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畜牧養殖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固定式修牛蹄機。
(二)
背景技術:
我國地員遼闊,農牧業一直是我們的支柱產業。中國的畜牧養殖量已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奶牛和肉牛的養殖大部分已走向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養殖模式,傳統的飼養方式已遭淘汰。在牧場里,隨著畜牧數量的增加,經常需要給牛進行修蹄。蹄病是奶牛場的一種常見病,在一個牛群里,乍一看確實不容易看出誰的蹄子有病,可只要注意觀察,就不難看出哪頭牛的蹄子出現了問題。當蹄病發生以后,它就疼痛,疼痛以后它就影響食欲了,因疼痛而引起的食欲降低,食欲一降低以后馬上產量就下降了,是這個關系,因為它運動也不方便,采食也不方便,喝水都得受到影響。因為疼痛所帶來的食欲不振,奶牛吃的喝的少了,變的越來越瘦,產出的奶也會越來越少。從而使整個機能抵抗力什么都會下降。長時間不修的牛蹄,兩趾的指甲不僅會越來越長,開始變形,而且兩趾的角質就越來越厚,兩趾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小,里面很容易塞滿糞草、各種臟東西,這樣蹄子受病菌污染的幾率就會增加。因此,經常性的給牛修蹄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牧場里奶牛數量很大,且由于牛體型較大,力量強壯,無法做到順利的給牛進行修蹄,給修理人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無法準確的對傷口進行處理,甚至會因修蹄不理想而導致流產。
(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使用簡單方便、省力、效率高、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的多功能固定式修牛蹄機。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固定式修牛蹄機,包括底架,其特征是:所述底架上鉸接有站臺,底架與站臺之間鉸接有翻轉油缸,站臺上設有綁緊牛身的皮帶,站臺側邊插設有牛頭支架,站臺頂部一側鉸接有卡緊牛頭的旋轉門。
所述皮帶一端固定于翻轉架上,另一端纏繞于蝸輪減速機上,翻轉架鉸接于站臺頂部,翻轉架末端與頂緊油缸相鉸接,頂緊油缸固定于站臺頂部,蝸輪減速機安裝于站臺底部。
所述牛頭支架包括架體,架體一側設有兩個插管,插管插入站臺底部的套管內。
所述旋轉門側邊設有限位塊,站臺上設有能夠轉動的鎖塊,鎖塊上設有插槽,鎖塊中間插設有搖把,搖把末端垂直安裝有動力塊。
所述旋轉門上安裝有把手。
所述底架頂部安裝有底架耳板,站臺底部安裝有站臺耳板,底架和站臺通過底架耳板與站臺耳板的鉸接而鉸接在一起。
所述翻轉油缸一端與底架翻轉耳板相連接,另一端與站臺翻轉耳板相連接,底架翻轉耳板安裝于底架上,站臺翻轉耳板安裝于站臺底部。
所述底架四角分別設有地腳固定板,底架側部設有減震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奶牛的修蹄、手術、配種、剖腹產和直腸檢查等,使修蹄師從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站立工作,使用簡單方便、省力、效率高、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并可準確的對傷口進行處理,極大地減少了因修蹄發生的流產。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皮帶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站臺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的牛頭支架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的底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架,2站臺,3翻轉油缸,4皮帶,5牛頭支架,6旋轉門,7翻轉架,8蝸輪減速機,9頂緊油缸,10架體,11插管,12套管,13限位塊,14鎖塊,15插槽,16搖把,17動力塊,18把手,19底架耳板,20站臺耳板,21底架翻轉耳板,22站臺翻轉耳板,23地腳固定板,24減震塊。
(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底架1,底架1上鉸接有站臺2,底架1與站臺2之間鉸接有翻轉油缸3,站臺2上設有綁緊牛身的皮帶4,站臺2側邊插設有牛頭支架5,站臺2頂部一側鉸接有卡緊牛頭的旋轉門6。皮帶4一端固定于翻轉架7上,另一端纏繞于蝸輪減速機8上,翻轉架7鉸接于站臺2頂部,翻轉架7末端與頂緊油缸9相鉸接,頂緊油缸9固定于站臺2頂部,蝸輪減速機8安裝于站臺2底部。牛頭支架5包括架體10,架體10一側設有兩個插管11,插管11插入站臺2底部的套管12內。旋轉門6側邊設有限位塊13,站臺2上設有能夠轉動的鎖塊14,鎖塊14上設有插槽15,鎖塊14中間插設有搖把16,搖把16末端垂直安裝有動力塊17。旋轉門6上安裝有把手18。底架1頂部安裝有底架耳板19,站臺2底部安裝有站臺耳板20,底架1和站臺2通過底架耳板19與站臺耳板20的鉸接而鉸接在一起。翻轉油缸3一端與底架翻轉耳板21相連接,另一端與站臺翻轉耳板22相連接,底架翻轉耳板21安裝于底架1上,站臺翻轉耳板22安裝于站臺2底部。底架1四角分別設有地腳固定板23,底架1側部設有減震塊24。
采用本發明的一種多功能固定式修牛蹄機,在底架翻轉耳板21和站臺翻轉耳板22作用下,啟動翻轉油缸3,在底架耳板19和站臺耳板20作用下站臺2便會繞底架1向外轉動,此時把需要處理的牛趕入站臺2內,牛身側面即是站臺2底面,再次啟動翻轉油缸3,站臺2繞底架1向內轉動直至落于底架1上,此時牛就會平躺于站臺2上了。將牛頭支架5的插管11插入站臺2底部的套管12內將牛頭支架5與站臺2底面平行固定,即可將牛頭置于牛頭支架5的架體10上。啟動頂緊油缸9,帶動翻轉架7前端向下移動至站臺2底面平行位置或低于站臺2底面,拉動皮帶4繞過牛身,將皮帶4末端纏繞于蝸輪減速機8上,通過操作蝸輪減速機8用皮帶4綁緊牛身,蝸輪減速機8可用于調節皮帶4的松緊程度。手握把手18,使旋轉門6自由落下,同時轉動搖把16,搖把16帶動動力塊17轉動,動力塊17便推著鎖塊14轉動,使限位塊13插入鎖塊14的插槽15內,如此便用旋轉門6將牛頭固定,避免其亂動。此時,就將牛牢牢水平固定于站臺2上,修蹄師即可站立進行修蹄工作。修蹄師工作完成后,啟動翻轉油缸3,使站臺2繞底架1向外轉動至牛立于地面,轉動搖把16,使限位塊13脫離鎖塊14,打開旋轉門6,啟動蝸輪減速機8,松開皮帶4,同時啟動頂緊油缸9,拉動翻轉架7向上翻轉,這樣完全打開牛的束縛,將牛從站臺2的旋轉門6處放出即可。通過地腳固定板23將底架1牢牢固定于地面上,防止站臺2在繞底架1翻轉時底架1被帶翻;減震塊24可防止站臺2在繞底架1向外轉動時由于慣性而與底架1發生硬接觸而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