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血壓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疾病,世界各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均高達10%~20%。高血壓病是一種以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近年來有發病年齡逐漸降低的趨勢,長期精神緊張缺少體力活動、遺傳因素、肥胖、食鹽過多者發病率偏高。高血壓能導致冠心病、腦血管病、腎衰竭等一系列嚴重病變,這些心腦血管疾病在全世界每年導致1200例死亡,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血壓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根本。西醫藥理降壓藥主要通過影響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內皮素系統等對血壓的生理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系統而發揮降壓效應。西醫臨床主要選用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ACEI抑制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n受體阻滯劑六大類抗高血壓藥物治療高血壓。
長期服用西藥降壓的高血壓患者,應該都有一個共識:西藥降壓雖快,但治標不治本,因為它無法抑制病情惡化,不僅不能阻斷并發癥,反而會加劇并發癥的發生,比如利尿藥氫氯噻嗪會導致血鉀降低、尿酸升高;ACEI類藥物(如卡托普利)可能會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腫;鈣拮抗劑也可能會引起頭痛、水腫、面色潮紅等。這是因為,由降壓藥產生的大量的藥物代謝毒素會沉積在血管壁上,服用越多沉積的也就越多,最終導致血管硬化、變薄、變脆;再加上降壓藥是通過強力擴張血管以達到快速降壓的,因此必然使原本已經硬化的血管變得更加脆弱,而這將會嚴重地損害心、腦、肝、腎等重要的人體器官,并加劇并發癥的發生,最終危及人的生命。
因而有必要開發一種既有效降低血壓,又能減輕毒副作用,緩解高血壓并發癥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包括:生首烏15-40克,三七粉12-30克,珍珠粉10-30克,川芎5-20克,炒杜仲10-30克,山萸肉15-40克,澤瀉5-25克,鉤藤20-60克,夏枯草10-60克,桂圓10-90克,百合10-20克,知母6-10克。
作為進一步優化方案,本發明的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包括:生首烏15-35克,三七粉12-25克,珍珠粉10-25克,川芎5-15克,炒杜仲10-25克,山萸肉15-35克,澤瀉5-20克,鉤藤20-50克,夏枯草10-50克,桂圓10-80克,百合15-20克,知母8-10克。
作為進一步優化方案,本發明的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包括:生首烏25克,三七粉18克,珍珠粉12克,川芎15克,炒杜仲20克,山萸肉25克,澤瀉15克,鉤藤30克,夏枯草30克,桂圓40克,百合18克,知母10克。
為了獲得更佳療效,本發明的降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在上述藥物的基礎上可以加入生地黃10-15克或赤芍藥12-16克中的至少一種,達到協同增效的作用;該兩種藥物均有清熱涼血,消干止渴作用,進一步增強活血降壓作用,諸藥配伍,清熱瀉下,五臟通行,降壓調息。療效最佳。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降血壓的中藥膠囊的制備方法:
將上述組合物配方用水清洗干凈,烘干、分別研磨成細粉后混合均勻,入10-12克裝的膠囊即可,分早、晚兩次溫水送服,每次服用三粒。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降血壓的中藥丸劑的制備方法:
將上述組合物配方用水清洗干凈,烘干、分別研磨成細粉后混合均勻,制備成10-12克的丸劑即可,分早、晚兩次溫水送服,每次服用三粒。
本發明所采用的藥材藥性及功效如下:
首烏味苦、澀,微溫無毒,可消癰腫,止心痛,益血氣,長筋骨,益精髓,是降壓之良藥。
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清脂,降血壓。
珍珠粉,安神定驚、清肝明目、解毒生肌,美容養顏。
川芎味辛,溫,無毒,可補五勞,壯筋骨,補肝氣,潤肝燥,補風虛,燥濕,活血行氣,用治血瘀氣滯。
杜仲味甘,微辛,無毒,可補中益精氣,治腎勞,潤肝燥,補肝風虛,強筋骨,降血壓。
山萸肉,補益肝腎,澀精止汗:用于頭暈目眩、自汗等癥
澤瀉,味甘、寒、無毒,可養五臟,益氣力,補虛損,利膀泄熱,宣通水道,除風寒濕痹,降膽固醇,降血壓;塊莖主含瀉醇、谷甾醇-3-O-硬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等成分,澤瀉的脂溶性部份對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家兔有明顯的降膽固醇作用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由其中分離得的澤瀉醇A、B及澤瀉醇A、B、C的乙酸酯,除澤瀉醇B外,都有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
鉤藤味甘,微寒,可息風止痙,清熱平肝。
夏枯草,味苦、辛,寒。入肝、膽經。有清火明目,治目赤腫痛、頭痛。清肝火、降血壓的功效,治高血壓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
桂圓,補心脾、益氣血,安神,降血壓。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余熱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知母:善清肺金而瀉火、潤腎燥而滋陰。
赤芍藥味酸、苦,性微寒;歸肝、心、脾經;入血分,斂降而微散。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中藥組方是一種均衡藥性、講究調理的天然溫和藥物組合,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的病因,為肝、脾、腎的失和或失調,倒致陰陽失調、營血虧損,血行不暢引起高級中樞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眩暈、頭痛、耳鳴心悸,神疲乏力。
本發明針對上述機理,選用養肝、補腎、健脾、化淤,扶正培本、藥膳同源的天然植物藥,按中醫理論組方配伍,改善機體微循環,降低血脂和血粘度,減小血管阻力,恢復血管彈性,繼而達到緩解病癥,降低血壓的目的。本發明全部選用對人體無毒、無害、無任何副作用之中草藥為原料,無須煎煮直接服用,可較好地吸收中草藥中有效降壓成分,治療療效好,同時可改善血液高凝狀態,疏通微循環,增強機體免役能力,緩解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服用和攜帶都甚為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生首烏15克,三七粉30克,珍珠粉10克,川芎20克,炒杜仲10克,山萸肉15克,澤瀉25克,鉤藤20克,夏枯草50克,桂圓10克,百合10克,知母6克。
實施例2
生首烏16克,三七粉13克,珍珠粉11克,川芎16克,炒杜仲11克,山萸肉16克,澤瀉6克,鉤藤31克,夏枯草21克,桂圓21克,百合12克,知母8克。
實施例3
生首烏27克,三七粉14克,珍珠粉22克,川芎7克,炒杜仲22克,山萸肉17克,澤瀉17克,鉤藤22克,夏枯草42克,桂圓12克,百合15克,知母9克。
實施例4
生首烏18克,三七粉28克,珍珠粉13克,川芎18克,炒杜仲13克,山萸肉38克,澤瀉8克,鉤藤23克,夏枯草13克,桂圓33克,百合16克,知母9克。
實施例5
生首烏19克,三七粉19克,珍珠粉18克,川芎12克,炒杜仲24克,山萸肉19克,澤瀉24克,鉤藤34克,夏枯草34克,桂圓44克,百合18克,知母10克。
實施例6
生首烏35克,三七粉25克,珍珠粉25克,川芎15克,炒杜仲25克,山萸肉35克,澤瀉20克,鉤藤50克,夏枯草50克,桂圓80克,百合20克,知母10克。
實施例7
生首烏30克,三七粉20克,珍珠粉20克,川芎10克,炒杜仲20克,山萸肉30克,澤瀉15克,鉤藤30克,夏枯草40克,桂圓60克,百合20克,知母8克。
實施例8
生首烏25克,三七粉16克,珍珠粉24克,川芎10克,炒杜仲19克,山萸肉21克,澤瀉23克,鉤藤32克,夏枯草20克,桂圓33克,百合15克,知母8克,生地黃10克。
實施例9
生首烏16克,三七粉18克,珍珠粉12克,川芎17克,炒杜仲25克,山萸肉27克,澤瀉15克,鉤藤44克,夏枯草45克,桂圓16克,百合12克,知母6克,赤芍藥12克。
實施例10
生首烏30克,三七粉20克,珍珠粉10克,川芎10克,炒杜仲20克,山萸肉30克,澤瀉15克,鉤藤30克,夏枯草50克,桂圓20克,百合18克,知母10克,生地黃15克,赤芍藥16克。
上述組合物配方用水清洗干凈,烘干、分別研磨成細粉后混合均勻,入10-12克裝的膠囊或制備成10-12克的丸劑即可,分早、晚兩次溫水送服,每次服用三粒。
為進一步驗證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藥效,對該中藥組合物進行如下測試:
一、動物實驗評價
1.1材料:
選取25只動物清潔級大鼠,體重200~215g,血壓為正常值范圍內,平均收縮壓為113mmHg;實驗前25只SD大鼠血壓、體重、周齡等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飼養:
其中5只SD大鼠正常飼養,不喂L-NAME,另外20只SD大鼠給予L-NAME。具體為每R17:00待大鼠清醒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劑L-NAME(6mg kg"1d-1)灌胃喂藥1次,連續給藥3周。
1.3尾壓測量血壓:
正常飼養后的5只大鼠血壓測量值與飼養前沒有變化。20只給予L-NAME的大鼠,血壓升高到130~140mmHg。
1.4篩選:
在20只升壓后的大鼠中,篩選出16只血壓在136±2的大鼠,將篩選出來的大鼠隨機平均分成兩組,A組為空白樣;B組為實驗組為飼喂本發明制備得到的膠囊劑,具體飼喂為:0.3g/kg,每日給藥兩次,灌胃喂藥。
1.5結果:
A組空白樣經過24小時后,平均收縮壓降至126mmHg;B組實驗組平均收縮壓降至115mmHg。
綜上,可知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大鼠具有明顯降壓作用。
二、臨床藥效評價
選取持續患有兩年以上高血壓患者:
第一組為30名1級高血壓患者,第二組為30名2級高血壓患者。分別按照3顆/人/次,每日兩次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服藥過程中定期對患者血壓進行監測。
連續服藥三個月后進行統計:其中,85%的1級高血壓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停藥連續監測兩個星期血壓無明顯反彈現象。82%的2級高血壓患者血壓顯著得到下降,癥狀得到控制,其中半數患者精神狀態好轉,用藥量降至每日一次,連續監測兩個星期,80%的2級高血壓患者可以控制在理想范圍。上述測試的患者中,服藥過程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情況出現。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