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椎管內麻醉穿刺針,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
背景技術:
腰硬聯合穿刺針是腰硬聯合麻醉操作使用的醫療器械,其由硬膜外穿刺針與腰麻穿刺針兩部分組成,其臨床使用方法為:首先單獨使用硬膜外穿刺針進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退出硬膜外穿刺針內芯,將腰麻穿刺針套入硬膜外穿刺針內進入,有突破感后停止進入腰麻穿刺針,退出腰麻穿刺針內芯,觀察有腦脊液流出后將腰麻藥物通過腰麻穿刺針注入蛛網膜下腔,退出腰麻穿刺針后硬膜外置管,完成椎管內麻醉操作。該操作看似簡單,然而需要極強的實踐經驗,當前的聯合穿刺針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首先,在臨床工作中,現有的腰硬聯合穿刺包,在腰硬聯合穿刺成功時,腰麻穿刺針完全套入硬膜外穿刺針,腰麻穿刺針與硬膜外穿刺針可緊密結合,在進行回吸或注射藥物操作過程中,麻醉醫師可以方便的將兩者位置牢固固定,腰麻穿刺針不會在硬膜外穿刺針內移位,有一部分患者腰硬聯合穿刺成功時,腰麻穿刺針不能和硬膜外穿刺針貼合,硬膜外穿刺針的手柄和腰麻針手柄之間有一定距離,麻醉醫師左手固定兩針非常不便,不能進行較好的位置固定。
其次,當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在腰麻穿刺針套入硬膜外穿刺針內進 入有突破感后,一部分患者在回吸時可以很順暢的見到腦脊液,一部分患者腰麻穿刺針穿刺有突破感后,回吸無法回吸到腦脊液,此時麻醉醫師需向前極微小的置入腰麻穿刺針,或者極微小的旋轉腰麻穿刺針,讓腰麻穿刺針前端側孔精確的達到蛛網膜下間隙,該操作過程中需要非常的耐心和細致,如若腰麻穿刺針向外側移位可能導致腰麻藥物漏入硬膜外腔,導致麻醉效果差,如若腰麻穿刺針向內移位置針過多就可能觸碰到馬尾神經,導致患者神經損傷,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
第三,現有技術中,有人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究,然而其設計的方案較為復雜,涉及過多的操作流程以及使用了較為復雜的機械結構,甚至使用了電子裝置等,而穿刺針作為麻醉手術的常見使用器具,復雜設計一方面增大了操作的難度,也提升了器件的制作成本,不便于大規模推廣使用。
可見,在現有技術中,要么將硬膜外穿刺針和腰麻穿刺針進行較為簡易的分離制作后,再進行組合套設操作,極易出現上述的麻醉醫師無法靈活固定使用的情況,增加醫師的操作難度,降低麻醉手術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痛苦;要么出現了設計較為復雜的聯合穿刺針,使用各種卡扣、鎖定、解鎖甚至電子裝置等,復雜的設計既容易出現額外的異常情況也極大的增加了醫療成本,市場上推廣效果一般。目前市場上缺乏一種解決上述缺陷的既經濟又實用的腰哽聯合穿刺針。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既解決當前腰麻穿刺針穿刺有突破感 后,有患者無法回吸到腦脊液的問題,方便麻醉醫師在不增加腰麻針穿刺深度的情況下使腰麻針側孔更多的進入到蛛網膜下腔,或者可控地極微小的增加腰麻針進入的深度,使腰麻針側孔達到蛛網膜下腔,避免腰麻穿刺針置針過深損傷馬尾神經,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又能實現結構上簡化,經濟上適用,適于市場的大規模推廣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所述腰硬聯合穿刺針至少包括有硬膜外穿刺針和腰麻穿刺針,所述硬膜外穿刺針兩側上設置有沿針體縱向的滑動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麻穿刺針上套設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所述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上設置有一頂部圓柱孔以及兩個側固定翼,所述頂部圓柱孔套設在所述腰麻穿刺針的針腰部較細處,該頂部圓柱孔內壁與針腰部之間存在微小間隙,使得所述腰麻穿刺針在所述頂部圓柱孔內既可以橫向自由旋轉又可以在針體縱向方向上得以相對固定;
所述腰麻穿刺針插入硬膜外穿刺針時,所述兩個側固定翼可在所述硬膜外穿刺針的兩側滑動槽內對應滑動。
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麻穿刺針的針腰部為一中間較細兩端漸粗的雙倒錐結構,該頂部圓柱孔的直徑略大于所述腰麻穿刺針針腰部最細處的直徑。
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麻穿刺針針腰部最細處截面直徑比所述頂部圓柱孔直徑小5%-8%。
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固定翼的末端還設置有按壓擋塊,所述按壓擋塊的內側面進行凸點或糙點化處理。
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擋塊的厚度大于所述側固定翼上非按壓擋塊處的厚度,所述按壓擋塊的厚度略大于所述滑動槽的深度,所述側固定翼上非按壓擋塊處的厚度小于所述滑動槽的深度。
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擋塊的厚度為所述側固定翼上非按壓擋塊處厚度的二倍,所述按壓擋塊的厚度尺寸比所述滑動槽的深度尺寸大30%-40%。
一種根據上述的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腰麻穿刺針插入硬膜外穿刺針的大概位置時,使用者用左手按住側固定翼非按壓擋塊部分或者側固定翼的其他部位進行縱向向內進針微調,當腰麻穿刺針微調至精確位置時,左手按住側固定翼的末端按壓擋塊處,從而將腰麻穿刺針和硬膜外穿刺針進行緊密貼合固定,不能夠發生相對移動,再用右手進行腰麻穿刺針橫向的旋轉,將腰麻穿刺針針尖的側出口最終旋轉至需要的精確角度,用針完成。
上述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經過特別的設計后,腰麻穿刺針的側固定翼前端有一阻擋按壓結構,既可方便的控制腰麻針穿刺針置入的深度,又使得固定翼與凹槽之間可保留一定的空隙,不影響突破感的出現,突破感出現后可以方便的使固定翼與凹槽緊密貼合。在針體相對固定后,麻醉醫生仍然可以通過旋轉腰麻穿刺針的 角度對針尖側出口進行精確調節。此外,腰麻穿刺針的可旋轉固定翼的外表面有長度刻度尺,可通過比對其與硬膜外穿刺針手柄上的刻度標線來確定腰麻穿刺針突出硬膜外穿刺針長度,同時也可方便的調節增加腰麻穿刺針置針的深度。本發明不但實現了上述的優勢操作效果,還具有極為簡單的結構,經濟適用,便于市場推廣。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明聯合穿刺針的主視圖;
圖1b為本發明聯合穿刺針的斜視圖;
圖2為本發明聯合穿刺針硬膜外穿刺針的側視、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聯合穿刺針側固定翼在滑動槽內的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的聯合穿刺針腰麻穿刺針側視及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帶可旋轉固定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描述。
如圖1a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所述穿聯合刺針包括有硬膜外穿刺針10和腰麻穿刺針20兩部分,所述腰麻穿刺針20上一體設置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30,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30上設置有一頂部圓柱孔(圖中未示出)以及兩個側固定翼31,頂部圓柱孔套設在所述腰麻穿刺針20的針腰部21的較細處,可以理解的,如附圖4中描繪,針腰部21整體為一雙倒錐型結構,中間處較細,兩端漸粗,該頂部圓柱孔內壁與針腰部間存在微小間隙,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使得所述腰麻穿刺針在所述頂部 圓柱孔內既可以橫向自由旋轉又可以在針體縱向方向上得以相對固定,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夠在穿刺過程中實現腰麻穿刺針20在前后固定時微調旋轉的問題。在蛛網膜下腔推注腰麻藥物時,麻醉醫師可以通過旋轉腰麻穿刺針的主針,使腰麻穿刺針的前端側孔指向不同的方向,使腰麻藥物達到不同的部位,實現精準的麻醉效果。
該頂部圓柱孔的直徑略大于所述腰麻穿刺針20針腰部最細處的直徑,進一步的,為實現更佳的操作效果,可優選地,腰麻穿刺針針腰部21最細處截面直徑比所述頂部圓柱孔直徑小5%-8%,可以達到極佳的操作手感。
結合附圖3中,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30兩側的兩個側固定翼31,在腰麻穿刺針20插入硬膜外穿刺針10時,所述兩個側固定翼31可在所述硬膜外穿刺針10的兩側滑動槽11內對應滑動,在側固定翼31長柄上設置有長度標尺(未標出)。結合附圖2,所述硬膜外穿刺針10由針柄、針柄兩側的滑動槽11和設置在槽內的刻度標線。其中刻度標線與側固定翼31長柄上長度標尺的指示線重合時,腰麻穿刺針的前端和硬膜外穿刺針的出口對齊,此時可根據長度標尺上的刻度數確定腰麻穿刺針突出硬膜外穿刺針的長度。同時也可以通過長度標尺來控制腰麻穿刺針增加進入的深度。兩個側固定翼31的末端位置設置有按壓擋塊32,按壓擋塊32的內側面進行凸點或糙點化處理,按壓擋塊的厚度大于所述側固定翼上非按壓擋塊處的厚度,所述按壓擋塊32的厚度略大于所述滑動槽11的深度,所述側固定翼31上非按壓擋塊處的厚度小于所述滑動槽11的深度,更進一步的,按壓擋塊32的厚度為所述側固定翼上 非按壓擋塊處厚度的二倍,所述按壓擋塊32的厚度尺寸比所述滑動槽11的深度尺寸大30%-40%,可以實現較佳的操作使用感受。
本發明中,將硬膜外穿刺針凹槽放在硬膜外穿刺針手柄的正面,方便麻醉醫師在操作時可以方便的固定腰麻穿刺針與硬膜外穿刺針。
本發明具有三維相對固定可旋轉翼的腰硬聯合穿刺針在使用時,首先單獨使用硬膜外穿刺針進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退出硬膜外穿刺針內芯,將腰麻穿刺針套入硬膜外穿刺針內進入,當腰麻穿刺針穿出硬膜外穿刺針前進前,腰麻穿刺針的側固定翼長柄會嵌入硬膜外穿刺針針柄的凹槽內向前滑動,有突破感后通過腰麻穿刺針前端的阻擋按壓結構阻擋住腰麻穿刺針防止其進一步進入,左手順勢從阻擋結構的外側向內同時按壓兩側該結構使側固定翼長柄的內表面和凹槽的表面緊密貼合,將硬膜外穿刺針凹槽放在硬膜外穿刺針手柄的正面,麻醉醫師在操作時可以方便地固定腰麻穿刺針與硬膜外穿刺針。退出腰麻穿刺針的內芯,觀察有腦脊液流出,右手注射器將腰麻藥物通過腰麻穿刺針注入蛛網膜下腔,退出腰麻穿刺針,常規硬膜外置管。特別指出的是如果退出腰麻穿刺針內芯后無腦脊液流出,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解決該情況:
方法一:當腰麻穿刺針突破硬脊膜時,腰麻穿刺針的側孔可能還沒有達到蛛網膜下,此時由于腰麻穿刺針與硬脊膜之間的摩擦力,硬脊膜被頂向患者的腹側,硬脊膜發生形變,此時在不增加腰麻穿刺針進入深度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旋轉腰麻穿刺針的主針,減少矢狀面的摩擦力,硬脊膜彈性回縮,腰麻穿刺針的側孔可以順利的達到蛛網膜下腔。
方法二:當通過方法一的方法仍然無法見到腦脊液回流出來,此時 可適當增加腰麻穿刺針進入的深度,根據長度標尺的刻度,腰麻穿刺針的側固定翼前端的阻擋按壓結構可控性的增加腰麻穿刺針進入的深度,避免腰麻穿刺針進入過深,損傷馬尾神經。
基于上述,本發明在使用時,利用腰麻穿刺針前端的阻擋按壓結構的阻擋功能可以防止腰麻穿刺針進入過深,避免損傷神經,同時使用腰麻穿刺針前端阻擋按壓結構的按壓功能使腰麻針的固定翼和凹槽緊密貼合,可以牢固地將腰麻穿刺針固定在硬膜外穿刺針上,該阻擋按壓結構的存在可以增加固定翼與凹槽之間的間隙,避免由于固定翼與凹槽的摩擦影響突破感的感知。腰麻穿刺針的可旋轉固定翼的旋轉功能可以實現不增加腰麻穿刺針進入深度的情況下使腰麻穿刺針前端的側孔順利的進入蛛網膜下腔,避免了麻醉風險,同時其固定條件下的可旋轉功能給麻醉醫師提供了向不同方向注藥的便利,實現了精準麻醉。腰麻穿刺針固定翼上的長度標尺的使用可以在突破感出現后未見腦脊液回流的情況下可控性地增加腰麻穿刺針進入的深度,避免過度增加穿刺針的深度,降低了損傷神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