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西醫(yī)認(rèn)為可能與長期雌激素刺激有關(guān),常用性激素治療,只能得到短暫改善,停藥后肌瘤生長更快。中醫(yī)觀點認(rèn)為,子宮肌瘤相當(dāng)于“石瘕”的范圍,如《靈樞.水脹篇》中說“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之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dāng)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素問.骨空論》中說:“任脈為病,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諸病源侯論.婦人雜病諸侯二》中說: “八瘕者,皆胞胎生產(chǎn),月水往來,血脈精氣不調(diào)之所生也。”又說: “婦人病之有益于丈夫者,或因產(chǎn)后臟虛受寒,或因經(jīng)水往來,取冷過度,非獨關(guān)飲食失節(jié),多來有血氣所成也。”《諸病源侯論.婦人雜病諸侯二》中說: “婦人癥瘕由飲食不節(jié),寒濕不調(diào),氣血勞傷,臟腑虛弱,風(fēng)冷入腹與血相結(jié)而生。”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發(fā)病年齡多30~50 歲。西醫(yī)多采用孕激素、米非司酮及一些促性腺激素等藥物。肌瘤屬于激素依賴性腫瘤,應(yīng)用激素藥只得到短暫的改善,停藥后肌瘤會生長更快。手術(shù)治療會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jì)負(fù)擔(dān)和增添不必要的后遺癥。
中華劍蕨:本品為劍蕨科劍蕨屬植物中華劍蕨Loxogramme chinensis Ching的根莖或全草。全年均可采收根莖,7-9月采收全草,曬干。【性味】苦;性微寒。【歸經(jīng)】 膀胱;腎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主尿路感染;乳腺炎;狂犬咬傷。【原植物形態(tài)】 植株高8-18cm。根莖細(xì)長,橫生,密被褐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近生,具短柄;葉片肉質(zhì),線狀披針形,長5-17cm, 中部寬1-1.2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并下延至葉柄底部,全緣或微波狀,干后革質(zhì),上面有皺紋;中脈兩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長圓形,通常5-8對,彼此分開,極斜向上,有時與中脈幾平行,排列于中脈兩側(cè),生長于背面中部以上,下部不育;無囊群蓋。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小金發(fā)蘚:為金發(fā)蘚科小金發(fā)蘚屬植物東亞小金發(fā)蘚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Polytricum inflexum Lindb.]的全草。5-7月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溫。【功能主治】鎮(zhèn)靜安神;散瘀;止血。主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跌打損傷;吐血。【化學(xué)成份】 含牛磺酸。【性狀】本品為數(shù)株叢集在一起的團(tuán)塊,莖長2-8cm,暗綠色或黃褐色。濕潤分離后,每株莖單一,基部密生細(xì)假根。葉闊披針形,漸尖,基部圓卵形,內(nèi)凹,半鞘狀,邊緣有粗鋸齒;中肋粗,長達(dá)葉尖,腹面布滿櫛片。有的可見細(xì)長蒴柄,橙黃色。孢蒴圓柱形,蒴蓋有長喙,蒴帽密布黃色長毛。氣微,味淡。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盾果草:紫草科盾果草屬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4~6月采全草,曬干。【性味】苦;涼。【歸經(jīng)】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主癰腫;疔瘡;咽喉疼痛;泄瀉;痢疾。【性狀】莖較細(xì),1至數(shù)條,圓柱形,長10-30cm,表面枯綠色,具灰白色糙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白色。基生葉叢生,皺縮卷曲,濕潤展開后,匙形,具柄,長3.5-19cm,寬1-5cm,枯綠色或深綠色,兩面均具灰白色粗毛,莖生葉較小,無柄。葉片稍厚。有時可見藍(lán)或紫色小花。或有兩層碗狀突起的小堅果,基頂部外層有直立的齒輪,內(nèi)層緊貼邊緣。氣微味微苦。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異澤蘭黃素(Eupatilin):CAS號22368-21-4,分子式C18H16O7,分子量344.31。【生物活性】細(xì)胞毒(KB,ED50=38或45μg/ml)。【成分來源】半鋸齒狀澤蘭 Eupatorium semiserratum,紅足蒿 Artemisia rubripes,橘皮 Citrus reticulata。
尖葉石松堿(Acrifoline):CAS號664-24-4,分子式C16H23NO2,分子量261.36。【成分來源】小接筋草Huperzia selago [Syn. Lycopodium selago],兩年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var. acrifolium。
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CAS號13850-16-3,分子式C30H48O5,分子量488.71。【生物活性】抗菌劑(鏈球菌變種);降血糖(大白鼠 orl,10mg/kg)。【成分來源】半邊蘇Elsholtzia ciliata,枇杷葉Eriobotrya japonica,水楊梅Geum japonicum,臀形果Pygeum topengii,新藏假紫草Arnebia euchroma,澤蘭Lycopus lucidus。
3個原料藥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
尖葉石松堿(Acrifoline)
異澤蘭黃素(Eupatilin) 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制成該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中華劍蕨800-810重量份 小金發(fā)蘚750-758重量份 盾果草740-750重量份 異澤蘭黃素65-70重量份 尖葉石松堿30-40重量份 委陵菜酸20-24重量份。
優(yōu)選的用于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中華劍蕨805重量份 小金發(fā)蘚754重量份 盾果草745重量份 異澤蘭黃素68重量份 尖葉石松堿35重量份 委陵菜酸22重量份。
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xué)的常規(guī)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xué)藥或中藥組成的防治子宮肌瘤藥物。
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中華劍蕨800-810重量份 小金發(fā)蘚750-758重量份 盾果草740-750重量份 異澤蘭黃素65-70重量份 尖葉石松堿30-40重量份 委陵菜酸20-24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小金發(fā)蘚、盾果草、中華劍蕨、異澤蘭黃素、尖葉石松堿、委陵菜酸,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36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9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X-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溶液洗脫X-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52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溶液洗脫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優(yōu)選的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中華劍蕨805重量份 小金發(fā)蘚754重量份 盾果草745重量份 異澤蘭黃素68重量份 尖葉石松堿35重量份 委陵菜酸22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小金發(fā)蘚、盾果草、中華劍蕨、異澤蘭黃素、尖葉石松堿、委陵菜酸,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36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9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X-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溶液洗脫X-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52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溶液洗脫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xué)的常規(guī)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xué)藥或中藥組成防治子宮肌瘤藥物。
藥物組合物防治子宮肌瘤作用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中華劍蕨805g 小金發(fā)蘚754g 盾果草745g 異澤蘭黃素68g 尖葉石松堿35g 委陵菜酸22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小金發(fā)蘚、盾果草、中華劍蕨、異澤蘭黃素、尖葉石松堿、委陵菜酸,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36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9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X-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溶液洗脫X-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52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溶液洗脫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2: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中華劍蕨800g 小金發(fā)蘚758g 盾果草740g 異澤蘭黃素70g 尖葉石松堿30g 委陵菜酸24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小金發(fā)蘚、盾果草、中華劍蕨、異澤蘭黃素、尖葉石松堿、委陵菜酸,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36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9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X-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溶液洗脫X-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52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溶液洗脫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3: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子宮肌瘤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中華劍蕨810g 小金發(fā)蘚750g 盾果草750g 異澤蘭黃素65g 尖葉石松堿40g 委陵菜酸20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小金發(fā)蘚、盾果草、中華劍蕨、異澤蘭黃素、尖葉石松堿、委陵菜酸,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36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9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X-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溶液洗脫X-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52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溶液洗脫HC-ADS-8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7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4:片劑的制備
取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235g,加入淀粉348g,混勻,制粒,干燥,加微晶纖維素220g,硬脂酸鎂7g,混勻,壓制成2600片, 即得藥物組合物片劑。
實施例5:膠囊的制備
取實施例2藥物組合物170g,加入淀粉168g,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800粒,即得藥物組合物膠囊。
實施例6:滴丸的制備
稱取聚乙二醇 6000 278g水浴(80℃)加熱煮熔,加入實施例3藥物組合物14g,充分?jǐn)嚢杈鶆颍砸后w石蠟為冷卻劑,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卻溫度為5℃,滴口內(nèi)外徑為7.0/2.0(mm/mm),滴口距液面為2.6cm,滴速以每分65滴為最佳條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劑,即得藥物組合物滴丸。
實驗例1:防治子宮肌瘤的試驗研究
1.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3例,年齡30~51歲,其中30~35歲4例。病程2個月~5年,其中肌壁間肌瘤27例,漿膜下肌瘤4例,黏膜下肌瘤2例。
2.治療方法
內(nèi)服藥物組合物治療法則:清熱燥濕,養(yǎng)血和血,調(diào)理沖任。方藥: 實施例1藥物組合3g。隨癥加減: 陰虛明顯者加玄參、麥冬、旱蓮草;寒濕明顯者加柴胡、荊蕎穗; 腎虛明顯者加川斷、菟絲子、熟地、石蓮;血熱較重、出血多、月經(jīng)不規(guī)則去當(dāng)歸、川芎,加地骨皮、青蒿、椿根白皮、烏賊骨、生牡蠣; 出血不止加側(cè)柏炭、棕櫚炭、貫眾炭、阿膠塊;頭暈、頭痛,肝旺明顯者加桑葉、菊花、女貞子、旱蓮草、生龍齒、珍珠母;脾虛明顯者加太子參、山藥、蓮子肉、白術(shù);濕熱下注加瞿麥、車前子、木通;氣滯疼痛明顯加川楝子、延胡素、五靈脂、香附。
3.療效判斷標(biāo)準(zhǔn)
隨訪 2 年,根據(jù) B 超檢查子宮肌瘤發(fā)展情況和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①顯效: 肌瘤縮小,臨床癥狀消失;
②有效: 肌瘤不發(fā)展,臨床癥狀減輕;
③無效: 肌瘤繼續(xù)增大,臨床癥狀無變化。
4.結(jié) 果
33例患者,療程 7天~6個月,服藥7~35劑,從整體情況來看,不正常子宮出血基本得以控制,臨床癥狀有所改善。B 超檢查結(jié)果,19例子宮肌瘤未見發(fā)展,13 例肌瘤縮小,1 例肌瘤有增大。其中月經(jīng)量多19 例中 15 例恢復(fù)正常,4例經(jīng)量較前減少。行經(jīng)日久 16例中 8例恢復(fù)正常,8例行經(jīng)時間縮短。月經(jīng)正常,有經(jīng)期腰腹脹痛 4 例,癥狀明顯減輕。1例行經(jīng)日久未能改善最后采取手術(shù)治療。綜合上述 33 例子宮肌瘤的治療,13 例顯效,19例有效,1 例無效,總有效率 96.97% 。
病例1: 患者,女,45 歲,初診日期 2012年6月15日。患者近 2 年來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1個月中即有半個月陰道出血。2013 年6月13日經(jīng)濟(jì)陽縣人民醫(yī)院婦科就診,B 超檢查: 子宮大小 10cm×8cm×6cm,子宮內(nèi)膜可見5cm×2.8cm 大小的肌瘤。子宮內(nèi)膜病理檢查: 子宮內(nèi)膜囊性增生。初步診斷為黏膜下子宮肌瘤,要求手術(shù)治療,患者因經(jīng)濟(jì)條件及身體情況未同意。于2013年7月16日來診,主訴陰道出血量多 10 余天,全身乏力,口干,手足心熱胸脘發(fā)悶。末次月經(jīng) 2013年6月28日,未做婦科檢查,B 超檢查同前。血系列報告: 白細(xì)胞9.1×109/L,中性粒細(xì)胞76%,淋巴細(xì)胞23%,單核細(xì)胞1.0%。舌質(zhì)淡紅,苔黃干,脈弦滑數(shù)。西醫(yī)診斷:黏膜下子宮肌瘤。中醫(yī)診斷: 血熱濕蘊(yùn),沖任失調(diào)。治法: 清熱燥濕,涼血固沖。方藥: 實施例1藥物組合3g。口服,每次1g,每日3次。連服15天后, B 超檢查,子宮大小 10cm×6cm×6cm,子宮內(nèi)膜可見4cm×2.5cm大小的肌瘤,以后2 年內(nèi)隨訪,月經(jīng)一直正常,肌瘤未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