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壓瘡創面給氧罩。
背景技術:
壓瘡多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壓瘡的發生常見于慢性病長期臥床及危重患者。壓瘡具有發病率高、病程發展快、難以治愈以及治愈后護理不當易復發等特點,而且發生壓瘡老年人的病死率是無壓瘡老人病死率的6倍導致臨床上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礎疾病多,目前臨床上探討壓瘡治療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壓瘡會迅速加大加深,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和經濟負擔,而且護士工作量也會加大,那么快速的治療和控制壓瘡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必要探討的問題。
壓瘡創面局部氧療技術已廣泛用于壓瘡輔助治療,壓瘡創面通過氧療,可改善局部組織傷口的缺氧,提高局部組織的氧含量及氧的彌散距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局部免疫力,從而達到提高壓瘡治愈率的目的。
目前,壓瘡創面的氧療沒有專門的氧療裝置,臨床上大多采用將氧氣霧化面罩通過連接管與中心供氧裝置連接,并將氧氣霧化面罩扣于創面,再用保鮮膜沿霧化面罩四周與周圍皮膚粘貼,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高壓氧治療空間后,通過連接管向霧化面罩輸入氧氣,對壓瘡創面實施氧療。在氧療過程中,由于氧氣霧化面罩內要求形成高壓 氧空間,而保鮮薄膜和霧化面罩與人體皮膚之間未能可靠粘接。同時氧療要根據患者壓瘡情況,調節氧療時間和氧氣輸送量,現在大都采用人工觀測控制,耗費時間和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調節氧氣流量大小和氧療時間,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的壓瘡創面給氧罩。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壓瘡創面給氧罩,包括罩體、環形罩底和與罩體內部連通的輸氧管,所述罩體是伸縮式的,在伸開狀態下為弧形或半球形罩體,所述罩體的底面固定在環形罩底的上方,環形罩底的底面設有將壓瘡創面給氧罩固定在患者壓瘡部位的粘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罩體和輸氧管之間設有流量控制閥,用于調節氧氣流量大小,罩體上設有定時器和流量計,所述定時器和流量控制閥共同連接在一個控制按鈕上,定時器達到設置時間時,控制按鈕自動關閉,帶動流量控制閥閉合。
進一步的,所述輸氧管通過螺紋連接在罩體上,根據需要可隨用隨裝。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粘膠層將壓瘡創面給氧罩固定在患者壓瘡部位,無需人為按住,流量控制閥能設置氧氣流量大小,同時定時器能設置氧療時間,達到設定氧療時間,能自動關閉流量控制閥,不再供應氧氣,既可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也能節約成本, 罩身可伸縮放置,便于收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罩體,2—輸氧管,3—粘膠層,4—流量控制閥,5—定時器,6—流量計,7—控制按鈕,8—環形罩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壓瘡創面給氧罩,包括罩體1、環形罩底8和與罩體內部連通的輸氧管2,所述罩體1是伸縮式的,在伸開狀態下為弧形或半球形罩體,所述罩體1的底面固定在環形罩底8的上方,環形罩底8的底面設有將壓瘡創面給氧罩固定在患者壓瘡部位的粘膠層3,所述罩體1和輸氧管2之間設有流量控制閥4,用于調節氧氣流量大小,罩體1上設有定時器5和流量計6,所述定時器5和流量控制閥4共同連接在一個控制按鈕7上,定時器5達到設置時間時,控制按鈕7自動關閉,帶動流量控制閥4閉合。
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將收縮放置的罩體1拉開,使壓瘡創面給氧罩處于自然打開狀態,通過粘膠層3將壓瘡創面給氧罩固定在患者壓瘡部位,將輸氧管2通過螺紋連接在罩體1上,然后將輸氧管1與氧氣瓶接通,打開控制按鈕7,根據患者需要,調節定時器5和流量控制閥4,設置氧療時間和氧氣流量大小,氧療時間達到設定值時,定時器5發出報警聲音,控制按鈕7自動關閉,帶動流量控制閥4閉合,不再供應氧氣。不需使用時,將輸氧管2取下,再將罩體1收縮 放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的詳細描述,并不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