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40981閱讀:1159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肢體疼痛、麻木的發生與體質因素、氣候條件、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等有關。常由于外感風寒、濕邪;或勞累過度、久病體虛、飲食不節;或跌打外傷;或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椎管狹窄,迫使神經受壓;或因頸椎增生,引起頸肩綜合癥壓迫神經等等導致肢體疼痛、麻木。

肢體疼痛、麻木與中醫學的痹癥癥狀基本相同,痹癥是由于風、寒、濕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酸痛、麻木。臨床根據風、寒、濕、邪的偏盛,而有行痹、痛痹、著痹之別。行痹又稱風痹,尤以腕、肘、踝大關節為多見,癥狀以肢體關節酸痛,游走不定;痛痹又稱寒痹,遇寒更則、得暖則減,畏寒,局部有冷感,癥狀以關節拘急,伸屈受阻,肢體關節疼痛較劇;著痹又稱濕痹,感受寒邪使氣血運行緩慢,經脈阻滯,多見于病久,病邪深入營衛之氣,運行滯澀血流不暢,致使皮膚經絡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癥狀以肢體關節酸痛,諸癥引起肢體疼痛、麻木。

目前西醫治療肢體疼痛、麻木主要采用雙氯芬酸鈉注射液、扶他林、芬必得等止痛治療,物理治療,打封閉治療等方法,只能得到暫時的緩解,易復發,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手術治療也是一種方法,但風險實在太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白芷3-10份、僵蠶3-10份、西紅花3-9份、(制)穿山甲3-10份、地龍5-15份、(制)王不留行5-15份、血竭1-1.5份、千年健5-10份、桑寄生10-15份、川烏3-9份、草烏1.5-6份、獨活5-15份、羌活5-10份、荊芥5-10份、防風3-10份、祖師麻3-6份、天麻3-10份、黑骨藤6-9份、伸筋草10-30份、鉆地風9-15份、雪蓮花6-12份、乳香3-10份、沒藥3-10份、當歸5-15份、川芎3-10份、艾葉3-10份、五加皮5-15份、桂枝3-10份、蔥白3-10份、小茴香3-10份、花椒3-10份、附子3-15份、肉桂2-5份、尋骨風10-15份、防己5-10份、蒼術5-10份、桔梗3-10份、木瓜10-15份、靳蛇3-9份、澤蘭5-15份、蘇木3-10份、丹參5-15份、懷牛膝6-15份、益母草10-30份、馬錢子0.3-0.6份、雷公藤6-9份、杜仲5-15份、續斷10-15份、(制)貓骨9-15份、大風子2.5-5份、天仙子0.06-0.6份、鳳仙根6-9份、蠶沙10-15份、藁本3-10份、雞血藤10-50份、海風藤5-15份、螞蟻2-5份、高度白酒適量、食用醋適量。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白芷10克、僵蠶10克、西紅花9克、(制)穿山甲10克、地龍15克、(制)王不留行15克、血竭1.5克、千年健10克、桑寄生15克、川烏9克、草烏6克、獨活15克、羌活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祖師麻6克、天麻10克、黑骨藤9克、伸筋草30克、鉆地風15克、雪蓮花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艾葉10克、五加皮15克、桂枝10克、蔥白10克、小茴香10克、花椒10克、附子15克、肉桂5克、尋骨風15克、防己10克、蒼術10克、桔梗10克、木瓜10克、靳蛇9克、澤蘭15克、蘇木10克、丹參15克、懷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馬錢子0.6克、雷公藤9克、杜仲15克、續斷15克、(制)貓骨15克、大風子5克、天仙子0.6克、鳳仙根9克、蠶沙15克、藁本10克、雞血藤30克、海風藤15克、螞蟻5克、高度白酒100克、食用醋250克。

其所用中草藥的藥用功效:

白芷;【性味】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具有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等病癥。

僵蠶;【性味】咸、辛,平;歸肝、肺、胃經。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效;主治: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面神經麻痹等病癥。

西紅花:【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主治:經閉癥瘕、產后瘀阻、溫毒發斑、憂郁痞悶、驚悸發狂等病癥。

(制)穿山甲:【性味】咸,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消癰、排膿、搜風活絡、通經下乳的功效;主治:癰疽、瘡瘍腫毒、風寒濕痹、瘀血閉經、癥瘕積聚、乳汁不通等病癥。

地龍:【性味】咸,寒;歸肝、脾、膀胱經。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痙、平喘、利尿、通絡除痹的功效;主治:高熱煩躁、驚癇抽搐、肺熱喘咳、熱結尿閉、痹痛等病癥。

(制)王不留行:【性味】苦,平;歸肝、胃經。具有血通經、催生下乳、消腫斂瘡的功效;主治:經閉、乳汁不通、難產、血淋、癰腫、金瘡出血、通經下乳等病癥。

血竭:【性味】甘、咸,平;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生肌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等病癥。

千年?。骸拘晕丁靠唷⑿?,溫,小毒;歸肺、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壯筋骨、止痛、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肢節酸痛、筋骨痿軟、胃痛、癰疽瘡腫、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等病癥。

桑寄生:【性味】苦、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除風濕病、強筋骨、養血安胎的功效;主治:肝腎虧虛、腰膝酸痛、習慣性流產等病癥。

川烏:【性味】辛、苦,熱,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病癥。

草烏:【性味】辛、苦,熱,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疬等病癥。

獨活:【性味】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攣痛、頭痛、齒痛等病癥。

羌活:【性味】辛、苦,溫;歸腎、膀胱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等病癥。

荊芥:【性味】辛,微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癰腫、瘡瘍初起、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等病癥。

防風:【性味】辛、甘,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等病癥。

祖師麻:【性味】辛、苦,溫,小毒;歸肺、心經。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散瘀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頭痛、胃痛、跌打損傷等病癥。

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主治:頭痛眩暈、驚風抽搐、癲癇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小兒驚風、破傷風等病癥。

黑骨藤:【性味】辛、苦,溫,小毒;歸肝、腎經。具有通經絡、去風濕、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臂痛、腰腿痛、閉經、骨折、跌打損傷等病癥。

伸筋草:【性味】辛、苦,溫;歸肝經。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癥、關節酸痛、皮膚麻木、肢體軟弱、水腫、跌打損傷、小腿轉筋等病癥。

鉆地風:【性味】辛,溫;;歸脾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癥、肢體關節酸痛等病癥。

雪蓮花:【性味】甘、苦,溫;歸肝、肺、脾、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調經止血的功效;主治:陽痿、腰膝酸軟、風濕痹癥、女子帶下、月經不調、外傷出血等病癥。

乳香:【性味】辛、苦,溫;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癥瘕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病癥。

沒藥:【性味】苦,平;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癥瘕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病癥。

當歸:【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風濕痹痛、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病癥。

川芎:【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冷頭痛旋暈、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月經不調、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風濕痹痛等病癥。

艾葉:【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皮膚瘙癢、癰瘍、疥癬、虛寒性出血、風寒濕痹等病癥。

五加皮:【性味】辛、苦、微甘,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跌撲損傷、骨折等病癥。

桂枝:【性味】辛、甘,溫;歸肺、心、膀胱經。具有散寒解表、發汗解肌、溫通經脈、通陽化氣的功效;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肢體厥冷、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等病證。

蔥白:【性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主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瘡癰腫痛、蟲積腹痛、小便不利,癰癤腫毒等病癥。

小茴香:【性味】辛,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病癥。

花椒:【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胃除濕、止痛殺蟲、解毒理氣、止癢祛腥的功效;主治:積食、停飲、呃逆、嘔吐、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瀉、痢疾、蛔蟲、陰癢等病癥。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主治:亡陽欲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久痢、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風寒濕痹、陰疽瘡瘍等病癥。

肉桂:【性味】辛、甘,大熱,歸心、肝、脾、腎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主治: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閉、痛經等病癥。

尋骨風:【性味】辛、苦、平;歸肝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拘攣、脘腹疼痛、跌打傷痛等病癥。

防己:【性味】辛、苦,寒,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歷節痛風、風濕痹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等病癥。

防風:【性味】辛、甘,溫;歸肝、脾、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等病癥。

蒼術:【性味】辛、苦,溫;歸肝、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濕、明目、辟穢的功效;主治:濕困脾胃、脘腹脹痛、泄瀉、水腫、風濕痹痛、腳氣痿躄、風寒感冒、雀目等病癥。

桔梗:【性味】苦、辛,平;歸肺經。具有宜肺利咽、祛痰、宜肺通便、利氣排膿、寬胸的功效;主治:肺癰吐膿、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等病癥。

木瓜:【性味】酸,溫;歸肝、脾經。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腳氣等病癥。

靳蛇:【性味】甘、咸,溫,有毒;歸肝經。具有祛風、通絡、定驚止瘙的功效;主治: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等病癥。

澤蘭:【性味】苦、辛,微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腫的功效;主治:經閉、癥瘕、產后瘀滯腹痛、身面浮腫、跌撲損傷、金瘡、癰腫等病癥。

蘇木:【性味】甘、咸,平;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心腹痛、產后血暈、癰腫、跌打損傷等病癥。

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病癥。

懷牛膝:【性味】苦、酸,平;歸肝、腎經。具有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滯、月經不調、痛經、閉痛、腰膝酸痛、筋骨無力、肝陽眩暈、尿血、小便不利等病癥。

益母草:【性味】辛、苦,微寒;歸腎、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水腫等病癥。

馬錢子:【性味】苦,溫,大毒;歸肝、脾經。具有通絡止痛、散結消腫功效;主治:肢體麻木、癱瘓、食欲不振、痞塊、癰瘡腫毒、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病癥。

雷公藤:【性味】苦、辛,涼,大毒;歸心、肝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的功效;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紅斑狼瘡、口眼干燥綜合征、白塞病、濕疹、銀屑病、麻風等病癥。

杜仲:【性味】微辛、甘,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足膝痿弱、強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脊酸疼、風濕痹痛、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等病癥。

續斷:【性味】辛、苦,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調血脈的功效;主治: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風濕痹痛、筋傷骨折、崩漏、胎漏、跌撲損傷、肢節痿痹等病癥。

(制)貓骨:【性味】甘、酸,溫。具有解毒、消痰、散結、殺蟲的功效;主治:瘰疬、癰疽、牙疳、痔瘡等病癥。

大風子:【性味】辛,熱,有毒;歸肝、腎、脾經。具有祛風燥濕、攻毒殺蟲的功效;主治:麻風、楊梅瘡、疥癬、酒皶鼻、痤瘡等病癥。

天仙子:【性味】辛、苦,溫,有毒;歸心、胃、肝經。具有定癇、止痛的功效;主治:癲狂、風痹厥痛、喘咳、胃痛、久痢、脫肛、癰腫、惡瘡等病癥。

鳳仙根:【性味】苦、辛,平,小毒。具有活血、止血、利濕、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撲腫痛、咽喉骨哽等病癥。

蠶沙:【性味】辛、甘,溫;歸胃、肝、脾經。具有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肢體不遂、風疹瘙癢、吐瀉轉筋、閉經、崩漏等病癥。

藁本:【性味】辛,溫;歸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表證、巔頂疼痛、風濕痹痛等病癥。

雞血藤:【性味】苦、微甘,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舒筋、養血調經的功效;主治: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月經不調、痛經、血虛萎黃等病癥。

海風藤:【性味】苦,寒;歸心、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病癥。

螞蟻:【性味】咸,平,有毒;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等病癥。

高度白酒:【性味】甘、辛,大熱,有毒;歸十二經。具有溫脾胃、破癥結,、助藥力、厚腸胃、駐顏色、通行血脈、營養肌膚、助發藥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血虛肢麻等病癥。

食用醋:【性味】酸、苦,溫;歸肝、胃經。具有散瘀、止血、解毒、安蛔、抑菌、殺菌、軟化血管、消除疲勞的功效;主治:產后血暈、黃疸、黃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蟲積腹痛、魚肉菜毒、癰疽瘡腫等病癥。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選用植物中草藥材,毒副作用小。因方中含有大量的解表溫理、發散風寒、活血祛瘀、祛濕祛風、平肝熄風、化濕化痰、補血理血的中藥。其中:白芷、羌活、荊芥、防風、桂枝、蔥白、藁本具有解表、發散風寒;千年健、桑寄生、川烏、草烏、獨活、伸筋草、五加皮、尋骨風、防己、木瓜、靳蛇、雷公藤、鉆地風、海風藤具有祛濕、祛風;蒼術化濕;桔梗化痰;西紅花、穿山甲、王不留行、血竭、乳香、沒藥、川芎、澤蘭、蘇木、丹參、懷牛膝、益母草、馬錢子、雞血藤具有活血、祛瘀;僵蠶、天麻、地龍具有平肝熄風;小茴香、花椒、附子、肉桂具有溫理;當歸補血;杜仲、續斷補陽;鳳仙根增強活血、軟堅透骨通竅;祖師麻祛風、除濕作用較強,能消除由風寒濕引起的痹癥麻木;黑骨藤能起到增強活血、通絡、消腫作用;大風子、天仙子起到燥濕、定痛、止痛效果;蠶沙能增強祛濕、祛風、活血、通絡功能;另配雪蓮花祛濕、溫腎壯陽,增加免疫力;地龍配穿山甲能活血全身,十二經絡無處不達;貓骨與虎骨屬同一貓科動物,藥理作用相似,能明顯提高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藥效;加入艾葉起到氣味芳香,可以入血、辛熱、解寒、理氣血、散風寒、濕邪、入十二經絡;使用螞蟻,善走神經,特別對末梢神經炎或周圍神經炎及神經損傷、手足麻木、全身竄疼,療效特別明顯;高度白酒大熱、可解除十二經絡內寒氣;食用醋能起到軟化肌肉、經絡、血管內痰瘀和血瘀,使血管中的血流量暢通,有效消除皮膚內的寒濕、瘀血、腫痛,從而達到治療疼痛、麻木的肢體得到徹底康復。

從中醫的角度講,肢體疼痛、麻木屬于氣血病變,是由于氣血虧虛,寒邪侵體導致。由于諸藥搭配,藥效成分互輔互補,本發明中應用中醫病理與藥理相結合,使用中藥熱敷法,采用活血通絡、益氣補血、祛瘀止痛,達到內病外治,標本兼治,虛實并治,內外通調,緩急兼收。藥袋經微波爐加熱之后,敷在穴位或患處之后,藥袋的熱敷效應和藥物效應產生協同作用:使血管軟化、擴張、血流量通暢;能通經活絡,刺激神經細胞,促進受損神經細胞修復;使僵持、受阻的關節疼痛舒緩,關節功能得于恢復;使熱敷的溫熱感,向深層組織擴散、滲透,其分子結構與細胞組織完全親和,促使處于休眠的細胞得以激活,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有效地緩解肌肉痙攣、抑制腫脹、減輕炎癥,使患者的肢體疼痛、麻木得于康復。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取各種原料粉碎,調入白酒和食用醋混合并攪拌均勻,靜置3小時讓白酒與醋充分滲透到藥粉中。

使用方法:外用熱敷,將上述拌有酒醋的藥物裝入棉布袋子中,為防止藥粉外泄,用繩子將袋口扎緊,置于微波爐中加熱至40-60℃,接觸患者皮膚以耐熱能承受為度,熱敷時間約為20-30分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制備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白芷3-10份、僵蠶3-10份、西紅花3-9份、(制)穿山甲3-10份、地龍5-15份、(制)王不留行5-15份、血竭1-1.5份、千年健5-10份、桑寄生10-15份、川烏3-9份、草烏1.5-6份、獨活5-15份、羌活5-10份、荊芥5-10份、防風3-10份、祖師麻3-6份、天麻3-10份、黑骨藤6-9份、伸筋草10-30份、鉆地風9-15份、雪蓮花6-12份、乳香3-10份、沒藥3-10份、當歸5-15份、川芎3-10份、艾葉3-10份、五加皮5-15份、桂枝3-10份、蔥白3-10份、小茴香3-10份、花椒3-10份、附子3-15份、肉桂2-5份、尋骨風10-15份、防己5-10份、蒼術5-10份、桔梗3-10份、木瓜10-15份、靳蛇3-9份、澤蘭5-15份、蘇木3-10份、丹參5-15份、懷牛膝6-15份、益母草10-30份、馬錢子0.3-0.6份、雷公藤6-9份、杜仲5-15份、續斷10-15份、(制)貓骨9-15份、大風子2.5-5份、天仙子0.06-0.6份、鳳仙根6-9份、蠶沙10-15份、藁本3-10份、雞血藤10-50份、海風藤5-15份、螞蟻2-5份、高度白酒適量、食用醋適量。

配方為:白芷10克、僵蠶10克、西紅花9克、(制)穿山甲10克、地龍15克、(制)王不留行15克、血竭1.5克、千年健10克、桑寄生15克、川烏9克,草烏6克、獨活15克、羌活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祖師麻6克、天麻10克、黑骨藤9克、伸筋草30克、鉆地風15克、雪蓮花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艾葉10克、五加皮15克、桂枝10克、蔥白10克、小茴香10克、花椒10克、附子15克、肉桂5克、尋骨風15克、防己10克、蒼術10克、桔梗10克、木瓜10克、靳蛇9克、澤蘭15克、蘇木10克、丹參15克、懷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馬錢子0.6克、雷公藤9克、杜仲15克、續斷15克、(制)貓骨15克、大風子5克、天仙子0.6克、鳳仙根9克、蠶沙15克、藁本10克、雞血藤30克、海風藤15克、螞蟻5克、高度白酒100克、食用醋250克。

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取各種原料粉碎,調入白酒和食用醋混合并攪拌均勻,靜置3小時讓白酒與醋充分滲透到藥粉中。

使用方法:外用熱敷,將上述拌有酒醋的藥物裝入棉布袋子中,防止藥粉外泄,用繩子將袋口扎緊,置于微波爐中加熱至40-60℃。接觸患者皮膚以耐熱能承受為度(防止燙傷,過熱時藥袋與皮膚之間用棉布隔離),將藥袋敷在相關穴位或患處,熱敷時間約為20-30分鐘,每日1-2次,三日更換一劑藥。注意事項:患者熱敷部位應避開皮膚的傷口;外傷引起瘀血部位,24小時內不能用熱敷藥。熱敷治療期間忌食冷飲,注意保曖;并保持正確的姿勢和適量的功能鍛煉。

典型病例1:患者張某某,女,56歲,從事水產經營,因長期接觸水和寒冷的刺激,造成四肢關節酸痛、麻木,經醫院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采用曲氨奈德+利多卡因局部封閉,見效不大。接受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一星期后,四肢酸痛、麻木癥狀明顯好轉,治療一個月后,酸痛、麻木癥狀完全消失,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2:患者陸某某,女,58歲,服裝廠退休,由于長期從事縫紉工作,引起腰腿酸痛麻木的職業病。接受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一個星期后麻木癥狀消失,治療一個月后完全恢復正常。

典型病例3:患者湯某某,男,48歲,建筑工人,因長期彎腰工作勞累,形成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醫院核磁共振拍片檢查,腰椎4/5節髓核向后突出0.4cm,下肢刺痛、麻木,嚴重時行走困難,推拿理療只能一時緩解。后采用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一星期后,自我感覺治療有效果,治療一個月后,下肢刺痛、麻木癥狀完全消失,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4:患者周某某,男68歲,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因長期伏案工作,引起頸椎增生,出現眩暈、走路不穩感等癥狀,醫院診斷為4-7節頸椎增生,伴有輕度腦梗塞,采用葛根素等掛水,見效不大。出院后采用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一個星期后眩暈、走路不穩感消失,治療三個星期后恢復正常。

根據療效統計,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肢體疼痛、麻木的熱敷藥,對四肢疼痛麻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痿縮、中風后遺癥、跌打損傷等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治療有效率達98%以上。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福鼎市| 大同县| 武义县| 大宁县| 岑巩县| 汉阴县| 建始县| 呈贡县| 肃宁县| 临沭县| 峨眉山市| 尤溪县| 乌恰县| 远安县| 永德县| 建昌县| 庐江县| 安新县| 莱阳市| 乳山市| 威海市| 丰县| 乐陵市| 鹿邑县| 弥渡县| 潞西市| 龙山县| 普安县| 金堂县| 西昌市| 沿河| 台中县| 新宁县| 华蓥市| 苍溪县| 汉川市| 西平县| 武川县| 礼泉县|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