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膠囊的技術領域,特別是膠囊填充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粉狀或細顆粒狀的藥品,通常使用膠囊填充包裝,以準確控制劑量,方便病人服用。目前,大多數藥廠的膠囊填充機的生產步驟都需要人工控制,浪費了大量勞動力,藥廠使用手工填充膠囊,先將上半膠囊和下半膠囊分置在兩塊板上,人工稱量的藥粉倒入膠囊中,再通過壓合兩塊板進行膠囊合裝,加工步驟復雜,工作效率非常低。為了有效的隨填充的劑量進行控制,避免對藥品的浪費,保證了藥品的品質,因此提出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能夠使填充機對膠囊進行等量的填充,效率更高,填充更精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包括機箱、底座、送料斗、儲料斗、旋轉填充臺、落料臺和模板框架,所述機箱上設有送料斗,所述送料斗下側設有儲料斗,所述儲料斗下方安裝有落料臺,所述落料臺下側設有安裝軸,所述旋轉填充臺上設有安裝軸承,所述旋轉填充臺通過安裝軸承與安裝軸的配合安裝在落料臺上,所述落料臺固定在機箱上,所述機箱下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模板框架,所述模板框架位于旋轉填充臺的正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填充臺上還設有旋轉把手和若干個第一落料孔,所述落料臺上設有若干個第二落料孔,所述第一落料孔與第二落料孔形狀和大小均相同,位置相互交錯。
作為優選,所述模板框架上設有拉桿和膠囊模板,所述膠囊模板上設有若干個膠囊殼安裝孔。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填充臺的上表面與落料臺的下表面緊密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填充機上安裝旋轉填充臺,可以在填充過程中將填充料進行定量的分配,從而達到一個等量填充的效果,通過更換膠囊模板可以達到一個批量填充的效果,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本膠囊填充機符合制藥衛生要求,動作靈敏,結構新穎,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的旋轉填充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的模板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箱、2-底座、3-送料斗、4-儲料斗、5-旋轉填充臺、6-落料臺、7-模板框架、11-轉動槽、51-旋轉把手、52-安裝軸承、53-第一落料孔、61-安裝軸、62-第二落料孔、71-拉桿、72-膠囊模板、721-膠囊殼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包括機箱1、底座2、送料斗3、儲料斗4、旋轉填充臺5、落料臺6和模板框架7,所述機箱1上設有送料斗3,所述送料斗3下側設有儲料斗4,所述儲料斗4下方安裝有落料臺6,所述落料臺6下側設有安裝軸61,所述旋轉填充臺5上設有安裝軸承52,所述旋轉填充臺5通過安裝軸承52與安裝軸61的配合安裝在落料臺6上,所述落料臺6固定在機箱1上,所述機箱1下設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設有模板框架7,所述模板框架7位于旋轉填充臺5的正下方。所述旋轉填充臺5上還設有旋轉把手51和若干個第一落料孔53,所述落料臺6上設有若干個第二落料孔62,所述第一落料孔53與第二落料孔62形狀和大小均相同,位置相互交錯。所述模板框架7上設有拉桿71和膠囊模板72,所述膠囊模板72上設有若干個膠囊殼安裝孔721。所述機箱1上開設有轉動槽11,所述轉動槽11與旋轉把手51相配合。所述旋轉填充臺5的上表面與落料臺6的下表面緊密接觸。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膠囊填充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將藥粉投入送料斗3,藥粉落入儲料斗4中,儲料斗4下方設有落料臺6,落料臺6上開設有第二落料孔62,藥粉落入第二落料孔62內,落料臺6下方設有旋轉填充臺5,此時轉動旋轉填充臺5上的旋轉把手,使第一落料孔53與第二落料孔62重合,藥粉從第二落料孔62落入第一落料孔53中,再次反方向轉動旋轉把手51,當第一落料孔53與膠囊模板72上的膠囊安裝孔721對齊,藥粉落入膠囊安裝孔721中的膠囊殼中,完成一次填充工作,模板框架7上設有拉桿71,抽出拉桿71,更換膠囊模板72,可進行下一個填充工作,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本膠囊填充機符合制藥衛生要求,動作靈敏,結構新穎,操作方便。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