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體能測試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力系統戶外攀高作業體能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根據電力系統戶外攀高作業的工作特點,選擇與特殊行業工作性質相關要求的體能指標,包括受試者的基本形態特征、心肺機能能力、負重攀爬能力、戶外長時間負重行走能力等指標的測試,掌握受試者的身體機能狀況,評定其是否適應相關工作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測試項目:
1、身體形態:
身高、體重、BMI、體脂含量(F%)、三圍(胸圍、腰圍、腹圍)及WHR、骨密度。
功能:評價人體胖瘦程度,預測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
2、身體機能:心率HR,血壓(SBP/DBP),肺活量、臺階指數
功能:評價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機能能力與長時間工作能力
3、身體素質:握力、引體向上、背力、仰臥起坐、縱跳、選擇反應時、坐位體前屈、負重定向障礙越野
功能:評價機體手、臂、腰、腹、下肢肌肉力量、反應快慢、柔韌性、負重運動能力和戶外作業能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身體形態指標:
1、身高體重:用機械標準身高體重計。使用前經過校正。測試時,受試者赤足、以立正姿勢站在身高體重計的底板中央(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攏,足尖分開成60°)。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與立柱相接觸,軀干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前方,使其耳屏上緣與兩眼眶下緣在同一水平位。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輕壓于受試者的頭部,雙眼與壓板平面等高進行讀數。以厘米為單位記錄身高值;再水平移動游碼至道水平桿水平,讀取并記錄體重值。
BMI值是體重/身高2,是現在國際上通用的評價人體營養狀況好壞,胖瘦程度的常用的重要指標。
2、胸圍:受試者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上體保持放松,平靜呼吸。測試人員立于受試者面前,用經過校準的尼龍帶尺(每米誤差小于0.2厘米),的上緣經背部肩胛下角下緣圍向胸前乳頭上緣,松緊應合適,以不對皮膚產生明顯壓迫為度。并在受試者呼氣末時讀數,帶尺上與0點相交的數值即為胸圍值。記錄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誤差小于0.5厘米。
3、腰圍:儀器同上。受試者兩腿并攏并自然站立,兩肩放松,兩手自然下垂。測試人員面對受試者將帶尺下緣經臍上緣水平繞一周,測其圍度,單位厘米,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誤差小于0.5厘米。
4、臀圍:儀器同上。受試者兩腿并攏并自然站立,兩肩放松。兩手自然垂于體側。測試人員面對受試者,沿臀大肌最粗處將帶尺水平繞一周測其圍度。單位厘米,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誤差小于0.5厘米。
WHR即腰臀比是國際上用來衡量身體脂肪分布狀況,預判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性的主要指標。
5、體脂百分比:受試者自然站立,充分裸露被測部位。測試人員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被測部位皮膚和皮下組織捏提起來。將皮脂厚度計的卡鉗的卡口連線與皮褶走向垂直,在距離拇指、食指下方1厘米處測量皮脂厚度。測量3次,取中間值或兩次相同的值。
6、骨密度:通過進口設備檢查骨質狀況,對預判骨質疏松和骨折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身體機能指標:
1、安靜脈搏:電子秒表和醫用聽診器。受試者坐于測試人員右側,右前臂平放于桌子上掌心向上,測試人員以食、中、無名三指的指端摸住受試者手腕部的橈動脈處,或用聽診器測心率。先連測三個10秒,其中兩次相同或有兩次相差少于一次時,即認為受試者處于安靜狀態,然后測試30秒的脈搏,再乘以2,即為一分鐘脈搏,記錄時以"次/分"為單位。
2、安靜血壓:水銀血壓計和醫用聽診器。測試前校正血壓計的零位,檢查水銀柱有無氣泡,有則應排除。受試者坐于測試人員右側,右臂自然前伸,平放于桌面。要求血壓計零位與受試者的心臟和右臂袖帶處于同一水平。捆扎袖帶時,要求平整、松緊適度,充分暴露肘窩。聽診器聽頭中央置于肱動脈處,與皮膚緊密接觸,但不能用力壓緊或塞在袖帶下。然后打氣,使水銀柱急速上升,在聽不到動脈搏動聲時,再使水銀柱升高20~30毫米。隨后緩慢放氣,以聽到收縮壓后每次搏動下降2~3毫米汞柱為宜。第一次聽到脈跳動聲時的水銀柱高度即為收縮壓,脈跳聲消失瞬間的水銀柱高度即為舒張壓。將測到的結果記錄下來,單位是mmHg。
3、肺活量:電子肺活量計。是肺活量計處于工作狀態。測試時,先將口嘴裝在文式管的進氣端,受試者手持文式管,頭部略向后仰,盡力深吸氣,直到不能吸氣為止,然后將嘴對準口嘴做盡力的深呼氣,直到不能呼氣為止。此時顯示屏上顯示的值即為肺活量值。測兩次,取最大值,以毫升為單位,不計小數。
4、臺階試驗:臺階、秒表、節拍器或臺階試驗儀。受試者站在臺階前方,按節拍器以22.5次/分的頻率上下臺階,采用2秒上、下臺階一次的速度,連續做5分鐘。運動完畢后,讓受試者立刻安靜坐在椅子上,測試人員同時計時,測試運動后恢復期第2分鐘到2分半鐘、3分鐘到3分半鐘、4分鐘到4分半鐘的三次脈搏數,以"次/30秒"為單位記錄這三次脈搏的次數。如果受試者在運動中堅持不下去或三次跟不上節拍,要立即停止運動,并以秒為單位記錄下持續運動的時間,同樣測試三次脈搏,并記錄下來,以便今后作評價用。
如果使用臺階試驗儀,則按儀器的節拍進行運動,運動結束后將指脈夾(或耳脈夾)夾在中指前方(或耳垂上)進行脈搏的測量。如受試者堅持不了五分鐘,立即停止運動,并測脈搏。
身體素質指標:
1、握力:電子握力計。測試時將握力計置于工作狀態,受試者手持握力計,轉動握距調節鈕,調整到合適的握距(以緊握握把時第二指間關節能屈成90°為宜)。測試時受試者自然站立,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用有力手以最大力緊握握力計的握把。測兩次,取最大值,以公斤(或牛頓)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或個位)。
2、引體向上:受試者面向單杠,自然站立,向后擺動雙臂跳起,雙手分開與肩同寬,正握杠,身體呈直臂懸垂姿勢。待身體停止晃動后,兩臂同時用力,向上引體(身體不得有任何附加動作);當下頜超過橫杠上緣時,還原,呈直臂懸垂姿勢,為完成1次。記錄受試者完成的次數。
3、背力:受試者雙腳站立在背力計的底盤上,調節拉桿高度(握桿高度與受試者膝蓋上緣平齊)。受試者上體前傾,雙手正握拉桿,身體用力上抬。要求肘膝關節保持伸直,不要猛然用力。測2次,記錄最后成績。
4、一分鐘仰臥起坐:墊子、秒表。受試者全身仰臥于鋪放平坦的軟墊上兩腿稍分開(約與肩寬),屈膝呈90°左右,兩手交叉抱頭于腦后。令受試者的下肢固定,受試者起坐時兩肘關節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受試者一分鐘內完成的次數。
5、縱跳:電子縱跳計。使縱跳計處于工作狀態,受試者踏上縱跳計踏板。受試者站穩后即可盡最大力量向上跳起,落地后測試計自動顯示測試值。測兩次,取最好成績,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個位。
6、反應時:反應時尺。受試者坐在臺側,習慣手的手臂放于桌面上,手掌伸到桌子的外面,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成鉗狀,相距約2厘米。測試人員坐在桌子的另一側,與受試者基本面對面,將反應時尺垂直懸于受試者分開的手指的中間,尺的0點與受試者手指的上緣在同一水平上。囑受試者在尺子下落時盡快捏住尺子,然后松手讓尺子下落。讀數時以受試者手指上緣所指的刻度為準。以毫秒為單位記錄,精確到個位。
7、坐位體前屈:電子坐位體前屈計。受試者坐在平地上(有墊物),兩腿伸直,腳跟并攏,腳尖分開踩在檢測計平板上,然后兩手并攏,兩臂和手指伸直,漸漸使上體前屈用兩手指尖輕輕推動標尺上的游標前滑(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動作),直到不能繼續前伸為止。測試兩次,記錄最好成績,測試計0點以前為負值,0點后為正值。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8、負重定向障礙越野:受試者背負沙袋(年齡小于35歲者背負15kg,大于35歲者背負10kg),持指北針,按照所給地圖指定路線到達指定目的地,分別完成所有任務后,返回出發點,記錄完成時間。
通過對有豐富高空作業經驗的電力配網運行、維護中技能、技術優秀、工作高效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身體質量指數、腰臀比,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機能指標,力量素質指標在高空專業安全運行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因素。建議有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定的標準的,參照標準嚴格執行,目前木有明確標準的,可以采用通用的在抽樣檢測的基礎上,采用抽樣檢測樣本平均數加減0.68個標準差的慣例,制度相應的行業標準。
附:高空作業人員指標模型
身體形態:
18.5≤身體質量指數BMI≤23.9
腰臀比WHR≤0.95
體脂含量(F%):16≤F%≤25%
身體機能:
安靜心率HR:60≤HR≤100b/min
血壓90mmHg(12.0kpa)≤SBP(收縮壓)≤140mmHg(18.7kpa)
60mmHg(8.0kpa)≤DBP(舒張壓)≤90mmHg(12.0kpa)
肺活量≥4123ml
身體素質:
上肢肌肉力量 握力≥50Kg力
引體向上≥7個
背力≥130Kg力
腹肌力 仰臥起坐≥35個
下肢肌肉力量(立定跳遠)≥2.15m
柔韌性 坐位體前屈≥15cm
耐力素質(1500m跑)≤482s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