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94512閱讀:440來源:國知局
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屬于醫用治療用器具,涉及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人體很多疾病,比如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均會導致胸腔、腹腔等體腔部位積液、積血、積膿等,治療上非常需要對積液、積血、積膿的體腔進行充分沖洗、適量給藥,并徹底引流。

然而,到目前為止,就胸腔沖洗而言,臨床上還沒有成形的行之有效的進行胸腔沖洗的裝置或方法,而胸腔沖洗對于某些胸部疾病,如急慢性膿胸、術后支氣管胸膜瘺、惡性胸腔積液等的治療又極為有利、有效。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種有效的胸腔沖洗的方法。

同樣,就胸腔給藥而言,目前臨床上也沒有專門的能夠有效地進行胸腔給藥的裝置或方法,往往就借助于引流膿汁或引流胸腔癌細胞積液的引流管,通過逆向注射來完成,其勢必也就照成這樣的問題,一是將膿汁或癌細胞推回、帶回胸腔內,二是由于胸腔膿汁、癌細胞液引流不徹底,勢必稀釋胸腔內給藥濃度而導致治療低效甚至無效。胸腔給藥,如胸腔內化療藥物注射等,對于某些胸部疾病的治療又極為有利、有效,甚至是目前臨床上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建立一種操作方便、行之有效的胸腔給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由于沒有操作方便、行之有效的胸腔沖洗、給藥裝置或方法,臨床上只能采用傳統的胸腔引流方法,即一根引流管插入胸腔內,“放任自流”,大多是“流多少算多少”,“流幾天算幾天”,常常存在胸內出現包裹而不能引出,造成引流已干凈的假象,因此說,目前所使用的胸腔體腔引流方法,難以真正引流干凈,往往留下治療隱患,造成治療不徹底,甚至導致治療失敗,比如惡性胸腔積液的引流不徹底,甚至包裹形成,很容易導致腫瘤復發,也嚴重影響胸腔內給藥治療的有效性;再比如較濃稠的膿胸的引流,往往因引流低效、引流不徹底而導致治療遷延、甚至治療失敗。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進目前臨床上正在使用的傳統的胸腔引流方法,使其引流更徹底,從而顯著提高引流治療效果。

腹腔內某些疾病的治療,也同樣遇到缺乏有效的腹腔沖洗、給藥裝置或方法等問題,同樣存在腹腔引流不徹底,及其導致治療遷延、甚至治療失敗的問題。

現有技術中的引流裝置所用的管道均為插入式連接,連接時和拔出時均比較費時費力,有時還會碰倒引流桶、破壞水封系統、甚至將管路破壞,影響病人的安全。

總體而言,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其所導致的胸腔、腹腔等體腔部位積液、積血、積膿等,是臨床最常見的一大類疾病,其沖洗治療、給藥治療等,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目前臨床上恰恰缺乏方便、有效的專門的沖洗、給藥裝置或方法,亟待解決此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體腔沖洗、給藥等治療方法相配合,體腔引流治療往往不徹底,導致治療遷延、甚至治療失敗,亟待解決此問題。因此,非常有必要發明新的技術、方法來進行體腔沖洗、體腔給藥;非常有必要對傳統體腔引流方法進行改進、創新,使其引流更徹底,從而顯著提高引流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發明一種針對胸腔、腹腔等體腔部位積液、積血、積膿等進行沖洗治療、給藥治療的裝置,該裝置也將使引流治療更加徹底,該裝置克服了目前臨床上現有的引流治療的不徹底性,將顯著提高胸腔、腹腔等體腔部位積液、積血、積膿等沖洗治療、給藥治療、引流治療的療效,極大地改善此類疾病患者的預后。該裝置也克服了目前臨床上現有引流裝置管道連接方式的缺點和安全隱患。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包括沖洗管、引流管、外套管、三通連接器、延長管、夾持固定器、加壓推注裝置、負壓吸引裝置,沖洗管或引流管從一端插入外套管,外套管用于插入體腔內,沖洗管或引流管的另一端與三通連接器的一端相連;三通連接器的另一端與延長管相連;夾持固定器用于夾持固定沖洗管和引流管;沖洗管通過延長管與加壓推注裝置相連,引流管通過延長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

所述沖洗管包括沖洗管主體(1)、前端開口(3)、側壁長度刻度線(4)、尾端結合部(5)、接合口(6),沖洗管主體(1)的前部設有前端開口(3),前端開口(3)為圓鈍頭狀,沖洗管主體(1)上設有側壁X線顯影金屬線及側壁長度刻度線(4),沖洗管主體(1)的尾部設有尾端內螺紋結合部(5)和接合口(6),接合口(6)與三通連接器相連,沖洗管兼作給藥管。

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體(2),前端開口(3),側壁長度刻度線(4),尾端結合部(5),接合口(6),引流管主體(2)的前部設有前端開口(3),前端開口(3)為圓鈍頭狀,引流管主體(2)上設有側壁X線顯影金屬線及側壁長度刻度線(4),引流管主體(2)的尾部設有尾端內螺紋結合部(5)和接合口(6),接合口(6)與三通連接器相連,引流管與沖洗管設計為共壁一體或單純簡單粘連或各自獨立。

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套管主體(9)、前端尖頭(8)、側壁劈開線(10)、把手(11)及外套管口(12),外套管主體(9)的側壁帶上設有側壁劈開線(10),外套管主體(9)的前部設有圓錐狀前端尖頭(8),外套管主體(9)的尾部設有把手(11)和外套管口(12),沖洗管與引流管組合體通過外套管口(12)穩妥置入外套管中并固定。

所述三通連接器包括前端連接孔(13)、前端接合帽(14)、下端連接孔(15)、三通方向閥門(16)、尾端連接孔(17)、尾端接合帽(18);前端連接孔(13)為外螺紋連接孔,前端接合帽(14)為與前端連接孔(13)相連的內螺紋接合帽,下端連接孔(15)為外螺紋連接孔,用于與前端接合帽(14)的內螺紋相連,三通方向閥門(16)設置在尾端連接孔(17)處,尾端連接孔(17)與尾端接合帽(18)相連;使用時,前端連接孔(13)與沖洗管或引流管相連,尾端連接孔(17)與延長管相連。

所述延長管包括延長管前端(19)、延長管管體(20)、延長管尾端(21),延長管管體(20)的兩端分別設有帶外螺紋的延長管前端(19)和帶內螺紋的延長管尾端(21),延長管尾端(21)連接另一延長管的延長管前端(19)或負壓吸引裝置或封閉外螺紋端口的配套內螺紋接合帽(14)。

所述夾持固定器包括左臂(29)、右臂(30)、左右臂結合部脊(31)、左右臂上端扣合處(32)、左右臂上部游離部(33),夾持口(34),左右臂結合部脊(31)連接左臂(29)和右臂(30),左右臂上端扣合處(32)用于扣合左臂(29)和右臂(30);左右臂上部游離部(33)為穿線或掛持用圓孔,夾持口(34)為左右臂之間的“C”形夾持口,左臂(29)和右臂(30)對合、扣合后,夾持口(34)剛好穩妥容納、固定住并列的引流管和沖洗管。

所述加壓推注裝置由加壓推注器和注射泵組成:加壓推注器包括外螺紋接口(35)、推注器艙體(36)、內螺紋接口(37)及推注器推栓(38)組成;外螺紋接口(35)為沖洗液的出口,外螺紋接口(35)與延長管相連,內螺紋接口(37)為沖洗液的入口,內螺紋接口(37)與臨床應用的靜脈輸液器螺紋接口相接合,推注器艙體(36)內設有推注器推栓(38),沖洗液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設置單向閥,保證沖洗液單向流動不倒流,加壓推注器與注射泵連接。

所述負壓吸引裝置由負壓引流桶及負壓動力裝置組成:負壓引流桶包括A艙(44)、B艙(45)和C艙(46);A艙(44)、B艙(45)為引流液貯存桶,均帶有體積刻度,由AB艙隔板(47)隔開,但上部相通;A艙(44)、B艙(45)與C艙(46)由BC艙隔板(48)完全隔開;A艙(44)上部設有連接引流管的外螺紋接口一(49);B艙(45)上部設有內螺紋接口一(50);C艙(46)為水封桶,帶有高度刻度,C艙(46)上部設有水封管的外螺紋接口二(51)及內螺紋接口二(52);B艙(45)上部內螺紋接口一(50)通過延長管與C艙(46)上部水封管的外螺紋接口二(51)相連通;C艙(46)上部內螺紋接口二(52)可用于注水,使用注水漏斗(53)插入、注水到一定高度,使引流系統與胸腔連接后成為封閉系統;C艙(46)上部內螺紋接口二(52)與延長管相連,延長管與移動式的負壓動力裝置連接;負壓動力裝置為負壓吸引泵。

還包括“Y”形連接管和直線連接管,所述“Y”形連接管包括“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Y”形連接管匯合部(27)、“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的端口處均設有外螺紋,“Y”形連接管匯合部(27)連接“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為設置在“Y”形連接管尾部的帶有內螺紋的端口,“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分別連接兩個引流管,“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通過連接延長管或直接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所述直線連接管包括直線連接管前端(22)、直線連接管管體(23)及直線連接管尾端(24),直線連接管管體(23)的兩端分別為直線連接管前端(22)和直線連接管尾端(24),直線連接管前端口外經小于延長管直徑,直線連接管管體為弧形肚結構,直線連接管管體最大直徑大于引流管管體直徑;直線連接管前端(22)或直線連接管尾端(24)插入傳統引流管內,或者插入一端被剪斷的引流管、沖洗管或延長管內。

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還包括載物車,載物車包括載物車框架(60)、載物隔板(61)、車輪(62)、剎車系統(63)、扶手(64)、上提式剎車把手(65)、滴流架架桿(66)、基座外套管(67);載物車框架(60)內設有上、中、下三層金屬載物隔板(61);載物車框架(60)下部設有四個車輪(62),前面兩個車輪(62)為方向輪;載物車框架(60)上部為設置在左右兩側的分別與載物車兩側支撐立柱上端延續為一體的金屬制圓鈍拐角扶手(64),扶手(64)下方設置有上提式剎車把手(65),上提式剎車把手(65)通過連接桿與剎車系統(63)相連;滴流架架桿(66)為拆卸式的“T”形架桿,滴流架架桿(66)通過固定螺栓與固定在載物車的一個支撐立柱旁的基座外套管(67)相連;載物車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如下:

1)使體腔沖洗治療成為一種實用、方便、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使體腔沖洗、引流等一體化完成,更將極大地提高引流效果,極大地提高治療效果。

2)使體腔給藥治療更方便、更可控制;與體腔沖洗、引流等一體化完成,更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3)使用專用的外套管穿刺,一個切口、一次穿刺,完成兩枚管的體腔內留置,可代替既往的需要兩個切口分別留置引流管,減輕病人痛苦,也易于引流管管理。另外,由于使用了可移動式專門的持續負壓吸引系統保證了吸引效果,從而可以選擇使用管徑相對較小、較細的引流管,就能達到與既往使用管徑較大、較粗的引流管時相同的引流效果,而使用細管可以減輕病人痛苦。

4)與傳統引流連接系統相比,新型螺紋接口式引流管、延長管連接方式,包括帶開關閥門的三通、“Y”形連接管等,使引流裝置連接、更換起來更加方便、確切;并可使之與傳統引流管、引流桶等相連接,方便對傳統引流管、引流桶等兼容使用、更新換代。

5)新型可移動式沖洗、給藥裝置,更加方便,更準確,更可控。

6)配備有獨立負壓吸引系統的新型負壓引流桶,可更完美地完成負壓引流功能:可以持續負壓吸引,使引流更加方便,吸引力更準確、更可控,吸引過程更緩和、吸引更徹底。

7)本發明亦可用于常規術后引流,沖洗管可作為引流管使用,可單獨引流計量,亦可經“Y”形連接管方便地連接于可移動式負壓吸引裝置。

8)組合使用上述裝置體腔給藥、沖洗、引流治療方法,如沖洗、給藥與引流交替進行;組合使用不同長度、直徑的沖洗管、給藥管、引流管,如使用細管沖洗、給藥,使用粗管引流等,更大程度提高了治療效果。

9)本發明將傳統的引流管改裝為帶螺紋的連接管,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省時省力。

10)小型載物車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可以裝載病人住院期間沖洗、給藥、引流等所有治療用裝置、器具等,包括可移動式加壓推注、負壓吸引系統,以及靜脈滴流系統等,更大程度提高了病人的舒適性,利于病人盡早離床活動鍛煉;病人恢復更快、更好;提高了療效,也減輕了護理強度、減少了護理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沖洗管、引流管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穿刺外套管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三通連接器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延長管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直線連接管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Y”形連接管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引流管與沖洗管固定器結構圖。

圖8為本發明加壓推注器結構圖。

圖9為本發明負壓引流桶結構圖。

圖10為本發明注水漏斗結構圖。

圖11為本發明小型載物車并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結構圖。

圖中:1、沖洗管主體,2、引流管主體,3、前端開口,4、側壁長度刻度線,5、尾端結合部,6、接合口;8、前端尖頭,9、外套管主體,10、側壁劈開線,11、把手,12、外套管口;13、前端連接孔,14、前端接合帽,15、下端連接孔,16、三通方向閥門,17、尾端連接孔,18、尾端接合帽;19、延長管前端,20、延長管管體,21、延長管尾端;22、直線連接管前端,23、直線連接管管體,24、直線連接管尾端;25、“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6、“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7、“Y”形連接管匯合部,28、“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9、左臂,30、右臂,31、左右臂結合部脊,32、左右臂上端扣合處,33、左右臂上部游離部,34、夾持口;35、外螺紋接口,36、推注器艙體,37、內螺紋接口,38、推注器推栓; 44、A艙,45、B艙,46、C艙,47、AB艙隔板,48、BC艙隔板,49、外螺紋接口一,50、內螺紋接口一,51、外螺紋接口二,52、內螺紋接口二; 53、注水漏斗; 60、框架,61、載物隔板,62、車輪,63、剎車系統,64、扶手,65、上提式剎車把手,66、滴流架架桿,67、基座外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10所示,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包括沖洗管、引流管、外套管、三通連接器、延長管、直線連接管、“Y”型連接管、夾持固定器、加壓推注裝置、負壓吸引裝置,沖洗管或引流管從一端插入外套管,外套管用于插入體腔內,沖洗管或引流管的另一端與三通連接器的一端相連;三通連接器的另一端與延長管相連;直線連接管用于插入傳統引流管內或者插入一端被剪斷的引流管、沖洗管或延長管內;夾持固定器用于夾持固定沖洗管和引流管;沖洗管通過延長管與加壓推注裝置相連,引流管通過延長管或“Y”型連接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

所述沖洗管包括沖洗管主體(1)、前端開口(3)、側壁長度刻度線(4)、尾端結合部(5)、接合口(6),沖洗管主體(1)的前部設有前端開口(3),前端開口(3)為圓鈍頭狀,沖洗管主體(1)上設有側壁X線顯影金屬線及側壁長度刻度線(4),沖洗管主體(1)的尾部設有尾端內螺紋結合部(5)和接合口(6),接合口(6)與三通連接器相連,沖洗管兼作給藥管。

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體(2),前端開口(3),側壁長度刻度線(4),尾端結合部(5),接合口(6),引流管主體(2)的前部設有前端開口(3),前端開口(3)為圓鈍頭狀,引流管主體(2)上設有側壁X線顯影金屬線及側壁長度刻度線(4),引流管主體(2)的尾部設有尾端內螺紋結合部(5)和接合口(6),接合口(6)與三通連接器相連,引流管與沖洗管設計為共壁一體或單純簡單粘連或各自獨立。

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套管主體(9)、前端尖頭(8)、側壁劈開線(10)、把手(11)及外套管口(12),外套管主體(9)的側壁帶上設有側壁劈開線(10),外套管主體(9)的前部設有圓錐狀前端尖頭(8),外套管主體(9)的尾部設有把手(11)和外套管口(12),沖洗管與引流管組合體通過外套管口(12)穩妥置入外套管中并固定。

所述三通連接器包括前端連接孔(13)、前端接合帽(14)、下端連接孔(15)、三通方向閥門(16)、尾端連接孔(17)、尾端接合帽(18);前端連接孔(13)為外螺紋連接孔,前端接合帽(14)為與前端連接孔(13)相連的內螺紋接合帽,下端連接孔(15)為外螺紋連接孔,用于與前端接合帽(14)的內螺紋相連,三通方向閥門(16)設置在尾端連接孔(17)處,尾端連接孔(17)與尾端接合帽(18)相連;使用時,前端連接孔(13)與沖洗管或引流管相連,尾端連接孔(17)與延長管相連。

所述延長管包括延長管前端(19)、延長管管體(20)、延長管尾端(21),延長管管體(20)的兩端分別設有帶外螺紋的延長管前端(19)和帶內螺紋的延長管尾端(21),延長管尾端(21)連接另一延長管的延長管前端(19)或負壓吸引裝置或封閉外螺紋端口的配套內螺紋接合帽(14)。

所述夾持固定器包括左臂(29)、右臂(30)、左右臂結合部脊(31)、左右臂上端扣合處(32)、左右臂上部游離部(33),夾持口(34),左右臂結合部脊(31)連接左臂(29)和右臂(30),左右臂上端扣合處(32)用于扣合左臂(29)和右臂(30);左右臂上部游離部(33)為穿線或掛持用圓孔,夾持口(34)為左右臂之間的“C”形夾持口,左臂(29)和右臂(30)對合、扣合后,夾持口(34)剛好穩妥容納、固定住并列的引流管和沖洗管。

加壓推注裝置由加壓推注器和注射泵組成,加壓推注器包括外螺紋接口(35)、推注器艙體(36)、內螺紋接口(37)及推注器推栓(38)組成;外螺紋接口(35)為沖洗液的出口,外螺紋接口(35)與延長管相連,內螺紋接口(37)為沖洗液的入口,內螺紋接口(37)與臨床應用的靜脈輸液器螺紋接口相接合,推注器艙體(36)內設有推注器推栓(38),沖洗液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設置單向閥,保證沖洗液單向流動不倒流,加壓推注器與注射泵連接,加壓推注器的容積為50-500ml,當需要快速沖洗時,將推注器腔體(36)裝滿沖洗液,關閉內螺紋接口(37)處的單向閥,然后將推注器放入注射泵上,使其推動推注器推栓(38),使推注器腔體(36)內的沖洗液按照一定速度一定流量流入病人體腔內,然后打開內螺紋接口(37)處的單向閥,關閉外螺紋接口(35)處的單向閥,拉動推注器推栓(38),使推注器內充滿沖洗液,注射泵為推拉式注射泵。

負壓吸引裝置由負壓引流桶及負壓動力裝置組成:

負壓引流桶包括A艙(44)、B艙(45)和C艙(46);A艙(44)、B艙(45)為引流液貯存桶,均帶有體積刻度,由AB艙隔板(47)隔開,但上部相通;A艙(44)、B艙(45)與C艙(46)由BC艙隔板(48)完全隔開;A艙(44)上部設有連接引流管的外螺紋接口一(49);B艙(45)上部設有內螺紋接口一(50);C艙(46)為水封桶,帶有高度刻度,C艙(46)上部設有水封管的外螺紋接口二(51)及內螺紋接口二(52);B艙(45)上部內螺紋接口一(50)通過延長管與C艙(46)上部水封管的外螺紋接口二(51)相連通;C艙(46)上部內螺紋接口二(52)可用于注水,使用注水漏斗(53)插入、注水到一定高度,使引流系統與胸腔連接后成為封閉系統;C艙(46)上部內螺紋接口二(52)與延長管相連,延長管與移動式的負壓動力裝置連接;負壓動力裝置為負壓吸引泵,能夠使負壓引流桶內產生一定負壓即可;C艙(46)內的水位高度、與C艙(46)上部的外螺紋接口二(51)相連通的水封管在C艙(46)液面下的高度以及水封管內水柱波動的高度,可用來調節負壓壓力、顯示胸腔內負壓。當B艙(45)內的液體高度達到上限時,應當更換負壓引流桶,保證整個系統的運行順暢。

該裝置還包括“Y”形連接管和直線連接管,所述“Y”形連接管包括“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Y”形連接管匯合部(27)、“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的端口處均設有外螺紋,“Y”形連接管匯合部(27)連接“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為設置在“Y”形連接管尾部的帶有內螺紋的端口,“Y”形連接管前端口一(25)和“Y”形連接管前端口二(26)分別連接兩個引流管,“Y”形連接管尾端接口(28)通過連接延長管或直接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所述直線連接管包括直線連接管前端(22)、直線連接管管體(23)及直線連接管尾端(24),直線連接管管體(23)的兩端分別為直線連接管前端(22)和直線連接管尾端(24),直線連接管前端口外經小于延長管直徑,直線連接管管體為弧形肚結構,直線連接管管體最大直徑大于引流管管體直徑;直線連接管前端(22)或直線連接管尾端(24)插入傳統引流管內,或者插入一端被剪斷的引流管、沖洗管或延長管內。

沖洗管、引流管、三通連接器、推注器、“Y”型連接管等由醫用非金屬材料制成,如乳膠管、塑料等,均可單獨包裝、消毒;所涉及加壓推注裝置、負壓吸引裝置等電動系統原件及其制作工藝等遵循相關行業標準。

擬進行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時,借助于外套管穿刺器,將沖洗管及引流管一并留置入胸腔,分別調節好兩管的留置深度、位置等,沖洗管及引流管尾端分別連接三通連接器、延長管后,將引流管與可移動式負壓吸引裝置相連,將沖洗管與可移動式加壓推注裝置相連,確認正確連接后,依次啟動引流、沖洗系統。在適當情況下,如通常的手術后引流,沖洗管可作為引流管使用,單獨連接負壓引流桶計量,可通過“Y”形連接管共同連接于負壓動力系統。

如圖11所示,一種體腔沖洗、給藥及徹底引流裝置還包括載物車,載物車包括載物車框架(60)、載物隔板(61)、車輪(62)、剎車系統(63)、扶手(64)、上提式剎車把手(65)、滴流架架桿(66)、基座外套管(67);載物車框架(60)內設有上、中、下三層金屬載物隔板(61);載物車框架(60)下部設有四個車輪(62),前面兩個車輪(62)為方向輪;載物車框架(60)上部為設置在左右兩側的分別與載物車兩側支撐立柱上端延續為一體的金屬制圓鈍拐角扶手(64),扶手(64)下方設置有上提式剎車把手(65),上提式剎車把手(65)通過連接桿與剎車系統(63)相連;滴流架架桿(66)為拆卸式的“T”形架桿,滴流架架桿(66)通過固定螺栓與固定在載物車的一個支撐立柱旁的基座外套管(67)相連;載物車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

所用載物車并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等,由適合醫療輔助器械用金屬材料如不銹鋼等制成。

具體表述為:

1.術者使用示意圖1所示的沖洗管可兼作給藥管、引流管,可選用不同型號,如選定沖洗管30厘米長、直徑0.5厘米,引流管為50厘米長、直徑1.0厘米。

2.將沖洗管、引流管并列送入示意圖2所示之輔助穿刺用外套管中,于選定的胸壁擬放置引流部位切開皮膚約2厘米、分離肌層,將攜帶有沖洗管、引流管的穿刺用外套管刺入胸腔至擬定刻度,如刺入3厘米,自外套管尾部劈開、去除外套管,參照管壁上長度刻度,進一步調整沖洗管、引流管的進管深度,縫合固定;沖洗管、引流管的尾部已預先連接示意圖3所示的三通連接器,其方向閥門處于尾部關閉狀態,而其下端連接孔(15)亦處于配套內螺紋接合帽旋緊、關閉狀態。

3.將沖洗管、引流管并列,放入示意圖7所示之沖洗管及引流管夾持固定器中,左右臂對合、扣合后,剛好穩妥容納、固定住并列之引流管及沖洗管;再將沖洗管及引流管夾持固定器粘貼于局部胸壁、固定,或掛持于病號服適當位置上、相對固定。

4.沖洗管、引流管的延長:依次在示意圖3所示的三通連接器尾部連接示意圖4所示的延長管1~2根。

5.連接加壓推注裝置:將與沖洗管連接的延長管的尾部連接到示意圖8所示的推注器外螺紋接口(35)(即沖洗液的出口)上;而內螺紋接口(37)(即沖洗液注入口)的內螺紋接口口徑與臨床應用的靜脈輸液器螺紋接口相匹配,且與臨床應用的靜脈輸液器螺紋接口相接合,遠端連接有袋裝或瓶裝沖洗液,可也以是治療液。沖洗液的進、出口分別設置單向閥保證單向流動不倒流,連接時將單向閥關閉。加壓推注器與注射泵連接;調制、啟動可移動注射泵:接通電源或使用備用充電電池;待啟動運行。

6.連接負壓引流系統:將與引流管連接的延長管的尾部連接到示意圖9所示的新型負壓引流桶的A艙(44)上部的外螺紋接口一(49);用一根延長管將B艙(45)上部內螺紋接口一(50)與C艙(46)上部外螺紋接口二(51)相連接,外螺紋接口二(51)下部為直達C艙(46)桶底的細管;使用注水漏斗(53)插入C艙(46)上部外側的內螺紋接口二(52),注水到一定高度,使引流系統與胸腔連接后成為封閉系統;注水后,C艙(46)上部內螺紋接口二(52)與延長管相連,并進一步連接到可移動負壓動力裝置。調制、啟動可移動負壓動力裝置:接通電源或使用備用充電電池;待啟動運行。

7.確認全部連接正確后,開通沖洗管、引流管尾端相連的三通連通管的三通方向閥門。

8.再次確認連接正確后,啟動運行負壓引流裝置;啟動運行加壓推注裝置;開啟體腔沖洗、體腔引流治療。

9.當進行體腔給藥治療時,將治療藥液輸入加壓推注系統的給藥管,開啟體腔給藥治療。

10.小型載物車并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如示意圖11所示,載物車為金屬制框架(60)、三層金屬載物隔板(61);將滴注液體等放置于上層,將加壓推注器和注射泵等放置于中層,將新型負壓引流桶及可移動負壓動力裝置等放置于下層;載物車的一個金屬框架立柱旁的設置滴流架基座外套管,使用螺旋將可拆卸的“T”形兩架滴流架架桿(66)固定;載物車設置有四個車輪剎車系統(63),設置有左右各一分別與載物架兩側支撐立柱延伸為一體的圓管金屬制圓鈍拐角扶手(64)、扶手下方設置有很方便控制的、上提式剎車把手(65)、有連接桿連于四個剎車系統(63)。將沖洗液、滴注裝置、引流桶及負壓動力系統,以及滴流架等,全部裝載在小型車上,極大地增加可移動性,極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活動;同時兼作病人行走鍛煉活動時的輔助支撐架;亦方便病人在回家中使用,極大地方便了病人及家屬。

11.病人可自行或在陪護下,推動小型載物車并兼做滴流架及病人行走輔助架,做行走練習、促進恢復,同時,在移動狀態下,體腔沖洗治療或給藥治療,體腔引流治療,以及靜脈滴流等,都在同步進行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诏安县| 抚州市| 永吉县| 唐海县| 米易县| 金溪县| 甘肃省| 喜德县| 金湖县| 吉林市| 白朗县| 胶州市| 大厂| 武清区| 东兴市| 峨山| 建湖县| 遂溪县| 鲜城| 枣庄市| 兖州市| 阿克陶县| 宜宾县| 库车县| 翁牛特旗| 望谟县| 友谊县| 大英县| 鄂温| 西城区| 沛县| 临邑县| 永胜县| 万全县| 社旗县| 宜章县| 金堂县| 临邑县| 南京市|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