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具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救護床。
背景技術:
救護床在緊急救援中被用于運送傷病的人員,通常情況下救援過程非常緊張,需要快速地將人員送達指定地點,而由于現有的救護床為了節省空間、方便搬運,底座均設計的較小,因此存在底座不夠穩定的問題,在救護床快速前進或轉彎時極易發生床體傾倒、人員墜落的事故,對傷病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救護床,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包括支撐架體、底板、床體和液壓驅動支撐柱,所述床體包括固定床體和活動床體,所述支撐架體由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和第三支撐架組成,所述液壓驅動支撐柱設置有四個且底端分別固定設置在第一支撐架和第三支撐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架上設置有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由液壓缸和活塞桿組成,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桿穿過通孔與床體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體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一端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螺紋桿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紋桿包括第一螺紋桿和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和第二螺紋桿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紋桿上和第二螺紋桿上分別對稱設有螺紋套管,所述螺紋套管與所述螺紋桿螺紋配合連接,所述螺紋套管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固定連接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底端設置有萬向輪。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動床體和固定床體之間設置有滾軸,所述滾軸通過軸心與底板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滾軸與床體轉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螺紋桿上套設有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和第三軸承,分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和第三支撐架,所述第一軸承和第三軸承以第二軸承為對稱軸左右對稱分布。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床體內部設置有減震彈簧墊,所述減震彈簧墊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床體內頂面和內底面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液壓驅動支撐柱通過液壓驅動完成升降,從而調節床體高度以適應救護的需求。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桿穿過通孔與床體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螺紋桿和第二螺紋桿螺紋反向設置,兩邊的螺紋套管運動方向相反,當需要對傷病人員進行運送時,通過電機帶動螺紋桿轉動,使得螺紋套管相背離運動,帶動支撐腳向外伸出,增大救護床底座面積,提高運送途中的穩定性;當不需要使用救護床時,可通過螺紋套管相向運動收起支撐腳,有效節約空間;液壓驅動支撐柱以液壓為動力調節支撐柱本身的高低,進而調節床體的高度,從而有效應對需要,方便病員的抬放;升降驅動裝置為活動床體的抬起提供穩定的支撐。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有效節約空間,增強救護床運送過程當中的穩定性,保障傷病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的活動床體抬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支撐腳伸出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支撐腳收起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的支撐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救護床,包括包括支撐架體1、底板2、床體3和液壓驅動支撐柱4,所述床體3包括固定床體31和活動床體32,所述支撐架體1由第一支撐架11、第二支撐架12和第三支撐架13組成,所述液壓驅動支撐柱4設置有四個且底端分別固定設置在第一支撐架11和第三支撐架13上,所述第二支撐架12上設置有升降驅動裝置6,所述升降驅動裝置6由液壓缸61和活塞桿62組成,所述支撐架體1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桿7,所述螺紋桿7一端設置有電機73,所述電機73與所述螺紋桿7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紋桿7包括第一螺紋桿71和第二螺紋桿72,所述第一螺紋桿71和第二螺紋桿72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紋桿71上和第二螺紋桿72上分別對稱設有螺紋套管75,所述螺紋套管75與所述螺紋桿7螺紋配合連接,所述螺紋套管75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塊52,所述連接塊52上固定連接有支撐腳5,所述支撐腳5底端設置有萬向輪51。
其中,所述活動床體32和固定床體31之間設置有滾軸33,所述滾軸33通過軸心331與底板2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滾軸33與床體3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紋桿7上套設有第一軸承741、第二軸承742和第三軸承743,分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架11、第二支撐架12和第三支撐架13,所述第一軸承741和第三軸承743以所述第二軸承742為對稱軸左右對稱分布;所述床體3內部設置有減震彈簧墊31,所述減震彈簧墊31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床體3內頂面和內底面固定連接;所述液壓驅動支撐柱4通過液壓驅動完成升降,從而調節床體高度以適應救護的需求;所述底板2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桿62穿過通孔與床體3固定連接。
使用時,由于第一螺紋桿和第二螺紋桿螺紋反向設置,兩邊的螺紋套管運動方向相反,當需要對傷病人員進行運送時,通過電機帶動螺紋桿轉動,使得螺紋套管相背離運動,帶動支撐腳向外伸出,增大救護床底座面積,提高運送途中的穩定性;當不需要使用救護床時,可通過螺紋套管相向運動收起支撐腳,有效節約空間;液壓驅動支撐柱以液壓為動力調節支撐柱本身的高低,進而調節床體的高度,從而有效應對需要,方便病員的抬放;升降驅動裝置為活動床體的抬起提供穩定的支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