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神經外科用醫療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神經外科手術時常于硬膜外、硬膜下、瘤殘腔、創腔或腦室放置引流管以引流術后殘留積血或滲血。由于引流管與外界相通,增加了感染的機會,若護理不當發生引流液逆流,易發生顱內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則病情危重,病死率及致殘率較高,而且住院時間延長,增加病人經濟負擔。現有引流裝置無法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節引流速度,使用過于單一、不靈活;同時還存在收集在引流袋或引流瓶中的引流液排除不干凈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神經外科用醫療引流裝置,該引流裝置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一種神經外科用醫療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瓶,所述引流管的上部穿過所述引流瓶底部延伸至所述引流瓶內;所述引流瓶上端通過管路和開關連接有真空泵,所述引流瓶底部設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部位于所述引流瓶內的一段上設有回流器;所述引流管下部設有調節器;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引流瓶外的部分上套接有伸縮保護套,所述伸縮保護套的外周有光觸媒層,所述引流管下部設有支管,所述支管上設有開關,所述支管的端口處設有橡膠塞,所述橡膠塞的外側也設有光觸媒層,所述引流瓶底部為傾斜狀,所述回流器為中空的球體,所述回流器的周圈設置有出液口,所述引流瓶的外部設有固定網套,所述固定網套上設有掛鉤,所述引流管的下部設有刻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神經外科手術引流裝置,在引流管上部位于引流瓶內的一段上設有回流器,防止引流過快使得引流液直接通過管路進入真空泵內。所述引流管下部設有調節器,可以調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節引流速度。所述引流管位于引流瓶外的部分上套接有伸縮保護套,該伸縮保護套的外周有光觸媒層,這樣裸露在外面的引流管即可通過伸縮保護套獲得殺菌保護,減小了病患發生感染的機會,其發生率僅為0.1~0.3%。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神經外科手術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引流管,2為引流瓶,3為管路,4為開關,5為真空泵,6為排液口,7為回流器,8為調節器,9為伸縮保護套,10為光觸媒層,11為支管,12為橡膠塞,13為固定網套,14為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神經外科手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瓶2,所述引流管1的上部穿過引流瓶2底部延伸至引流瓶2內;引流瓶2上端通過管路3和開關4連接有真空泵5,引流瓶2底部設有排液口6;所述引流管1上部位于引流瓶2內的一段上設有回流器7;所述引流管1下部設有調節器8;所述引流管1位于引流瓶2外的部分上套接有伸縮保護套9,該伸縮保護套9的外周有光觸媒層10。
所述引流管1下部設有支管11,該支管11上設有開關4,支管11的端口處設有橡膠塞12,在橡膠塞12的外側設有光觸媒層10。
所述引流瓶2底部為傾斜狀。
所述回流器7為中空的球體,所述回流器7的周圈設置有出液口(圖中未示出)。所述引流管1的中部設有開關4。
所述引流瓶2的外部設有固定網套13,該固定網套13上設有掛鉤14,可以方便引流瓶的放置。
所述引流管1的下部設有刻度。用于掌握引流管進入體內的深度, 避免不恰當深度引起的組織損傷或者引流管脫落所述引流管1的下部為折皺伸縮結構。即使患者挪動體位,或者不經意拉扯引流管,只要動作幅度不是很大,引流管就能自動伸長以適應這種拉扯,防止因拉扯使引流管脫落。
當需要進行引流時,將引流瓶2上端的開關4和真空泵5均打開對引流瓶2進行抽真空處理,營造引流瓶2的負壓環境,確保引流液的順利引流并防止其逆向回流,無論引流瓶2位置的高低,均能有效地防止引流瓶2內的液體逆流入體內, 從而降低感染的發生率。然后將引流管1置于需要引流的人體部位中,調節伸縮保護套9的長度,以求覆蓋裸露在外界的引流管1部分。開啟引流管1中部的開關4進行引流操作,通過引流管1上的調節器8進行引流速度的調節。
如果需要注入抗生素等藥物時,關閉真空泵5和引流管1上的開關4,打開支管11的開關4,通過橡膠塞12注入藥物至支管11中,由支管11進入引流管1從而進入人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