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疼痛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人們的身體的部位若產生疼痛癥時常采用藥物治療,尤其是關節等部位的疼痛癥,但傳統的藥物治療效果較差,而且費用高。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用于治療關節疼痛的醫療設備,但設備結構復雜、體積較大、費用較高,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操作,難以普遍推廣使用。而且傳統的治療裝置采用單一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疼痛治療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治療方式單一、治療效果差,設備結構復雜、操作不便,成本高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疼痛治療裝置,包括固定座、導電凝膠和電源,所述固定座上安裝有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所述導電凝膠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的工作側連接,所述電源為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供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超聲波換能器、導電凝膠實現多種治療方式同步治療,將電極的固定耦合于一體實現,提高了治療效果,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成本低。
進一步,所述導電凝膠安裝在固定座上,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所述超聲波換能器安裝在固定座的同一側,并位于導電凝膠與固定座之間。
進一步,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嵌入固定座內,并與固定座的表面齊平。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導電凝膠同時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的端面緊密貼合,連接牢固,不易脫落,治療效果好
進一步,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所述超聲波換能器分別嵌裝在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內,采用嵌裝方式,無需增加輔助緊固件進行緊固,安裝簡單、方便、牢固。
進一步,所述固定座的輪廓與所述導電凝膠的輪廓相同。
進一步,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與所述導電凝膠卡接或粘接,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將電量傳遞到導電凝膠。
進一步,所述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上設有凹槽結構,所述導電凝膠上設有與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與凹槽配合安裝形成暗扣結構。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拆分組裝快速方便,操作簡單,同時連接卡接緊固,不易脫落。
進一步,所述固定座、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和超聲波換能器形成治療頭,所述治療頭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治療頭的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與電源之間形成閉合電路。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兩個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通過導電凝膠對人體關節進行電刺激治療,通過形成閉合回路提高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治療頭與膏藥連接時的側面剖視圖。
零件標號說明
1 治療頭
2 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
21 凹槽
3 超聲波換能器
4 導電凝膠
41 凸起
5 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疼痛治療裝置主要用于關節疼痛治療,至少包括一個由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超聲波換能器3和固定座5形成的治療頭1,還包括導電凝膠4和電源,電源與治療頭1的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電連接,電源供電使得治療頭1的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可以同步運行或分別運行。固定座5可以采用絕緣材料進行生產制造,導電凝膠4的材料采用目前醫藥領域常用的醫用導電凝膠,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是通過皮膚將特定的低頻脈沖電流輸入人體以治療疼痛的一種輸出電流的電極。采用單個治療1和導電凝膠4配合可以獨立的對人體關節處進行電刺激和超聲波的同步治療。在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兩個治療頭1,通過兩個治療頭1的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與電源形成閉合電路,對關節疼痛處進行電刺激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如圖1所示,導電凝膠4在安裝固定時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的工作側連接,工作側是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靠近人體皮膚的一側,即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通過導電凝膠4進行能量傳遞的一側。導電凝膠4通過粘接方式安裝在固定座5上,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安裝在固定座5的同一側,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并位于導電凝膠4和固定座5之間。
如圖1和圖2所示,固定座5上設有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分別嵌裝在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內。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采用嵌裝方式結構制造簡單,無需輔助鎖緊件進行固定,安裝方便同時又不易脫落。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嵌入固定座5內時,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的端面與固定座5的表面齊平,使得導電凝膠4可以同時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和超聲波換能器3的工作端面以及固定座5的表面緊密貼合。便于電極、超聲波通過導電凝膠4與人體皮膚耦合進行電極、超聲波的同步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固定座5的輪廓與導電凝膠4的輪廓相同,提高貼合效果。
如圖1和圖2所示,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與導電凝膠4卡接或粘接,次用卡接方式連接時,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上設有凹槽結構,導電凝膠4上設有與凹槽21匹配的凸起41,凸起41與凹槽21配合安裝形成暗扣結構,實現導電凝膠4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的快速裝配和拆卸,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通電后將電量傳遞到導電凝膠4,通過導電凝膠4傳遞至人體關節處。同時,導電凝膠4具有粘性,同時與超聲波換能器3和固定座5粘接。
其工作過程為:先將導電凝膠4粘貼到人體關節處,再將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與導電凝膠4卡接,同時導電凝膠4與超聲波換能器3的端面貼合,電源同時為超聲波換能器3和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供電,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極2將電量通過導電凝膠4傳遞到人體關節處進行電刺激治療,同時超聲波換能器3發出的超聲波也通過導電凝膠4引入人體關節處,實現超聲波和電刺激治療通過導電凝膠4對人體關節同步治療。
本實用新型通過簡單的結構,實現了至少兩種治療方式同步治療,將電極、超聲波治療方式固定耦合于一體,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制造簡單方便、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推廣利用。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