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88798閱讀:519來源:國知局
一種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屬于生活用品領域。



背景技術:

拐杖是一種輔助行走的簡單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屬棍子。需要用拐杖輔助行走的人,大多上了年紀或者身體患有疾病,體力虛弱,在行走過程中隨時有可能需要坐下休息。

現有市場上雖然也出現了少量可以轉變成坐凳的拐杖,但轉變成的坐凳往往存在諸多缺陷,例如結構不合理、不穩固、易傾倒、缺靠背、坐凳面太小等,不能讓使用者真正舒適安全的使用。且現有市場上的拐杖,在不需要使用時,不能通過拆分和折疊有效減小尺寸,不方便收納和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結構合理、穩固、不易傾倒,且有靠背、座椅面可根據需要設置,使用方便,使用者可真正舒適安全的使用;且在不需要使用時,可通過拆分和折疊有效減小尺寸,方便收納和攜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折疊架和支腳;

折疊架包括:第一框架結構支架、第二框架結構支架和坐椅面;第一框架結構支架和第二框架結構支架為結構相同的四邊形框架結構;第一框架結構支架和第二框架結構支架通過轉動軸交叉轉動連接在一起;坐椅面為柔軟布料結構,坐椅面一端連接在第一框架結構支架的一條邊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框架結構支架的一條邊上;將第一框架結構支架與坐椅面連接的一邊定義為第一支架上管,將第一框架結構支架上與第一支架上管相對的一邊定義為第一支架下管;將第二框架結構支架與坐椅面連接的一邊定義為第二支架上管,將第二框架結構支架上與第二支架上管相對的一邊定義為第二支架下管,第一支架上管與第二支架上管相互平行;

支腳包括U形管、支腳外套管和靠背面;U形管開口向上,支腳外套管的一端連接在U形管底部、另一端指向U形管外;靠背面套結在U形管上;

第一支架上管的中間設置有上管通孔,第二支架下管的中間設置有支腳插入孔;當折疊架處于打開狀態時,支腳插入孔為開口向上的盲孔,支腳插入孔和上管通孔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支腳外套管穿過上管通孔插入支腳插入孔內;U形管和靠背面留在第一支架上管的上方形成靠背;

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的底部均開設有U形管插入孔,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上均設有插銷孔,U形管插入孔和插銷孔均為盲孔,第一支架下管上的U形管插入孔和第一支架下管上的插銷孔垂直相通,第二支架下管的U形管插入孔和第二支架下管上的插銷孔垂直相通;U形管的兩端分別設有U形管通孔;當折疊架折疊時,U形管插入孔的開口垂直向下;U形管的兩端分別插入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的U形管插入孔內,兩根插銷分別穿過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上的插銷孔插入U形管的兩端的U形管通孔內形成拐杖。

當折疊架處于打開狀態時,此時支腳完全鎖定折疊架的展開角度使之穩固,同時U形管連同其上的靠背面伸出第一支架上管之上實現了椅子的靠背功能。

當折疊架處于折疊狀態時,U形管插入兩個U形管插入孔內,此時的U形管通孔和插銷孔對齊,往插銷孔里插入插銷的同時也插入了U形管通孔,以此實現了支腳與折疊架的緊固連接,一方面支腳在使用時不會掉出折疊架,另一方面,支腳的U形管也會卡住折疊架不可打開,一直處于折疊狀態,這時折疊在一起的第一支架上管與第二支架上管形成拐杖的手握部分,支腳外套管不與U形管連接的一端與底面接觸。

上述當折疊架處于打開狀態時,也即展開成座椅時;當折疊架處于折疊狀態時,也即折疊成拐杖時。

上述上、下、頂部、底部等為使用狀態的相對位置,上對應頂部、下對應底部;上述U形管和支腳外套管長度方向上首尾相接,形成了類似于Y狀或飯叉狀;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的底部指作為座椅使用時,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下管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折疊架打開時形成座椅,折疊起時作為拐杖;

上述坐椅面為柔軟布料結構,也即座椅面為織物凳面,當折疊架處于折疊狀態時,坐椅面夾在第一支架連接桿和第二支架連接桿之間,當折疊架處于打開狀態時,坐椅面繃緊。

為了方便調整拐杖的高度或靠背的高度,支腳外套管內套結有支腳內套管,支腳內套管伸出支腳外套管的長度可調并使用調節鎖扣卡緊,當展開成座椅時,支腳外套管穿過上管通孔,支腳內套管的端部插入支腳插入孔內。

也即U形管底部中間連接有支腳外套管,支腳外套管內插有根支腳內套管,支腳內套管伸出支腳外套管的長度可調節并可使用調節鎖扣卡緊,U形管上連接有一織物材質的靠背面。

為了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同時方便使用,第一框架結構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上管、第一支架下管和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第一支架上管和第一支架下管平行設置,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分別設在第一支架上管和第一支架下管之間的兩端、并與第一支架上管和第一支架下管連為一體的框架結構;

第二框架結構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上管、第二支架下管和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第二支架上管和第二支架下管平行設置,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分別設在第二支架上管和第二支架下管之間的兩端、并與第二支架上管和第二支架下管連為一體的框架結構;

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和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通過轉動軸交叉轉動連接在一起;

坐椅面一端連接在第一支架上管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支架上管上。

也即第一框架結構支架中的第一支架上管、第一支架連接桿、第一支架下管和第一支架連接桿順次相接為框架結構;第二框架結構支架中的第二支架上管、第二支架連接桿、第二支架下管和第二支架連接桿順次相接為框架結構;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和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通過轉動軸交叉轉動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了第一支架上管和第二支架上管帶動座椅面的折疊與展開。

為了方便制作,同時方便使用,上述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還包括折疊架外套管和折疊架內套管,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與第一支架上管和第一支架下管均垂直焊接形成整體結構的第一框架結構支架;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與第二支架上管和第二支架下管均垂直焊接形成整體結構的第一框架結構支架;第一框架結構支架與第二框架結構支架形狀相同、大小相等;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夾在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之間;折疊架外套管的兩端分別與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長度方向上的中間位置焊接;兩根第一支架連接桿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間設置均有與折疊架外套管在同一直線上的連接桿軸孔,折疊架內套管同時穿過所有的連接桿軸孔和折疊架外套管,第一支架連接桿和第二支架連接桿繞折疊架內套管轉動,實現坐椅面的折疊與打開。

折疊架內套管同時穿過所有的連接桿軸孔和折疊架外套管,即折疊架內套管先穿過一連接桿軸孔,然后穿過折疊架外套管,最后再穿過另一連接桿軸孔。

優選,第一支架連接桿之間的間距正好可以夾住兩根第二支架連接桿。

為了進一步提高使用穩定性,支腳外套管的一端連接在U形管底部中間位置、另一端指向U形管外。也即類似于飯叉的形狀。

為了進一步提高使用穩定性,當折疊架處于打開狀態時,上管通孔的軸心是垂直于地面的,支腳插入孔為開口垂直向上的盲孔,支腳插入孔和上管通孔的軸心在同一條垂直地面的直線上,支腳外套管穿過上管通孔插入支腳插入孔內。

本發明未提及的技術均參照現有技術。

本發明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處于折疊狀態時,可以將折疊架與支腳連成一個拐杖,且進一步拐杖的高度可以通過支腳內套管伸出支腳外套管的長度進行調節,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當折疊架打開時,可以快速轉變成椅子的狀態,有相對舒適的座椅面和靠背面,高度合適,大小得體,結構簡單,安全穩固,且操作簡便;當不需要使用時,可以將折疊架折疊,同時分離支腳,并將內套管縮入支腳外套管,使得尺寸大大縮小,以此減小儲藏空間或方便攜帶外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拐杖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拐杖狀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坐椅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坐椅狀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折疊架、11第一支架上管、12第一支架下管、13第一支架連接桿、14第二支架上管、15第二支架下管、16第二支架連接桿、17坐椅面、18折疊架外套管、2支腳、21U形管、22支腳外套管、23靠背面、24調節鎖扣、25支腳內套管、26U形管通孔、30支腳插入孔、31插銷孔、32U形管插入孔、33插銷、34連接桿軸孔、35折疊架內套管、36上管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如圖1-5所示,可展開成坐椅的拐杖,包括有一折疊架1和一支腳2,其中折疊架1包括有一第一支架上管11、一第一支架下管12、兩個第一支架連接桿13、一第二支架上管14、一第二支架下管15、兩個第二支架連接桿16和一坐椅面17;其中,支腳2包括有一U形管21、一支腳外套管22、一靠背面23、一調節鎖扣24和一支腳內套管2。

如圖1-5所示,兩個第一支架連接桿13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上管11和第一支架下管12之間的兩端,兩個第二支架連接桿16垂直焊接于第二支架上管14和第二支架下管15之間的兩端,兩個第二支架連接桿16的中間焊接一根折疊架外套管18,兩個第一支架連接桿13的間距正好可以夾住兩個第二支架連接桿16,兩個第一支架連接桿13的中間設置有連接桿軸孔34并且與折疊架外套管18對齊后穿入一折疊架內套管35,可以讓第一支架連接桿13和第二支架連接桿16繞折疊架內套管35實現可轉動連接,以此實現折疊架1的折疊與打開。

如圖4-5所示,該第一支架上管11的中間設置有一上管通孔36,當折疊架1處于打開狀態時,上管通孔36的軸心是垂直于地面的,該上管通孔36中間可以穿入支腳外套管22;該第二支架下管的中間設置有一支腳插入孔30,當該折疊架1處于打開狀態時,該支腳插入孔30為開口垂直向上的盲孔,可以插入支腳內套管25;

如圖1-3所示,該第一支架下管12和第二支架下管15的下端分別開設有一U形管插入孔32以及一插銷孔31,該U形管插入孔32和插銷孔31均為盲孔,當該折疊架1折疊時,兩個U形管插入孔32的開口垂直向下,該插銷孔31的軸線垂直于U形管插入孔32的軸線。

如圖1-5所示,該坐椅面17為兩邊連接在第一支架上管11和第二支架上管14上的織物凳面,當折疊架1處于折疊狀態時,該坐椅面17夾在第一支架連接桿13和第二支架連接桿16之間,當該折疊架1處于打開狀態時,坐椅面17繃緊。

如圖1-5所示,該U形管21下端中間連接有一支腳外套管22,該支腳外套管22內插入一根支腳內套管25,該支腳內套管25伸出支腳外套管22的長度可調節并可使用調節鎖扣24卡緊,該U形管上連接有一織物材質的靠背面23,該U形管的上端開設有兩個U形管通孔26。

如圖1-3所示,當需要用作拐杖使用時,將第一支架連接桿13和第二支架連接桿16繞折疊架內套管35轉動,將第一支架上管11和第二支架上管14靠攏到一起,此時折疊架1達到折疊狀態,將U形管21插入兩個U形管插入孔32內,此時的U形管通孔26和插銷孔31對齊,往插銷孔31里插入插銷33的同時也插入了U形管通孔26,以此實現了支腳2與折疊架1的緊固連接,一方面支腳2在使用時不會掉出折疊架1,另一方面,支腳2的U形管21也會卡住折疊架1不可打開一直處于折疊狀態,此時折疊架1與支腳2連成一個拐杖(如圖1所示),且拐杖的高度可以通過支腳內套管25伸出支腳外套管22的長度進行調節,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如圖4-5所示,當需要作座椅使用時,將折疊架1與支腳2分離,將折疊架1打開,此時支腳插入孔30和上管通孔36的軸心在同一條垂直地面的直線上,可以將支腳外套管22穿透上管通孔36后,伸長支腳內套管25的一端頂入支腳插入孔30,此時支腳2完全鎖定折疊架1的展開角度使之穩固(如圖4所示),同時U形管21連同其上的靠背面23伸出第一支架上管11之上,實現了椅子的靠背功能,該操作過程簡便快捷,有相對舒適的座椅面和靠背面,高度合適,大小得體,結構簡單,安全穩固。

當需要收納時,將折疊架1與支腳2分離,將折疊架1折疊,將支腳內套管25縮入支腳外套管22,使得拐杖尺寸大大縮小,以此減小儲藏空間或方便攜帶外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先實施例,而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施以各種等同的更改和改進,凡在權利要求范圍內所做的等同變化和修飾,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沂水县| 侯马市| 泰来县| 勃利县| 吉木萨尔县| 龙游县| 台东县| 泰宁县| 河池市| 中山市| 常州市| 尼玛县| 都昌县| 许昌县| 富裕县| 庆安县| 奈曼旗| 卓尼县| 长汀县| 油尖旺区| 旺苍县| 东辽县| 铜梁县| 万荣县| 竹溪县| 八宿县| 贞丰县| 贺州市| 安新县| 黔江区| 龙州县| 永嘉县| 盘山县| 儋州市| 南靖县| 龙井市| 海淀区| 工布江达县| 盐城市|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