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精確釋放的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我國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占我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血管動脈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其造成血管的狹窄與閉塞,導致心梗、腦中風以及諸多外周血管疾病。
治療動脈狹窄或閉塞主要的手術方式主要有兩種:外科搭橋或旁路手術、微創介入治療手術。外科搭橋或旁路手術主要通過外科手術將自體靜脈或人工血管來置換病變血管,從而恢復血流暢通。微創介入治療通過穿刺股動脈、橈動脈等,應用導絲、球囊導管和血管支架等醫療器械來擴張病變血管,從而恢復血流通暢。微創介入的治療方法由于病人創傷小、恢復時間短、治療效果不劣于外科手術,現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
自擴張式支架屬于常用的血管支架之一,是一種細小的網狀圓筒型醫療器械,主要用于治療血管狹窄等病變,也可用于各類腔道內狹窄。自擴張式血管支架通常被預先壓握在輸送系統中,通過輸送系統送入狹窄的血管病變區,然后當支架被推出輸送系統時,支架可自擴張到正常血管的直徑,撐開狹窄的血管,并保持血管暢通狀態。
目前臨床上有些患者的血管或腔道狹窄和閉塞病變很長,需要使用長度在100mm以上的支架,甚至最長的支架會到200mm以上。現有臨床上使用的部分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在釋放支架時,存在支架遠端前跳,以及長支架的整體釋放力明顯增大,會出現釋放支架時不穩定,導致不能準確釋放支架,未能很好地覆蓋病變,降低了對病人的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可精確釋放的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以克服上述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輸送并釋放自擴張支架至血管或腔體病變處的輸送系統,包括釋放手柄部分和導管部分;釋放手柄包括手柄外殼、前端連接件、螺桿、快速釋放按鈕、旋鈕、安全銷、后端魯爾接口;導管部分包括內管、中管、外管、頂環和TIP。其中,所述內管和中管設置在所述外管內,并貫穿于所述釋放手柄中;所述外管通過前端連接件與手柄外殼內的螺桿固定相連;所述內管遠端與TIP固定相連,內管近端與后端魯爾接口固定相連,此部分在手柄外殼內不能移動;所述螺桿外表面設有螺紋結構;所述快速釋放按鈕和旋鈕套在螺桿上,旋鈕的螺紋與螺桿的螺紋結構相嚙合,螺桿能夠在手柄外殼內前后移動并帶動所述外管移動;所述釋放手柄內設置有安全銷定位裝置,安全銷上設有卡扣。
優選地,所述旋鈕可沿螺桿作圓周運動而帶動螺桿在手柄外殼內作軸向移動。轉動旋鈕時,手柄外殼中的螺桿向后移動,并帶動外管同時向后移動,固定在內管前段的支架就被精確釋放。
優選地,所述快速釋放按鈕向后滑動時,手柄中的螺桿向后移動,外管同時向后移動,固定在內管前段的支架就被快速釋放。
優選地,所述手柄外殼設有滑動槽,當螺桿沿滑動槽向后移動一定尺寸,固定在內管遠端的支架同時釋放相應的尺寸。
優選地,所述螺桿外表面設有螺紋結構,該螺紋為雙線或單線螺紋,螺紋截面為梯形結構,螺紋導程為1-20mm。
優選地,所述快速釋放按鈕為T型結構,兩個懸臂露在所述滑動槽外。
優選地,所述快速釋放按鈕斜面上設有防滑花紋。
優選地,所述安全銷上設有一個卡扣,該卡扣卡入旋鈕近端的凹槽內,與旋鈕凹槽鑲嵌,可以鎖緊旋鈕,防止旋鈕轉動,從而避免螺桿向后移動,同時保證支架位置固定。
優選地,所述安全銷上設有兩個卡扣,兩個卡扣卡入旋鈕近端的凹槽內,與旋鈕凹槽鑲嵌,可以鎖緊旋鈕,防止旋鈕轉動,從而避免螺桿向后移動,同時保證支架位置固定。
優選地,所述導管部分外管管體表面涂有一層水體系親水潤滑性涂層,涂層為具有親水基團的高分子聚合物或單體,選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中設計的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可以通過調節旋鈕進行自擴張支架的遠端部分精確釋放,獨特螺紋結構確保支架釋放穩定。在支架釋放部分后,如釋放位置準確,可以向后滑動快速釋放按鈕,實現快速釋放支架。本發明有效避免了自擴張支架釋放時的前跳等定位問題,特別是提高了長支架(長度超過100mm)的釋放準確性。對操作者來說,可以實現單手釋放支架,簡便易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螺桿、快速釋放按鈕和旋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螺桿、快速釋放按鈕和旋鈕的組裝示意圖。
圖4為安全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種安全銷的鎖定方式示意圖。
圖6為另一種安全銷的鎖定方式示意圖。
圖7為導管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01 TIP、02內管、03中管、04外管、05頂環、06支架、07前端連接件、08單向閥、09快速釋放按鈕、10螺桿、11旋鈕、12安全銷、13手柄外殼、14后端魯爾接口、15旋鈕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現在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包括:手柄外殼13、前端連接件07、螺桿10、快速釋放按鈕09、旋鈕11、安全銷12、后端魯爾接口14、內管02、中管03、外管04、頂環05和TIP 01。
其中,內管02為中空結構,遠端與TIP 01固定相連,近端與手柄后端魯爾接口14固定相連,內腔可通導絲,中管03套在內管02外,此部分在手柄外殼13內不能移動。外管04為中空結構,近端通過前端連接件07與手柄中的螺桿10固定相連,外管04套在中管03外,此部分可在手柄外殼13內做軸向移動;支架06被預先壓縮進入輸送系統的外管04內并被固定在內管02的前端。單向閥08與外管04的內腔相通,用于手術時向注入液體沖洗外管內腔。
快速釋放按鈕09和旋鈕11套與螺桿10上,與螺桿的螺紋結構相嚙合,旋鈕11可沿螺桿10作圓周運動而帶動螺桿10在手柄外殼內作軸向移動,轉動旋鈕11時,手柄外殼13中的螺桿10向后移動,并帶動外管04同時向后移動,固定在內管02前段的支架06就被精確釋放;或向后滑動快速釋放按鈕09時,固定在內管02前段的支架06就被快速釋放;快速釋放按鈕09和旋鈕11均可以調節外管04與內管02的相對移動;手柄外殼13設有滑動槽,當螺桿10沿滑動槽向后滑動一定尺寸,固定在內管02前段的支架06同時釋放相應的尺寸。
另外,快速釋放按鈕09為T型結構,兩個懸臂露在所述滑動槽外。快速釋放按鈕09斜面上設有防滑花紋,可以防止操作時打滑。
為了保證支架06的位置固定,并避免支架在非使用環境中由于螺桿移動而導致支架被提前釋放等情況,在釋放手柄內設置有安全銷定位裝置。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的安全銷的鎖定方式示意圖。
如圖5所示,安全銷12上設有一個卡扣凸起與旋鈕凹槽15鑲嵌,此時旋鈕11處于鎖定狀態,可以防止旋鈕11轉動,從而避免螺桿10移動(使外管無法相對于手柄外殼13前進或后退),同時保證支架06位置固定,從而避免支架在非使用環境中由于螺桿移動而導致支架被提前釋放,造成產品失效等情況。
實施例2
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自擴張支架輸送系統的安全銷的鎖定方式示意圖。
如圖6所示,安全銷12上設有兩個卡扣與旋鈕凹槽15鑲嵌,此時旋鈕11處于鎖定狀態,可以防止旋鈕11轉動,從而避免螺桿10向后移動(使外管無法相對于手柄外殼13前進或后退),同時保證支架06位置固定,從而避免支架在非使用環境中由于螺桿移動而導致支架被提前釋放,造成產品失效等情況。
此外,該輸送系統的其它部分的結構及連接關系與實施例1相同。
但是,該安全銷定位裝置的結構并不限于本實施例提供的卡扣凸起與旋鈕凹槽15鑲嵌的形式,還可以通過設置螺釘旋緊裝置,使得安全銷12處于鎖定狀態,使外管04和手柄外殼13的位置相對固定,避免支架在非使用環境中出現提前釋放。
下面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臨床具體實施方式。術前先造影評估病變血管的情況,選擇合適尺寸的支架系統、導管鞘,選擇合適的部位穿刺血管,將導絲通過導管鞘置入病變部位,進行造影,以便觀察病變部位,支架輸送系統的內管02為中空結構,內腔可通導絲,TIP 01自帶柔軟性,能安全的隨導絲到達病變部位,頂環05有顯影效果,在顯影的儀器中,可以清晰的觀察輸送系統的支架06是否輸送至病變部位。如輸至病變位置,松開安全銷12,握住釋放手柄,用拇指和食指緩慢轉動旋鈕11,支架06從輸送系統內緩慢推出,觀察支架06的定位情況,待支架06精確定位后,按住快速釋放按鈕09,向后快速滑動,固定在內管前段的支架06就被快速釋放,待支架06完全釋放,把輸送系統撤出體外,即可完成手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