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菌驅血止血襪。
背景技術:
自1718年Petit發明止血帶并將之應用于臨床以來,止血帶在創傷救護和外科手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外科手術中,特別對于肢體手術,約70%的手術需要進行驅血達到近無血狀態。而目前在臨床相關手術中使用的方式仍采取徒手或充氣的方式配合止血帶進行肢體手術的驅血。此類驅血的方式存在驅血效率低且存在血栓的風險、存在感染的風險、可視區域變差等不足。
就肢體手術最多的骨科來說,僅以關節手術為例,伴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患病率的上升,老年人對關節類的骨科手術需求量將呈現井噴之勢,而關節手術是需要進行嚴格的驅血操作,傳統的驅血方式需要由主刀醫生在手術臺上捆扎,因而致使止血帶的松緊度沒有保證,驅血時用力不勻,一繞一緩,不能持續用力,止血效果差。臨床醫生對于驅血方式或驅血器材有著迫切的需要。現有的驅血止血襪雖然能達到止血驅血的效果,但在臨床應用中,仍然需要對患者被套部位進行消毒操作,而其材料本身無法保證不會造成潛在的感染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能夠減少手術部位感染幾率,改善手術區域視野以及降低術后副作用的抗菌驅血止血襪。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抗菌驅血止血襪,其包括一端開口的彈力襪體,所述襪體的開口端連接有彈性伸縮環,所述彈性伸縮環與一驅血拉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襪體的內側設置有抗菌層。
優選的,所述襪體的彈力由開口端至封口端逐漸增大。
優選的,所述抗菌層設置在所述襪體的開口端內側。
優選的,所述驅血拉帶的長度大于所述襪體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其通過在襪體的內側設置有抗菌層,使所述驅血止血襪在驅血止血的同時能夠抑制病人體表細菌的滋生,保持手術環境的無菌性,避免細菌對傷口的感染,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高效驅血,避免血栓風險,減少手術部位感染幾率,改善手術區域視野以及降低術后副作用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的卷覆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的舒展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菌驅血止血襪,其包括一端開口的彈力襪體10,所述襪體10的開口端連接有彈性伸縮環20,所述彈性伸縮環20與一驅血拉帶30固定連接。其中,所述襪體10的內側設置有抗菌層11。
通過在襪體10的內側設置有抗菌層11,使所述驅血止血襪在驅血止血的同時能夠抑制病人體表細菌的滋生,保持手術環境的無菌性,避免細菌對傷口的感染,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優選的,所述抗菌層11設置在所述襪體10的開口端內側。
當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處于未使用狀態時,如圖1所示,所述襪體10的襪筒卷覆在所述彈性伸縮環20上,且與所述彈性伸縮環20固定連接的驅血拉帶30也隨彈性伸縮環20一起沿襪體10的卷覆路徑卷覆在襪筒內,當需要使用時,將抗菌驅血止血襪套上,并拉動驅血拉帶30,帶動卷覆的襪筒向上舒展,直至驅血拉帶30完全拉出,此時,如圖2所示,抗菌驅血止血襪的襪筒也完全舒展開,無需對襪筒進行拉扯,避免了拉力過大或拉力不當對抗菌驅血止血襪造成破損,且能夠方便的為病人套上抗菌驅血止血襪。優選的,所述驅血拉帶30的長度大于所述襪體10的長度,且驅血拉帶30的自由端設有牽拉環31,并與拉伸驅血拉帶30。
同時,所述襪體10的彈力由開口端至封口端逐漸增大,根據彈力的松緊收縮方向,更加便于實現驅血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其通過在襪體10的內側設置有抗菌層11,使所述驅血止血襪在驅血止血的同時能夠抑制病人體表細菌的滋生,保持手術環境的無菌性,避免細菌對傷口的感染,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所述抗菌驅血止血襪,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高效驅血,避免血栓風險,減少手術部位感染幾率,改善手術區域視野以及降低術后副作用的特點。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