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
背景技術:
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掃描儀是一種功能強大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其利用X射線對人體某一范圍進行逐層橫斷掃描,通過探測器獲取投影信息,再由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和圖像重建,其中,探測器獲取的投影信息對圖像重建的質量至關重要。
目前,CT掃描儀的探測器采用的都是閃爍體配光電二極管,其信號采集屬于積分模式。在一個采樣周期內,有很多X光子進入探測器,探測器內的閃爍體將這些高能的X光子轉換成許多低能量的熒光光子,熒光光子進入光電二極管,通過光電效應再轉換成電信號輸出。在X光子轉換成電信號過程中,探測器的暗電流和余輝效應很難消除,因此探測器的信噪比比較差。另外,在這個轉換過程中,能量高的X光子產生的熒光光子的數量比較多,因此光電效應產生的電子數也比較多,這樣在采集的積分信號中,高能X光子的信號權重也比較大。然而,在CT成像原理中,低能部分的X光子更適合對不同的物質進行分辨;因此,積分模式的信號采集方式不利于CT成像。
另外,在CT的研發過程中,科研工作者需要一個體積小巧、結構靈活、改造方便的原理樣機,要求能夠隨時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進行簡單改裝就能滿足各種科學研究的需求;而且,由于探測器價格昂貴,在原理驗證階段使用弧形探測器會造成此項的預算占比較高,造成其他方面的費用減少,影響整體的科研成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便捷、安全可靠、能夠降低輻射劑量、提高圖像質量的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包括:用于放置掃描物的掃描臺;機頭,其位于所述掃描臺的一側,所述機頭的內部設置有X射線源,所述機頭的前部設置有前準直器;探測盒,其位于所述掃描臺的另一側,所述探測盒內置有探測器,所述探測器的前部設置有后準直器;以及帶動所述探測盒相對所述掃描臺的中心做圓弧運動的旋轉機構。
優選的,所述掃描臺上設置有圓盤,所述圓盤由驅動電機帶動相對所述掃描臺的中心做圓周運動。
優選的,所述掃描臺由升降氣缸驅動做升降移動。
優選的,所述探測盒上設置有帶動所述探測盒做升降移動的升降機構。
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掃描架和帶動所述掃描架轉動的轉動單元,所述探測盒置于所述掃描架上。
優選的,所述轉動單元包括轉動電機、由所述轉動電機驅動轉動的蝸輪、與所述蝸輪配合傳動的從動齒輪、由所述從動齒輪帶動做同向轉動的連接齒輪、由所述連接齒輪帶動做反向轉動的轉動齒輪、由所述轉動齒輪帶動做同向轉動的轉盤,所述轉盤與所述掃描架相固接。
優選的,所述蝸輪、從動齒輪、連接齒輪、轉動齒輪均置于機殼內。
優選的,所述轉動單元與機頭均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腳輪。
優選的,所述探測器為基于碲鋅鎘的高計數率探測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通過將掃描物置于掃描臺的圓盤上相對掃描臺的中心做圓周運動,以實現掃描物的完整CT掃描,通過旋轉機構帶動裝有探測器的探測盒相對掃描臺的中心做圓弧運動,以實現弧形探測器的探測范圍;通過設置三級齒輪傳 動的轉動單元帶動掃描架做圓弧運動,以實現掃描架的精確定位探測;該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結構便捷、安全可靠、能夠降低輻射劑量和提高圖像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轉動單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01機頭;02前準直器;03底座;04腳輪;05轉盤;06機殼;07轉動電機;08掃描架;09升降機構;10探測盒;11后準直器;12升降氣缸;13掃描臺;14驅動電機;15圓盤;16蝸輪;17從動齒輪;18連接齒輪;19轉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包括:掃描臺13、機頭01、探測盒10、旋轉機構和底座03,所述底座03的底部設置有腳輪04,所述掃描臺13上設置有圓盤15,所述圓盤15用于放置待掃描物,所述圓盤15由驅動電機14帶動相對所述掃描臺13的中心做圓周運動,所述掃描臺13由升降氣缸12驅動做升降移動,所述升降氣缸12置于所述底座03上。
所述機頭01位于所述掃描臺13的一側并置于底座03上,所述機頭01的內部設置有X射線源(未圖示),所述機頭01的前部設置有前準直器02;所述探測盒10位于所述掃描臺13的另一側,所述探測盒10內置有探測器(未圖示),所述探測器的前部設置有后準直器11,所述探測盒10上設置有帶動所述探測盒10做升降移動的升降機構09,所述探測器為基于碲鋅鎘的高計數率探測器,基 于碲鋅鎘的高計數率能量分辨探測器能夠對X光子進行能量分辨,增加了從每個X光子提取的信息量,可以從硬件角度有效降低CT掃描的輻射劑量。
所述旋轉機構帶動所述探測盒10相對所述掃描臺13的中心做圓弧運動,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掃描架08和帶動所述掃描架08轉動的轉動單元,所述探測盒10置于所述掃描架08上,所述轉動單元置于所述底座03上,所述轉動單元包括轉動電機07、由所述轉動電機07驅動轉動的蝸輪16、與所述蝸輪16配合傳動的從動齒輪17、由所述從動齒輪17帶動做同向轉動的連接齒輪18、由所述連接齒輪18帶動做反向轉動的轉動齒輪19、由所述轉動齒輪19帶動做同向轉動的轉盤05,所述轉盤05與所述掃描架08相固接,所述蝸輪16、從動齒輪17、連接齒輪18、轉動齒輪19均置于機殼06內,通過設置三級齒輪傳動的轉動單元帶動掃描架08做圓弧運動,以實現掃描架08的精確定位探測。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待掃描物置于圓盤15上,并通過升降氣缸12調節掃描臺13的高度,通過升降機構09調節探測盒10的高度,以致使前準直器02、待掃描物、后準直器11均處于同一平面上;啟動驅動電機14以致使掃描物相對掃描臺13的中心做360度圓周運動,以實現掃描物的完整CT掃描;啟動旋轉機構以帶動裝有探測器的探測盒10相對掃描臺13的中心做圓弧運動,以實現弧形探測器的探測范圍;啟動CT掃描儀,機頭01內的X射線源經前準直器02射出,并穿過不斷做圓周運動的掃描物后,經后準直器11由探測器接收,并由計算機控制系統(未圖示)對探測器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該雙圓弧軌跡CT掃描儀,結構便捷、安全可靠、能夠降低輻射劑量和提高圖像質量。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