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屬于去蛋白提取物生產領域,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現有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多為采集自出生后6個月以內的小牛,實際情況為該牛齡段牛源較少,且可能參入部分大牛血,因此影響該產品的活性。
而且現有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基本都為化學提取法,如中國發明專利:CN200910246717.3公開的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其方法為小牛血加枸櫞酸鈉,加水攪拌升溫,攪拌下迅速降溫至-10~0℃,離心,上清液調節pH值,加入胃蛋白酶酶解,過濾,調節pH值,加入枯草桿菌蛋白酶酶解,過濾;濾液加入乙醇水溶液攪拌,離心,上清液過活性炭柱,合并洗脫液和穿流液,濃縮至無乙醇味,濃縮液加入木糖醇和ε-聚賴氨酸,加水稀釋,超濾;超濾液分裝灌裝后紫外滅菌,包裝即得。這樣的方法不僅復雜,而且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學物質,從而破壞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純凈性。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復雜,而且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學物質,從而破壞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純凈性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包括:
a、取血:在清潔環境下采集小牛全血;
b、分離:將小牛全血恒溫放置至全血中的血清和血塊自然分離后,離心去除血清后得到血塊,并將血塊低溫冷凍保存;
c、碾磨:將冷凍的血塊化凍至常溫后加入純化水,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液;
d、變性:將混合液加入反應罐中升溫變性,變性后冷卻至50℃以下再進行離心得到離心液,將離心液冷凍保存;
e、超濾:將離心液化凍后進行超濾,收集得到超濾液,并將超濾液低溫冷凍保存;
f、無菌灌裝:將超濾液化凍后,通過除菌過濾后灌裝,得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并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至2~8℃保存。
作為優選,取血步驟中,血液采集自出生14小時以內未進食的新生小牛,采集環境應在超凈工作臺內。出生14小時內的小牛血分離出來的血清是細胞培養基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小牛全血分離血清后得到的血塊依然含有較高的活性成分,本發明從本來丟棄的血塊中分離提取得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小牛血的所有組分,提高了其利用率;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提高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活性成分。
作為優選,分離步驟中,恒溫放置溫度控制在25~35℃,放置時間為30分鐘,離心轉速為2000~4000轉,離心時間10~2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作為優選,碾磨步驟中,混合時采用碾磨機進行混合,碾磨機轉速為2000~3000轉/分鐘,每碾磨50L混合液需要碾磨10分鐘,加入的純化水的體積與血塊的體積比為3:1。
作為優選,變性步驟中,升溫溫度為80±2℃,升溫時間保存時間為30分鐘,離心條件為40±2℃,離心轉速為3000~5000轉/分鐘,離心時間為10~2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作為優選,超濾步驟中,超濾使用的濾膜截留分子量為10KD。
作為優選,無菌灌裝步驟中,過濾孔徑為0.22μ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所采集的原料血來自于剛出生的出生后14小時以內采集的小牛血液,比普通工藝的小牛血液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更高;2、本發明采用純物理手段對小牛血進行逐步處理,從而得到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不僅步驟少,生產工藝流程短,更由于采用純物理手段,完全保證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純凈性,提高了小牛血的利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包括:
a、取血:在清潔環境下采集小牛全血;
b、分離:將小牛全血恒溫放置至全血中的血清和血塊自然分離后,離心去除血清后得到血塊,并將血塊低溫冷凍保存;
c、碾磨:將冷凍的血塊化凍至常溫后加入純化水,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液;
d、變性:將混合液加入反應罐中升溫變性,變性后冷卻至50℃以下再進行離心得到離心液,將離心液冷凍保存;
e、超濾:將離心液化凍后進行超濾,收集得到超濾液,并將超濾液低溫冷凍保存;
f、無菌灌裝:將超濾液化凍后,通過除菌過濾后灌裝,得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并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至2~8℃保存。
取血步驟中,血液采集自出生1小時以內未進食的新生小牛,采集環境應在超凈工作臺內。
分離步驟中,恒溫放置溫度控制在25℃,放置時間為30分鐘,離心轉速為2000轉,離心時間1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碾磨步驟中,混合時采用碾磨機進行混合,碾磨機轉速為2000轉/分鐘,每碾磨50L混合液需要碾磨10分鐘,加入的純化水的體積與血塊的體積比為3:1。
變性步驟中,升溫溫度為80±2℃,升溫時間保存時間為30分鐘,離心條件為40±2℃,離心轉速為3000轉/分鐘,離心時間為10~2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超濾步驟中,超濾使用的濾膜截留分子量為10KD。
無菌灌裝步驟中,過濾孔徑為0.22μm。
表1、實施例1生產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相關性狀檢測
實施例2: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包括:
a、取血:在清潔環境下采集小牛全血;
b、分離:將小牛全血恒溫放置至全血中的血清和血塊自然分離后,離心去除血清后得到血塊,并將血塊低溫冷凍保存;
c、碾磨:將冷凍的血塊化凍至常溫后加入純化水,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液;
d、變性:將混合液加入反應罐中升溫變性,變性后冷卻至50℃以下再進行離心得到離心液,將離心液冷凍保存;
e、超濾:將離心液化凍后進行超濾,收集得到超濾液,并將超濾液低溫冷凍保存;
f、無菌灌裝:將超濾液化凍后,通過除菌過濾后灌裝,得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并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至2~8℃保存。
取血步驟中,血液采集自出生2小時未進食的新生小牛,采集環境應在超凈工作臺內。
分離步驟中,恒溫放置溫度控制在35℃,放置時間為30分鐘,離心轉速為4000轉,離心時間2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碾磨步驟中,混合時采用碾磨機進行混合,碾磨機轉速為3000轉/分鐘,每碾磨50L混合液需要碾磨10分鐘,加入的純化水的體積與血塊的體積比為3:1。
變性步驟中,升溫溫度為80±2℃,升溫時間保存時間為30分鐘,離心條件為40±2℃,離心轉速為5000轉/分鐘,離心時間為10~20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超濾步驟中,超濾使用的濾膜截留分子量為10KD。
無菌灌裝步驟中,過濾孔徑為0.22μm。
表2、實施例2生產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相關性狀檢測
實施例3:一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體的生產方法,包括:
a、取血:在清潔環境下采集小牛全血;
b、分離:將小牛全血恒溫放置至全血中的血清和血塊自然分離后,離心去除血清后得到血塊,并將血塊低溫冷凍保存;
c、碾磨:將冷凍的血塊化凍至常溫后加入純化水,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液;
d、變性:將混合液加入反應罐中升溫變性,變性后冷卻至50℃以下再進行離心得到離心液,將離心液冷凍保存;
e、超濾:將離心液化凍后進行超濾,收集得到超濾液,并將超濾液低溫冷凍保存;
f、無菌灌裝:將超濾液化凍后,通過除菌過濾后灌裝,得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并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間品至2~8℃保存。
取血步驟中,血液采集自出生14小時未進食的新生小牛,采集環境應在超凈工作臺內。
分離步驟中,恒溫放置溫度控制在30℃,放置時間為30分鐘,離心轉速為3000轉,離心時間15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碾磨步驟中,混合時采用碾磨機進行混合,碾磨機轉速為2500轉/分鐘,每碾磨50L混合液需要碾磨10分鐘,加入的純化水的體積與血塊的體積比為3:1。
變性步驟中,升溫溫度為80±2℃,升溫時間保存時間為30分鐘,離心條件為40±2℃,離心轉速為4000轉/分鐘,離心時間為15分鐘,低溫保存溫度不低于-5℃。
超濾步驟中,超濾使用的濾膜截留分子量為10KD。
無菌灌裝步驟中,過濾孔徑為0.22μm。
表3、實施例3生產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相關性狀檢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