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手術配合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外科手術器械。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外科手術器械是一種配合人工進行外科手術的裝置,由于機械化手術更為精準,因此其可配合完成更多的手術任務;現有的外科手術器械包括底座、支架、連接架和工具頭,支架的底端與底座連接,連接架的一端與支架頂端連接,工具頭安裝在連接架的另一端;這種外科手術器械使用中發現,其在旋轉和高度上非常難以調節,從而導致其整體使用受到局限性較高,適應能力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進行旋轉、高度及長度調節的外科手術器械。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包括底座、支架、連接架和工具頭,所述底座的底端設置有萬向輪,所述底座的頂端設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內設置有滾珠軸承,所述支架包括上分架、下分架和調節管,所述下分架的底端插入至所述滾珠軸承內,所述上分架底端和下分架頂端均設置有外螺紋結構,所述調節管的內部設置有內螺紋結構,所述上分架底端和下分架頂端均插入并螺裝至所述調節管的內部,所述上分架的頂端設置有電機,并在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絲杠,所述連接架的右端設置有螺紋槽,所述絲杠的左端插入并螺裝至所述螺紋槽內,所述連接架的左端設置有轉軸,所述工具頭的右端安裝在所述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頂端與底座的底端固定,所述萬向輪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所述支撐架和萬向輪均為四組,其中第一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左前側固定,第二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右前側固定,第三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左后側固定,第四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右后側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滾珠軸承與下分架的配合達到旋轉的效果,通過調節管的旋轉可進行高度調節,通過電機、絲杠和連接架的配合可以進行長度的調節,并且通過轉軸可以進行工具頭工作方向的調節,簡單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包括底座1、支架、連接架2和工具頭3,底座的底端設置有萬向輪4,底座的頂端設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內設置有滾珠軸承5,支架包括上分架6、下分架7和調節管8,下分架的底端插入至滾珠軸承內,上分架底端和下分架頂端均設置有外螺紋結構,調節管的內部設置有內螺紋結構,上分架底端和下分架頂端均插入并螺裝至調節管的內部,上分架的頂端設置有電機9,并在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絲杠10,連接架的右端設置有螺紋槽,絲杠的左端插入并螺裝至螺紋槽內,連接架的左端設置有轉軸11,工具頭的右端安裝在轉軸上;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滾珠軸承與下分架的配合達到旋轉的效果,通過調節管的旋轉可進行高度調節,通過電機、絲杠和連接架的配合可以進行長度的調節,并且通過轉軸可以進行工具頭工作方向的調節,簡單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還包括支撐架12,支撐架的頂端與底座的底端固定,萬向輪安裝在支撐架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手術器械,支撐架和萬向輪均為四組,其中第一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左前側固定,第二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右前側固定,第三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左后側固定,第四組支撐架頂端與底座底端右后側固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