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088684閱讀:627來源:國知局
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本申請涉及智能可穿戴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導致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被廣泛的應用生活中,通過佩戴可穿戴設備可實現運動的監測以及交流。通常所述可穿戴設備是通過智能手表實現健康功能等監測,所述智能手表在功能實現上主要集中在基于重力感應器和感應器來進行計步,以及使用心率感應器來進行心率測量等方式,并沒有對身體局部位置進行健康監測的功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現對人體局部位置進行健康狀況監測的功能,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智能穿戴設備對于健康狀況的監測受限等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包括:

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下一步;

發出健康狀況提醒。

優選的,所述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為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和當前腰部壓力值。

優選的,所述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預先存儲佩戴者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及對應的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和預先存儲佩戴者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及對應的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

優選的,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判斷所述獲取的當前腰部圍度值屬于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還是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若屬于站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步驟;若屬于坐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步驟。

優選的,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包括:

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大于預先存儲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反之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大于預先存儲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反之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優選的,所述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或所述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包括:

設定自動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的時間閾值以及所述時間閾值內的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

記錄所述時間閾值內所述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計算平均值;

判斷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上限值或所述平均值是否小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下限值,若是,則發出注意飲食提示。

優選的,所述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為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

優選的,所述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預先存儲所述智能腰帶佩戴者的身高數據;

根據所述身高數據計算所述佩戴者的標準腰部圍度數據;

設定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與下限值,將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下限值構成的區間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包括:

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時,當前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

優選的,所述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將坐姿狀態下的標準坐姿中大腿與所述腰部之間的標準夾角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包括:

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大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上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前調整;或者

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小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下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后調整。

優選的,所述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包括:

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

優選的,所述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將所述時長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判斷所述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是否大于所述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的上限值,若是,則執行所述下一步。

優選的,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包括:

提醒所述佩戴者更換為站姿狀態及活動。

優選的,所述提醒所述佩戴者更換為站姿狀態及活動包括:

設定所述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

優選的,所述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包括:

獲取單位時間內所述佩戴者當前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將所述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作為呼吸頻率值。

優選的,所述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運動狀態下,根據單位時間內心率數值范圍計算對應的呼吸頻率范圍;

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

優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包括:

判斷所述佩戴者當前呼吸頻率值所屬的所述呼吸頻率范圍;

根據所屬所述呼吸頻率范圍,以所述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的步驟中獲得的對應該呼吸頻率范圍的運動強度時長為依據,判斷所述佩戴者的運動時長是否在該呼吸頻率范圍所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內,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下一步。

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通過智能腰帶監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

提醒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發出健康狀況提醒。

優選的,所述獲取單元包括: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和當前腰部壓力值獲取單元,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腰部圍度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分別用于預先存儲佩戴者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和預先存儲佩戴者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

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分別用于預先存儲與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對應的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和與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對應的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姿勢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獲取的當前腰部圍度值屬于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還是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若屬于站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若屬于坐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數據值是否屬于所述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

優選的,所述提醒單元包括:

增大調整單元,用于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減小調整單元,用于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優選的,所述增大調整單元或所述減小調整單元包括:時間閾值設定單元、圍度預定值范圍設定單元、計算單元和平均值判斷單元;

所述時間閾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自動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的時間閾值;

所述圍度預定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時間閾值設定單元內所述時間閾值內的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

所述計算單元,用于記錄所述時間閾值內所述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計算平均值;

所述平均值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上限值或所述平均值是否小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下限值,若是,則發出注意飲食提示。

優選的,所述獲取單元包括: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存儲單元,用于預先存儲所述智能腰帶佩戴者的身高數據;

標準腰部圍度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身高數據計算所述佩戴者的標準腰部圍度數據;

限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與下限值,將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下限值構成的區間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獲取單元包括:夾角數據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時,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標準坐姿數據范圍設定單元,用于將坐姿狀態下的標準坐姿中大腿與所述腰部之間的標準夾角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提醒單元包括:

腰背調整單元,用于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大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上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前調整;或者,用于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小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下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后調整。

優選的,所述獲取單元包括:坐姿狀態時長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坐姿狀態時長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將所述時長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優選的,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坐姿狀態時長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是否大于所述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若是,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

優選的,所述提醒單元包括:更換單元,用于提醒所述佩戴者更換為站姿狀態及活動。

優選的,所述更換單元包括:站姿時長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

優選的,所述獲取單元包括:

呼吸頻率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單位時間內所述佩戴者當前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將所述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作為呼吸頻率值。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呼吸頻率范圍計算單元,用于運動狀態下,根據單位時間內心率數值范圍計算對應的呼吸頻率范圍;

運動強度時長建立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

優選的,所述判斷單元還包括:

呼吸頻率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佩戴者當前呼吸頻率值所屬的所述呼吸頻率范圍;

運動強度時長判斷單元,用于根據所屬所述呼吸頻率范圍,以所述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的步驟中獲得的對應該呼吸頻率范圍的運動強度時長為依據,判斷所述佩戴者的運動時長是否在該呼吸頻率范圍所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內,若是,則繼續監測,如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以下優點: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通過智能腰帶檢測佩戴者當前腰部的數據信息,根據所述數據信息與預先設定的腰部數據的閾值范圍進行比較,由于所述腰部數據的閾值范圍是根據個人情況設定的健康范圍內的標準閾值范圍,所以當智能腰帶監測到所檢測的腰部數據信息與預存存儲的標準的閾值范圍有出入,或者說是不符合標準的閾值范圍時,則會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從而擴大對健康狀況監控的范圍,不在僅僅局限于心率、計步等方式,并且通過對智能腰帶對腰部數據的檢測還可以實現塑身與健康的結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5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四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6是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五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7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請。但是本申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申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申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本申請提供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該方法能夠通過智能腰帶監測腰部數據信息,從而監測佩戴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局部位置的健康狀況,并通過監測局部位置的數據信息,實時分析所述佩戴者健康狀況并發出提醒。

請參考圖1所示,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的流程圖,包括:

步驟S100: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步驟S200: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步驟S300;

所述步驟S300:發出健康狀況提醒。

基于上述本申請提供的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下面結合實施對每個步驟進行了詳細描述,具體如下:

第一實施例:

結合圖1請參考圖2所示,圖2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所述步驟S100中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在所述第一實施例中的實現方式可以是:

步驟S101:為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和當前腰部壓力值。

該步驟S101是通過智能腰帶內設置的磁性傳感器或位移傳感器等設備監測當前佩戴者的當前腰部圍度值,也就是腰圍尺寸的大小,以及通過設置于智能腰帶內部的壓力傳感器等設備監測當前佩戴者的當前腰部壓力值。

所述步驟S200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在所述第一實施例中的具體實現過程可以包括:

步驟S102:預先存儲佩戴者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及對應的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和預先存儲佩戴者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及對應的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

步驟S103:判斷所述獲取的當前腰部圍度值屬于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還是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

若屬于站姿,則執行步驟S104。

所述步驟S104為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執行步驟S106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步驟S300執行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步驟。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步驟S106繼續監測,可以理解為返回在所述步驟S100中,即:通過所述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所述步驟S300具體實現過程可以包括:

步驟S107: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大于預先存儲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反之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若屬于坐姿,則執行步驟S105。

所述步驟S105為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執行步驟S106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步驟S300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步驟。

所述步驟S300具體實現過程可以包括:

步驟S108: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大于預先存儲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反之則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在所述步驟S107和所述步驟S108中,主要是根據判斷腰部壓力的大小,實時調節腰帶的圍度數據值,也就是根據佩戴者當前腰部壓力情況實時調整智能腰帶的尺寸大小,從而提高使用智能腰帶的舒適性并且無需手動調節,提高智能腰帶使用的便利性。調整的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智能腰帶發送至類似于手機等可現實數據信息的終端設備上,供佩戴者可以實時的獲知自己腰腹部的變化,為健康或塑身等提供參考數據。

為進一步減輕智能腰帶的重量,在對智能腰帶實現實時調整可以通過采用磁吸方式,省去腰帶上設置的卡口。

為便于佩戴者根據建立的塑身計劃進行腰部的監測,從而達到更好的塑身效果,或者,為達到合理健康飲食,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等,所述第一實施中對于智能腰帶的放松調整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或縮緊調整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還可以包括:

步驟S109:設定自動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的時間閾值以及所述時間閾值內的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

步驟S110:記錄所述時間閾值內所述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計算平均值;

步驟S111:判斷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上限值或所述平均值是否小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下限值,若是,則發出注意飲食提示。

第二實施例:

請結合圖1,參考圖3所示,圖3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在所述第二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00: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具體可以為:

步驟S201:通過智能腰帶監測所述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將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作為獲得的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對于步驟S200在所述第二實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實現:

步驟S202:預先存儲所述智能腰帶佩戴者的身高數據。

所述步驟S202可以是佩戴者通過手機輸入身高數據,發送至所述智能腰帶中。

步驟S203:根據所述身高數據計算所述佩戴者的標準腰部圍度數據。

所述步驟S203中的標準腰部圍度數據可以通過身高(cm)×0.37計算獲得。

步驟S204:設定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與下限值,將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下限值構成的區間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例如:佩戴者身高175cm,標準腰部圍度數據是175×0.37為64.75,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可以為66cm,下限值可以為62cm;所述標準要不圍度數據的范圍可以為大于等于62cm,小于等于66cm。

所述步驟S200具體實現過程可以將在所述步驟S201中獲取的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與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比較,如果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屬于所述上限值與下限值之間(包括上限值或下限值),則所述智能腰帶繼續監測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如果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不屬于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間(不包括上限值和下限值),則進入所述步驟S300,根據實際比較結果提醒佩戴者在飲食及鍛煉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三實施例:

請結合圖1,參考圖4所示,圖4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圖。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戶外活動的時間也越來減少。對于青少年學習以及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員來說,不良坐姿會引發很多的健康問題。長期坐姿不良,會對身體帶來不適,導致頸、背、腰軟組織慢性損傷、頸椎錯位以及近視等。為能夠使處于坐姿狀態的人員保持正確坐姿,在所述第三實施例中,通過智能腰帶監測佩戴者當前坐姿狀態以提醒佩戴者隨時調整為正確坐姿,進而監測佩戴者健康狀況的情況。

如圖1所示,所述步驟S100: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在所述第三實施中具體可以為:

步驟S301: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時,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

所述步驟S301的具體實現過程可以是通過所述智能腰帶設置的重力傳感器檢測所述智能腰帶相對于地面或腿部上表面之間的傾斜角度,所述傾斜角度可以作為所述大腿與腰部之間的夾角數據。

如圖1所示,所述步驟S200中預先設定閾值范圍在所述第三實施中具體可以包括:

步驟S302:將坐姿狀態下的標準坐姿中大腿與所述腰部之間的標準夾角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所述標準坐姿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要求,例如:對于頭和頸部的要求是:雙眼目視前方,視線與電腦屏幕頂端(或顯示屏的上1/3處)保持平行。對于手臂和肘部的要求是:胳膊應當保持在能讓肩膀前后、上下自如移動的高度,肘部理想的狀態是彎曲呈直角。對于背部的要求是:能讓背部保持一種自然的C字型曲線。對于腿部的要求是:理想的狀態是讓膝蓋的位置稍低于臀部,使大腿平行于地面、小腿垂直于地面。對于兩腳的要求是:使踝關節自然呈直角。基于上述,人體標準坐姿下大腿與腰部之間的夾角范圍為大于等于90度,小于等于120度。所述步驟S302中的可以將上述90度-120度作為所述標準夾角范圍。

如圖1所示,所述步驟S200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在所述第三實施中,可以包括:

步驟S 303:將所述智能腰帶檢測的坐姿狀態下當前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與所述標準夾角范圍進行比較,如果所述檢測的當前大腿與所述腰部的夾角數據位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內,則說明佩戴者當前坐姿屬于標準坐姿,無需提醒,繼續監測即可;如果所述檢測的當前大腿與所述腰部的夾角數據不再所述標準夾角范圍內,則需要發出健康狀況提醒。

在所述第三實施中,對于步驟S300中發出健康狀況提醒的步驟包括:

步驟S304: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大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上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前調整;或者,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小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下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后調整。

從而使處于不正確坐姿的佩戴者進行坐姿調整。

可以理解的是,調整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智能腰帶發送至終端設備上供佩戴者了解,還可以發送至于所述智能設備建立連接關系的座椅上,所述座椅通過接收所述智能腰帶的信號調整座椅的角度,輔助佩戴者調整為標準坐姿之后,恢復初始狀態。

例如: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大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上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前調整,此時可以發送減小背板與座板之間角度的信號,即:背板向前傾斜。

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小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下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后調整,此時可以發送抬高座板前端的信號,輔助佩戴者身體腰背部向后移動。

以上僅為輔助實現佩戴者調整標準坐姿的一種舉例說明,具體實際應用中,座椅的各個部分都可以設定輔助佩戴者達到標準坐姿的智能腰帶信號,例如:座椅前后或左右的角度或高度的調整,座椅扶手的提醒方式等等。

第四實施例

請結合圖1,參考圖5所示,圖5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四實施例的流程圖。

本申請提供的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能夠通過智能腰帶檢測坐姿狀態的時長,來避免佩戴者的久坐。

如圖1所示,所述步驟S100中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具體實現方式可以是:

步驟S401: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

所述步驟S401中可以先判別所述佩戴者當前是否為坐姿狀態,根據坐姿狀態持續的時間獲取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坐姿狀態的判斷具體實現可以通過智能腰帶上的重力傳感器檢測大腿與腰部之間的角度進行判斷,也可以通過重力傳感器檢測智能腰帶到地面的高度來進行判斷。

當采用角度判斷坐姿狀態時,具體可以是:根據所述實施例三中的步驟S302,可以獲知當前大腿與腰部之間的夾角,當夾角大于150度,小于60度則說明當前佩戴者非坐姿狀態。如果佩戴者當前大腿與腰部之間的夾角符合坐姿狀態時,則所述智能腰帶記錄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間點。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所述的夾角范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并不限于上述舉例說明的范圍。

當采用檢測智能腰帶到地面的高度來進行判斷時,可以通過當前坐姿肘高與座椅高度和判斷是否為坐姿狀態,具體實現可以是:通常情況下,所述座椅高度(座板到地面的距離)為38-51cm,坐姿肘高為21-28cm,所述坐姿肘高為肘關節到座板或者的距離肘關節到坐骨的距離,該坐姿肘部位置也接近與腰部,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腰部到座板上表面的距離;通過加速度傳感器檢測腰帶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該距離如果等于座椅高度與坐姿肘高的高度和的范圍,則所述佩戴者處于坐姿狀態,同時所述智能腰帶記錄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間點。

所述智能腰帶記錄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間點作為起始時間點,并會持續監測后一時間點,通過所述后一時間點與所述起始時間點的計算獲取所述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腰帶在檢測過程中,如果監測當前姿勢發生改變,則從再次監測到坐姿狀態時重新記錄起始時間點。

圖1中的所述步驟S200中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在所述第四實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02: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將所述時長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所述步驟S402是預先存儲坐姿狀態的持續時間范圍,例如:在所述智能腰帶上設定坐姿持續時間為45-60分鐘,當然也可以僅為45分鐘或60分鐘,也就是說,所述預先存儲的坐姿狀態的持續時間范圍可以是一個時間區間范圍,也可以是一個時間預設值。

步驟S403:判斷所述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是否大于所述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的上限值,若是,則執行步驟S404。

所述智能腰帶獲得的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長與所述預先存儲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進行比較,如果將當前坐姿狀態的時長超出了所述預先存儲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的上限值,例如:超出60分鐘,則說明佩戴者坐姿狀態時間較長。或者還可以通過設定時間預設值判斷,即:如果所述智能腰帶檢測的坐姿狀態的時長大于所述時間預設值,則說明佩戴者坐姿狀態時間較長。

在所述第四實施例中,圖1中的步驟S300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具體實現可以是:

步驟S404:提醒所述佩戴者更換為站姿狀態及活動。

所述步驟S404提醒的方式可以是通過智能腰帶與移動終端,例如:手機等設備的連接實現提醒,也可以是智能腰帶自身通過振動等方式提醒,或者是通過所述智能腰帶與座椅之間數量傳輸,使座椅產生振動等提醒方式。

為更進一步的監測佩戴者身體健康狀況,在所述步驟S404中還可以對所述更換的姿勢進行時間監控,具體為:

步驟S405:設定所述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

所述步驟S405具體實現可以是:在所述智能腰帶內預先設置有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所述智能腰帶會將檢測到站姿狀態時記錄該狀態的時間點,將此時間點作為站姿狀態的起始時間,并持續檢測后一時間點,通過后一時間點與所述站姿狀態的起始時間點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與預先設置的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進行比較,如計算結果大于所述時長,則說明可以調整為坐姿繼續工作或學習;反之,則繼續活動。

第五實施例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還可以在運動狀態下,通過智能腰帶監測腰腹部的起伏狀態為健康運動提供參考數據。呼吸的輕松和困難程度與呼吸頻率和深度有關,呼吸越快越深越困難;同時呼吸的輕松與困難程度又與運動中的語言表達狀況有關。因此,可以根據運動中呼吸的輕松和困難程度與語言表達狀況作為控制運動強度的依據。

結合圖1參考圖6所示,圖6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第五實施例的流程圖。

所述步驟S100通過智能腰帶檢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在第五實施例中可以包括:

步驟S501:獲取單位時間內所述佩戴者當前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將所述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作為呼吸頻率值。

在所述步驟S501具體實現可以通過設置在所述智能腰帶上的壓力傳感器,獲取當前腰部的起伏次數。智能腰帶佩戴在腰部時,能夠通過腰腹部的起伏來獲知佩戴者的呼吸頻率,而腰腹部的起伏會向所述智能腰帶產生壓力,壓力傳感器可以記錄壓力產生的次數,一次壓力代表一呼一吸,一呼一吸表示一次呼吸。

所述單位時間可以設置為1分鐘,具體單位時間的設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上述1分鐘僅為舉例說明。

所述步驟S501就是所述智能腰帶檢測1分鐘內佩戴者腰腹部的起伏次數,作為呼吸頻率。

所述步驟S200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中的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在所述第五實施例中具體實現過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502:運動狀態下,根據單位時間內心率數值范圍計算對應的呼吸頻率范圍。

可以了解,通常情況下,呼吸頻率與心率的比值為1:4,通過該比值可以計算出單位時間內心率數值范圍對應的呼吸頻率范圍。

運動中能夠愉快地唱歌,該種運動中呼吸屬于輕松狀態,通常情況下呼吸為輕松狀態時,運動心率一般在100次/分以下,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不大于25次/分,呼吸頻率范圍可以是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25。

運動中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增加,但可以表述完整的句子正常交流,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比較輕松狀態,在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00~12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25,小于等于30。

運動中正常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能完整表述長句,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比較急促狀態,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30~14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32,小于等于35。

運動中由于呼吸急促無法交流,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急促狀態,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50~16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37,小于等于40。

運動中呼吸非常困難,運動心率一般在170~18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42,小于等于45。

以上數值僅為參考,所述數值可以根據佩戴者的年齡、體重等信息進行相應的調整。

步驟S503: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

所述步驟S503具體實現過程可以是:

運動中能夠愉快地唱歌,該種運動中呼吸屬于輕松狀態,通常情況下呼吸為輕松狀態時,運動心率一般在100次/分以下,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不大于25次/分,呼吸頻率范圍可以是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25。該種運動狀態可以設定為小強度運動,運動時長大于2小時。

運動中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增加,但可以表述完整的句子正常交流,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比較輕松狀態,在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00~12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25,小于等于30。該種運動狀態可以設定為中等強度運動,運動時長可以為1小時。

運動中正常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能完整表述長句,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比較急促狀態,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30~14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32,小于等于35。該種運動狀態可以設定為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運動時長可以為30分鐘。

運動中由于呼吸急促無法交流,通常情況下呼吸為急促狀態,該種狀態下,運動心率一般在150~16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37,小于等于40。該種運動狀態可以設定為大強度運動,運動時長可以為15分鐘。

運動中呼吸非常困難,運動心率一般在170~180次/分,對應的呼吸頻率應該在大于等于42,小于等于45。該種運動狀態可以設定為最大強度,運動時長可以為5分鐘。

所述步驟S200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中的判斷過程在所述第五實施例中的具體實現過程可以是:

步驟S504:判斷所述佩戴者當前呼吸頻率值所屬的所述呼吸頻率范圍;

步驟S505:根據所屬所述呼吸頻率范圍,以所述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的步驟中獲得的對應該呼吸頻率范圍的運動強度時長為依據,判斷所述佩戴者的運動時長是否在該呼吸頻率范圍所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內,若是,則繼續監測,如否,則執行所述步驟S300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在所述本實施中,所述發出健康狀況提醒可以是運動超時提醒,或者是運動過量提醒等等。

在所述步驟S505中,所述智能腰帶記錄當前所檢測的呼吸頻率值所屬的呼吸頻率范圍,同時對所述當前呼吸頻率值進行計時,所述智能腰帶會將計時數據與對應的運動強度的時長進行比較,若超出則執行步驟S300,否則繼續監測。

例如:當智能腰帶檢測佩戴者當前呼吸頻率值在大于等于37次/分,小于等于40次/分,則可以根據呼吸頻率值確定佩戴者當前的運動狀態屬于大強度運動,同時智能腰帶會對所述當前呼吸頻率值進行計時,并將計時數據與對應運動強度時長進行比較,當計時數據大于15分鐘,則進入步驟S300。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需要先對單位時間內的呼吸頻率值進行判斷其所屬的呼吸頻率范圍,因此在對計時數據與運動強度時長進行比較時,所述智能腰帶可以將判斷中的時間計算在計時數據內,從而使的計時數據更為準確,也可以在設定運動強度時,將判斷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加入。

以上為對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詳細描述,與所述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裝置實施例,請參看圖7,其為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裝置結構示意圖。由于裝置實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

如圖7所示,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過智能腰帶監測健康狀況的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700,用于通過智能腰帶監測獲得當前腰部數據信息;

判斷單元800,用于判斷所述當前腰部數據信息是否屬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

提醒單元900,用于根據所述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發出健康狀況提醒。

其中,與所述方法對應的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700可以包括: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和當前腰部壓力值獲取單元,所述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

所述判斷單元800可以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腰部圍度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分別用于預先存儲佩戴者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和預先存儲佩戴者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

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分別用于預先存儲與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對應的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和與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對應的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

所述判斷單元800包括:姿勢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獲取的當前腰部圍度值屬于所述站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還是所述坐姿狀態下的腰部圍度閾值范圍,若屬于站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值是否屬于所述站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若屬于坐姿,則判斷所述當前腰部壓力數據值是否屬于所述坐姿腰部壓力閾值范圍,若是,則繼續監測,若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

所述提醒單元900可以包括:增大調整單元,用于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放松方向增大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減小調整單元,用于自動向所述智能腰帶收緊方向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發送調整提示。

所述增大調整單元或所述減小調整單元包括:時間閾值設定單元、圍度預定值范圍設定單元、計算單元和平均值判斷單元;

所述時間閾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自動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的時間閾值;

所述圍度預定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時間閾值設定單元內所述時間閾值內的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

所述計算單元,用于記錄所述時間閾值內所述增大或減小所述智能腰帶的圍度數據值并計算平均值;

所述平均值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上限值或所述平均值是否小于所述智能腰帶圍度預定值范圍的下限值,若是,則發出注意飲食提示。

與所述方法對應的在所述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700還可以包括:

當前腰部圍度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佩戴者當前腰部圍度值。

所述判斷單元800可以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存儲單元,用于預先存儲所述智能腰帶佩戴者的身高數據;

標準腰部圍度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身高數據計算所述佩戴者的標準腰部圍度數據;

限值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標準腰部圍度數據的上限值與下限值,將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下限值構成的區間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與所述方法對應的在所述裝置的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700可以包括:

夾角數據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時,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

所述判斷單元800可以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標準坐姿數據范圍設定單元,用于將坐姿狀態下的標準坐姿中大腿與所述腰部之間的標準夾角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所述提醒單元900可以包括:腰背調整單元,用于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大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上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前調整;或者,用于當所述佩戴者的大腿與腰部的夾角數據小于所述標準夾角范圍下限值時,提醒所述佩戴者腰背向后調整。

與所述方法對應的在所述裝置的第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700可以包括:坐姿狀態時長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智能腰帶的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

所述判斷單元800可以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坐姿狀態時長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將所述時長范圍作為所述閾值范圍。

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可以包括:坐姿狀態時長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佩戴者坐姿狀態的時長是否大于所述預先存儲所述佩戴者的坐姿狀態時長范圍,若是,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900。

所述提醒單元900可以包括:更換單元,用于提醒所述佩戴者更換為站姿狀態及活動。

所述更換單元包括:站姿時長設定單元,用于設定所述站姿狀態及活動的時長。

與所述方法對應的在所述裝置的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700包括:

呼吸頻率值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單位時間內所述佩戴者當前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將所述腰部起伏次數數據值作為呼吸頻率值。

所述判斷單元800包括:閾值范圍設定單元,用于預先設定的閾值范圍,所述閾值范圍設定單元包括:

呼吸頻率范圍計算單元,用于運動狀態下,根據單位時間內心率數值范圍計算對應的呼吸頻率范圍;

運動強度時長建立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

所述判斷單元800還包括:

呼吸頻率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佩戴者當前呼吸頻率值所屬的所述呼吸頻率范圍;

運動強度時長判斷單元,用于根據所屬所述呼吸頻率范圍,以所述根據所述單位時間內所述呼吸頻率范圍建立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的步驟中獲得的對應該呼吸頻率范圍的運動強度時長為依據,判斷所述佩戴者的運動時長是否在該呼吸頻率范圍所對應的運動強度時長內,若是,則繼續監測,如否,則執行所述提醒單元。

本申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申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申請的保護應當以本申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钟祥市| 金坛市| 扶余县| 栾城县| 清镇市| 南昌县| 吉林市| 万山特区| 泸西县| 竹山县| 准格尔旗| 合水县| 衡东县| 通州区| 鲁山县| 道真| 大洼县| 永顺县| 河东区| 肥西县| 凭祥市| 枣强县| 麻城市| 澜沧| 临清市| 芦山县| 呼伦贝尔市| 灵台县| 延安市| 沁水县| 汾西县| 怀宁县| 嘉祥县| 南充市| 剑河县| 玛沁县| 沁源县| 兴海县| 旬邑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