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畜牧用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對奶牛牛蹄部進行切削修正的新型修蹄刀。
背景技術:
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的嚴重疾病之一,其種類包括蹄變形、蹄葉炎、腐蹄病、趾間贅生、蹄皮炎、蹄糜爛和蹄底創傷等疾病。其中,以蹄變形和腐蹄病最為常見。
對一頭牛來說,蹄部的病灶引起疼痛和不適,導致跛行出現,并使關節、腱及韌帶等受到應激,同時蹄上部的組織和器官也易于受到傷害。同時,由于患蹄病的牛活動減少,致使采食量下降,使得乳產量也下降,嚴重的跛行還會導致體重和生產能力下降,處理不當還會導致牛只淘汰,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修蹄是奶牛場矯正蹄形、治療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通過修蹄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護奶牛健康,提高奶牛舒適度和提高奶牛福利。
在現今的各個規范化奶牛場,修蹄已經成為了獸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獸醫修蹄所要用到的主要工具有專用的保定架、修蹄刀以及其他一些用具。奶牛修蹄一般可分為護理性修蹄和治療性修蹄兩種方式。
護理性修蹄主要是矯正指(趾)的長度和角度,保證身體的平衡和指間的均勻負重,使趾蹄發揮正常的功能。修蹄時要注意角度和蹄的弧度,適當保留部分角質層,蹄底平整,蹄尖呈鈍圓,蹄叉間修成弧形。治療性修蹄則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檢修平整,并對相應的蹄病或是外傷進行處理乃至全身性治療。
現有的修蹄刀由于結構所限,修左、右蹄需要用不同的刀,造成操作不便。正是基于以上問題,發明人經潛心研究、試驗,設計出一種新型修蹄刀,以滿足攜帶方便、操作簡便、節約成本、合理修蹄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新型修蹄刀,包括手柄和主刀體,其中,手柄上部具有緊固孔,下部具有穿孔部,主刀體包括一體成形的刀柄和斜刀片,刀柄與斜刀片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刀柄插置于手柄中,通過緊固孔與手柄固連,斜刀片正、反雙面均具有刀刃。
優選地,手柄朝向斜刀片的一側設置有握持部。
優選地,握持部表面包括四個與作業者的手指相適配的凹槽。
優選地,手柄由上、下兩部分拼合而成。
優選地,手柄與刀柄通過鉚釘穿過緊固孔而進行鉚接。
優選地,手柄與刀柄通過緊固螺釘穿過緊固孔而進行固連。
優選地,斜刀片外可套置保護皮套。
優選地,手柄為一體結構,其上部可供刀柄插置。
優選地,刀柄與斜刀片之間的夾角為55-85°。
優選地,刀柄與斜刀片之間的夾角為68°。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了一種新型修蹄刀,將修蹄刀的角度設置為銳角,且具有雙面刀刃,修左、右蹄可共用一把修蹄刀,攜帶方便、操作簡便、節約成本;另外,通過合理而及時的修蹄,可防止蹄變形程度加劇而導致肢勢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奶量;提高奶牛使用年限,降低淘汰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修蹄刀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修蹄刀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作用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修蹄刀,其包括手柄1和主刀 體2,其中,手柄1上部具有緊固孔11,下部具有穿孔部13,主刀體2包括一體成形的刀柄21和斜刀片22。
其中,刀柄21與斜刀片22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刀柄21插置于手柄1中,通過鉚釘穿過緊固孔11而與手柄1進行鉚接,斜刀片22正、反雙面均具有刀刃221。
其中,手柄1朝向斜刀片22的一側設置有握持部12,該握持部12包括四個凹槽,具體為凹面圓弧,以與作業者的手指相適配,握持牢固、舒適度高。其中,手柄1可由上、下兩部分拼合而成,也可以為一體結構,其上部可供刀柄21插置。
可采用繩子穿過穿孔部13,不用時,把修蹄刀掛起來。
另外,斜刀片22外套置保護皮套,保護皮套可完全包覆住刀刃221,以防止不用時對人體可能的傷害。
作為另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手柄1與刀柄21通過緊固螺釘穿過緊固孔11而進行固連。
作為優選的實施例,刀柄21與斜刀片22之間的夾角為55-85°,這樣的角度方便使用。更優選地,刀柄與斜刀片之間的夾角為68°,這是經過無數次試驗后發現的最利于操作、修蹄效果最好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將修蹄刀的角度設置為銳角,且具有雙面刀刃,修左、右蹄可共用一把修蹄刀,攜帶方便、操作簡便、節約成本;另外,通過合理而及時的修蹄,可防止蹄變形程度加劇而導致肢勢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奶量;提高奶牛使用年限,降低淘汰率。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實用新型內容所做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改,皆仍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