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備方法,適用于獸藥領域。
背景技術:
據發明人所知,阿莫西林屬于半合成青霉素類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抗菌譜廣,對大多數致病的革蘭氏陽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均有強大抑殺作用。作為人畜通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口服吸收迅速,對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腸道感染等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阿莫西林在室溫下的水溶性約為1mg/ml,為微溶性物質。由于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羧基基團,所以堿性環境可大大提高阿莫西林的溶解度。
然而,作為阿莫西林體內抗菌的活性基團,阿莫西林分子中的β-內酰胺環在酸性條件下穩定,但在堿性環境中則易開環而導致阿莫西林失效。
可溶性粉是獸藥常用劑型,由于儲存運輸及配液都很方便,故養殖行業傾向使用該劑型。
制備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主要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提高藥物溶解度,(2)保證動物臨床飲水周期內,藥物水溶液不會降解失效。
經檢索發現,申請號為CN201410755886.0、申請公布號為CN105726487A、名稱為《一種高含量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劑制備方法及應用》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該可溶性粉劑由阿莫西林、助溶劑、穩定劑、矯味劑及可溶性填充劑組成,其助溶劑包括碳酸鈉,穩定劑包括磷酸二氫鈉。
申請號為CN201410687658.4、申請公布號為CN104523687A、名稱為《一種獸用復方阿莫西林、丙磺舒鹽可溶粉及其制備工藝》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該可溶粉包括阿莫西林、丙磺舒鹽、助溶劑、輔料,其助溶劑包括碳酸鈉。
申請號為CN200910054709.9、申請公布號為CN101601657A、名稱為《一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備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該可溶性粉包含阿莫西林和助溶劑無水碳酸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溶解度高,穩定性好;同時提供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構思如下:發明人通過深入研究阿莫西林特性,從處方和工藝兩方面分別做出針對性設計,終于得出了優于以前述專利為代表的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制得溶解度和穩定性均更佳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且符合藥典及臨床使用要求。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其特征是,由以下組分按重量份數組成:
阿莫西林三水合物10~60份,助溶劑3~20份,穩定劑3~30份,填充劑0.4~85份,助流劑0.05~1份;其中,穩定劑為六偏磷酸鈉。
優選地,所述助溶劑為強堿弱酸型鹽類,至少包括無水碳酸鈉、無水磷酸鈉之一。
優選地,所述填充劑至少包括蔗糖、乳糖、PEG6000、PVPK30之一。
優選地,所述助流劑為微粉硅膠。
優選地,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
阿莫西林三水合物11.5~57.5份,助溶劑無水碳酸鈉或無水磷酸鈉3~20份,穩定劑六偏磷酸鈉3~30份,填充劑蔗糖0.45~82.45份,助流劑微粉硅膠0.05~1份。
本發明還提供:
前文所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原料阿莫西林三水合物微粉化,使其粒徑為50~100微米;
第二步、將助溶劑、穩定劑、填充劑以及助流劑分別粉碎過篩,篩網目數為80~100目;
第三步、將第一步、第二步所得物料混合均勻,混合時間為0.5~2小時;之后,將混合后物料分裝,檢驗,即得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優選地,第一步中,微粉化時采用機械研磨或氣流粉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溶解性能好。本發明成品常溫下水中溶解度(以阿莫西林計)可以達到6mg/ml,并且可以短時間內徹底溶解。這給養殖業配制藥液提供極大便利。
(2)儲存穩定。成品加速實驗6個月后仍滿足質量標準要求。
(3)臨床濃度的水溶液穩定。室溫下,在動物飲水周期內(4~8小時),以本發明成品配制的水溶液藥物含量未見明顯下降,能保證飲水周期內藥效不受影響。
(4)本發明所涉及的處方成分是醫藥領域經常使用的,廉價易得,安全性高;本發明設計的工藝過程操作簡便,適合擴大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其處方組成及制備工藝如下:
(1)將原料阿莫西林三水合物進行微粉化,采用氣流粉碎的方式,得到粒徑在50~100微米的藥物粒子。
(2)將無水磷酸鈉、六偏磷酸鈉、蔗糖、微粉硅膠進行粉碎過篩,篩網目數為80~100目。
(3)混合:將(1)、(2)所得物料混合,混合時間為40分鐘,混合均勻待用。
(4)分裝:將(3)所得物料進行分裝,檢驗,得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其處方組成及制備工藝如下:
(1)將原料阿莫西林三水合物進行微粉化,采用氣流粉碎的方式,得到粒徑在50~100微米的藥物粒子。
(2)將無水碳酸鈉、六偏磷酸鈉、蔗糖、微粉硅膠進行粉碎過篩,篩網目數為80~100目。
(3)混合:將(1)、(2)所得物料混合,混合時間為40分鐘,混合均勻待用。
(4)分裝:將(3)所得物料進行分裝,檢驗,得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其處方組成及制備工藝如下:
(1)將原料阿莫西林三水合物進行微粉化,采用氣流粉碎的方式,得到粒徑在50~100微米的藥物粒子。
(2)將無水磷酸鈉、六偏磷酸鈉、蔗糖、微粉硅膠進行粉碎過篩,篩網目數為80~100目。
(3)混合:將(1)、(2)所得物料混合,混合時間為40分鐘,混合均勻待用。
(4)分裝:將(3)所得物料進行分裝,檢驗,得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實施例4對比試驗:
為驗證本發明制備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具有的優勢,特別是穩定劑六偏磷酸鈉對藥物含量的穩定作用,選取以下樣品進行對比試驗,包括:實施例1~3制備的樣品、阿莫西林原料、對比樣品1、對比樣品2。進行的比對項目包括:室溫下樣品溶解性試驗、藥物水溶液穩定性、藥物儲存穩定性。
上述對比樣品1,其處方組成為:阿莫西林三水合物11.5g,無水碳酸鈉3g,蔗糖85.45g,微粉硅膠0.05g。制備工藝與本發明一致。
上述對比樣品2,其處方組成為:阿莫西林三水合物11.5g,無水碳酸鈉3g,磷酸二氫鈉10g,蔗糖75.45g,微粉硅膠0.05g。制備工藝與本發明一致。
(1)溶解性實驗:
實驗方法及條件:稱取一定量的供試品粉末,置于100ml、溫度為25℃±2℃的水中,每隔5分鐘振搖30秒,15分鐘后觀察溶解情況,并以此計算各樣品的表觀溶解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溶解度實驗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相較于阿莫西林原料和對比樣品1、2,實施例1至3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水溶液穩定性
實驗方法及條件:稱取一定量的供試品粉末,用自來水配制成濃度為0.5mg/ml(為臨床推薦使用劑量的兩倍)的溶液,敞口放置于25℃±2℃的環境中,于配制后的1、2、4、24小時測定含量,并與配置后0h含量進行比較,計算降解率%。結果如表2所示。
表2各樣品水溶液降解率(%,與配制后0h含量相比)
由表2結果可以看出,阿莫西林水溶液室溫下存在含量下降的缺點。添加助溶劑(碳酸鈉)會加速含量下降(對照樣品1)。只有添加六偏磷酸鈉作為穩定劑,可有效抑制阿莫西林的水解失效進程(實施例1~3),而添加其他穩定劑(如磷酸二氫鈉)不能有效抑制藥物的水解(對照樣品2)。
(3)加速穩定性實驗
實驗方法及條件:為了預測各樣品在儲存過程中的穩定情況,按照《中國獸藥典》相關規定進行加速穩定性實驗。各樣品以鋁箔袋封口包裝,實驗條件為溫度40℃,相對濕度75%,考察各樣品在此條件下放置1、2、3、6個月的性狀變化以及含量下降程度。結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各樣品加速穩定性表觀性狀結果(0月樣品為類白色粉末)
表4各樣品加速穩定性含量測定結果,以降解率表示(%,各月份與0月相比)
由表3及表4可以看出,助溶劑會影響阿莫西林的儲存穩定性,而只有添加了六偏磷酸鈉作為穩定劑的樣品(實施例1~3)在加速實驗條件下藥物含量未受到明顯影響,含量結果依然保持在質量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三項對比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具有水溶性好、儲存穩定、臨床使用配制的溶液不易降解的優勢,為動物臨床用藥提供便利及質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