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藥藥枕。
(二)
背景技術:
如今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工作生活中不注意頭頸部正確姿勢的保持,造成頸部應力超負荷,使得頸椎間盤壓力增高,頸肌長時間用力勞損,破壞頸椎的生理曲度,造成椎間盤退行性變或突出,壓迫神經、血管,導致頭部供血不足,經脈不通,產生病變。然而現在多采用藥物服用、按摩或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這些方法都是在頸椎病變后的治療方法,不能對頸椎進行長期的保護。目前,通過藥枕對頸椎進行保護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對頸椎進行治療;另一方面具有保健功效,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中藥藥枕。
(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中藥藥枕。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中藥藥枕,包括含有中藥成分的枕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黃芪3-8份,人參0.5-2份,桂枝1-4份,羌活1-4份,當歸1-5份,白芷1-4份,茯神1-4份,遠志1-4份,夜交藤3-8份,川芎1-4份,防風0.5-2份,炒白術3-8份,野葛根3-8份,白芍1-4份,丹參1-4份,制乳香0.5-2份,制沒藥0.5-2份,天麻1-4份,元胡1-4份,威靈仙3-8份,伸筋草3-8份,竹葉1-4份,木瓜1-4份,青風藤3-8份,絡石藤3-8份,生龍骨3-8份,生牡蠣3-8份。
進一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黃芪5份,人參1份,桂枝2份,羌活2份,當歸2份,白芷2份,茯神2份,遠志2份,夜交藤2份,川芎2份,防風1份,炒白術5份,野葛根4份,白芍2份,丹參2份,制乳香1份,制沒藥1份,天麻3份,元胡3份,威靈仙5份,伸筋草5份,竹葉2份,木瓜2份,青風藤5份,絡石藤5份,生龍骨5份,生牡蠣5份。
所述枕芯包括蕎麥皮或PE軟管。
其中,蕎麥皮或PE軟管占枕芯質量的80%-90%。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
以下是上述本發明的藥物中各種原藥材的功能和作用:
黃芪:性味:甘,溫。歸經:歸肺、脾經;功能主治: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氣虛血虧之證,如脾虛泄瀉,肺虛咳嗽,脫肛,子宮下垂,自汗,盜汗,水腫,血痹,癰疽難潰或久潰不斂。
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歸經:歸肺、脾、心、腎經;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主治氣虛欲脫,勞傷虛損,倦怠,納呆,嘔吐,大便滑泄,氣短,自汗,久咳虛喘,消渴,失眠,驚悸,健忘,陽痿,尿頻,崩漏等一切氣虛津傷之證。
桂枝:性味:辛、甘,溫。歸經:心、肺、膀胱經。功能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
羌活:性味:辛、苦、溫;歸經:歸膀胱、腎經;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當歸:性味:味甘,辛,苦,性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
白芷:性味:味辛,性溫;歸經:歸肺,脾,胃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淵,濕勝久瀉,赤白帶下,癰疽瘡瘍。
茯神: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脾經;功能主治:寧心,安神,利水;主治驚悸,怔忡,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遠志:性味:辛、苦,微溫;歸經:歸心、肺、腎經;功能主治:寧心安神,祛痰開竅,解毒消腫;主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健忘,驚癇,咳嗽痰多,癰疽發背,乳房脹痛。
夜交藤: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養心安神,祛風通絡;主治失眠,多夢,血虛身痛,肌膚麻木,風濕痹痛,風疹瘙癢。
川芎:性味:味辛,性溫;歸經:歸肝、膽、心包經;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癥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
防風:性味:味辛,甘,性微溫;歸經:歸膀胱,肺,脾經;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止癢;主外感風寒,偏正頭痛,風濕痹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小兒驚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白術: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功能主治:主治脾氣虛弱之乏力,食少腹脹,泄瀉,便秘,水飲內停之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寒濕痹,身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葛根:性味:甘、辛,平;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解肌發表,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主治外感發熱,頭項強痛,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溫病口渴,消渴病,泄瀉,痢疾。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歸經:歸肝、脾經;功能主治:養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主治血虛寒熱,脘腹疼痛,脅痛,肢體痙攣疼痛,痛經,月經不調,崩漏,自汗,盜汗,下痢泄瀉,頭痛眩暈。
丹參:性味:味苦,性微寒;歸經:歸心,心包,肝經;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涼血消癰。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
乳香:性味:辛、苦、溫;歸經:歸心、肝、脾經;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止痛。主治心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跌打淤痛,癰疽腫毒,瘡潰不斂。
沒藥:性味:苦,平;歸經:歸心、肝、脾經;功能主治:祛瘀,消腫,定痛;主治胸腹痛,痛經,經閉,癥瘕,跌打腫痛,癰腫瘡瘍,目赤腫痛。
天麻:性味:甘、辛,平;歸經:歸肝經;功能主治:熄風止痙,平肝陽,祛風通絡;主治急慢驚風,抽搐拘攣,破傷風,眩暈,頭痛,半身不遂,肢麻,風濕痹痛。
元胡:性味:辛、苦,溫;歸經:歸心、肝、脾經;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主治胸痹心痛,脘腹疼痛,腰痛,疝氣痛,痛經,經閉,癥瘕,產后瘀滯腹痛,跌打損傷。
威靈仙:性味:味苦,性寒;歸經:歸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熱溫瘧,帶下,陰癢,濕疹,瘰疬,癰瘡,眼目赤痛。
伸筋草: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治風寒濕痹,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黃疸,咳嗽,跌打損傷,瘡瘍,皰疹。
竹葉: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主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小便赤短,口糜舌瘡。
木瓜:性味:酸,溫;歸經:歸肝、脾、胃經;功能主治: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主治風濕痹病,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筋,腳氣,水腫,痢疾。
青風藤:性味:苦、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利尿消腫;主治風濕痹痛,歷節風,鶴膝風,腳氣腫痛,水腫。
絡石藤: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通絡止痛,涼血,消腫;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筋脈拘攣,咽喉腫痛,咳嗽喘息,疔瘡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蛇、犬咬傷。
龍骨:性味:澀、甘,平;歸經:歸心、肝、腎、大腸經;功能主治:鎮心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驚癇,癲狂,眩暈,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久瀉久痢,潰瘍久不收口及濕瘡。
牡蠣:性味:咸、微寒;功能主治:平肝潛陽,重鎮安神,軟堅散結,收斂固澀;主治眩暈耳鳴,驚悸失眠,瘰疬癭瘤,自汗盜汗,遺精,崩漏,帶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的藥材相輔相成,根據中醫理論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對保護頸部健康,治療頸椎病具有顯著的療效,而且其安全可靠,具有補氣,溫陽,散寒,通絡,祛濕,寧心,安神等作用,對于緩解頸部僵硬,提高睡眠質量有顯著的功效。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黃芪3g,人參0.5g,桂枝1g,羌活1g,當歸1g,白芷1g,茯神1g,遠志1g,夜交藤3g,川芎1g,防風0.5g,炒白術3g,野葛根3g,白芍1g,丹參1g,制乳香0.5g,制沒藥0.5g,天麻1g,元胡1g,威靈仙3g,伸筋草3g,竹葉1g,木瓜1g,青風藤3g,絡石藤3g,生龍骨3g,生牡蠣3g。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
實施例2:
黃芪4g,人參1g,桂枝2g,羌活2g,當歸2g,白芷2g,茯神2g,遠志2g,夜交藤4g,川芎2g,防風1g,炒白術5g,野葛根5g,白芍2g,丹參2g,制乳香1g,制沒藥1g,天麻2g,元胡2g,威靈仙4g,伸筋草4g,竹葉2g,木瓜2g,青風藤4g,絡石藤4g,生龍骨4g,生牡蠣4g。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枕套內還填充有蕎麥皮。
實施例3:
黃芪5g,人參1g,桂枝2g,羌活2g,當歸2g,白芷2g,茯神2g,遠志2g,夜交藤5g,川芎2g,防風1g,炒白術5g,野葛根4g,白芍2g,丹參2g,制乳香1g,制沒藥1g,天麻3g,元胡3g,威靈仙5g,伸筋草5g,竹葉2g,木瓜2g,青風藤5g,絡石藤5g,生龍骨5g,生牡蠣5g。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枕套內還填充有蕎麥皮。
實施例4:
黃芪7g,人參1.5g,桂枝3g,羌活3g,當歸3g,白芷3g,茯神3g,遠志3g,夜交藤6g,川芎3g,防風1.5g,炒白術6g,野葛根7g,白芍3g,丹參3g,制乳香1.5g,制沒藥1.5g,天麻3g,元胡3g,威靈仙6g,伸筋草6g,竹葉3g,木瓜3g,青風藤6g,絡石藤6g,生龍骨7g,生牡蠣7g。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枕套內還填充有PE軟管。
實施例5:
黃芪8g,人參2g,桂枝4g,羌活4g,當歸5g,白芷4g,茯神4g,遠志4g,夜交藤8g,川芎4g,防風2g,炒白術8g,野葛根8g,白芍4g,丹參4g,制乳香2g,制沒藥2g,天麻4g,元胡4g,威靈仙8g,伸筋草8g,竹葉4g,木瓜4g,青風藤8g,絡石藤8g,生龍骨8g,生牡蠣8g。
將上述中藥組份烘干后,加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將藥粉裝入無紡布袋內;將無紡布袋袋口封緊后裝入枕套內,枕套內還填充有PE軟管。
實施例6:
典型病例:
1、劉某,男,37歲,從事會計工作,患頸椎病已五年,多次用過牽引、按摩、貼膏藥等方法不理想,使用本發明的藥枕10天后,肩部酸痛、頸部僵硬,活動不利等病癥消失,每天睡覺使用本發明藥枕,明顯感覺頸部舒適,睡眠質量好。
2、王某,女,41歲,公司管理人員,長時間伏案工作,患頸椎病,表現為頸部不適,右手經常麻木,勞累加重;采用本發明的藥枕后,半月癥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