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藥物
技術領域: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骨疼靜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脊髓、神經根、椎動脈、韌帶等)出現相應癥狀的臨床綜合癥;臨床上以神經根型頸椎病占大多數,約占整個頸椎病患者的50%-60%。神經根型頸椎病也稱痹痛型頸椎病,多由于頸部韌帶肥厚鈣化、椎間盤退化、骨贅增生等病變影響到椎間孔變窄,神經根受壓而出現各種疼痛、麻木、乏力、肌萎縮等癥狀及體征。屬中醫“痹癥”范疇,多為久勞積損,或隨著年齡增長和機體衰老,氣血虧虛,風寒濕之邪乘虛侵入,閉阻經脈,氣血運行受阻,筋脈失于溫煦濡養而成痛麻等癥。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痹候》曰:“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迸R床所見本病多辯證為氣滯血瘀、肝腎虧虛,治療上以“補腎強筋、養血活血、通絡止痛”為基本原則?,F代研究發現,頸部慢性勞損后縱韌帶、關節囊修復不良,可導致椎間關節活動度失去控制而發生錯位;另外肌肉、肌腱損傷后形成的粘連、瘢痕組織等可造成頸椎兩側肌力失衡,破壞動力平衡,造成頸椎系統生物力學功能紊亂,加速椎間盤退變,退變增生組織對神經根等壓迫和刺激,出現臨床癥狀。感受風寒濕邪可使小血管和淋巴管收縮,淋巴回流減慢,軟組織血液循環障礙,產生無菌性炎癥,刺激神經根、血管等出現痛、麻、暈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受寒使肌肉痙攣,可致椎間隙變窄,椎間盤纖維環松弛膨出,椎間孔變窄,也會刺激神經根等產生癥狀。在治療上以非手術綜合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是非手術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應用中醫藥治療頸椎病的臨床實踐中,總結發現神經根型頸椎病以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型多見,結合古代文獻、臨床經驗及現代醫學對發病機理的研究成果,逐步認識到“肝腎虧虛、氣滯血瘀、經絡痹阻”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重要病機;據此采用補腎強筋、養血活血、通絡止痛的治法,制成中藥制劑骨疼靜膠囊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每獲良效。技術實現要素: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腰椎病,提供一種骨疼靜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疼靜膠囊,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熟地黃180-210g、杜仲180-210g、麝香1-5g、當歸180-210g、三七80-120g、乳香40-80g、沒藥40-80g、麻黃80-120g、白芥子20-60g、肉桂5-35g、白芍50-80g、白術80-120g和甘草5-35g。進一步的,所述骨疼靜膠囊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熟地黃194g、杜仲194g、麝香3.2g、當歸194g、三七98g、乳香58g、沒藥58g、麻黃98g、白芥子39g、肉桂19g、白芍65g、白術98g和甘草19g。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骨疼靜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取麝香粉碎成100目細粉,備用;(2)取當歸和三七粉碎成100目細粉,備用;(3)取當歸、熟地黃、杜仲、乳香、沒藥、麻黃、白芥子、肉桂、白芍、白術和甘草,粉碎成10目細粉,加水煎煮,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然后加入淀粉,混勻后干燥成干膏,將所述干膏粉碎成100目細粉,備用;按等量遞加法將所述步驟(1)、(2)和(3)分別得到的100目細粉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當歸用量為當歸總質量的2/3;步驟(3)所述當歸用量為當歸總質量的1/3。進一步的,所述煎煮步驟為,取藥材粉末8倍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一步的,所述濾液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2-1.4。進一步的,所述淀粉加入量為20g。進一步的,各種藥材用量為:熟地黃194g、杜仲194g、麝香3.2g、當歸194g、三七98g、乳香58g、沒藥58g、麻黃98g、白芥子39g、肉桂19g、白芍65g、白術98g和甘草19g。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1)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通過精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保證了制劑的穩定性,減少了由于制劑的質量差異引起的治療效果降低及不良反應的發生。膠囊的制劑形式,服用劑量小、吸收迅速、質量穩定、方便攜帶、易保存,尤其適合工業化生產。2)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根據中風病“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型頸椎病”的治則進行組方,共奏補腎強筋、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之效。該方緊扣病機,組方合理,用藥精當,配伍嚴謹。與名方陽和湯比較,有同“功”異曲之妙。方中十三味藥合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頸椎病、腰椎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炎、肩周炎等。經臨床觀察骨疼靜膠囊用于頸椎病、腰椎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炎、肩周炎等優于頸復康顆粒。值得臨床推廣使用。3)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對小鼠腹痛具有明顯鎮痛作用;能提高小鼠對光輻射熱刺激的痛閾并有鎮痛作用;能延長小鼠常壓缺氧存活時間,具有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能明顯改善血瘀癥模型大鼠血液高粘滯狀態,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從而為其能有效發揮臨床療效提供了有力證據。臨床觀察的結果表明:骨疼靜膠囊是用于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和以神經根型為主的混合型頸椎病(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型頸椎病)的一種療效肯定的純中藥制劑。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配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實施例11、骨疼靜膠囊提取工藝的優選為了使有效成份被充分浸出,雜質盡量少帶入藥液中,同時減少提取設備及成本的投入,每次試驗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40g,以水煎煮提取后,所得骨疼靜膠囊浸膏粉末中主要有效成份阿魏酸(單位:mg)為質控指標,通過正交設計法對骨疼靜膠囊的提取工藝進行了優選。2、正交設計因素-水平的確定:阿魏酸為當歸的主要有效成份,溶于熱水中,故采用水作為溶媒進行提取。重點考察因素為提取溫度、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3個因素。每個因素確定為2水平,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表1因素-水平表因素A提取溫度(℃)B提取時間(h)C提取次數(次)水平16011水平210022正交設計表的選擇:根據因素-水平及自由度,試驗次數為8,考慮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選擇L8(27)表,根據正交設計表及因素-水平表,實施方案見表2。表2正交試驗實施方案及計算表根據表2的實施方案及計算結果,對正交試驗的方差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表3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變異來源SSυF/F0.01(1,2)比F/F0.01(1,4)比A8.50811.5891.904B1.40310.2830.314C0.42810.0860.096A×C0.00010.0000.000B×C0.00310.0010.001經查F值表,F0.05(1,2)=18.5,F0.01(1,2)=98.5,F0.05(1,4)=7.71,F0.01(1,4)=21.2,只有A(溫度)因素效應獲顯著性意義(p<0.01);其它均未獲顯著性意義,故可認為影響提取工藝的主要因素是A因素,獲得提取工藝相對最優組合以阿魏酸提取量最高者為好,即A2B2C2,在100℃提取2h,提取次數為2次。實施例2取麝香3.2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129g和三七98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65g、熟地黃194g、杜仲194g、乳香58g、沒藥58g、麻黃98g、白芥子39g、肉桂19g、白芍65g、白術98g和甘草19g,粉碎成100目細粉,加水藥材粉末8倍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兩次煎煮液,合并后的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2-1.4,然后加入適量(約20g)淀粉,混勻后干燥成干膏,將所述干膏粉碎成100目細粉;按等量遞加法將所述麝香、當歸、三七和干膏的100目細粉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實施例3取麝香1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120g和三七80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60g、熟地黃180g、杜仲180g、乳香40g、沒藥40g、麻黃80g、白芥子20g、肉桂5g、白芍50g、白術80g和甘草5g,粉碎成100目細粉,加水藥材粉末8倍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兩次煎煮液,合并后的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2-1.4,然后加入適量(約20g)淀粉,混勻后干燥成干膏,將所述干膏粉碎成100目細粉;按等量遞加法將所述麝香、當歸、三七和干膏的100目細粉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實施例4取麝香5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140g和三七120g粉碎成100目細粉;取當歸70g、熟地黃210g、杜仲210g、乳香80g、沒藥80g、麻黃120g、白芥子60g、肉桂35g、白芍80g、白術120g和甘草35g,粉碎成100目細粉,加水藥材粉末8倍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兩次煎煮液,合并后的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2-1.4,然后加入適量(約20g)淀粉,混勻后干燥成干膏,將所述干膏粉碎成100目細粉;按等量遞加法將所述麝香、當歸、三七和干膏的100目細粉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通過精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保證了制劑的穩定性,減少了由于制劑的質量差異引起的治療效果降低及不良反應的發生。膠囊的制劑形式,服用劑量小、吸收迅速、質量穩定、方便攜帶、易保存,尤其適合工業化生產。本發明的根據中風病“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型頸椎病”的治則進行組方,共奏補腎強筋、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之效。該方緊扣病機,組方合理,用藥精當,配伍嚴謹。與名方陽和湯比較,有同“功”異曲之妙。方中熟地溫補營血、填精補髓;杜仲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助熟地以養血,二藥共為君藥。當歸補血活血、止痛治痹;三七活血化瘀定痛,為傷科之要藥,且能補虛強壯,治療虛損勞傷;乳香、沒藥相須為用,內能宣通臟腑氣血,外能透達經絡,活血祛瘀、行氣止痛;麝香性味辛溫,芳香走竄力極強,善于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上述藥物共為臣藥,力專效宏。肉桂性辛熱,入血分,溫通經脈、解散寒凝;少量麻黃辛溫達衛,宣通毛竅,開肌腠、散寒凝;白芥子辛溫,可達皮里膜外,溫化寒痰,通絡散結,上述藥物共為佐藥。諸藥辛燥,易耗傷陰血,有礙消化,故加白術健脾助消化、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且制諸藥之燥。生甘草為使,解毒而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強筋、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之效?,F代藥理學研究也表明,當歸有改變血液流變學、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具有抗炎鎮痛的功效;白芍、白術等藥大多具有鎮痛、解痙、抗血凝、抗炎作用;人工麝香芳香走竄,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能增強小鼠免疫溶血反應,對多發性關節炎動物模型有顯著抑制作用,從實驗結果看,人工麝香有降低頸椎間盤中組織胺、5-羥色胺、前列腺素含量的作用,并可抑制血管通透性和通過免疫調節而發揮抗炎作用。十三味藥合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頸椎病、腰椎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炎、肩周炎等。經臨床觀察骨疼靜膠囊用于頸椎病、腰椎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炎、肩周炎等優于頸復康顆粒。值得臨床推廣使用。通過前期動物實驗證明,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對小鼠腹痛具有明顯鎮痛作用;能提高小鼠對光輻射熱刺激的痛閾并有鎮痛作用;能延長小鼠常壓缺氧存活時間,具有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能明顯改善血瘀癥模型大鼠血液高粘滯狀態,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從而為其能有效發揮臨床療效提供了有力證據。臨床觀察的結果表明:骨疼靜膠囊是用于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和以神經根型為主的混合型頸椎病(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型頸椎病)的一種療效肯定的純中藥制劑。本發明的骨疼靜膠囊選用破血散結藥莪術為主藥,佐以活血化瘀藥紅花而組成,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工提取精制而成,適用于經絡之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風痰瘀血、脾阻脈絡癥,痰熱腑實、風痰上擾癥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栓塞性脈管炎等疾病的治療。本品經藥效學、藥理學研究,具有抗體外血栓形成的作用,可縮短血栓的長度(p<0.001),減輕血栓重量(p﹤0.001),抑制血小板粘附性,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臨床實踐,骨疼靜膠囊優于乙酰水楊酸腸溶片,值得推廣應用。本發明通過精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保證了制劑的穩定性,減少了由于制劑的質量差異引起的治療效果降低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片劑的制劑形式,服用劑量小、吸收迅速、質量穩定、方便攜帶、易保存,尤其適合工業化生產。如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成分或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不同地區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成分。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成分的方式。如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含”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按笾隆笔侵冈诳山邮盏恼`差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一定誤差范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基本達到所述技術效果。說明書后續描述為實施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發明的一般原則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統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商品或者系統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統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發明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發明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