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
技術領域:
,具體來說是一種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塑形胸衣。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顯微外科技術的成熟和材料的不斷改進,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美的追求也愈來愈強烈;乳房重建的目標是要恢復乳房的形態,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的目的是彌補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所造成的乳房缺失及胸壁畸形,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更好的融入社會,達到身心社靈四位一體的效果。目前臨床上針對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主要使用前扣式普通文胸+棉墊填充、加壓以達到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乳房塑形的需求,但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的重建乳房在術后前3天會有不同程度水腫,普通文胸未能及時調整大小滿足雙側乳房舒適度的需求;普通文胸過大會使得健側乳房空杯,普通文胸的術前尺碼會使患側乳房在水腫期受到約束,嚴重者會壓迫帶蒂皮瓣的血管蒂,影響皮瓣血運及存活率;假體植入患者術后需要用棉墊來填充、加壓防止假體移位,然而棉墊會隨著患者體位的改變而移位,填充及加壓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過松會起不到塑形及加壓作用,過緊會影響患肢血液循環,加重患肢水腫,壓迫帶蒂皮瓣的血管蒂,需要護士、患者及家屬隨時關注棉墊是否移位等情況,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讓患者及家屬擔心術后塑形效果,影響患者及家屬的情緒。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塑形胸衣。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塑形胸衣,它由緊身衣1、護胸彈力帶2組成;護胸彈力帶2設在緊身衣1胸外圍;所述緊身衣1設有肩帶1-1,并在肩帶1-1上設有肩帶調節部1-1-1;所述緊身衣1前側設有胸前搭扣1-2,并在緊身衣1兩側設有腋下搭扣1-3;所述腋下搭扣1-3后側設有導管卡1-4;所述緊身衣1背部設計為交叉背1-5;所述導管卡1-4上設有導管卡口A1-4-1、導管卡口B1-4-2;所述護胸彈力帶2上設有護胸調節部2-1。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便于大小型號引流管的固定的功能,設有導管卡1-4,并在其上設有導管卡口A1-4-1、導管卡口B1-4-2。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根據患者體型需要進行塑形胸衣的相應調節,設有肩帶調節部1-1-1和護胸調節部2-1;肩帶調節部1-1-1和護胸調節部2-1都是雙面魔術貼設計,從中剪開實現魔術貼的正反面粘貼連接。本實用新型為了適用于背闊肌皮瓣患者的進一步設計,將緊身衣1的背部設計為板式背1-6。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其發明目的,本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塑形胸衣是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于術后第一天由責任護士協助患者穿戴塑形胸衣,假體植入的患者加入彈力繃帶加壓塑形;緊身衣整體具有一定的、均勻的壓力,能較好的塑形患者重建的乳房,減輕術后傷口出血、血腫,減少術后患肢淋巴水腫的風險;搭扣設計能在乳腺癌重建術后乳房水腫期根據患者水腫情況進行相應的調節,滿足患者雙側乳房大小及舒適度的需求;腋下搭扣處設計的導管卡用來固定傷口引流管從腋下搭扣處出來,避免因體位改變使引流管牽拉傷口,減輕疼痛,防止引流管脫出,提高患者舒適度;彈力繃帶能較好防止因假體植入組織本身因素及手臂運動使假體植入組織移位,提高塑形效果,同時彈力繃帶能加壓、止血;背部一片式設計適用于背闊肌皮瓣術后患者,可以給背部傷口一個壓力,防止供皮區出血,減輕患者體位改變時傷口牽拉疼痛感,促進傷口愈合;交叉背設計為本塑形胸衣增添美感,使患者在穿戴時有愉悅的心情,適用于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的需要。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標記1的前側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標記1的后側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標記1-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標記2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標記1中的標記1-6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見說明書最后一頁表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
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由
發明內容可知,一種乳腺癌重建術后患者塑形胸衣,它由緊身衣1、護胸彈力帶2組成;護胸彈力帶2設在緊身衣1胸外圍;所述緊身衣1設有肩帶1-1,并在肩帶1-1上設有肩帶調節部1-1-1;所述緊身衣1前側設有胸前搭扣1-2,并在緊身衣1兩側設有腋下搭扣1-3;所述腋下搭扣1-3后側設有導管卡1-4;所述緊身衣1背部設計為交叉背1-5;所述導管卡1-4上設有導管卡口A1-4-1、導管卡口B1-4-2;所述護胸彈力帶2上設有護胸調節部2-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緊身衣1是指:塑形緊身衣;其上設有肩帶1-1、胸前搭扣1-2、腋下搭扣1-3、導管卡1-4、背部交叉背1-5;其作用是能較好的塑形患者重建乳房,不隨體位改變而移位,防止假體移位;其結構如附圖2、3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肩帶調節部1-1-1是指:帶魔術貼的肩帶調節部;其作用是將魔術貼位置從中剪開,正反兩面魔術貼粘貼連接,根據患者體型需要進行塑形胸衣的相應調節;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3中標記1-1-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胸前搭扣1-2是指:緊身衣1前側的搭扣;其作用是根據患者水腫情況進行相應的調節,滿足患者雙側乳房大小需求,進行適量加壓;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3中標記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腋下搭扣1-3是指:緊身衣1兩側的搭扣;其作用是根據患者水腫情況進行相應的調節,滿足患者雙側乳房大小需求;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3中標記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交叉背1-5是指:將兩條肩帶1-1的后背部分交叉設計為交叉狀;其作用是為塑形胸衣增添美感,使患者在穿戴時有愉悅的心情;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1-5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護胸彈力帶2是指:彈力護胸繃帶;其上設有護胸調節部2-1,其作用是給患者重建乳房支撐及加壓,防止植入物隨手臂運動向上移位,止血;其結構如附圖5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2所示。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便于大小型號引流管的固定的功能,設有導管卡1-4,并在其上設有導管卡口A1-4-1、導管卡口B1-4-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導管卡1-4是指:腋下搭扣1-3處的導管卡;其上設有導管卡口A1-4-1、導管卡口B1-4-2,其作用是方便固定引流管;其結構如附圖4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3中標記1-4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導管卡口A1-4-1是指:導管卡1-4的導管卡口;其作用是方便固定小型號引流管;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1-4-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導管卡口B1-4-2是指:導管卡1-4的導管卡口;其作用是方便固定大型號引流管;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1-4-2所示。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根據患者體型需要進行塑形胸衣的相應調節,設有肩帶調節部1-1-1和護胸調節部2-1;肩帶調節部1-1-1和護胸調節部2-1都是雙面魔術貼設計,從中剪開實現魔術貼的正反面粘貼連接。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肩帶1-1是指:緊身衣1的肩帶;其上設有肩帶調節部1-1-1;其作用是根據患者體型需要進行塑形胸衣的相應調節,支撐患者重建乳房;其結構如附圖2、3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3中標記1-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護胸調節部2-1是指:帶魔術貼的調節部;其作用是將魔術貼位置從中剪開,正反兩面魔術貼粘貼連接,根據患者體型需要進行塑形胸衣的相應調節,給患者重建乳房支撐及加壓,防止植入物隨手臂運動向上移位,止血;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2-1所示。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為了適用適用于背闊肌皮瓣患者的進一步設計,將緊身衣1的背部設計為板式背1-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板式背1-6是指:背部為一片式板狀塊,其設計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1-6所示。標記數字標記名稱標記數字標記名稱1緊身衣11-4-1導管卡口A1-4-11-1肩帶1-11-4-2導管卡口B1-4-21-1-1肩帶調節部1-1-11-5交叉背1-51-2胸前搭扣1-21-6板式背1-61-3腋下搭扣1-32護胸彈力帶21-4導管卡1-42-1護胸調節部2-1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