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練習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踝部運動鍛煉器,主要應用于醫學骨科領域,適用于骨科術后患者的踝部功能鍛煉。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踝肌訓練器需訓練者站立進行,且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不適用于醫學骨科領域術后患者足踝部的功能鍛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局限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半臥位或仰臥位使用的踝栗練習器,達到踝部功能鍛煉的目的。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踝栗練習器,由前板、后板、底座、兩根彈簧、鋼條、兩塊運動軌跡圓板、計時器、和軸承組成;所述底座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的材質為木制,上部的材質為棉質;所述上部具有坡度,設有兩個足形凹槽;所述后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軸承位于所述上下部的連接處,軸承的兩端通過鋼條與所述后板固定連接;所述前板穿過軸承,繞軸承轉動;所述兩塊運動軌跡圓板分別固定于前板的兩端;所述兩根彈簧分別位于軸承上下兩側,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前板和后板;所述計時器固定在底座上。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前板長3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后板長4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底座長60厘米、寬30厘米、厚5厘米;彈簧長15厘米。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軸承的兩端各通過三根鋼條固定。本實用新型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本實用新型踝栗練習器可放置在床尾,患者取半臥位或仰臥位,雙腳置于底座上,可通過調節儀器與床面的距離來使下肢與床面形成一定角度,雙腳掌緊貼前板,以中部軸承為軸并用力上下踩動,通過用力踩動前板進行有規律的主動練習來完成跖屈背伸,前板繞彈簧與前板相交點做前后運動,可使足踝部及下肢肌肉得到鍛煉,運動負荷可通過彈簧調節。運動周期時間可通過計時器循環調節,每10秒為一個前后運動周期。
[0007]為了提高等長肌肉收縮的效果,患者雙腳用力踩前板時,患者跖屈(腳尖朝下),此裝置給予患者阻力,使小腿三頭肌收縮變短,脛骨前肌放松伸長;患者背伸(腳尖朝上)時,此裝置同樣給予患者阻力,使脛骨前肌收縮變短,小腿三頭肌放松伸長;患者肌肉收縮時,血液和淋巴液受擠壓回流,肌肉放松時,新鮮血液補充。通過此踝栗練習器的助力和阻力輔助,患者做簡單的屈伸腳踝運動,可以有效促進整個下肢的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盡早恢復肌肉的功能及促進疾病的康復。
[0008](I)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僅有8部分組成,價格便宜,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在練習過程中可改變器材與床之間的距離來改變下肢與床面形成的角度,將提高等長肌肉收縮的效果;雙腳踩踏前板前后運動,有效的達到了患者踝部肌肉鍛煉的目的,可以有效促進整個下肢的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盡早的恢復肌肉的功能及促進疾病的康復。
[0009](2)本實用新型中的計時器的循環調節作用,將提高患者踝部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0010](3)本實用新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減輕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負擔,明顯提高了患者功能鍛煉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1]本實用新型附圖1幅,
[0012]圖1本實用新型踝栗練習器結構示意圖;圖中,I前板、2后板、3底座、4彈簧、5鋼條、6運動軌跡圓板、7計時器、8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
[0014]實施例1
[0015]由前板1、后板2、底座3、兩根彈簧4、鋼條5、兩塊運動軌跡圓板6、計時器7、和軸承8組成;底座3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的材質為木制,上部的材質為棉質;上部具有坡度,設有兩個足形凹槽;后板2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3的下端;軸承8位于所述上下部的連接處,軸承的兩端通過三根鋼條5與所述后板2固定連接;前板I穿過軸承8,繞軸承8轉動;所述兩塊運動軌跡圓板6分別固定于前板I的兩端;所述兩根彈簧4分別位于軸承8上下兩側,彈簧4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前板I和后板2;所述計時器7固定在底座3上。前板I長3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后板2長4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底座3長60厘米、寬30厘米、厚5厘米;彈簧4長15厘米。
【主權項】
1.踝栗練習器,其特征在于: 由前板(I)、后板(2)、底座(3)、兩根彈簧(4)、鋼條(5)、兩塊運動軌跡圓板(6)、計時器(7)、和軸承(8)組成; 所述底座(3)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的材質為木制,上部的材質為棉質; 所述上部具有坡度,設有兩個足形凹槽; 所述后板(2)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3)的下端; 所述軸承(8)位于所述上下部的連接處,軸承(8)的兩端通過鋼條(5)與所述后板(2)固定連接; 所述前板(I)穿過軸承(8),繞軸承(8)轉動; 所述兩塊運動軌跡圓板(6)分別固定于前板(I)的兩端; 所述兩根彈簧(4)分別位于軸承(8)上下兩側,彈簧(4)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前板(I)和后板(2);所述計時器(7)固定在底座(3)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栗練習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I)長3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后板(2)長45厘米、寬30厘米、厚2厘米;底座(3)長60厘米、寬30厘米、厚5厘米;彈簧(4)長15厘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栗練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的兩端各通過三根鋼條(5)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踝泵練習器,由前板、后板、底座、兩根彈簧、鋼條、兩塊運動軌跡圓板、計時器、和軸承組成;底座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的材質為木制,上部的材質為棉質;上部具有坡度,設有兩個足形凹槽;后板垂直固定于底座的下端;軸承位于上下部的連接處,軸承的兩端通過鋼條與后板固定連接;前板穿過軸承,繞軸承轉動;兩塊運動軌跡圓板分別固定于前板的兩端;兩根彈簧分別位于軸承上下兩側,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前板和后板;計時器固定在底座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練習過程中使下肢與床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將提高等長肌肉收縮的效果;雙腳踩踏前板前后運動,有效的達到了患者踝部肌肉鍛煉的目的,可以有效促進整個下肢的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盡早的恢復肌肉的功能及促進疾病的康復。
【IPC分類】A63B21/00, A61G7/05, A63B23/08
【公開號】CN205386214
【申請號】CN201620031930
【發明人】董建俐, 林權, 伊靜, 沙麗艷
【申請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