盡可能維持第二吸收材料9的完整性。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制造吸收制品的吸收墊的方法,包括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進料和第一和第二吸收材料8、9在罩11內混合的步驟。
更具體地,進料步驟包括用引入罩11內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進料管道17、18遞送第二吸收材料9。
根據本發明,該方法包括將第二吸收材料9從同一個進料源2分配入第一和第二進料管道17、18的步驟。
以連續方式進行第二吸收材料9的進料步驟。
在第一和第二進料管道17、18之間以交替形式進行第二吸收材料9的分配步驟,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