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輪椅,尤指一種讓行動不便者可直接于輪椅上進行大小便的可便溺折疊式輪椅。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高齡化的時代,對于行動不方便者,須以輪椅代步、因此市面上開發出各種類型的輪椅,以滿足不同使用需求。
圖1所示,為現有一種使用很普遍的輪椅10的外觀圖;基于方便攜帶及空間收納的考慮,這種可折疊式的輪椅10大致上是在二個呈對稱的骨架11之間,樞設有一呈X型的折合架12,且每個骨架1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主輪13,而骨架11前方底部則設有從動輪14,且兩個骨架11之間水平的設有一座墊15,骨架11后上方設有一椅背桿16,椅背桿16的頂端裝設有一握把17,兩個椅背桿16之間可供套置一椅背墊18,而當輪椅須長途運送或收納時,便可利用輪椅的折合架的可折合結構,使兩骨架的間距縮小,以縮小整個輪椅的體積,以便于運送。但,若行動不便者想大小便時,必須將輪椅10推至廁所,才能進行大小便;再者,如病患雙腳不便,還需透過看護或家屬幫忙抱至馬桶上,是以,對于家屬及病患而言,都造成很大的困擾。
圖2A及圖2B所示,是中國臺灣M382122所揭示一種可便溺折疊式輪椅10A,其與上揭現有輪椅10的差異在于:一座椅架120組裝于該二活動桿121上,該座椅架120上方組裝一座墊130,下方組裝一承便器140,借此供使用者在輪椅10A上如廁。但查,此種結構設計雖可讓使用者直接在輪椅10A上大小便,但座墊130是由塑料所成型,并具有一排泄孔131,如此一來,輪椅10A要折疊時必須把座墊130及承便器140拆卸取下,使用上不方便;再者,座墊130的排泄孔131,呈固定式開孔,但使用者在輪椅10A上如果不是要如廁,而只是當作圖1所示的一般輪椅10使用時,反而不自在且不實用;此類型專利另見諸于中國臺灣 M388932號「具有馬桶功能的組合式輪椅構造」等前案中。是以,現有附加有承便器或馬桶功能的輪椅,皆存有拆卸取下及組裝使用不便的問題點,因此尚有改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可便溺折疊式輪椅,其讓行動不便者可直接于輪椅上進行大小便,且平時仍可作為一般輪椅使用,并仍然具有可以折疊收合及隨車攜帶的方便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便溺折疊式輪椅,包括:一可收折的椅架,其后端具有二握把,該椅架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扶手部;一折合單元,樞接在該椅架上,該折合單元具有數個呈交叉樞接的折合架,可使該椅架能被穩固地展開定位及收折;一可收折的座墊,連結在該椅架之間;一可收折的椅背墊,裝設在該椅架的椅背桿上;二主輪,分別樞設在該椅架的外側;二從動輪,分別樞接在該椅架的前端下方;其特征在于:
該座墊的中間是于配合人體屁股的位置,設有一排放口;一便溺裝置,設在該可收折座墊的底面,其包括:二遮板,呈相向對稱并排設置在該排放口下方,且其面積大于該排放口,該二遮板的外側是以一樞軸組件結合在該座墊的底面,而相鄰的兩內側呈自由端,能以該樞軸組件為轉軸的向下張開或相向并合的狀態,又該二遮板其上表面各設有一軟墊,且該二遮板并合時該二軟墊呈平行狀凸露在該排放口內;二制動構件,相向對應設在該二遮板底面及兩側,用以控制該二遮板呈并合或張開,其包括:由三段聯桿所構成的聯桿組,其中該聯桿組的第一聯桿組內側,以一第一樞接件連接在該二遮板的內側底緣,一第二聯桿組內側與該第一聯桿組外側是以一第二樞接件呈樞接狀,且該第二樞接件可在一設于該座墊底面的臥式滑槽上,呈左右向位移,一第三聯桿組底側與該第二聯桿組外側呈樞接,且該第三聯桿組可在一設于該扶手部的立式滑槽上,呈上下向位移,借由拉動或推動該第三聯桿組的上下位移,以使該二遮板呈并合狀而關閉該排放口,或呈張開狀使該排放口開啟而可供便溺使用;數個掛勾,呈排列狀設在該二遮板內側底緣;以及一承接袋, 是由防水性材質所構成,其具有一開口,并于該開口兩側相對于該掛勾位置設有數個掛孔,使該承接袋吊掛在該二遮板內側底緣,并隨著該二遮板向下張開時,同步撐開該開口,用以承接排泄物。
依據前揭特征,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可設有一清洗裝置,其包括:一噴洗頭,設在該座墊底下的該折合架上,并朝向該排放口;一儲水瓶,呈可分離地附掛在該椅架上,該儲水瓶的出水口連接一加壓泵;以及一導水管,其一端連接該加壓泵,另一端連接至該噴洗頭。
借助上揭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平時仍然與一般輪椅一樣,可以折疊收合及隨車攜帶,當使用者要便溺時,即可直接在輪椅上操作,打開便溺裝置進行大小便;進一步,更能以清洗裝置來清洗使用者屁股,使病患完全不用上下輪椅,即可自行便溺及清洗,讓病患具有尊嚴及方便性,且對于看護或家屬而言,也可以減輕負擔,為一具有人性化設計的輪椅。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讓行動不便者可直接于輪椅上進行大小便,且平時仍可作為一般輪椅使用,并仍然具有可以折疊收合及隨車攜帶的方便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一種輪椅的外觀立體圖。
圖2A是現有一種可便溺折輪椅的分解立體圖。
圖2B是現有一種可便溺折輪椅的組合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其顯示由前方斜視。
圖4A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其顯示由后方斜視。
圖4B是顯示圖4A中清洗裝置取下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清洗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清洗裝置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便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7A是圖7中所示的承接袋開口剖視圖。
圖7B是圖7A中所示的承接袋開口密合剖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便溺裝置的組合立體圖。
圖9A是本實用新型底部立體圖,其顯示便溺裝置關閉狀態。
圖9B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關閉且尚未附掛承接袋的底視圖。
圖9C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關閉的俯視圖。
圖9D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關閉且尚未附掛承接袋的前視圖。
圖10A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關閉的示意圖。
圖10B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開啟的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底部立體圖,其顯示便溺裝置附掛承接袋且尚未撐開。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底部立體圖,其顯示附掛的承接袋已撐開。
圖13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及承接袋皆打開的立體圖。
圖14是顯示本實用新型收折后的立體圖。
圖中標號說明:
20 椅架
21 握把
22 扶手部
23 椅背桿
231彎折關節件
24 主輪
25 從動輪
26 握板
27 直向導孔
30 折合單元
31 折合架
32 樞接軸
33 板體
34 中空樞軸
40 座墊
41 排放口
42 鉚釘
50 椅背墊
51 承座
511 內側端
52束扣帶
521內側端
60 便溺裝置
61 遮板
611 內側
62 樞軸組件
63 軟墊
64 制動構件
640 聯桿組
641 第一聯桿組
642 第二聯桿組
643 第三聯桿組
644 樞接
65 第一樞接件
66 第二樞接件
661 滑塊
67 臥式滑槽
68 立式滑槽
69 掛勾
70 承接袋
71 開口
72 掛孔
73 夾鏈帶
80 清洗裝置
81 噴洗頭
82 儲水瓶
821 出水口
822 第一凹部
823 第二凹部
83 加壓泵
84 導水管
85 電池
90 可便溺折疊式輪椅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3~圖10B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便溺折疊式輪椅90,具較佳可行實施例包括:一可收折的椅架20,其后端具有二握把21,該椅架20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扶手部22;一折合單元30,樞接在該椅架20上,該折合單元30具有數個呈交叉樞接的折合架31,可使該椅架20能被穩固地展開定位及收折;一可收折的座墊40,連結在該椅架20之間;一可收折的椅背墊50,裝設在該椅架20的椅背桿23上;二主輪24,分別樞設在該椅架20的外側;二從動輪25,分別樞接在該椅架20的前端下方;但,上揭構成是屬輪椅的先前技術(prior art),非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目的,容不贅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該座墊40的中間于配合人體屁股的位置,設有一排放口41;一便溺裝置60,是設在該座墊40的底面,該便溺裝置60包括:
二遮板61,如圖7、圖8所示,是呈相向對稱并排設置在該排放口41下方,該二遮板61得以塑料板所構成,且其面積大于該排放口41,該二遮板的61外側是以一樞軸組件62結合在該座墊40的底面,本實施例中,該樞軸組件62是以鉚釘42結合在該座墊40的底面,但不限于此。而二遮板61相鄰的兩內側611是呈自由端,能以該樞軸組件62為轉軸的向下張開或向上呈并合狀態,又該二遮板61其上表面各設有一軟墊63,且該二遮板61并合時該二軟墊63是呈平行狀凸露在該排放口41內;且該軟墊63可以與該排放口41平齊或略高一點。
二制動構件64,是呈相向對應狀設在該二遮板61底面及兩側,如圖10A及圖10B所示,是顯示該二制動構件64用以控制該二遮板61呈并合或張開的示意圖,請同時配合其它圖示,該制動構件64包括:由三段或三段以上聯桿所構成的聯桿組640,其中該聯桿組640的第一聯桿641內側,是 以一第一樞接件65連接在該二遮板61的內側底緣,一第二聯桿組642內側與該第一聯桿組641外側是以一第二樞接件66呈樞接狀,且該第二樞接件66是可在一設于該座墊40底面的臥式滑槽67上,呈左右向位移,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樞接件66具有一滑塊661可在該臥式滑槽67上位移;一第三聯桿組643底側與該第二聯桿組642外側呈樞接644,且該第三聯桿組643是可在一設于該扶手部22的立式滑槽68中呈上下向位移。
本實施例中,該第三聯桿組643的上端更包括連接一握板26,且該第三聯桿組643的下端是穿伸該椅架20相對位置所設的一直向導孔27。是以,如圖10B所示,當向下推動該握把26,使該第三聯桿組643向下位移,進而拉動第二聯桿組642與該第一聯桿組641向外移動,以連動該二遮板61以該第樞軸組件62為轉軸向下張開,使該排放口41開啟而可供便溺使用。反的,當將該握板26向上拉動,使該第三聯桿組643上移,進而推動第二聯桿組642與該第一聯桿組641向內移動,則該二遮板61以該第樞軸組件62為轉軸向上掀起,回到如圖10B所示,呈并合狀而關閉該排放口41。
由于,本實用新型是以二制動構件64來控制二遮板61在排放口41上呈并合或向下張開,且將二制動構件64呈相向對應狀設置在該座墊40及兩扶手部22上,因此使用者操作上非常方便。
數個掛勾69,是呈排列狀固設在該二遮板61內側底緣,且呈兩兩相向設置;以及一承接袋70,是如圖7及圖7A所示,其可由塑料袋等具有防水性材質所構成,其上方具有一開口71,并于該開口71兩側相對于該掛勾69位置設有數個掛孔72,使該承接袋70可吊掛在該二遮板61內側底緣,并隨著該二遮板61向下張開時,同步撐開該開71口(如圖12及圖10B所示),用以承接使用者的排泄物。本實施例中,該承接袋70的開口71端設有二道的夾鏈帶73,即在掛孔72的上方及下方,除了可增加掛孔72的強度,更可如圖7B所示,在使用后方便將開71口密合起來。本實用新型圖3至圖10A所揭露的便溺裝置60,是顯示尚未將該承接袋70吊掛在該二遮板61內側底緣的掛勾69上,以便能清楚顯示各組件的構造及動作情形。
此外,本實施例中,該椅背桿23中段處可設有一彎折關節件231,但不限于此,如此一來,當輪椅折疊收合時,該椅背桿23亦可進一步彎折而降低高度。圖11顯示該承接袋70吊掛在該二遮板61內側底緣的示意圖, 該二遮板61是仍呈并合狀而關閉該排放口41(圖11未示),此時本實用新型的可便溺折疊式輪椅90,是與一般輪椅一樣,功能完全不受影響。而當坐在輪椅上的病患要大小便時,病患無須離開可便溺折疊式輪椅90,可由看護或病患自己,由該握板26推動第三聯桿組643向下位移,使該二遮板61向下張開,于是如圖10B、圖12及圖13所示,該二遮板61向下張開時,同步將該承接袋70撐開,病患立刻可直接在輪椅上便溺。進一步,當病患要外出時,須把輪椅放在車上,此時本實用新型就可如圖14所示,呈折疊收合狀態而方便隨車攜帶。
請回到圖4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有一清洗裝置80,用以清洗使用者屁股,其包括:一噴洗頭81,是設在該座墊40底下的該折合架31上,并朝向該排放口41;一儲水瓶82,是呈可分離地附掛在該椅架20上,該儲水瓶82的出水口821連接一加壓泵83;以及一導水管84,其一端連接該加壓泵83,另一端連接至該噴洗頭81。
本實施例中,該折合架31的交叉樞接軸32上方還包括分別樞設有二片板體33,且該二片板體33的上端再以一中空樞軸34相互樞接(如圖9D所示),該清洗裝置80的導水管84穿伸該中空樞軸34后再連接該噴洗頭81。將該噴洗頭81設在折合架31的交叉樞接軸32上方,可利用該二遮板61向下張開時,該承接袋70撐開后與該排放口41下方所產生的空間進行清洗屁股。
承上,如圖4至圖6所示,該椅背墊50后側面還包括設有一承座51及一束扣帶52,該承座51可由帆布或彈性布所制成,內側端511、521縫制在該椅背墊50后側面,而束扣帶52是可由一般市售的肩背帶或汽車安全帶所構成,當該儲水瓶82的底部是套置在該承座51上,再以該束扣帶52束緊該儲水瓶82,而當該儲水瓶82沒有水時,只要解開束扣帶52,即可取下補充清洗用水。又該儲水瓶82的一側邊形成一第一凹部822,用以供該加壓泵83容置,且該儲水瓶82的另一側邊更形成一第二凹部823,該第二凹部823是供一電池組85裝設,用以提供該加壓泵83電源。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輪椅,除了可供大小便之外,亦可直接在輪椅上自動清洗。
由于,本實用新型便溺裝置60的二遮板61是呈相向對應狀設置在該 座墊40的底面,且二制動構件64亦呈相向對應狀設置在該座墊40及椅架20兩側,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便溺裝置60,是在不影響輪椅正常功能情況下,將結構設計融合在現有輪椅上,因此平時就猶如一般輪椅使用,但要外出放在車上時,就可如圖14所示,呈折疊收合而隨車攜帶。且當使用者要便溺時,即可直接在輪椅上操作,打開便溺裝置60進行大小便;再者,能以清洗裝置80來清洗使用者屁股,使病患完全不用上下輪椅,即可自行便溺及清洗,讓病患具有尊嚴及方便性,且對于看護或家屬而言,也可以減輕負擔,為一具有人性化設計的輪椅。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實用新型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