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包括定位腰帶、控制裝置、調節機構、承載桿及彈性復位帶,所述的定位腰帶通過至少一個定位扣構成閉合環狀結構,所述的定位腰帶包括彈性彈性包覆基材、彈性金屬條及定位扣,所述的彈性金屬條至少兩個,并相互平行分布,各彈性金屬條均嵌于彈性包覆基材中并與彈性包覆基材軸線平行分布,所述的彈性包覆基材為帶狀結構,所述的定位扣至少兩個,并安裝在彈性包覆基材外,所述的彈性包覆基材通過定位扣構成閉合環狀結構,所述的定位腰帶環繞患者腰部安裝,所述的控制裝置通過滑塊安裝在定位腰帶外表面并與定位腰帶滑動連接,所述的調節機構共兩個,分別通過滑塊安裝在定位腰帶上并以人體中線對稱分布在人體左右兩側,所述的調節機構包括承載殼、驅動電機、角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張力傳感器及轉速傳感器,所述的承載殼為橫截面呈矩形結構的密閉腔體,所述的承載殼外表面設至少一個滑塊并與滑塊鉸接,所述的滑塊上設導向槽,滑塊通過導向槽包覆在定位腰帶外,所述的驅動電機至少兩個并通過定位架安裝承載殼內,所述的驅動電機軸線與人體軸線垂直分布并分布在同一平面內,且兩驅動電機軸線間距為5—50厘米,所述的驅動電機所對應的承載殼側表面上設調節孔,所述的調節孔與承載殼同軸分布,且調節孔長度不為承載殼側表面周長的1/4—3/4,所述角度傳感器和轉速傳感器均安裝在各驅動電機主軸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若干并均布在承載桿與人體接觸的接觸面上,所述的張力傳感器若干,并均布在彈性復位帶上,所述的承載桿共兩條,且其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調節機構的調節孔與承載殼內的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的兩條承載桿其中一個在另一各的正上方,兩承載桿間呈0°—180°夾角,且兩承載桿之間通過至少兩條彈性復位帶連接,所述的承載桿分別通過調節孔與調節機構承載殼內的兩個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分別與驅動電機、角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張力傳感器及轉速傳感器電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包覆基材和承載桿橫界面為矩形、圓形、橢圓形中的任意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包覆基材上均布若干透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載桿包括硬質基材和彈性墊層,所述的彈性墊層包覆在硬質基材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椎術后康復輔助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孔處設彈性密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