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檢測模塊、控制器、存儲器和輸液泵;所述檢測模塊用于將檢測到的血糖濃度數據傳輸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血糖濃度數據得到輸注速度信息、葡萄糖輸注總量和胰島素敏感性M值,并將接收到的血糖濃度數據及其相應時間、得到的輸注速度、葡萄糖輸注總量和胰島素敏感性M值傳輸至所述存儲器內;所述控制器將輸注速度信息、葡萄糖輸注總量傳輸至所述輸液泵,控制所述輸液泵工作狀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采用數據線傳輸或無線傳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采用現有的血糖分析儀。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內設置有計算處理模塊,所述計算處理模塊根據接收到的血糖濃度數據進行計算處理;所述計算處理模塊采用負反饋數學模型,根據計算結果的偏差計算反饋量,以修正當前的計算結果。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處理模塊內預置有葡萄糖輸注速度計算模塊和胰島素敏感指數計算模塊,通過計算結果實施繪制曲線、以擬合曲線方式實時輸出并不斷修正計算得出的輸注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葡萄糖輸注速度計算模塊內,通過以下步驟計算獲得葡萄糖輸注速度:
1)當前時刻的葡萄糖輸注速度計算公式:
Ginf=GVi+GMi, (1)
式中,Ginf為當前時刻的葡萄糖輸注速度,GVi為機體當前時刻的葡萄糖容量,GMi表示預定時間內機體所代謝的葡萄糖的量;
2)未進入機體細胞代謝而存在于外周體液、血液中的葡萄糖GVi為:
GVi=(Gd-Gi)×3.759×SA, (2)
式中,Gd為目標血糖濃度;Gi為當前時刻的血糖濃度;3.759為轉換因子;SA表示受試者體表面積,單位為m2(平方米);其中,受試者體表面積SA為:
SA=0.0061×H+0.0124×Kg-0.0099, (3)
H為受試者身高,單位為cm,Kg為受試者體重,單位為Kg;
3)將公式(3)代入公式(2)中得到未進入機體細胞代謝而存在于外周體液、血液中的葡萄糖GVi的最終公式為:
GVi=(Gd-Gi)×3.759×(0.0061×H+0.0124×Kg-0.0099); (4)
4)預定時間內機體所代謝的葡萄糖的量GMi的計算公式為:
GMi=GMi-2×FMi×FMi-1, (5)
式中,GMi-2為10分鐘前的葡萄糖輸注速度;FMi為代謝校正因子,FMi=(Gd-Gb)/(Gi-Gb);FMi-1為代謝校正因子,FMi-1=(Gd-Gb)/(Gi-1-Gb);Gd為目標血糖濃度,Gb為基礎血糖濃度,Gi為當前時刻的血糖濃度,Gi-1為上一個時刻的血糖濃度;
5)將公式(5)和公式(4)代入公式(1)中,得到最終完成的葡萄糖輸注速度: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胰島素敏感指數計算模塊內,通過以下步驟計算得到胰島素敏感指數:
1)假設穩態期區間為實驗m分鐘至n分鐘最終評價胰島素敏感性M的公式為:
M=[(Tn-Tm)/(Kg×Min)]-SC,
式中,m<n;Tn為實驗n分鐘時的總的葡萄糖輸注量,單位為mg;Tm為實驗m分鐘時的總的葡萄糖輸注量,單位為mg;Kg為受試者體重;Min為穩態期時間,單位為分鐘;SC為葡萄糖空間修正量,SC=(Gn-Gm)×0.095,Gn為實驗n分鐘時的血糖濃度,Gm為實驗m分鐘時的血糖濃度;
2)根據最終評價胰島素敏感性M值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M/I×100%,其中,I為穩態期的平均胰島素濃度。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模塊化血糖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態期區間為實驗80分鐘至1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