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便于攜帶的吊籃擔架,屬于吊籃擔架領域。
背景技術:
吊籃擔架是一種主要用于崎嶇的山區﹑空中、海上救援的必要設備,由于其使用場景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其具有可漂浮、結構穩定堅固、耐磨、方便攜帶的特點,并且能通過吊帶與飛機上的懸鉤連接,目前已有的吊籃擔架,多為固定結構,不便攜帶,或且需要配備另外的氣囊才能實現可漂浮功能,整個擔架的體積因附加的氣囊增大,使用時造成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攜帶的吊籃擔架,體積小,可漂浮,收放快捷,且收起后便于攜帶,堅固耐用。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于攜帶的吊籃擔架,包括吊籃支架,所述吊籃支架為長方形框架,包括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所述長邊和短邊的高度不低于40cm,所述短邊一端通過鉸鏈與一個長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鎖緊機構與另一長邊連接,所述吊籃支架的框架內設置有長方形的氣墊,所述氣墊固定在兩個長邊上,所述吊籃支架上下緣超出充氣后的氣墊的上下表面15cm及以上,所述氣墊為雙層結構,內部為氣囊,外部為防磨層,所述氣囊上設置有電動充氣閥、電動放氣閥和電池,所述電池向電動充氣閥和電動放氣閥供電,所述兩個長邊上對稱位置設置有若干吊耳,所述吊耳與吊帶活動連接。
所述氣墊的背面防磨層上貼附有加強筋。
所述加強筋可以為尼龍帶或橡膠帶。
所述吊籃支架上設置有固定帶。
所述長邊上設置有可供抓握的通孔。
述吊籃支架為鋁合金材質。
所述電池包括干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吊籃支架與氣墊共同構成吊籃擔架,氣墊在作為擔架的承載面的同時也可作為漂浮氣囊,實現了吊籃擔架的可漂浮功能,與需要額外漂浮氣囊的吊籃擔架相比,體積縮小;
電動充氣閥、電動放氣閥和電池實現了氣墊的自動充放氣,使吊籃擔架收起和放開的操作過程簡單快捷;吊籃支架由兩個長邊和短邊構成,短邊一端通過鉸鏈與一個長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鎖緊機構與另一長邊連接,這一結構使短邊在打開鎖緊機構后,可繞鉸鏈轉動后折疊在長邊上,將兩個長邊并攏,再將放氣后的氣墊卷繞在長邊上,即可將整個吊籃擔架收折起來,收起后便于攜帶和收納;
所述吊籃支架上下緣超出充氣后的氣墊的上下表面15cm及以上,且氣墊外部有防磨層,當在山區、野外地面場景下使用時,由于吊籃支架的支撐作用,使氣墊不會與地面直接接觸,防止磨損,在偶爾發生氣墊與地面接觸的情況下,防磨層也可保護氣囊,防止氣囊破損,使本發明堅固耐用。
因此,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便于攜帶的吊籃擔架,體積小,可漂浮,收放快捷,收起后便于攜帶,堅固耐用,適合在海上救援、山區、野外等場合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氣墊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2所示的一種海上救援吊籃擔架,包括吊籃支架,所述吊籃支架為長方形框架,包括兩個長邊1和兩個短邊2,所述長邊1和短邊2的高度為40cm,所述短邊2一端通過鉸鏈3與一個長邊1連接,另一端通過鎖緊機構4與另一長邊1連接,所述吊籃支架的框架內設置有長方形的氣墊5,所述氣墊5固定在兩個長邊1上,所述吊籃支架上下緣超出充氣后的氣墊5的上下表面15cm,所述氣墊5為雙層結構,內部為氣囊6,外部為防磨層7,所述氣囊6上設置有電動充氣閥、電動放氣閥和電池,所述電池向電動充氣閥和電動放氣閥供電,所述兩個長邊1上對稱位置設置有若干吊耳8,所述吊耳8與吊帶活動連接。
所述氣墊5的背面防磨層7上貼附有加強筋,以提高氣墊5的承載強度,防止因氣墊5形變引起病人在運送過程中的二次傷害。
所述加強筋可以為尼龍帶或橡膠帶。
所述吊籃支架上設置有固定帶,用于固定病人的腰、腿、胸部。
所述長邊1上設置有可供抓握的通孔9,便于救援人員在搬動病人時抓握。
所述吊籃支架為鋁合金材質,使吊籃支架重量小、強度高。
所述電池包括干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吊籃支架與氣墊5共同構成吊籃擔架,氣墊5在作為擔架的承載面的同時也可作為漂浮氣囊6,實現了吊籃擔架的可漂浮功能,與需要額外漂浮氣囊6的吊籃擔架相比,體積縮小;
電動充氣閥、電動放氣閥和電池實現了氣墊5的自動充放氣,使吊籃擔架收起和放開的操作過程簡單快捷;吊籃支架由兩個長邊1和短邊2構成,短邊2一端通過鉸鏈3與一個長邊1連接,另一端通過鎖緊機構4與另一長邊1連接,這一結構使短邊2在打開鎖緊機構4后,可繞鉸鏈3轉動后折疊在長邊1上,然后放出氣墊5中的氣體,將兩個長邊1并攏,并將氣墊5卷繞在長邊1上,即可將整個吊籃擔架收折起來,從而便于攜帶和收納;
所述吊籃支架上下緣超出充氣后的氣墊5的上下表面15cm,且氣墊5外部有防磨層7,當在山區、野外地面場景下使用時,由于吊籃支架的支撐作用,使氣墊5不會與地面直接接觸,防止磨損,在偶爾發生氣墊5與地面接觸的情況下,防磨層7也可保護氣囊6,防止氣囊6破損,使本發明堅固耐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