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工具領域,特別是一種弱刺激氣管導管固定型口咽通氣道。
背景技術:
口咽通氣道是一種輔助通氣用具,它可以經口腔置入至咽部,利用通氣道管體的支撐將舌根向前推移,擴大咽腔,改善因舌后墜、口咽狹窄或分泌物等引起的氣道梗阻,改善通氣。傳統的口咽通氣道存在以下問題:
1、傳統的口咽通氣道均為硬質材質制成,在置入過程中和置入后對口咽部軟組織的損傷大;
2、由于舌體分布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尤其是在舌正中溝和界溝處,神經末梢的分布更為集中,因此刺激舌正中溝和界溝會引起強烈的惡心不適,懸雍垂也分布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因此刺激懸雍垂也會引起強烈的惡心不適,傳統的口咽通氣道的舌面部分剛好壓在舌體的正中間,而舌體的正中間正是舌正中溝和界溝的位置,而通氣道的顎面部分剛好壓在懸雍垂上,這些位置的神經末梢分布異常豐富,對刺激反應強烈,所以置入傳統的口咽通氣道,患者惡心不適難以耐受。
3、傳統的口咽通氣道在緊急情況下不能直接經通氣道進行氣管插管,而是需要將通氣道拔出,再行氣管插管,浪費了寶貴的急救時間,且對患者造成了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弱刺激氣管導管固定型口咽通氣道,口咽通氣道采用醫用硅膠或醫用彈性體材料制成,且口咽通氣道本體顎面和舌面分別設置凹形懸雍垂托和凹形舌托,使患者更容易耐受。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弱刺激氣管導管固定型口咽通氣道,包括口咽通氣道本體,口咽通氣道本體顎面和舌面分別為凹形懸雍垂托和凹形舌托,口咽通氣道本體兩邊為弧形管腔,口咽通氣道本體中間部分為實心支撐體,口咽通氣道本體口外部分為與口咽通氣道垂直的唇保護片,在口咽通氣道本體口外部分正面設有氣管導管固定柱,在靠近氣管導管固定柱底部設有卡槽。
優選的,口咽通氣道采用邵氏硬度為50~100的醫用硅膠或醫用彈性體材料制成。
優選的,口咽通氣道本體采用銀離子或二氧化鈦或羥磷灰石或生物活性分子進行抗菌抑菌處理,或采用層層靜電自組裝技術進行抗菌抑菌處理。
進一步的,口咽通氣道后端凹形懸雍垂托和凹形舌托靠近唇保護片處的顎面和舌面均設有自然延續平滑加厚的牙墊,牙墊在靠近唇保護片的位置設有齒托,唇保護片內側設有凝膠層。
進一步的,口咽通氣道本體伸入口咽部分為與口咽解剖弧度相適應的圓弧形,并且下端寬度小于上端寬度,凹形懸雍垂托的下端寬度小于上端寬度。
優選的,唇保護片為弧形。
口咽通氣道前端采用扁平圓弧形設計,用以減小在口咽通氣道置入過程中和置入后對口咽部軟組織的損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口咽通氣道本體采用邵氏硬度為50-100的醫用硅膠或醫用彈性體材料制成,柔軟有韌性,在置入過程中和置入后對口咽部軟組織的損傷小。且口咽通氣道本體材料采用銀離子、二氧化鈦、羥磷灰石或生物活性分子,或采用層層靜電自組裝技術進行抗菌抑菌處理,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口咽部細菌的生長繁殖。
2、口咽通氣道本體顎面和舌面分別為凹形懸雍垂托和凹形舌托,用以減少對懸雍垂和舌體刺激。
3、牙墊部分保護口咽通氣道本體不被牙齒咬傷變形,也保護牙齒不受損傷。
4、口咽通氣道本體伸入口咽部分為與口咽解剖弧度相適應的圓弧形,用以減少對口咽部軟組織的刺激。
5、口咽通氣道前端采用扁平圓弧形設計,用以減小在通氣道置入過程中和置入后對口咽部軟組織的損傷。
6、口咽通氣道本體兩邊為弧形管腔,一方面可以在氣管插管后將氣管導管卡入到口咽通氣道本體某一側的弧形管腔中,用以固定和保護氣管導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氣管插管前,預先置入口咽通氣道,然后利用可視化裝置或盲探裝置經口咽通氣道兩邊的弧形管腔進行氣管插管。當然,也可以利用弧形管腔方便地進行吸痰或置入胃管。
7、唇保護片一方面可以保護上下嘴唇不受醫療操作的損傷;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膠帶固定唇保護片于面部,防止口咽通氣道本體脫出。
8、緊急情況下,可以利用可視化裝置或盲探裝置直接經本口咽通氣道的弧形管腔進行氣管插管,而不像傳統的口咽通氣道那樣先將口咽通氣道拔出,再行氣管插管,節約了寶貴的急救時間,且避免了對患者造成的二次傷害。
9、設置有氣管導管固定柱,方便固定了氣管或導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中:1、口咽通氣道本體,2、凹形舌托,3、凹形懸雍垂托,4、弧形管腔,5、牙墊,6、唇保護片,7、氣管導管固定柱,71、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公開一種弱刺激氣管導管固定型口咽通氣道,包括口咽通氣道本體1,口咽通氣道本體1顎面和舌面分別為凹形懸雍垂托3和凹形舌托2,口咽通氣道本體1兩邊為弧形管腔4,口咽通氣道本體1中間部分為實心支撐體,口咽通氣道本體1口外部分為唇保護片6,凹形懸雍垂托3和凹形舌托2靠近唇保護片6處設有牙墊5,牙墊在靠近唇保護片的位置設有齒托,唇保護片內側設有凝膠層,所述口咽通氣道本體1采用邵氏硬度為50~100的醫用硅膠或醫用彈性體材料制成。
在口咽通氣道本體口外部分正面設有氣管導管固定柱7,在靠近氣管導管固定柱7底部設有卡槽71,氣管或導管用醫用膠布固定在卡槽71上。
口咽通氣道本體1采用銀離子、二氧化鈦、羥磷灰石或生物活性分子,或采用層層靜電自組裝技術進行抗菌抑菌處理,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口咽部細菌的生長繁殖。
口咽通氣道本體1伸入口咽部分為圓弧形。
口咽通氣道本體1前端為扁平圓弧形。
唇保護片6為弧形。
本發明可以和氣管導管聯合應用于全身麻醉的氣管插管、麻醉維持和氣管拔管中。具體來說,可以在全身麻醉后,氣管插管前,預先置入口咽通氣道本體1并固定,進行輔助通氣,然后利用可視化裝置或盲探裝置經口咽通氣道本體1兩邊的弧形管腔4進行氣管插管,插管后,可以將氣管導管卡入到口咽通氣道本體1某一側的弧形管腔4中,利用口咽通氣道本體1的牙墊5部分的支撐防止牙齒直接咬合氣管導管,防止牙齒和氣管導管的損傷。當麻醉蘇醒后,可以經口咽通氣道本體1的弧形管腔4吸痰拔除氣管導管,而保留口咽通氣道,直到患者完全蘇醒后再拔除口咽通氣道,這樣可以很好的預防氣管拔管后舌后墜所致的缺氧窒息的發生,大大提高麻醉蘇醒期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當然,也可以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后置入口咽通氣道本體1,再將氣管導管卡入到口咽通氣道本體1某一側的弧形管腔4中,用以防止牙齒和氣管導管的損傷。總的來說,本發明在全身麻醉插氣管插管前,可以起通氣的作用;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后,可以起牙墊的作用;而在麻醉蘇醒氣管拔管后,又可以起通氣防舌后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